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天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语文试卷(精校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第二学期高一语文(7月)
期末终结性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基础题(37分)和第II卷提高题(113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
间为120分钟。
2.试卷书写要求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如不符合要求,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
一、选择题(1-8每小题2分,9-15每小题3分,共3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楔.(xiē)子亢.(kàng)旱阡.(xiān)陌苌.(cháng)弘化碧
B.金钏.(chuàn)谂.(shěn)知厮.(sī)守蹉.(juē)跎年华
C.戕.(chuāng)害玉簪.(zān)蹩.(bié)进残羹冷炙.(zhì)
D.自诩.(xǔ)推衍.(yǎn)苑圃.(pǔ)咄咄
..(duō)逼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忏悔阿谀错落有致名家倍出
B.糟粕甘霖浩如烟海举案齐眉
C.弥补婉惜风和日丽杯盘狼藉
D.胸臆鳏寡金榜题名稍纵即失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①上级既然下达了这项任务,虽然时间紧,我们也只能__为之。
②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叶落要归根,那__他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呀!”
③民族区域__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A. 勉力作客自治 B.勉励作客自制
C.勉力做客自制 D.勉励做客自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这篇题为《难得糊涂》的杂文,不仅牢骚太盛,而且把早已成了笑料的“格言”奉为
经典,实为不刊之论
....。
B.中国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在我国很早就跟绘画并驾齐驱,书法家的优秀作品一直
被人们当作珍贵的艺术品收藏。
C.冰心老人生前三令五申
....强调,青年学生应该努力学好语文,有责任有义务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
D.著名制作人张纪中先后把金庸武侠力作《笑傲江湖》等搬上荧屏,遭到各方批评,认
为是对原著的狗尾续貂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的一项是(2分)()
A.其实,反对派从今年早些时候就开始在网上举行有关“让普京下台”的请愿活动,称他们把目标对准普京的原因在于他是“只为一小撮官员和寡头服务,将整个国家引向死胡同的”政治体制的关键人物。
B.据英国《泰晤士报》10月25日报道,为竞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一职,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eBay前任总裁、共和党人梅格·惠特曼已经投入约1.4亿多美元巨资,创下美国历史上除总统竞选外最高竞选费用。
C.30年来,中日关系发展最大的经验和教训是,中日人民之间能否相互理解,才是中日两国最终能够实现世代友好的根本保证。
D.《人民日报》评论员指出,我们只要不动摇、不懈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的目标。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司马迁的《史记》对我国的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史学,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作为文学,它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
B.关汉卿是元代杂剧家,是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
他创作的《窦娥冤》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著名的戏曲,是我国戏曲史上的典型悲剧之一。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其中悲剧有《哈姆莱特》《李尔王》《威尼斯商人》等作品。
D.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
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建国后,有《王昭君》等著名剧本。
7、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
部分。
下面对传统节日习俗描述正确的是(2分)()
A、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重阳节
B、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清明节
C、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春节
D、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端午节
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按照中国医学传统理论,在正常情况下,风是自然界“六气(风、寒、暑、湿、燥、火)”
之一。
在异常情况下,风又是一种致病的因素。
B.春节快到了,李书记到学校看望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并且说:“辛苦了!老师们。
”
C.“这次矿难事故的发生到底是因为矿工操作失误?还是因为安全管理出现纰漏?”他吼道。
D.这孩子看上去有十五、六岁的样子,本应该读书的他却早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之《苏武传》选段。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明年
..,陵降,不敢求武明年:第二年
B.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完成
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素:平时,向来
D.独有女弟
..二人,两女一男女弟:妹妹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为.武置酒设乐②皆为.陛下所成就
B.①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②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C.①虽.蒙斧钺汤镬②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D.①故.使陵来说足下②故.木受绳则直
1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一项(3分)()
A.空以身膏.草野
B.欲因此时降.武
C.单于壮.其节
D.反欲斗.两主
12.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一项(3分)()
A.见犯乃死,重负国
B.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C.为降虏于蛮夷
D.皆为陛下所成就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杨业,并州太原人。
父信,为汉麟州刺史。
业幼倜傥
..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
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
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
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
师还,授郑州刺史。
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
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
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
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
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
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
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
”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
”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
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
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
望见无人,即拊膺
大恸
..,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
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事:拜见
B.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张:埋伏
C.业幼倜傥任侠
..,善骑射,好畋猎任侠:以侠义自任
D.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
..大恸:极度悲伤
14.下列句子有关“以”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以.骁勇闻②以.保生聚③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④以.功迁云州观察使⑤为左右翼以.
