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种类介绍说明
胃炎(12.10)

化学性胃炎
Mé trié né r病
其他
第一节
急性胃炎
Acute gastritis:胃粘膜的急性炎症,充血、水肿、 糜烂、出血。 如主要病损是糜烂和出血则称之为:急性糜烂 出血性胃炎、急性胃粘膜损害、急性胃粘膜病变。
糜烂:粘膜破损不穿过肌层。
溃疡:病损超过粘膜肌层。 出血:粘膜下或粘膜内血液外渗而无粘膜上皮破 坏。 组织学特点:粘膜固有层中性粒细胞(为主)和单
幽 门 螺 杆 菌
基本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特征
培养菌落特征呈透明针
尖样(直径1-2mm),大量 接种时,菌落在培养板 表面融合成一层半透明 菌苔
延长培养时间,典型的
细菌会发生圆球体样的 形态变化,即呈L型。
Hp在体内的分布
胃型上皮 粘液层 胃腺凹 上皮细胞表面
Hp的传染源
第二节
慢性胃炎
Chronic gastritis: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 性炎症。以淋巴 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少 量嗜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
[流行病学]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流行情况: • 世界范围分布 • 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 • 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 男女性别无差异 • 我国属高感染率国家40~70% • 人是目前唯一传染源
–胃炎的悉尼分类系统(2)
– 组织学:
3个基本诊断: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 病因学诊断: 病因或相关病原
Hp,自身免疫,药物,其他疾病,特发性
形态学描述: 炎症、活动度、萎缩、肠化生等并分级
【临床表现】 消化不良症状: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 嗳气、恶心等。 A型胃炎:明显厌食、体重↓、伴贫血。
Hp的传播途径
胃炎有什么症状

胃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炎症,按发病急缓和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下面分别介绍:什么是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也是部队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
分类:①浅表性胃炎。
②萎缩性胃炎。
③肥厚性胃炎。
慢性胃炎有什么症状本病进展缓慢,常反复发作,中年以上好发病,并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的倾向。
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多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体征不明显。
各型胃炎其表现不尽相同。
一、浅表性胃炎:可有慢性不规则的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尤以饮食不当时明显,部分患者可有反酸,上消化道出血,此类患者胃镜证实糜烂性及疣状胃炎居多。
二、萎缩性胃炎:不同类型、不同部位其症状亦不相。
胃体胃炎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有时可出现明显厌食、体重减轻,舌炎、舌乳头萎缩。
萎缩性胃炎影响胃窦时胃肠道症状较明显,特别有胆汁反流时,常表现为持续性上中腹部疼痛,于进食后即出,可伴有含胆汁的呕吐物和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有时可有反复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出现呕血。
慢性胃炎大多无明显体征,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什么是急性胃炎急性胃炎系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炎症。
病变严重者可累及粘膜下层与肌层,甚至深达浆膜层。
临床上按病因及病理变化的不同,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其中临床上以急性单纯性胃炎最为常见,而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急性化脓性胃炎已罕见。
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常轻重不等,但发病均急骤。
轻者仅有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严重者可有呕血、黑粪、甚至失水、以及中毒及休克等。
胃炎的治疗养护方法1.调节胃酸分泌。
高酸性胃炎禁用酸度高的食品及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而低酸性胃炎患者可选食有刺激胃酸分泌作用的食物。
2.避免有强烈刺激性作用的食物,忌食生冷、硬及酸辣食物。
3.饭菜宜软烂,容易消化,含纤维多的食物不宜太多,可粗粮细做。
4.烹调方法宜选用蒸、煮、炖、烩等,忌煎炸等。
胃炎的分类保养和注意事项

