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活动教案一等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唱活动教案一等奖
《歌唱活动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歌唱活动教案一等奖
设计意图:
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
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
《我是棉花糖》这一活动。
孩子们在喜爱糖果、亲近各种各样糖果的同时,对糖果中的棉花糖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发现棉花糖很软,可以像泥工一样捏来捏去,非常有趣。
而且这首乐曲旋律欢快,歌词浅显易懂,很有趣味性。
孩子可以自由做变变变的动作,可以变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充分地发展了孩子的思维以及对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尝试演唱歌曲。
2.想象自己是棉花糖,尝试用肢体动作大胆地表现棉花糖的形态。
3.乐于参加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棉花糖一个,小棉花糖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奇妙的棉花糖。
师:今天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猜会是什么呢?你们吃过棉花糖吗?请你们来摸一摸棉花糖?什么感觉?
师:(以棉花糖的口吻唱)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团棉花糖。
小朋友你们好!(发声练习)
师:棉花糖在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呢,我们也和棉花糖打声招呼吧!你好,你好,棉花糖你好!(跟着钢琴发声练习)
师:这棉花糖,可不是普通的棉花糖,它还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呢。
二、熟悉歌词,感知旋律学唱歌曲
(一)变魔术熟悉歌词
师:请你听一听,看一看,棉花糖都变成什么了?(教师范唱第一段)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团棉花糖,变变变,变变变,变出小兔来!看变出什么东西来了(出示小兔)棉花糖真厉害啊!
师:看它还会给我们变什么?我们一起来唱: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团棉花糖,变变变,变变变,看!变出什么了?(小熊)(二)完整欣赏音乐
师:哇!这棉花糖真神奇啊,它还会便跟着钢琴边唱歌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完整欣赏音乐)
师:我们也来当神奇的棉花糖魔术师,
(三)学唱歌曲
1。
学唱第一段(出示小兔)
教师清唱,幼儿跟唱。
2。
棉花糖除了变小兔,还变了什么?(小熊)
2、歌唱活动教案一等奖
活动目标:
1、学唱问答歌,了解歌曲的结构,并能根据动物的特征仿编歌词。
2、学习用歌唱的形式来交流,问的清楚,答的.准确。
3、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
活动准备:
大象、兔子、松鼠、长颈鹿小动物的贴绒。
活动过程:
一、游戏:我来问你来答。
(学习节奏和歌词)
1、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大象)教师边出示贴绒边回答: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
2、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耳朵长?(兔子)同上。
二、学唱问答歌。
1、教师范唱一遍。
师:刚才我们玩的游戏老师还可以把它唱出来,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
2、幼儿学唱歌曲二遍。
3、问答歌。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唱的歌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教师小结:这首歌真有趣,一个问,一个答,就像我们小朋友说话一样,所以我们叫它问答歌。
4、幼儿分组演唱问答歌,一组问,一组答,合作演唱歌曲。
(幼儿面对面)
三、仿编问答歌。
1、教师出示松鼠的贴绒。
师:我们唱了这么有趣的歌,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听到了,它们也想让小朋友把它们编到我们的歌里去。
你们看看是谁来了?
2、教师仿编: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尾巴大?(松鼠)
3、长颈鹿,重点把握三个字的节奏,要唱的快一点。
4、幼儿仿编问句,向其余幼儿征求答句。
当一个问句有多个答案时,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样的答句最合适。
5、选择创编的好的问答句,集体学唱。
3、歌唱活动教案一等奖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根据反复性的歌词结构,想象自己是不同形象的动物,仿编歌词。
活动准备
玩具小猪一只。
指导要点
1、教师出示玩具小猪引题,组织幼儿学其叫声,激发幼儿的兴致。
2、请幼儿想一想你还知道那些动物,教师和幼儿共同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并带领幼儿念出歌词。
3、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曲调和歌词句式。
(2)组织幼儿随着音乐放慢速度演唱歌曲。
4、请幼儿想象出其他的动物及其叫声,创意仿编歌词,加入乐曲中,一起来唱唱看。
请幼儿想象自己是农场中的一种动物,一同来演出“在农场”游戏,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农场,在音乐的伴奏下一边模仿动物的活动方式,一边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活动反思:
适宜行为:
1、孩子本身对动物就很感兴趣,所以在活动中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2、在活动中教师给与幼儿想象,自主创造的空间;如让幼儿自己模仿小动物等。
不适宜行为:
受现实的局限,我和孩子们只能模仿常见几种简单动物的叫声。
在模仿动物时我没有对幼儿的动作给予提升。
对策:
我可以录制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孩子听听并模仿,这样孩子就可以感知更丰富的动物叫声。
在孩子模仿动物时我可以给有创意的孩子进行表扬,对他们的动作给予提升。
4、歌唱活动教案一等奖
“粉刷匠带来了油漆,我们看看这里有哪些颜色的油漆?”,结合课件中房子的颜色一起熟悉歌曲的后半部分。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歌唱活动教案粉刷匠,欢迎参考!