援⑥今君责业以.不死⑦即以.步兵夹击救之
A.①④/②⑤/③/⑥⑦ B.①⑥/②③/⑤/④⑦
C.①③/②④/⑤/⑥⑦ D.①④/②⑥/③/⑤⑦
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业担心自己和太原城中的百姓的生命安危,所以劝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
B.杨业年轻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谙用兵法,用鹰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猎所获得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C.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但是王侁怀疑他另有图谋,杨业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和勇敢,决定首先出战。
D.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降,力战至被俘,绝食而死。
第II卷提高题(113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4分)
(2)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4分)(三)古诗鉴赏
17、阅读并鉴赏下面这首唐诗。
送李端[注]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李端:作者友人,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
(1)诗歌颔联以何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2)颈联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请简要分析。
(4分)
(四)古诗词名句默写
18、默写诗文(10分)
①,此时无声胜有声。
②,潦倒新停浊酒杯。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④吞二周而亡诸侯,。
⑤莫听穿林打叶声,。
⑥人生如梦,。
⑦楚天千里清秋,。
⑧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
⑨,半夜凉初透。
⑩今两虎共斗,。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
回声
水兵
①五月的麦浪就要在隆隆的机声中倒下,田野里充满新麦的清香,外出的人们回来了,连老人孩子也出动了,村庄再一次因麦芒和成熟的歌唱,热热闹闹,排排场场。
可再有一二场夏雨或一二声炸雷,麦客们依次而去,乡村又将空空荡荡。
②在城市的深处,在一幢楼的高层,在一个深夜,我听到了一种隐隐的声响,这声响仿佛发自天边或大地深处,引起一阵沉闷孕育的震荡。
③那是去年,我正走在深秋的乡下,乡下寂静得有些吓人,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还没有返回村庄。
田野似油画,亮色是那满枝的棉花、金黄的谷穗和红红的高粱。
这些曾被遗弃的庄稼兄弟重又回到了我的村庄,它们羞涩地挂在枝头上。
这时,有噼剥的豆荚炸响,几粒忧伤的豆子在我眼前坠落。
我听到的那种隐隐的响声,肯定是来自这个过程,我知道,那是土地发出的回声。
一株庄稼在角落里的成长会引来阳光下的回声,这种回声甚至携着土地的名字穿越历史,长久地留在一代一代农人的记忆中。
④土地是能发出声响的,它承载着万物,万物发出的声响,就是它的声响。
春耕时,稻田水响,那是冬眠后的土地舒展筋骨的声响;七八月间,原野上一片金黄,风过处,谷穗点头,沙沙作响,土地奏起金子般的乐章。
就是这声响,唤醒炊烟,于是,每个清晨,每家每户的主人将大门推开,“吱呀”的一声,震开薄雾,村庄就醒了。
老村长燃一筒旱烟走在田埂上,他的咳嗽声在田野里回荡。
春天里,我们都能听到杨柳枝条摩挲的声音,听到花苞抽长的声音。
而在夏夜,小河泛着月色在村旁流过,叮叮咚咚,那是土地在为我们的梦境伴唱……
⑤而现在,你走在乡间,你会惊讶于那红红的大枣柿子为何老挂在枝头,你也许觉得那是风景,根本没有察觉到土地的黯然神伤。
我常常在梦里返回村庄,那枝叶间的果实,像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欲滴未滴,那其中的一颗,两颗,终于坠落下来时,有谁能倾听到那是来自土地的回响?
⑥有个在城里打工的女孩曾这样告诉我,她一天只要给三个人洗脚,就可以挣得六十元,
一月两千多,一年可挣几万元,那是她父母种地十年的积累,她家的柿子、红枣都挂在树上,让它红,由它落。
即使麦收秋忙,她也不回去。
她很热爱城市。
我们无法去责怪这个现实的女孩,我们只能垂下头颅,面向土地。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越来越淡漠对土地的依偎和亲昵,而把城市崛起作为现代的标志?一座座的城市就要联成一体,城与城之间的土地,一座小桥、一条小溪、一汪水塘、一片草地,就在这机声隆隆中被吞噬;当打桩机将钢筋水泥柱深深地刺入土地时,你听到土地发出的阵阵呻吟了吗?