胃炎的分类保养和注意事项胃是一个囊状的器官,它上部与食管相连,下部接十二指肠,可以容纳食物并分泌胃液进行消化。
胃炎就是指胃粘膜的炎症,它有很多类型,根据持续的时间分为了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而后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几大类。
胃炎的主要病因正是因为胃酸本身具有腐蚀性,通常情况下为了内壁充满着保护性的粘液,防止胃酸和胃壁接触,但有些原因会造成胃酸增多,或者是保护性粘液减少,这时候胃酸就会直接碰到胃壁,引发胃炎。
对于胃炎一定要引起重视,随着严重持续,可能会有胃痛、腹胀、积食,还有恶心、呕吐等情况。
那么胃炎应该如何进行分类保养?对于胃炎有哪些注意事项?想必这些大家都非常的关注,不要着急,我们跟着文章一同来了解一下吧!胃炎分类保养知多少对于胃炎,在进行分类保养时,结合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侧重点。
1.浅表性胃炎的保养有大约2/3的人群中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浅表性胃炎,只是有些人没有症状,还有些人能够有明显的感觉,就是中上腹部有疼痛、恶心、想吐的情况。
通过胃镜观察粘膜,能够发现粘膜是红白相间,以红为主,面对浅表性胃炎,它的主要保养就是日常饮食中多加注意,尽量不吃,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每天伏案工作两个小时左右休息一次,因为浅表性胃炎是所有的胃炎中最轻症状的一种,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通过预防就能得到缓解。
2.反流性胃炎的保养胆汁反流性胃炎在胃病中也很常见,其中出现在切除胃部的患者中,或者是具有消化性溃疡、胆囊炎的患者群体中,这些情况会造成胰腺和其他的消化液反流到胃部,灼伤胃黏膜、引发充血,水肿。
患者能自己感觉到胃部灼热、胃痛腹胀、口苦口干,稍微一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会加重这些症状。
面对这些情况可以在日常饮用100g左右的新鲜金钱草,这就能改善反流。
另外在生活中注意不吃或少吃高糖的食物,因为高糖食物会产酸产气,加重腹胀,还要控制情绪,不要经常被动的生气郁闷,否则会加重这些情况。
胃炎

第二节 慢性胃炎
(chronic gastritis)
二、慢性胃炎
(一)定义 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 慢性炎症,病理上以淋 巴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为 非萎缩性(浅表)胃炎、 萎缩性胃炎及特殊类型 胃炎。
正常胃粘膜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一、急性胃炎
(二)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①应激:
粘膜微循环障 碍
屏障抵御能力 ↓
缺氧、粘液分 泌↓
应激
前列腺素合成 ↓
胃炎
损害因素↑
胃酸分泌↑
一、急性胃炎
(二)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②药物:
细胞通透性↑
进入细胞内
氢离子反弥散 ↑
NSAIDs
抑制环氧合酶1活性
屏障稳定性↓ 前列腺素↓
一、急性胃炎
(三)临床表现 多急性起病,症状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上腹痛、
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及食欲不振等,重者可有腹 泻、发热、脱水、呕血、黑便、酸中毒或休克等。
一、急性胃炎
(四)诊断
胃粘膜灶状红斑
一、急性胃炎
(五)治疗 ☆急性单纯性胃炎,治疗以去除病因、对症处理为。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
思考题
男性,35岁,有反复上腹痛病史10余年,无腹胀、腹 泻及解黑便,伴恶心、欲吐,无反酸、烧心及嗳气, 无胸闷、胸痛,无心慌、心悸,无肤黄、目黄及尿黄, 无发热、畏寒及寒颤,无纳差、消瘦等不适。曾多次 于广州某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予口服“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后腹痛可缓解,2小 时前无明显诱因再发上腹痛,部位及性质同前,于我 院门诊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HP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精神可。 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 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阴性,肝区无叩痛。
1.胃炎

胃炎胃炎是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
当胃黏膜炎症缺如或很轻时,此种胃黏膜病变宜称为胃病。
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分类按临床发病的缓急和病程长短,一般将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1.急性胃炎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
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等症状。
2.慢性胃炎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根据病理组织血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成非萎缩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
临床表现不同胃炎的临床表现会有所不同,常见的临床表现:1.上腹痛大多数胃炎患者有上腹痛。
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
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
2.腹胀部分患者会感腹胀。
常常因为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有嗳气。
表明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反复出血出血是在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黏膜急性炎症改变。
5.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
6.体征检查时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检查1.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炎的主要方法。
2.病理检查。
3.实验室检查(1)胃液分析。
(2)胃蛋白酶原测定。
(3)血清胃泌素测定。
(4)免疫学检查。
治疗1.一般治疗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药物治疗(1)保护胃黏膜药常用的药物有胶体次枸橼酸铋(CBS)、硫糖铝、麦滋林-S、氢氧化铝凝胶、胃膜素等。
(2)调整胃肠运动功能药物上腹饱胀用多潘立酮等。
打嗝、腹胀或有反流现象为主者,可用胃动力药。
(3)抗生素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应服用抗生素,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都有清除Hp的作用,一般可选用两种,常与胃黏膜保护剂和制酸剂联合应用。
(4)制酸剂常用的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碳酸氢钠(小苏打)、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凝胶等。
胃炎的种类

