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体育文化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1. 史妍春(1994~),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解剖生理学。 通讯作者:张荷玲(1966~),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解剖生理学。
154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2 家庭基本情况 家庭月收入及为幼儿运动付费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55
起参加体育活动,会为幼儿参与体育运动打下良好的 基础。父母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子女,相较于父母从 不进行体育活动的子女,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可能性更 高。日本学前教育界认为,幼儿体育活动价值并不侧 重于幼儿运动技能、技巧的发挥,而重视幼儿在多种 体验后获得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他们鼓励幼儿在户外 进行自主游戏,自主自由,享受游戏的快乐。俄罗斯 的幼教体育的特色之一也是将游戏与运动结合起来。 他们认为:运动与游戏相结合对幼儿的智力发展大有 好处,借助情感影响对心理的矫正作用可以使幼儿形 成积极的个性。[5] 本研究中,家庭体育文化与幼儿体 育运动习惯息息相关,父母崇尚什么样的运动,孩子 也很容易养成什么样运动习惯,过去的武术也都是这 么代代相传的,充分证明了尚武精神的培养要从娃娃 抓起,有些功夫就要在娃娃时期开始练习,随着我国 对国民体质的重视,中考加入了体育成绩,有的家长 不懂得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中考时才临时抱佛脚, 有的孩子适应不了,产生运动损伤。颜小燕、沈建文 的结果显示,城市社区的幼儿家庭进行亲子活动的目 的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为了增强幼儿体质;第二是增 进亲子关系以及使幼儿养成参与体育活动行为的习惯。 而制约因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由于工作压力大,缺 少时间一同与孩子运动,第二是缺乏相关专业人员的 科学指导,在与幼儿运动时无从着手。孩子出生后家 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运 动指引及其尚武精神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体育运动 能够培养人的意志力,能够培养其勇于拼搏、顽强奋斗、 不怕失败等良好的精神品质。现在我们说的尚武精神, 不一定非要练习武术,大部分家长都不会武术、搏击等, 现代社会培养孩子的尚武精神也拓展到武术以外的其
1 前言 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养成好习惯
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人受益终生。根据 文献,普遍认为幼儿时期是获取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 孩子的许多习惯及能力都将在这一时期打下基础。尚 武精神的锤炼是坚持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弘扬优秀民族传统的一个好方法。体育运动要从娃娃 抓起,尚武精神更要从娃娃抓起。家庭的体育文化对 幼儿体育行为习惯有重要影响,建设良好的家庭体育 文化,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培养其从小养成体育 锻炼习惯,帮助其实现终身体育,促进其良好的生长 发育,增强体质,培养其尚武爱国、自强不息、奋发 进取的精神。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杨宁 [1] 认为幼儿体育行为是研究幼儿体育的基础, 而幼儿体育行为的形成则受到家庭、幼儿园、社会等 多方面的影响。在这其中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最持 久,影响作用最大的是家庭因素。家庭的经济状况作 为家庭的基础环境是影响幼儿体育行为的重要因素。 郭戈等认为需要加大对体育运动的付费,如,增购更 多的运动器材,参与运动培训机构;家长也应更加重 视体育方面的教育 , 与幼儿一起参与更多的体育活动 , 有意识的培养幼儿体育习惯。王凯珍 [2] 教授的研究结 论是家长体育活动和体育活动环境变量直接显著影响 到幼儿家庭体育活动量。李彬彬 [3] 等人在其文章中陈 述了家庭成员对未成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四点作用: 第一,家长的体育理念会影响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出 发点;第二,家长的体育情感会影响孩子参加体育活 动的积极性;第三,家长和兄弟姐妹的参加体育活动 的行为影响未成年人;第四,家长和兄弟姐妹影响体 育参与中的性别角色模式。岳新坡、王雪研究并分析 了家庭原因在幼儿体育中活动中占据的重要地位,首 先,强调父母的教育理念,她们指出父母应该明确幼 儿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情况并从安全以及孩子的角度去 进行幼儿体育项目和计划;其次,父母自身要具有正 确的体育态度并以自身为榜样教育幼儿是非常关键的。 学者陈鸿雁 [4] 认为,幼儿经常参加亲子体育活动,能 增强自身体质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当 父母与孩子共同运动时,会使双方都产生一种轻松和 睦的感觉,有利于解除隔阂,增进家庭感情。同时通 过体育互动的方式,能使人更容易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从而促进家庭体育文化的形成。
