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书籍设计中纸张美感的作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论坛
Paper Forum
纸质书籍设计中纸张美感的作用分析
□祝静思
摘要:纸材在书籍设计中具有独到的优势,它有着独特的质感,能给予读者独到的翻阅感受,寄托了一定的精神价
值。

纸材通过视觉、触觉与内在情感三个渠道,在纸质书籍设计中发挥其美感。

纸质书籍设计中的纸张美感是多样
的,各具作用,都使书籍的设计层次得到一定提升。

要充分发挥纸质书籍设计中纸张美感的作用,就要注意整体统一
设计原则,在纸张中注入情感,保证设计实践可行。

关键词:纸质书籍设计;纸张美感;作用
随着电子阅读的流行,电子书越来越多,纸媒阅读
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纸质书籍同样如此。

在这种背景
下,纸质书籍的设计需要有所突破,摆脱原本的普通设
计,着手提升书籍设计的艺术美感。

纸张作为纸质书籍
设计的基本单位,如何发挥其美感,使纸质书籍设计更
上一层楼,是书籍设计者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重要问题。

纸质书籍设计的主体为纸材,选用纸材的不同让
书籍的基本单位——
—纸张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在
含义。

因此,要了解纸质书籍的纸张美感,首先要了解
纸材的应用,并据此详细了解人们对纸张美感的认知
来源。

1.1.1独特质感
每种材料都有其质感特性,不同质感的应用环境
不尽相同,只有根据材料的质感属性选择其最合适的
应用领域,才能将材料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不同的纸
材具有不同的特性与质感,这为其在书籍设计中的应
用提供了优势。

首先,纸材通常具有良好的信息承载能
力,不论是油墨印刷还是其他印刷工艺,它都具有良好
的适应性。

其次,纸材纤薄,质量较轻,叠加使用也较为
轻量,方便携带。

最后,纸材的原料和特殊工艺使其获
得了良好的肌理质感,相比金属、塑料等其他材质,纸
材独具亲和力,能够带给使用者独特的触感体验。

纸材
的独特质感为书籍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成为书籍设
计的关键因素。

1.1.2翻阅感受
当前,电子书籍和电子阅读软件日益流行,值得注
意的是,电子阅读软件中总会有一种翻页功能——
—“拟
真翻阅”,即在进行电子阅读时模仿传统纸质书籍的翻
页方式进行换页。

这一功能的设计来源,便是人们对纸
质书籍翻阅过程的独特感受。

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纸
质书籍的翻页动作保存了读者的情感渴望,翻阅纸材
时的五感交流,带给了大众独特的阅读体验。

在一次次
的翻阅中,读者的精神与书籍产生了共鸣,与书籍之间
展开了情感互动,让阅读变成了“悦读”。

这种体验是纸
质书籍特有的,是其他材质很难达成的效果。

因此,纸
材这种带有情感的翻阅互动,让书籍设计可以传递更
深层次的情感内涵,从而让书籍带有情感魅力,获得读
者的喜爱。

1.1.3精神价值
纸材的颜色、触感、气味、翻页的声音,都是真实、
具体的生理感受,具体的生理感受带来精神价值,让读
者能够领略到书籍对自身情绪的抚慰,对自身精神世
界的填充。

随着时代的发展,纸质书籍已经不再仅具有
实用价值,它开始向精神价值过渡,而纸质书籍的精神
价值又衍生出了收藏价值。

也就是说,纸质书籍不仅是
阅读工具,更是爱书之人的收藏品,这为纸质书籍的良
好设计提供了动机与思路。

1.2.1视觉
人们对纸张美感认知的首要来源便是视觉感受,
即纸张的视觉形态。

纸张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这种可塑
性为其视觉形态提供了无限可能。

纸张的大小、形状、
颜色、打开方式等一系列视觉属性,都会给读者带来不
同的审美体验。

以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异形纸质书籍为
例,这类书籍通过纸张的折叠、拼接、裁切等方式,改变
了传统的书籍样式,让书籍形态变得具有夸张性和具
象性。

通过纸张的外观形态设计,让纸张的语言能够更
好地表达出来,并且随着书籍的翻动,纸质书籍的形态
变化让这些内在语言也出现变化,从而让书籍的视觉
美感获得动态性呈现。

异形纸质书籍在带给读者视觉
冲击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改变了读者对传统书籍视觉形态的认识,使其获得了
独特的视觉审美体验。

1.2.2触觉
触觉一般由皮肤感觉和运动感觉组成,它是人类
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渠道。

近年来,根据纸材的不同触
感,纸质书籍的纸张选择越来越多,比如压纹纸、胶版
纸、铜版纸等表面具有特殊触感的纸材。

选择合适的纸
张材质并利用雕刻、挤压等技术对纸材表面进行加工,
使其具有良好的触感,会为书籍设计增色。

以牛皮纸做
的书籍封皮为例,牛皮纸的硬度较高,且具有两面性,
一面较为光滑,一面较为粗糙,其中粗糙的一面触感清
晰,给人厚实、坚韧的触感体验。

因此,牛皮纸封面在一·纸文化·
105
2021年第1期《造纸信息》
造信息
No.12021
纸论坛
Paper Forum
些名典巨著的书籍设计中较为常见。

人的触感让人的精神世界与纸张产生了联系,纸张的质感被人的触感经验和主观情感加工后,便变成了独特的纸张美感。

纸张是书籍设计的基本单位,是纸质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纸张有着不同的美感,这种美感或许是先天属性,也可能是后天塑造,纸张美感的呈现将会对纸质书籍设计的整体评价起到关键性作
用。