歌唱活动教案粉刷匠
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和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歌唱形式演唱。
3、激发幼儿体验为社区服务所带来的快乐。
准备:相关课件(刷子、油漆和各色房子等),音乐背景。
活动过程:
1、通过平时观察,发现小区里房子的特点。
(形状和颜色)“东
①出示课件,用猜谜的`游戏引出刷子和油漆。
“五颜六色的,用来刷墙的。
”——油漆
“毛儿长长的,用来刷油漆” ——刷子
②学习粉刷匠刷墙的动作。
③“粉刷匠带来了油漆,我们看看这里有哪些颜色的油漆?”,结合课件中房子的颜色一起熟悉歌曲的后半部分。
2、①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请幼儿听歌词。
提问“谁来了”“今天来干什么”
再听一遍,“刷匠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请幼儿学习。
②边听边看,猜猜最后的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③结合课件内容,试着一起唱一遍。
3、①通过大家想出的各种方法进行歌曲的练习。
(幼儿与教师分唱,最后一句一起唱,交换。
②教师示范演唱自己喜欢的颜色,请幼儿根据自己的颜色练习唱歌。
③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扮演粉刷匠和房子进行演唱,并两两组合,交换角色进行。
5、歌唱活动教案一等奖
“粉刷匠带来了油漆,我们看看这里有哪些颜色的油漆?”,结合课件中房子的颜色一起熟悉歌曲的后半部分。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歌唱活动教案粉刷匠,欢迎参考!
歌唱活动教案粉刷匠
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和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歌唱形式演唱。
3、激发幼儿体验为社区服务所带来的快乐。
准备:相关课件(刷子、油漆和各色房子等),音乐背景。
活动过程:
1、通过平时观察,发现小区里房子的特点。
(形状和颜色)“东
①出示课件,用猜谜的`游戏引出刷子和油漆。
“五颜六色的,用来刷墙的。
”——油漆
“毛儿长长的,用来刷油漆” ——刷子
②学习粉刷匠刷墙的动作。
③“粉刷匠带来了油漆,我们看看这里有哪些颜色的油漆?”,结合课件中房子的颜色一起熟悉歌曲的后半部分。
2、①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请幼儿听歌词。
提问“谁来了”“今天来干什么”
再听一遍,“刷匠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请幼儿学习。
②边听边看,猜猜最后的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③结合课件内容,试着一起唱一遍。
3、①通过大家想出的各种方法进行歌曲的练习。
(幼儿与教师分唱,最后一句一起唱,交换。
②教师示范演唱自己喜欢的颜色,请幼儿根据自己的颜色练习唱歌。
③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扮演粉刷匠和房子进行演唱,并两两组合,交换角色进行。
6、幼儿园歌唱活动《春天》教学反思
我在小班上了一节音乐教研课,围绕主题内容,我和黄老师讨论商酌,选择了歌唱活动课《春天》,课前孩子们都对春天环境有所了解了,知道春天的一些变化,如桃花开了,垂柳穿上了绿衣裳,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泳等等。
那么这节《春天》肯定是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来确定教学目标了。
之前参加过黄老师关于这节课的教授与研讨。
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我也做了一些思考和调整,知道目标确定应该体现幼儿的学法和主体性。
所以,我确定目标为:1. 通过图片展示法,用对口型唱、接唱等方式学唱歌曲。
2.初步理解歌曲内容,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模仿各种动植物。
图片展示的目的,一是激发幼儿兴趣,更直观生动地学习歌唱;二是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可以更容易地歌唱歌曲。
在这个过程中,我
的思路是先清唱歌曲,让幼儿回忆歌词出现的`事物,在幼儿回忆过程中边唱边陆续出示图片,再清唱整首歌,让幼儿排序,这里我清唱次数不少,因为是把整首歌都唱完,所以六张图片的排序对于幼儿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这个问题在课后研讨中也被指出,最好是两句两句的唱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更容易接受一点。
之后我在引导孩子“对口型唱”时的引导语也不明确,而只是让孩子“轻轻地唱”,目标不明确。
以至于之后的歌唱教学过程中,孩子宁愿做舞蹈动作而很少唱。
总体上来说,这节歌唱活动的完成并不是很成功,这与自己的教学难、重点的把握没有接轨有很大关系。
所以课前对幼儿的学前调查和已有知识经验能力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这节教研课的实践,我受益匪浅,同时期待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
7、中班歌唱活动《猪八戒吃西瓜》的教学反思
本周为迎接半日活动开放,我准备了一节有趣的音乐歌唱活动——猪八戒吃西瓜。
这节课是通过音乐大组一课三研选出的课,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在音乐教学上面,有很多的不足,当时看到这音乐课,我心里特别的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多亏各位有经验的老师在教研中给我的帮助,让我对音乐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本节课活动目标为:让幼儿初步学唱歌曲,体验诙谐幽默的情趣。
活动的重难点是:让幼儿理解间奏部分以及创编间奏部分的动作。
首先我是以以谈话形式导入:小朋友们今天陶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这个故事就藏在我们的一首歌里,一起来听听吧!给歌曲设下悬念,激发幼儿听歌的兴趣。
歌曲里猪八戒的形象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节音乐课启发幼儿创编间奏部分的动作、有趣的动作,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大胆表演。
