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考作文预测与精彩构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题:距离
【试题】
请以“距离”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
【精彩构思】
◎构思一
立意:距离不能产生美
框架: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开头:点明自己对于距离的认识,也就是距离并不能产生美。
主体:分两段。
从人们通常认为的“距离产生美”谈起,讲述人们为什么有这种认识。
这种情形的产生大概是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同时也可能是认为距离使得人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友情,也与传统的“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关。
阐述自己的观点。
距离不大可能产生美,只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疏远并加大彼此的不信任,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交往磨合,人们才能更加了解,也才能知道怎样对待别人,这样才会使友谊更加深厚。
结尾:点明自己的写作主旨,倡导人们应该以心相交,以诚相待,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
◎构思二
立意:人与人距离的产生
框架:议论文
开头:点明并非所有人之间都会有距离,而是在一部分人之间存在。
主体:分类述说有无距离的两类人。
有距离的多是彼此接触并能够产生利益纠纷的,或者没有能够长期和别人交往,以致人们“敬而远之”。
单例说明,比如某人本来很平凡。
而突然超过别人,这样就会产生嫉妒,距离也会因此产生。
而不能产生距离的,则反之。
分析距离的出现对于人的关系产生的害处,它会使人和人之间产生一层隔膜,不能做到以心交心,甚至可能导致矛盾激化,以至反目成仇等。
结尾:点明人们应该能够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构思三
立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框架:从一一人与他人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距离(也就是“差距”)的角度写一篇散文
开头:点明由于各方面的差异,一个人与他人之间不可避免会有距离。
主体:分三段。
第一段分析与他人产生距离的原因,无论自己是超过或落后于他人,都应该能够知道这种情形为什么会出现。
第二段叙述自己以后应怎样去做,以缩小差距或者能够与他人共同进步。
第三段由个人谈及国家。
现在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距离,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状况-定会继续,我们应该努力改变,同时也是能够改变的。
结尾:指出距离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视距离,去勇敢面对并能力图改变这个局面,而不是消极回避。
◎构思四
立意:距离何尝不美?
框架:议论文
开头:列举生活中一些存在距离的现象,如行车的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车距,这是为了双方的安全。
这个距离只有保持得适当,才能够对大家都有利。
由此引出自己的观点: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他人,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
主体:具体阐述距离存在的重要性,比如能够减少摩擦,保持各自独立的生存空间。
从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来证明它的合理性。
并由此谈及人与人之间在交往的同时应该给别人一些个人的空间,避免干涉别人的隐私之类,这样对方也会友好地对待你。
当然,这个距离不是无限制的,而是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如果距离过远则会走向反面。
结尾:再次点明自己的主旨,盛赞美丽的距离。
◎构思五
立意:真正的距离——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框架:寓言
开头:一一人接到远方老友的邀请,去参加一次聚会。
主体:首先插叙他们之间的友情的真挚,并加以适当的渲染。
接着写在老友家中,友人给他以款待,尽管他们也秉烛促膝而谈,但他却依然没有找到宾至如归的感觉,似乎他与朋友之间有着什么差别。
在没有见到朋友的岁月里他十分想念,在前往会见朋友的途中他也感觉和朋友之间的距离是那样远,本以为在见到朋友后这种距离会不复存在,而事实上他感觉他们之间依然是那么远,远得他无法把握。
这种情形持续了很久,直到他再次返回家中。
结尾:点明此人领悟到他和友人也许本来就没有距离,即使有的话,那就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一人世间最可怕的、也是最遥远的距离。
◎构思五
立意:由“距离”出发谈及亲情
框架:记叙文
开头:从数学上对于“距离”的定义(两点之间连线)出发,引出自己对“距离”的含义的困惑。
主体: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自己的困惑与不解。
比如对于远方的孩子,父母总是牵肠挂肚,而一旦孩子回到自己的身边,并非如通常想象的那样对他们百般溺爱,而是对他们的一些缺点严厉指责。
然而当孩子再度离开,思念与牵挂则会再次登场。
这种情形的出现并非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感情发生变化,而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表达形式因时空而产生差异。
距离可以发生改变,但对孩子的爱却永远不变,这就是爱的伟大。
结尾:一句话作结,点明爱(亲情)的真谛。
【佳作示范】
距离
数学老师下定义:两点间的连线叫做距离。
可我依然无法理解“距离”的真正含义。
大哥在外求学,数月难得回家,母亲常常念叨。
闲暇时,母亲便拿出大哥的照片,一边细细端详,一边向周围人讲着大哥的过去,末了就哭了起来,我知道她惦念着大哥,一颗慈母的心在为远方的儿子忧虑。
大哥打来了电话,母亲便把着不放,不厌其烦地问着:“ 吃得好吗?具体好不好?……”大哥终于回来了,我以为欣喜若狂的母亲一定会对大哥宠爱有加,岂料母亲一-脸严肃,训斥着大哥的种种恶习。
我很疑惑,为什么母亲的爱表现得这么奇怪?难道只有分开时,爱才会毫不掩饰;难道只有“距离”才能真正体现爱?