胃炎的种类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炎症,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然而,除了这两种常见的胃炎,还存在许多其他的胃炎类型。
本文将介绍胃炎的不同种类。
1. 原发性胃炎原发性胃炎是最常见的胃炎类型,表现为胃黏膜的慢性炎症,通常会引起胃部不适或疼痛。
常见原因包括:•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病变•胃黏膜受损的其他不明原因诊断原发性胃炎需要进行内镜检查,取得黏膜活检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
2. 化学性胃炎化学性胃炎通常是由酸或碱性物质引起的,包括饮酒、胃酸反流、过多的水或碱性物质摄入。
这种胃炎的主要症状是胃疼和胃部不适。
治疗包括减少致炎因素,如停止饮酒或换用抗酸药物。
3. 放射性胃炎放射性胃炎是由辐射治疗引起的一种罕见的胃炎类型。
这种胃炎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上腹疼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缓解症状和预防或治疗感染。
4. 淋巴细胞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是一种与免疫系统有关的胃炎类型。
这种胃炎的表现为胃黏膜增生,通常不会引起疼痛或不适感。
治疗需要进行免疫抑制或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5. 嗜酸性胃炎嗜酸性胃炎是由嗜酸性细胞在胃黏膜中聚集引起的一种罕见胃炎类型。
这种胃炎的症状包括胃疼、呕吐、腹泻和体重下降等。
治疗方法包括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
6. 药物性胃炎药物性胃炎是由不良反应引起的一种胃炎类型。
常见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化疗药物等。
不同的药物会产生不同的胃炎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治疗需要停止使用引起症状的药物。
胃炎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常见的有原发性胃炎和化学性胃炎。
其他类型的胃炎在症状和治疗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如果您怀疑患有胃炎,请及时就医并进行病因分析和治疗。
胃炎

gastritis
定义
definition 胃炎是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
分类 classification
急性胃炎 acute gastrtis 胃炎 gastritis 慢性胃炎 chronic gastrtis 特殊胃炎 special gastrtis
急性胃炎
acute gastritis
20%伴甲状腺炎、Addsion病、白斑病等
㈢ 十二指肠液反流 bile reflux
胆汁反流性胃炎
致病机制:胃粘膜屏障破坏
常见部位:胃 窦 部
㈣ 其它因素
other factors
⒈感染因素 infectious factors ⒉化学因素 chemical factors
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
饮料:烈酒、咖啡、浓茶等
⒊物理因素 physic factors
留置胃管、胃内异物、放射性损伤等
前列腺素合成途径及致病机制
细胞膜磷脂
磷脂酶A 肾上腺皮质激素 脂氧化酶 花生四烯酸 环氧化酶
H+
H+
H+
NH
NH
3
H+ H+
NH
NH
3
3
NH
3
3
H+
CO(NH2)2 尿素
尿素酶
CO2+NH3
㈡ 自身免疫 oneself immunity
① 抗壁细胞抗体(APCA)
壁细胞↓→胃酸分泌↓或缺失
② 抗内因子抗体(AIFA)
VitB12吸收↓→恶性贫血
③ 遗传素质 hereditary quality
学习内容 contents
关于慢性胃炎最全的8个知识,你一定要掌握!