在解决重难点部分我利用身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间奏,幼儿易于掌握,兴趣浓厚!
活动中,孩子们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幼儿尽情的表演,孩子们情绪非常激动。
由于我的紧张着急过快想结束课程,在孩子们创编表演的过程中我没能够幼儿很好的互动,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很大的一个遗憾。
课后汪主任和胡老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相信他们的意见,为我在以后的教学路上又进不步了一点。
儿童
8、歌唱祖国教学反思
歌唱祖国这首歌曲有很多地方不规整,需耐心反复训练、特殊处理。
1)带附点的节奏型,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
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
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
如:“祖国” “家乡” “人民”。
3)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不是很准,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4)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应多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
如何解决这些在课堂上出现的普遍情况,我们应该好好的设计和深深的反思自己的教学。
我认为,音乐课不能单单的只是学习歌曲、欣赏名作、传授乐理知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要参入多元文化,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吸取多方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精华充实到自己的音乐课堂上,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为了迎合学生的种种学习要求,作为教师应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面和艺术感,在不影响学生学习求知情绪之下,积极的引导让他们去学习优秀的.音乐和他们所感兴趣的不同类型的音乐。
9、歌唱祖国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听了郑芳卉上的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的《歌唱祖国》,经过对《歌唱祖国》这节音乐课的见习,我对《歌唱祖国》的认识加深了,了解了更多的教学方法,锻炼了自身素质。
对于这节课的创意,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效果明显,现特做一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感情并正确的演唱歌曲,把音乐知识融入到歌曲当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大学生的视野,优化了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学习内容。
二、不足之处及对策:
(一)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
如:“祖国”、“家乡”、“人民”。
对策:训练学生唱歌时运用好气息,并保持住。
(二)学生在歌曲中对个别的节奏掌握不好。
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我们的生活…”。
对策: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的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三)歌曲的速度不容易掌握
对策: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学习后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问题,让同学们跟随老师认真学习。
(四)歌曲的感情处理不好。
对策:对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听明白每一乐段的特色。
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
热情奔放、乐观自豪;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
10、鼓励孩子自信地歌唱
每学期的音乐测试,对于老师来说,是个发现音乐小人才、全面了解学生的时机;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展示自我、锻炼学习的机会。
所以,每次期末的音乐测评,我都会鼓励每个学生积极的表现自我,自信的歌唱。
在这次的音乐测试中,我发现刚接手的这个二年级里边还是有很多的艺术小人才,他们的歌唱感觉、声音条件和感觉、气质都不错,可以作为我们以后重点培养的小歌手。
但是,在考试的过程当中,有几个学生确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那就是,有几个平时很调皮,上课不
怎么认真的、也不怎么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学生。
鲜于骏同学是二(5)班的一位同学,平时看起来很不起眼,憨厚还带点傻气。
在这次的音乐成绩测试中,我喊了鲜于骏的名字,看他马上站了起来,我一看,啊,是他?还有点不相信的感觉,看起来,听说这孩子确实有点傻气。
他走到了前面来,我还对他说:"哦,好好唱!"。
他开始唱了起来,听了他的声音,我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声音不错,音准好,节奏把握得也不错。
简直把我听楞了,不知道是我不相信他,还是我平时没有在意他。
我当时那种为他高兴,为他骄傲的的心情,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我当即对他说:"好,唱不错,再给同学们演唱一遍,好吗?"他听了以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开始了他的演唱,而且这一次的演唱还加上了一些不是很好的动作。