大哥终于又要踏上远去的火车。
母亲整夜未眠,天一亮,便含着泪叮嘱大哥该如何做,该注意什么。
直到大哥离去好久,母亲依然凝望着大哥离去的方向,久久不归。
于是我恍然大悟,母亲的爱由于儿在远方便成为一种牵挂与担忧。
当大哥不在她身边时,爱便成为一种牵挂与担忧;而当大哥在她身边时,爱便表现为教育与要求。
她对大哥的严厉指责,正是期望他在人生的旅途上不要犯错误。
母亲的爱没有因为距离的变化而增减,指责只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物理老师在黑板上写道:引力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我无法解释亲人的爱为什么不符合牛顿定律。
老师解释:质量为零没有意义。
我于是相信:爱是无法计量的。
【点评】
本文从数学上的“距离”出发,来谈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似乎不符合这个情形,能够把几个学科的内容综合在一起,显得比较新颖也很自然。
文章的结尾意味含蓄,值得读者深思。
距离
生在平原,长在平原,从来不感到平原的美好。
平原的气候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灰!放眼远处,无论白天黑夜,天空似乎总被一层看不见的灰层笼罩着,堆积厚了,就造就了灰色的大幕。
看着这始终灰色的大幕,心里也像被拂上一层阴纱,天阴的时候,阴纱格外的密,格外的厚,令人透不过气来。
一个阴天的下午,正是在这种情绪的笼罩下,我在宿舍里捧读《爱狗与爱男人》。
在青石路和水和木屋小阁的堆叠下,身姿袅娜的穿着旗袍的美丽女子,撑着一把米黄色的雨伞,穿行在那深秋的季节,清丽如丁香般。
忽然间,我仿佛回到了前世拥有的江南水乡,啊,苏州,你原来是这样美丽,平原,你也可以这样美好。
友人说,那是因为退出了现实,从一个较远的角度来观赏它们,它们有了背景,距离产生美!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蒹葭苍苍,白鹭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多少少年唱过它,多少青年唱过它,多少成人唱过它,老年不会不唱吧。
蒹葭、白鹭,是景,伊人是心仪的女子,在水一方则是距离,只有情景相联合,配合着尽在眼中却又不可得的距离,才造就了更美的人。
假如那女子就在身边呢?
人们普遍喜欢小巧玲珑的东西,孩子们喜欢四驱车而不是赛车,女人们喜欢耳环而不是吊环,成熟的男人喜欢小巧的女人和孩子。
探其原因,是不是缩小了东西就增大了距离呢?
一幅《百峰图》放在你的面前,你会觉得它气势磅礴,如果是一座实际的大山呢,你还会觉得如此吗?有一首诗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如果看风景人在你旁边看你,你还能装饰别人的梦吗?