⑦我庆幸我在城市的一角,在一幢楼的高层大凉台上,还藏有来自家乡的泥土,在一个个深夜,还能听到果坠叶落的声音,并通过我的笔端,把大地的回声传递给外界。
⑧一个人,一株植物,都会有青春和浪漫的季节,但随着时间和岁月,亮色、光泽、力量都会慢慢消失,直到形容枯槁,肢体变得比榆树皮还要皲裂。
唯有土地,永远青春和浪漫依旧。
哈尼夫库雷在《身体》这部小说中警告:你终究会发现,世间只有一件无价之宝,既非金子,亦非爱情,而是时间。
而我要说:世间最金贵的,既非金子,亦非时间,而是土地,能发出声响的土地。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土地上万物发出的声响就是土地的回声,这些回声本应当是自然愉悦的欢歌,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却变成了令人闻之垂泪的呻吟。
B.由于现代人越来越现实,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越来越淡漠对土地的情感,这种对土地的淡漠很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恶果。
C.文章的第⑥段写了一个不愿意回乡的打工女孩对城市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失落的隐忧,批判了本应回归乡村的人对土地的背叛。
D.作者在文章中不止一处描写了秋天乡村田野飘香、果挂枝头的丰收景象,是为了告诉我们:养育我们的许多物质都来自土地。
E.土地永远青春和浪漫。
曾经,土地以生长在它上面的农作物养育了我们;如今,又以现代化的城市,给人们提供崭新的生活。
20.文章第①段写五月的乡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21.结合全文,概括“回声”的具体内容。
(5分)
22.现代化进程正在对传统的生产方式提出挑战,土地作为农耕社会赖以生存的根本,其最基本的粮食生产功能正在被人们忽视。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6分)
四、语言文字应用题(共6分)(学法题)
23.语言文字应用题(6分)
(1).仿照例句,对下面的汉字表达你的看法。
例:“山”对“灿”说:我们以稳重著称,何必发火呢?“间”对“日”说,俺也安上防盗门了。
①“兵”对“丘”说:。
(2分)
②“日”对“曰”说:。
(2分)
(2)一个故事:在一家餐馆里,休斯教授在餐桌边已坐等多时,最后终于看到服务生走过来。
“你想吃点什么?”服务生问。
“刚来时我想吃早餐,”休斯笑着说,“现在我想大概该吃午餐了。
”说说休斯的言外之意是:
(2分)
五、作文(共60分)
(一)小作文(学法题)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0分)。
我们该怎样培养杰出科学家
朱邦芬
美国纽约有一个Bronx科学高中,这个1938年建立的高中培养了7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会把这所高中列为学会的16个物理传奇地点之一。
叶企孙先生创立的老清华物理系,培养了10位两弹一星元勋。
从1929年到1938年,10年内共毕业71名本科生和1名研究生,其中出了22名中科院院士和2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很多人是我国某个学术领域的创始人。
我以为,杰出人才主要不是课堂教出来的,学校培养人才的关键是为学生成才精心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这两所学校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此。
鉴于目前我国社会大环境中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和心态,营造一个好的局部环境尤其必要。
一个良好的局部环境至少包括以下要素:第一,聚集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
第二,要有一个好的学术氛围。
第三,要有一批名师。
第四,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11月18日07 版,有删节)读了这则新闻,你觉得“我们该怎样培养杰出科学家”?请从某一角度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要求:明确你的观点(2分);至少从两个方面评论(4分);联系两个典型而鲜活的实例(4分)。
(二)大作文
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为了在沙漠干旱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仙人掌把叶片蜷缩成针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在大漠
中安营扎寨。
沙漠大黄则向四面伸展肥硕碧绿的叶片,通过叶片上许多凸凹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开出娇艳的花朵。
它们的生存方式,引发了人们许多思考:有人说,在恶劣的环境中,仙人掌和沙漠大黄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也有人说,在困境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活得从容;还有人说,在困境中,舒展张扬的沙漠大黄活得灿烂……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700字。
静海一中2019-2020第二学期高一语文
期末终结性检测答题纸
(1)(4分)
(2)(4分)
17.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
(1)(4分)
(2)(4分)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0分)
(1)(2)
(3)(4)
(5)(6)
(7)(8)
(9)(10)
19.()()(4分)
20.(6分)
21.(5分)
22.(6分)
23.(6分)
(1)①。
(2分)
②。
(2分)(2)言外之意是:。
(2分)24.