从他的眼神、表情和动作中,我看得出他唱歌时候的那种自信和欣喜。
唱完以后,全班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他在老师的夸奖声和同学们的赞誉声中回到了座位上,那一节课,我注意到他,心底了有种说不出的高兴和自豪。
通过这件事情,我以为我起初对个别的同学有误解,因为,在测试的过程中,有很多平时表现力强、积极参与活动的孩子,这次唱歌时候,连音都没有唱准,节奏也没有把握好,令我感到诧异,而像鲜于骏这样的孩子,能唱出这样的感觉来,又确实令我感到意外。
在下课的时候,我来到鲜于骏的班主任宋丹老师办公室,我问宋老师:"鲜于骏这孩子,是不是有点傻气!"宋老师说:"是有点。
"我说:"今天,鲜于骏唱歌考试的时候,唱得很不错,我给了他一个"甲+"的成绩!"宋老师说:"他唱得真的不错啊?我去把鲜于骏叫到办公室来,给我们老师们表演一下!"不一会,鲜于骏来到了办公室,在场的老师都拍手鼓励鲜于骏好好表现。
嘿,他唱了一首《小红帽》,唱得音也挺准的,这首歌对于很多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难,有的孩子还唱不好,可是鲜于骏唱的音准和节奏都不错,他唱完后,老师们当时都惊讶了,唱得不错!一个劲的为他鼓掌。
鲜于骏当时高兴极了,老师们又请他唱一首,有来了一首《小袋鼠》,哈哈,也不错,他越唱越带劲,还边唱边跳呢。
这样,老师们都为这个特殊的孩子而自豪。
听
说这孩子,最近数学还考了90分呢。
从鲜于骏,我想到了全国著名的武汉弱智儿童"舟舟",虽然他对数字不敏感,算了很多次"1+1",依然还不知道"1+1"等于多少。
而很多像这样的孩子,在艺术方面确有着很好的天赋,对于音乐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感悟。
而且,像这样的孩子,你只要给他一些鼓励和自信,他会有着更强烈的表现欲望。
从这件事情来看,我想我们每一位老师,更应该去关注每一位孩子,哪怕是弱智孩子,我们也应该给他机会、给他自信去表现自我,作为音乐老师,我们更应该鼓励每个孩子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让他们自信的歌唱。
11、鼓励孩子自信地歌唱
课程改革使音乐课堂焕发着活力。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领悟到: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应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音乐知识,所以音乐课又被认为是技术学习课,因此在音乐课中过多的强调了学习技能、技巧。
小学音乐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音乐家,在音乐课中把认识乐谱作为每课必学的内容,并且把会不会识谱作为学生懂不懂音乐的标准,不但偏离了音乐教学的方向,而且由于纯技术训练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学习音乐的厌烦心理,进而造成了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以致学生丧失了学习音乐的热情和信心。
心理学家卡格安在观察儿童的行为时发现只有那些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与他们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们。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巧妙地将学生与音乐拉近,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感受,逐渐地喜欢音乐。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单纯的说唱,死板的讲述乐理知识,那只会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我重新反思了以往的教学。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设置了这样的小练习:在
课始与课末,进行骑着毛驴进教室的小游戏,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这个游戏中,我让每个学生都有三个自己创想的动作。
首先,引导学生做一些小动物的外形模仿。
让学自主的进行练习,逐步发展下去,可以自由发挥。
学生自编的动作源于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由于个性和爱好的不同,每个学生创想的动作各不相同。
其次,让学生随着音乐把这三个动作串联起来,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发挥创编律动,让学生在有规律的动作中培养节奏感和韵律感。
那么到了下一课,我便要求学生尽量不要重复自己上节课的动作,学生们相互模仿,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的动作已不仅仅局限于模仿动物了,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形式的记忆力,模仿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歌唱活动教案一等奖这篇文章共23416字。
相关文章
《习惯养成主题班会教案一等奖》:1、习惯养成主题班会教案一等奖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
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行为形成的。
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复体验,就有什么样的习惯养成;养成了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性;形成了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一等奖》:1、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一等奖《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充分发挥奇特的想象,无情的揭露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深刻鞭挞了反动统治者们的愚蠢、卑鄙、虚伪。
同时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