调查显示,70.64% 的父母长辈支持孩子进行体育 活动,并通过表扬的方式来鼓励他们。21.5% 的家长有 时候会进行鼓励表扬,只有 1.87% 的家长对孩子的活 动冷漠,这与父母对孩子行为管控的结论互相印证, 表明了数据的可靠性。幼儿家长认为家庭体育与幼儿 终身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习惯的相关度的调查结果显 示,大部分家长(占 71.03% 和 72.9%)认为相关性很大, 认为可能会有影响的占 27.1% 和 26.17%,只有极少部 分人认为不具有相关性。 3.4 家庭体育文化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3.4.1 家庭月收入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有 82.24% 的幼儿每周会进行 2 次 或 2 次以上的运动。而且有 71.96% 的幼儿每次运动能 达到 21-59 分钟。由此可见幼儿对于运动的需求量是 十分大的,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让幼儿参与体 育运动是十分必要的。关于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喜欢程 度调查发现,有 95.15% 的幼儿对体育活动表达出喜欢 及以上的态度。其中更是有 50.47% 的幼儿为非常喜欢 运动。幼儿好动是天性,我们应当尊重其运动需求, 保证每周的运动次数与运动时间。但是由于其年龄尚 小,无法保护自己,家庭成员在其运动时需要格外注意, 如果家长有时间最好能和孩子一起运动,既锻炼了身 体,又增进了亲子关系。对于影响幼儿参与体育活动 的因素有很多,在此项调查中,家长认为最重要的因 素是缺少场地器材,实际上,城市当中由于土地资源 有限,公共体育设施一直处于紧缺状态。近年来,一 直有相关政策出台,但是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武术研究
2023 年 7 月 第 8 卷 第 7 期
家庭体育文化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
史妍春 刁庆阳 刘渊 宋文奎 张荷玲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幼儿时期是发展人潜能的第一个重要时期,幼儿期的健康发展是人生的基础, 此时期的幼儿身体、心理以及智力等方面的问题都应该被重视。发展幼儿体育,不但 能增强幼儿体质,还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顽强的精神,对幼儿从身体到精神具有多方 面的好处,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魂,既能强身健体、增 强体质,同时也能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锻炼意志品质。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 场所,家庭体育文化对发展幼儿武术运动和尚武精神具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本研究 对 107 个幼儿的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家庭月收入与愿意为幼儿体育行为付 费程度并非线性关系,中等家庭可能更乐意为幼儿付费。幼儿在运动时受到长辈的赞 许,会影响其对体育运动的喜欢程度,父母运动将有助于鼓励幼儿主动参与体育行为。 家庭体育文化影响幼儿的尚武精神。 关键词:家庭体育文化 幼儿体育 尚武精神 运动习惯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23)7—0154—03
研究对象:家庭体育文化及幼儿体育行为和尚武 精神的培养。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山西大学附属 幼儿园的 107 名学生家长。 2.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为 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问卷调查法,确定所需实 验数据,设计并填写相关问卷。采用数理统计法,对
家庭体育文化因素与幼儿行为习惯进行统计和交叉分 析,分析各项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逻辑分析法了解 对家庭体育文化与幼儿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并加以 分析阐述尚武精神的培养。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幼儿体育行为的现状调查