高一语文答案:
1.D(A“阡”读qiān;B“蹉”读cuō;C“戕”读qiāng。
)
2.B(A“倍”应为“辈”;C“婉”应为“惋”;D“失”应为“逝”。
)
3.A(勉力:努力;勉励:劝人努力。
作客:寄居在别处;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自制:克制自己;自治:民族、团体、地区等除了受所隶属的国家、政府或上级单位领导外,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
)?
4.B(A“不刊之论”是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C“三令五申”是多次命令和告诫的意思,在此不恰切;D“狗尾续貂”是指将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头,用于改编不恰当。
)5.A(B“约1.4亿多美元”重复;C句是两面对一面;D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加“走”。
)
6.C(《威尼斯商人》是他的喜剧)
7.D解析: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清明节
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春节
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重阳节
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端午节
8.A(B感叹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感叹号;C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D顿号去掉。
)
9.B解析:成就:栽培,提拔。
10.D 解析:A项①“替”“给”,介词;②“被”,介词。
B项①用在时间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②指示代词,“这”“此”。
C项①“即使”;②“虽然”。
D项均为“所以”。
11. C解析: C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A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C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D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12.C解析:C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其他均为被动句
13. 【答案】A
【解析】“事”为“侍奉”之意。
14. 【答案】A
【解析】①凭借、依靠,动词;②表目的“用来”;③把、作为;④凭借、依靠;
⑤表目的,“来”;⑥用、拿;⑦用。
15 【答案】D
【解析】A项,杨业并没有担心自己的安危;B项,“用鹰犬逐雉兔”只是杨业打的比喻;C项,杨业出战并不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勇敢。
16.(1)【答案】“您一向被人称为‘杨无敌’,怎么现在遇到敌人却逗留徘徊不与交战呢?莫非您还有其他的意图吗?”
【解析】“素”“逗挠”“得非”各1分,句意通畅1分。
(2)【答案】“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来)指望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谁知却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军队遭惨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
【解析】“厚”“期”“所迫”各1分,句意通畅1分。
【参考译文】
杨业是并州太原人。
父亲杨信,担任后汉麟州刺史。
杨业少年时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喜欢仗义行侠,善于骑马射箭,喜爱打猎。
每次打猎,所得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杨业曾对他的同伴说:“我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
”他青年时代奉事北汉皇帝刘崇,担任保卫指挥使,并凭勇猛矫健而闻名。
经过多次提升以后,出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
在战争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北汉人都称他为“杨无敌”。
宋太宗亲征北汉至太原,早就听说杨业的名声,曾经出重金想购求他。
不久,太原城在宋军的包围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势危在旦夕,杨业劝北汉主刘继元主动投隆,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
刘继元投降后,宋太宗派遣宫中的使者召见杨业,十分高兴,让杨业担任右领军卫大将军。
(出征北汉的)大军凯旋回朝后,又加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
宋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富有经验,又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
正当契丹军队侵入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骑兵从代州北面的西陉寨出发,从小路迁到雁门关的北口,由北向南从契丹军队的背后发动攻击,将契丹军队打得一败涂地。
因立有战功,杨业被升为云州观察使,仍兼管郑州、代州之事。
从此,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军旗,就立即退兵逃走。
雍熙三年(986),宋朝军队开始了对契丹的大举征伐,任用忠武军节度使潘美担任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令杨业为潘美的副手。
不久,宋太宗下诏书,要将云、应、寰、朔四州的居民迁往内地,命令潘美等人率领部下的军队护送这些居民。
这时,契丹皇太后萧氏与她的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一起率领十几万军队重新攻陷寰州。
杨业对潘美等人说:“现在辽国军队正处在士气最旺盛的时候,不能同他们交战。
”然而,监军王侁说:“您一向被人称为‘杨无敌’,怎么现在遇到敌人却逗留徘徊不与交战呢?莫非您还有其他的意图吗?”杨业说:“我并非贪生怕死,只因为现在时机对我方不利,白白牺牲士兵而不能立功。
(既然)现在您拿不愿牺牲来责备我,那我就当在你们之前先出战。
”
临出兵前,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败。
”于是,杨业指着(代州西北的)陈家谷口说:“请各位将军在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两翼准备支援。
等我战败退到这里时,你们就用伏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
不然的话,只怕我会全军覆灭,不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