小学美术_瓢虫的花衣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瓢虫的花衣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观察瓢虫,了解它的结构、外形特征。

2.能够运用绘画、剪贴方法表现瓢虫。

3.能够发挥想象力,为瓢虫设计出独特花衣裳。

教学重点:如何用剪贴、绘画结合的方法表现瓢虫。

教学难点:瓢虫结构特点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是什么形状啊?(展示半圆形),我要用这些图形拼成一种非常漂亮的昆虫,同学们猜猜是什么昆虫?是的,她就是可爱的七星瓢虫。

世界上的瓢虫有3000多种,在我们中国就有500多种,而我们身边最为常见的就是七星瓢虫,她们会捕捉蚜虫(展示幻灯片),所以瓢虫是人类的好朋友,是益虫,农民伯伯特别喜欢她们,还给她们取了特别好听的名字,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花大姐”,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瓢虫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播放幻灯片)看了这么多的瓢虫,同学们发没发现,她们身上的花纹基本都是什么形状的呀?——圆形,嗯,这个圆形的点就是“星”,不同的星代表不同的瓢虫,春天来了,她们也想像同学们一样穿上漂亮的花衣裳,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她们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瓢虫的花衣裳》来为可爱的瓢
虫们当一回服装设计师吧。

揭示课题——《瓢虫的花衣裳》
二、新授:
要成为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就要量体裁衣,所以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瓢虫的身体结构吧(展示幻灯片)。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打开桌上的盒子(瓢虫教具,两个人看一个),仔细观察,说说瓢虫都有哪些特点?(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展示幻灯片,进一步总结瓢虫的身体结构特点。

学生活动: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瓢虫的基本特征。

其他同学在练习纸上画,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教师点评。

教师导语:现在,瓢虫还缺一身漂亮的花衣裳,今天老师也当了一回服装设计师,为瓢虫设计了几身衣服,大家看看漂亮吗?(请一名学生展示教具)同学们观察讨论说一下都用了哪些方法?
方法:剪贴、绘画装饰花纹
欣赏同龄同学们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斑点可以用不同形状去装饰,效果更好。

三、课堂作业
教师导语: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呢?下面就是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同学们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桌子上的材料,通过剪贴,绘画,剪贴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为瓢虫设计一身漂亮的花衣裳。

展评作业:设计完之后,同学们把瓢虫剪下来贴在大叶子上,然
后挂在这颗大树上。

师评、自评、互评。

四、拓展
大家设计的都非常漂亮,颜色搭配的也非常漂亮,除了这几种方法,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几个宝贝,大家看,它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创造一个瓢虫样子的生活用品,同学们课后可以认真观察我们身边哪些物品可以做成瓢虫的样子,然后把它画下来,下节课展示给大家看看好不好啊?
五、小结:
今天大家都当了一回小小服装设计师,为可爱的瓢虫设计了漂亮的花衣裳。

这么可爱的瓢虫,我们以后是不是应该保护他们啊?我希望从今天开始,同学们都能成为一个瓢虫的小卫士,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她们,大家说好不好啊?最后让我们一起歌唱《七星瓢虫》来结束我们本节课的内容。

《瓢虫的花衣裳》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很强,适宜在“玩”中学习美术。

他们在生活中瓢虫一知半解,也正是因为这样,学生对本课特别感兴趣。

让他们大胆设计瓢虫的花衣裳,全班学生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了,他们都有较好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也敢于想象创作,乐于评价自己的看法。

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有极为丰富的想象能力,但他们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和他人合作的这些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就应该创设一个相对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说,感想,敢做,勇于表现自我。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针对第一学段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要求,用身边留意找到的各种媒材,看看,想想,做做,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瓢虫的花衣裳》效果分析
《瓢虫的花衣裳》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瓢虫的花衣裳,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学习的方式是多姿多彩的,本节课通过学生亲眼新手观察、触摸充分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小手将制作的漂亮的瓢虫贴在大树上吗,体验、设计、运用的乐趣。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让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挖掘学生的自由创造,表现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我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前都准备了很多材料,在课堂上能够发扬创新意识,能够大胆造型表现,绘画和剪贴的制作方法。

