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黄铜Cu-Zn合金的工艺与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黄铜(Cu-Zn合金)的工艺与原理组员:赵子媛、布阿依谢、孙维、战立杰、龚健
概述
1841年劳尔兹获得在氰化物溶液中电镀黄铜的专利
黄铜镀层具有良好外观和较高的耐腐蚀性
镀铜
含铜量70% 为黄色黄铜(仿金镀层)含铜量80%为白色黄铜 含铜量90%为高铜黄铜
目录
一、电极反应与电极材料
二、电镀液的组成及作用
三、电沉积合金原理
四、调整电镀合金成分的方法
五、防止阴极析氢,提高电流效率
一、电极反应与电极材料
电极材料
阳极材料是黄铜板,通电后其中铜和锌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并与络合剂进行络合,再向阴极迁移并得到电子同时在阴极析出。
阳极材料要求:包含电镀合金组成。
阴极材料为铁片和钢丝。
电镀液一般为氰化物溶液
电极反应
阳极反应:
2Cu + 6CN-→ 2[Cu(CN)3]2-+ 2e-Zn + 4CN-→ [Zn(CN)4]2-+ 2e-
阴极反应:
2[Cu(CN)3]2-+2e-→2Cu +6CN-[Zn(CN)4] 2-+2e-→ Zn +4CN-
镀液中需要加入氰化钠
二、电镀液的组成及作用
直接用CuSO4, ZnSO4混合溶液作为电镀液:
Cu的标准电极电位:φ⊖Cu2+/Cu= 0.337V,φ⊖Cu+/Cu= 0.52V;Zn的标准电极电位:φ⊖Zn2+/Zn= -0.76V
不能共沉积
需要加入络离子
加入氰化钠原因:
在碱性氰化物溶液中铜和锌的电极电位都向负方向移动,导致电位差缩小:
φ⊖[Cu(CN)3]2-/Cu-1.165V
φ⊖[Zn(CN)4]2-/Zn-1.26V
电位相差很小利于共沉积
电镀液的组成
(1)主盐:
主盐是在镀液中提供放电金属离子的主要来源,氰化镀液中主盐多用氰化亚铜和氰化锌。
(2)氰化钠:
可以与Cu+和Zn2+均能形成非常稳定的络离子。
适量的游离量有利于阳极的正常溶解、稳定镀液及保证两金属按比例沉积。
(3)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调节pH和提高镀液导电性。
(4)氨水或氯化铵
利于得到均匀有光泽的黄铜镀层,还有利于阳极合金的正常溶解。
三、电沉积合金的原理
电镀合金的基本条件
两种金属均能在其各自的盐溶液
中沉积
两种金属的析出电位必须接近,否则电位较正的金属优先析出,不利于电位较负的金属析出
当两种金属析出电位相差很大时怎么办?
根据电极能斯特方程:
措施:改变金属离子浓度、加入络合剂
四、调整电镀合金成分的方法
(1)温度
温度升高,可提高阴极电流密度的上限,有利于铜的析出。
(2)pH值
镀液的pH值可以影响CN-的浓度,从而造成合金组分的改变。
(3)氨水含量
氨水过量,会使镀层含锌量多;氨水过低,镀层含铜量多。
(4)阴极电流密度
阴极电流密度降低时,镀层中铜含量增高;阴极电流密度升高,镀层中铜含量减少。
(3)金属离子浓度
电极表面附近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整体溶
液不相同,影响合金镀层成分的应当是阴极
表面附近溶液中两种金属离子浓度之比。
由图可看出,当[ Cu+] >70%时, 增大金属在
槽液中的总浓度, 对合金沉积的组成影响不
大。
这是因为电沉积不是受扩散控制, 而是
受沉积电位控制。
王丛岭.电镀黄铜工艺的研究.电镀与环保,Vol.25 No.1:16-18
(4)游离氰化钠
氰化钠浓度对铜和锌两种
络合物的平衡有影响,从而
改变电极电势,造成析出
的组分不同。
CN-含量降低,
络合物稳定性降低,阴极
极化作用减弱,电流效率
增大,镀层中铜含量增加;
含量升高,阴极极化作用
增强,镀层中的铜含量减
少,但阴极在电镀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氢气,电流效
率降低。
王丛岭.电镀黄铜工艺的研究.电镀与环保,Vol.25 No.1:16-18
五、防止阴极析氢,提高电流效率
阴极析氢的危害:
1.降低了电源利用率
2.氢气附着在共建表面而不能逸出时,镀层会产生气体针孔、麻点。
3.由于氢气分子的体积小,易渗入基体材料,使其产生脆性(氢脆),甚至产生氢致延迟断裂。
4.渗入基体的氢气富集时产生很大压力,使镀层存放一段时间后起泡。
5.引起镀层缺陷,常见高电流密度区镀层结晶粗糙、疏松、烧焦。
6.装挂不恰当时,产生的氢气使内部工件“窝气”,无法形成镀层。
提高电流效率方法:
1、提高金属离子析氢电势
结合能斯特公式可知,CN-浓度越低,[Cu(CN)3]2-还原电势越高;因此可以提高金属离子浓度。
2、降低析氢电势
镀件材质直接影响氢气的过电位,过电位越高析氢电势越低,越不
容易析氢。
由塔菲尔公式(η=a+b*log|i|)可知,增大电流密度可增大析氢电势,抑制氢气析出。
在保证[Cu(CN)3]2-稳定前提下,增大pH,可降低析氢电势,抑制析氢。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