关于慢性胃炎最全的8个知识,你一定要掌握!一、何谓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发病率高,民间有“十人九胃”之说。
二、常见慢性胃炎的分类1、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
而且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如不及时治疗,极易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2、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
临床上发生癌变的几率最高。
3、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本病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在其病变过程中常出现胃出血、胃溃疡、贫血、胃癌等并发症,并癌变的几率很高。
4、肥厚性胃炎:以胃粘膜皱襞显著肥厚如脑回状为特征,好发于胃底和胃体,局灶性或弥漫性。
常伴原因不明的低蛋白血症。
5、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从胆囊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和其它肠液混合,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刺激胃粘膜,从而产生的炎症性病变。
6、胃窦炎:是指局限于胃窦部的一种慢性炎症。
三、慢性胃炎常见发病原因1、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主要指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前有学者认为,慢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过95%。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饥饱失常,过食辛辣、腌渍、烧烤、油炸、霉变食品,破坏胃粘膜。
3、刺激性物质:如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4、药物:某些药物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5、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口腔、咽部带有病菌的分泌物进入胃内,破坏胃粘膜。
6、胆汁反流:胆汁中含有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7、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现代医学认为,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容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反流而发生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

临床表现
3、上述症状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 内镜所见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并相关性 。
4、伴黏膜糜烂者可有消化道出血。
临床表现
5、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可伴有贫血、维生 素B12缺乏的表现,如乏力、舌炎和轻度 黄疸。 6、慢性胃炎体征多不明显,可有上腹轻压 痛。
慢性胃炎的内镜表现
慢性浅表性胃炎——红斑(点、片状或 条状)、粘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
慢性胃炎
Chronic Gastritis
概念及分类
我国2006年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采 纳了国际上新悉尼系统(Update
Sydney system)的分类方法。
概念及分类
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的胃内分布, 将慢性胃炎分成:
一、非萎缩性(non-atrophic)
二、萎缩性(atrophic)
HP感染:
Hp---鞭毛 粘附素 尿素酶 菌体胞壁 空泡毒素(VagA)蛋白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蛋白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饮食和环境因素 H. pylori 感染增加胃粘膜对环境因素损 害的易感性。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饮食中高盐和缺乏 新鲜蔬菜水果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以 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病理
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轻度异型增生癌变率为2.53%,
中度癌变率为4~8%,
重度癌变率为10~83%。
临床表现
一、慢性胃炎多数(70%~80%)无任何症状。 二、有症状者表现无特异性
1、消化不良样症状,如食欲不振、早饱、饱 胀、嗳气、恶心等症状,一般无明显节律性, 进食后较重。
2、溃疡样症状,如上腹钝痛、烧灼痛等
概念及分类
慢性萎缩性胃炎再分为: 多灶萎缩性(multifocal atrophic) 胃炎 自身免疫性(autoimmune)胃炎
胃炎的分类、诊断与治疗

固有腺体
炎症观察区域
慢性胃炎——病理特点
萎缩,化生----以病理为金标准
非化生性萎缩:固有腺体被纤维组织或纤维肌性组织代替
黏膜萎缩:固有腺体(幽门腺或泌酸腺)数量减少
或炎性细胞浸润
小肠型
化生性萎缩:黏膜固有腺体被假幽门腺化生或肠化生所代替
↓
大肠型
上皮内异瘤型变增生(癌前病变)
↓
胃癌
16
胃小凹上皮
严重创伤 大手术 大面积烧伤 Curling 溃疡 颅内病变 Cushing 溃疡 败血症 其他严重脏器病变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严重精神紧张
8
应激导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68岁,男性,脑肿瘤手术后1周突发黑便,大便潜血试验阳 性。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及胃体充血水肿、多发糜烂。
门脉高压性胃病导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门脉高压
胃粘膜淤血
缺氧和
代谢产物堆积
糜烂出血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临床表现
症状轻微(上腹不适或隐痛) 严重者可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
多以此就诊 在所有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占10-25% 大便隐血阳性 胃镜
11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诊断 病史:相关药物使用史,饮酒史或严重疾病应激状态
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确诊有赖于胃镜(起病后24-48h内)
急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 HP 之外的病原或毒素
感染性
病程长,起病缓, 黏膜中以淋巴细胞和 浆细胞为主的炎症细 胞浸润,伴或不伴黏膜 萎缩、化生
炎症活动时可出 现中性粒细胞
非萎缩性 萎缩性
HP 感染 自身免疫因素 NSAID 饮食和环境因素 胆汁反流
3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共同特点: 急性起病 胃镜下见胃粘膜多发性糜烂、出血, 炎症常较轻或缺如
自身免疫性胃炎