体育是一种精神,运动是一种行为,崇尚体育运 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带来神经系统的良好发育, 增强记忆。幼儿阶段,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 但是神经系统发育早于其他系统组织,经常参加运动 的幼儿,灵敏、协调、力量、柔韧等都得到非常好的 发展,体质健康,活泼开朗,感统协调。通过幼儿的 表现,我们能够观察到他们的变化。在家庭中父母的 体育行为、体育态度会极大的影响着孩子对待体育的 态度及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父母如果带着其子女一
调查显示,在各个收入层次的家庭中,都有家长 认为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不好或者非常不好,而 且他们之间也不存在递增递减等情况,其余数据之间 也很难找到规律,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家庭月收入对 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情况,并没有体现出相关关系。 3.4.2 家庭成员对幼儿行为的管控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 响分析
对幼儿看电视玩手机的管控与幼儿在园外运动次 数的交叉分析可以看出,对孩子的管控在“有时”“经 常”“总是”的回答中,我们发现每周运动 3、4、5 次的比例在逐渐升高。随着家长对孩子看电视、看手 机时间管控的力度加大,孩子在园外运动的频率也随 之加大。对幼儿在外玩耍的管控与幼儿在园外运动频 率的交叉分析中,有一个十分明显的规律,随着在家 长对于孩子在外玩耍的管控逐渐增强,每周锻炼 1 次、 2 次的占比快速升高,锻炼 3、4、5 次的占比则快速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在把限制幼儿看电视、看手机的管控、 在家或在外玩耍父母对其行为的管控与幼儿在园外运 动的时间分别进行交叉分析时,很难观察到明显的规 律,这一点或许与幼儿本身体力限制有关系。 3.4.3 家庭成员的体育态度及认知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 响分析
他体育项目上。但是从小鼓励其尚武,观看武术表演, 参加体育运动班,陪孩子锻炼,鼓励其运动等,都能 全方位培养孩子,促使其身体全面发展,培养孩子自 信自尊、勇敢坚毅的民族传统美德。家长对于那些不 太爱运动的孩子就更要注重引导,要为他们终身体育 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家长的运动理念和家庭体育文 化非常重要。对于练习场地来讲,培养孩子运动兴趣 并不需要多大的场地,作为我国的传统武术,对场地 需求不大,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关键是家长要有培 养孩子的尚武精神的正确观念。吕晓昌提到 , 终生体育 观念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 , 对于这一点 , 中美幼儿教育 者有高度一致的认同。无论国内、国外学者都十分认 同幼儿时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应抓住这一阶段 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而其中又有许多学者认为体育 是对幼儿发展最好的一种教育方式,因此,发展幼儿 体育,培养幼儿体育行为十分必要。
从父母长辈的夸奖与孩子进行身体活动的时间之 间的交叉分析结果看,长辈对幼儿运动的夸奖对于其 每次运动的时间长度没有明显改变。但父母对孩子夸 奖与孩子在园外进行身体活动的频率之间总是”夸奖孩子 这三个回答中每周运动 5 次及以上、每周 4 次、每周 3 次逐渐增多,特别在“总是”选项中,孩子每周运动 3 次和 4 次及 5 次以上的已经超过了 70%。在父母对孩 子夸奖与孩子喜欢运动的交叉分析中数据显示,“有 时夸奖”“经常夸奖”和“总是夸奖”这三个层次中, 孩子非常喜欢运动的数据具有稳定向上的趋势,喜欢 与比较喜欢的占比比为:总(85.71%)> 经常(85.18%) > 有时(73.91%)。父母是否愿意带动孩子一起运动, 将很容易影响其能否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4 家庭体育文化对幼儿运动习惯影响深远,尚武精神 的培养从娃娃抓起
收入为 1.5 万元 -2.5 万元的家庭中,它们“经常”与“总 是”愿意为幼儿运动付费的占比是最高的。收入为 0.5 万元 -1.5 万元的家庭,它们“经常”与“总是”愿意 为幼儿运动付费的占比则是最低的。而收入最高的 3.5 万元及以上的家庭则介于两者之间,并没有因为其收 入高而十分乐意为幼儿的运动付费。家庭收入与为幼 儿运动付费并非线性相关。家庭收入会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家庭对孩子运动付费的决定,但二者关系并不成 线性相关,中等收入家庭更乐于为幼儿运动付费。 3.3 家庭成员的体育态度及认知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