一对恋人经过刻骨铭心的苦恋,走到了一起,成了夫妇,可很快就劳燕分飞了,几圈之后,又重新回到原来的窝棚里,否定之否定。
友人祝贺过后便调侃: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他正色道:换个位置,站得稍远一点,你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美。
美在思念,美在距离,是形的距离,更是心的距离。
退一步,美无穷。
喇叭响起来了,是生活老师的唠叨。
讨厌,宿舍里一片怨言。
世上优秀的老师无穷尽,怎么就我们遇不到?我想加入讨伐者的队伍,可是我不能,因为理智告诫我:丑恶常常是零距离接触的误会,美在思念,美在距离!
※评析
美在距离或许并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话题,但作者用众多的意象来演绎这一话题,给人美不胜收之感。
时而现实世界,时而艺术天地,时而地域感觉,时而生活感受,时而爱情故事,时而诗词小说,这些不断变幻的镜头,不仅展示了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丰厚的文化底薪,也给读者带来愉悦的美感享受。
◎文三
距离
那一日,说不清太阳为何如此骄奢,空气中荡漾着她的浓厚的体味,燥热令大地异常温顺,踏在上
面有种陌生的柔软。
我和友人避开闹市,在林阴道上散步,酷热下走来一位卖花婆婆。
“小姐,买枝花吧!”声音带着几分卑谦。
“不用了。
”我还算客气地回绝她。
“买一枝吧,挺香的。
”她的脸上绽放着近乎献媚的笑容。
“我知道,花总是香的,哪怕长在
厕所旁。
”我把厌烦化成了幽默。
“很便宜的,少做一次面模够买好几枝。
”我感到她的兜售变成了纠缠。
“我的钱我会花。
”简明的拒绝得不到她的收敛,我开始有些恼火。
无赖!贪图一点小利,竟如此
烦人,不屑清楚地写在脸上,傲气满满地堆在心里。
同行的友人,打断我的粗鲁与无礼,买下一只小小的花环,戴在我的手腕上。
那娇柔的模样,近在
咫尺,却不觉清香离我近了。
路上,我得意地调侃友人,“大智慧”让小商贩得手,花钱买下我们并不
需要的东西,蠢!
晚上,摘下花环,掏出钱包,花瓣已蔫,钱包泰然。
我,仍沉在自己决绝的英明中,窗外一阵微风
吹过,花环的清香随风潜入,淡淡的芬芳,让我不禁深深地吸了口气,我和花环对视良久,欲言又止,
一种莫名的感受在心灵深处升腾。
“送人玫瑰,余香留手”,可现在是手有余香而我却一毛未拔啊。
是的,我是自己钱包的主人,谁都休想骗去我的钱财,可是葛朗台不也是他钱包的主人吗?世界本来就不
很公平,有人活得潇洒异常,有人活得艰辛之至,我不是慈善家,无意也无力普度众生,可是当艰难谋
生的老婆子向我伸出她的花束的时候,我却投去贵夫人的不屑。
假如站在我面前的不是卖花人,而是家
电经销商,不是颤微微的老婆子,而是衣冠楚楚官员老板,我还会不屑吗?我还敢不屑吗?当人性的善
良渐渐被现实淡忘,我却为自己的冷漠的“明智”而窃喜!当金钱在我们的生活中戏份愈来愈重时,那
久违的沁人心脾的清香正离我越来越远!想着,想着,灵魂里的高傲低下了羞怯的头颅,支配金钱的畅快也开始脱水并萎缩。
“吃饭吧,又在想什么?”妈妈在叫我。
“她啊,人和我们在一起,心飞得很远,常想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弟弟批评我。
人离得很近,心离得很远?我为之一怔,是的,我们同在一个星球上,同在一个国度里,甚至同在一座城市里,同样的肤色,又操同样的语言,可心为什么常常距离那么遥远呢?尽管我们拥有不同身份和地位,拥有不同的职业和性格,但是的心应该走得近些,再近些。
※评析
高考作文的专门家说,应试作文要大气。
何为大气?大气就是要克服低幼化,不要学生腔;大气就是要有大我,要关注社会和人生。
这篇习作当属大气之列。
它借距离说人心,从关注弱势群体着眼,强调理解和沟通,切中时弊,发人深省。
借弟弟的批评引出有关远近的议论,点题巧妙自然,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