三系减少、血红蛋白低、网织红细胞计数异常,支持自身免疫性胃炎合并贫血的诊断。
08
内镜表现
逆向萎缩
萎缩部位为胃底和胃体,而胃窦没有萎缩或仅有轻微萎缩
胃底、体黏液附着
胃底和胃体常附着一些黄白色粘稠的粘液,用水不易冲除
息肉样增生
更容易伴发增生性息肉
微小的白色凸起
32.0%的AIG患者的胃体小弯存在有这种白色突起。
自身免疫性胃炎(AIG),是一种非自限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影响泌酸黏膜,导致 进行性黏膜萎缩。
胃腺有3种:胃底腺、贲门腺和幽门腺。
●胃底腺又称泌酸腺,是数量最多的一 种胃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
●贲门腺分布于近贲门处宽1~3 cm 的区域, 为黏液性腺。
●幽门腺分布于幽门部宽4~5 cm 的区域, 此区胃小凹最深。 幽门腺为弯曲的多分 支管状黏液性腺,腺腔较大,含少量壁细胞 和较多 G 细胞。
内因子是胃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的主要功能是能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复合物, 从而促进维生素B12在回肠末端的吸收。如果内因子缺乏,会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从而引发巨幼 红细胞性贫血,即恶性贫血。
03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全球AIG发病率上升
欧美国家AIG发病率逐渐上升,可能与Hp感染率下降相关。
胃窦改变
白光下胃窦黏膜可以表现出片状红斑、环形波纹状图案等改变
09
筛查与管理
筛查
血清学检测辅助筛查
血清学检测如PG、G-17及自身抗体联合检测,与病理活检一致性好, 可用于AIG的筛查及辅助诊断,提高早期诊断率。
z
胃镜结合病理活检
胃镜观察结合病理活检是诊断AIG的金标准,可发现早期胃黏膜萎缩及 肠化生,提高诊断准确性。
胃炎

三、慢性胃炎
年龄与营养因素: 慢性胃炎随年龄而增 加,因为胃局部血管因素和胃粘膜均随年 龄增加而发生生理退行性变,使粘膜营养 不良、分泌功能减退及粘膜屏障功能低下。 胃粘膜营养因子的缺乏也易导致慢性胃炎 的发生。 神经内分泌因素: 持续的精神因素可致 慢性胃炎。
30
三、慢性胃炎
自身免疫: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 中能检出抗壁细胞抗体(PCA),壁细 胞抗原和PCA形成的免疫复合体在补体 参与下,破坏壁细胞。 多种慢性病: 如心力衰竭、肝硬化合并 门脉高压时引起胃粘膜淤血缺氧,尿毒 症时血尿素氮增高引起胃粘膜对刺激物 耐受性降低等,均使胃粘膜易于受损伤 而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36
三、慢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粘膜多 呈苍白色或灰白色, 弥漫或灶状分布,也 可有红白相间,以白 为主;皱襞变薄、细 、平坦,有树枝状蓝 色血管显露,甚至粘 膜高低不平,呈颗粒 结节状。
37
三、慢性胃炎
活检病理检查 活检取材:取2~3块(小弯1块、胃窦大 弯1块、胃体小弯1块)。 按Hp、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和肠 化分级,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4级。 如有异型增生要注明(并分轻度、中度 和重度3级)。 细胞浸润: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病 变活动时,有白细胞。
5
一 、概
况
慢性胃炎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 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 征,一般有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 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确诊主要 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本 病常见于成人,许多病因可刺激胃,如 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 等均可能引发本病。
6
二、急性胃炎
23
二、急性胃炎
止血治疗:急性胃炎导致的消化道出血 者属重病,可予冷盐水洗胃,或冷盐水 150ml加去甲肾上腺素1—8mg洗胃,保 护胃黏膜可使用甲氰咪胍,可通过胃镜 直视下用电凝、激光、冷凝、喷洒药物 等方法,迅速止血。对出血量较大者, 适量输血。
急性胃炎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急性胃炎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胃炎是指胃黏膜对各种损伤的炎症反应过程,通常包括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细胞再生三个过程。
仅有上皮损伤和上皮细胞再生过程的称为胃病。
根据临床发表的缓急和病程的长短、内镜与组织学标准,可分为急性及慢性胃炎,急性胃炎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慢性胃炎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根据病变累及部位,分为胃窦胃炎,胃体炎,全胃炎,根据不同的病因,分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应激性胃炎及特殊类型胃炎。
根据病理改变,分为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我们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或胃病进行介绍,本部分主要介绍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通常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特殊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炎如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等。
内镜检查以一过性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或浅表溃疡为特点。
病理学以胃黏膜固有层见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为特点。
一、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单纯性胃炎又称非特异性胃炎、急性浅表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非特异性炎症。
病因1.理化因素:过冷、过热的食物和饮料,浓茶、咖啡、烈酒、刺激性调味品、过于粗糙的食物均可刺激胃黏膜,破坏屏障。
2.生物因素:细菌及其毒素。
进食污染细菌或毒素的食物数小时后即可发生胃炎,或同时合并肠炎,即急性胃肠炎。
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嗜盐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常见毒素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肉毒杆菌毒素。
3.其它:胃内异物或胃石、胃区放射治疗均可作为外源性刺激,导致本病。
情绪激动、应激状态、及体内各种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也作为内源性刺激而致病。
临床表现临床上以感染或进食细菌毒素污染食物后所致的急性单纯性胃炎为多见。
一般起病较急,在进食污染食物后数小时至24小时发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表现为中上腹不适,疼痛,剧烈的腹部绞痛、厌食、恶心、呕吐,因常伴有肠炎而有腹泻、大便呈水样,严重者可有发热、呕血或便血、脱水、休克、酸中毒等症状。
非特异性胃炎是什么意思