纸张的原始美是所有纸张都具备的美感,这种美感源自纸张的制造环节。

在当代以前,纸张的原始美一般指的是自然美,那时候的造纸原料一般为天然植物,
经过一系列加工,如漂白、洗涤等,最后形成纸张,比如
宣纸、麻纸等。

这类纸张带有天然的艺术美感,让纸质书籍设计流露出自然气息,从而让人从触觉、视觉乃至嗅觉方面感知自然之美,获取读者对书籍设计的好感。

当代,纸张的原始美有了新的分支,即科技美。

科技在
不断发展,造纸不断拓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这时
候纸张的原始美不再是自然性的,而是有了科技魅力,如各种花纹纸的光感、质感等,都是科技的产物。

现代纸质书籍设计中不乏这些纸类,这些纸类增强了纸质书籍的现代风格与时尚
性。

纸张在书籍中的主要作用是承载信息。

以油墨印刷为例,纸张在油墨印刷后,也会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

由于纸张的特性不同,其对油墨印刷的适应性也是不同的。

因此,油墨在不同纸张上具有不同的呈现效
果。

纸张的平滑度、
表面强度、抗张强度等都会影响油墨印刷的效果,甚至温度的冷热、
环境的干湿都会对油墨印刷效果造成影响。

正因如此,良好的油墨印刷效果将会赋予纸张新的生机,让纸张在原始美的基础上,获
得信息表现美。

除了油墨印刷,刻压、烫印、
上光等操作都让纸张原始的特质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展现,从而在承载信息的基础上,获得表现美。

纸张的表现美让纸张书籍设计的实用价值得以提升,读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够从设计中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

读者在阅读书籍时,第一眼看到的是书籍的整体外貌,也就是书籍的形态空间结构。

纸质书籍是由纸张构成的,书籍的形态结构实际上就是纸张的形态。

纸质书籍的形态外貌变化较为明显,表现形式也较为复杂,从早期的卷轴装,到中期的蝴蝶装,再到现代的包背装等,都是纸质书籍的突出形态结构。

也就是说,纸张在历史的长河中跟随着书籍的发展积极变换自我形态,演绎着各种形态美,呈现着结构的艺术性。

在现代,纸张的伸缩性、折叠性等效果更好,可以展现出的形态更加丰富多样,而纸质书籍的形态也随着纸质的特性发
展具有多变性和可塑性。

优良的纸质书籍形态空间结
构,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

因此,在当前环境下,纸张的形态美让纸质书籍设计更具有独特性,也让纸质书籍更具艺术收藏价值。

读者在深入阅读纸质书籍时,纸张实际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个体,它融入了读者的阅读环境中,成为读者的审美意象之一。

纸张的原始美在这一环节中不再是纯粹的感官认知,而是升华成了心理意境,这时,纸
张的内涵美便体现出来。

纸张的印刷、触感、
气味等一系列原始美、表现美、形态美,在此时都成为具体的“意
象”传达给读者,让读者在阅读内容时获得了纸张带来
的综合性“意境”。

例如,某本纸质书籍中的信息具有悲
怆、伤感、苍凉的气息,那么在为其进行设计时,纸张的
肌理、摩擦、视觉等众多因素都可以往
“伤感”方向上靠。

纸张的外在表象融合于书籍的内在精神,传达出浓厚的内涵美,从而架构起书籍与读者内心之间的桥梁,让纸质书籍设计更加富有内在魅力。

纸张的简单美,又称简朴美、简约美。

观察这种美的立足点不在纸张的外观上,而在于纸张原本的精神
上,它更倾向于道德观念。

实际上,纸张不同于布料、
金属、塑料等材质,它原本就有一种简单、质朴的特性。

不过,在部分纸质书籍设计中,也存在着奢华潮流,这种设计风格将纸张原本的简单美打破,利用多种装饰对其包装,打造出了奢华美。

这种病态的美感与我国传统美学观念并不相符,而简单美却是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的审美价值观。

纸质书籍设计运用好纸张的简单美,会让书籍具有简单美,让简朴、节约的美德融入书籍设计中,赋予书籍良好道德品质的感染力,从而触动读者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赵艳.纸语———纸张在书籍设计中的情感作用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5.
[2]程跃.探析电子出版时代下书籍装帧设计的转变形式[J].工业设计,2020(10):120.
[3]陈璐.印刷媒介的危机与颠覆———“世界最美的书”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10):36.
[4]赵振华.纸质书籍趣味设计———评《书籍设计与印刷工艺》[J].中国造纸,2019(12):94.
[5]王可.浅议书籍设计课程教学中实训内容的选择与把关[J].文教资料,2020(27):194.
[6]商易文.纸质书籍形态空间结构设计研究与创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8):238.
[7]陆赉,陆海华.书籍设计的情感和形式表现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9(06):80.
(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