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蕴含着美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件件漂亮漂亮的花衣裳在这里孩子们找到了着想的立足点,擦亮额了思维的火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创造美、表现美、点缀美好生活的兴趣和欲望。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从美术学习角度,运用综合知识(自然、生活)自主发现、探究问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活动,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更好的体验生活、热爱生活。

《瓢虫的花衣裳》教材分析
《瓢虫的花衣裳》是鲁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6课的课程内容。

本课是在继续认知半圆这一基本形的同时,进一步揭示圆形与半圆形两种基本形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

教学内容选择了能体现这一关系的“瓢虫”这种可爱又漂亮的昆虫作为媒介。

通过观察直观生动的真瓢虫——小瓢虫图片——汇报搜集瓢虫资料——画(捏、剪)瓢虫,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乐趣。

鼓励学生多留心生活,从而爱生活、爱自然的好品质。

本课所属学习领域为“造型·表现”,整个教学围绕课标中关于这一学习领域的要求来进行。

本课最后的“拓展”栏要求“创造一个瓢虫样子的生活用品”,而且要求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实际是针对某件生活用品的外观造型进行构思设计并画出草图的过程。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在认知领域中引导学生了解瓢虫,认识瓢虫的外形、花纹、色彩,感知其对称的形态特征,激发学生探究昆虫世界的奥秘,而在技能学习领域,则注重引导学生将有关绘画或制作的方法、技巧、步骤等与他们的认知对象逐一对应,并鼓励他们在现实物象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从而灵活的处理作品的造型,使其对瓢虫的表现更有创意、更有想象力、更生动有趣。

这一教学设计会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进而更加激发其美术学习的兴趣。

本课的学生作业也采用了平面和立体造型的手法,意在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大胆创新,探索不同的表现手法。

《瓢虫的花衣裳》测评练习
一填空
1、瓢虫的身体可以概括为()图形,头部可以概括为()图形。

2 瓢虫的花衣裳常见的绘作方法有()、( )等。

二问答
1 、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绘制瓢虫的花衣裳?
2 、你能简单的画出瓢虫的外形吗?请尝试画出来。

三、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瓢虫的花衣裳》教学反思
我所执教的《瓢虫的花衣裳》这节课,是一年级下册第六课的教学内容,课型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的学习要求是引导学生观察瓢虫的外形,花纹,色彩,并展开想象,用绘画、剪贴的方法设计瓢虫的花衣裳。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并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造型,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体验愉悦感和成就感。

一、用游戏导入,创设环境。

通过创设动态教学启动情景,力求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孩子们的好奇心很强,这样的设计能吸引和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就进入良好的参与学习状态。

二把瓢虫模型放到小组里,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等活动,让学生认识瓢虫的外形,并能通过观察画出不同角度瓢虫的外形。

主要想体现新课标中的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教师起一个协助作用。

三欣赏老师和学生作品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全面开放,思考能力更广更宽,并从中吸取到了新的美术营养。

四学生制作。

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剪贴的方法,而且通过完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作业展评。

注重了对整个创作过程的一个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从中体验困难与成功,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展示交流,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民主的学习环境,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体现了人际交流与关怀!
六、课后拓展。

这一环节主要是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知道美术创作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整个课堂处理上我还是有遗憾的,比如过多的关注了离我较近的学生,一些边边角角的学生可能关注度就不够了,评价学生的语言有时还是不够及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不断历练、不断提升,完善自身素质,为更好的上好美术课不断努力!
《瓢虫的花衣裳》课标分析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并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造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体验愉悦感和成就感。

《瓢虫的花衣裳》是鲁教版第二册当中的一堂造型·表现课。

引导学生观察瓢虫的外形、花纹以及颜色,并展开想象,用绘画、结贴等方法制作,让学生观察,分析,联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各种图形和颜色设计花衣裳,从想象思维到具体表现,创造出各种漂亮的图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要重视教师的教,也要重视学生的学,课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对话。

本节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