非特异性胃炎是什么意思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它可以分为特异性胃炎和非特异性胃炎两种类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非特异性胃炎以及它的意思和相关信息。
1. 胃炎的概述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包括感染、化学刺激、自身免疫等。
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症状包括胃酸倒流、上腹疼痛、恶心和呕吐等。
根据病理特点,胃炎可以分为特异性胃炎和非特异性胃炎。
2. 特异性胃炎 vs 非特异性胃炎特异性胃炎是指由明确的病原体引起的胃黏膜炎症,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幽门螺杆菌胃炎。
特异性胃炎具有明显的病因学基础和特定的临床表现,可以通过特定的检查方法来确诊和治疗。
相比之下,非特异性胃炎是指无法明确特定病原体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或者是多个原因同时引起的胃炎。
非特异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应激、遗传等因素有关。
临床上,非特异性胃炎的症状与特异性胃炎相似,但诊断和治疗较为困难。
3. 非特异性胃炎的症状非特异性胃炎的症状包括胃部不适感、上腹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在饭前或饭后加重,也可能会与不良饮食习惯、压力和其他生活方式因素有关。
在一些患者中,非特异性胃炎的症状可能会反复发作,并对日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4. 非特异性胃炎的诊断非特异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病史采集包括患者的症状描述、发病时间、就诊前是否有不适饮食等信息。
体格检查可以通过触诊、听诊等方式来了解患者的胃部情况。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血液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炎症指标、胃酸分泌功能等情况。
尿液检查可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的可能性。
影像学检查可以通过胃镜等方式来观察胃黏膜的炎症情况,进一步明确诊断。
5. 非特异性胃炎的治疗对于非特异性胃炎的治疗,首先需要找出病因,例如排除特异性胃炎的可能性。
如果确定为非特异性胃炎,治疗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史和生活方式等因素。
内科学第三节 特殊类型的胃炎或胃病

第三节特殊类型的胃炎或胃病一、腐蚀性胃炎吞服强酸、强碱、砷、磷、氯化汞等所致。
强酸常在口唇、咽部黏膜留下不同颜色的烧灼痂;强碱所致的严重组织坏死多呈黏膜透明肿胀。
严重者可发生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穿孔、腹膜炎。
幸存者常遗留食管和(或)胃流出道狭窄。
对腐蚀性胃炎,应暂时禁食,给予肠外营养,密切监护。
病程早期不宜行胃镜检查,可放置鼻胃管,清洗或稀释腐蚀剂,引流胃液,防止食管完全狭窄及梗阻。
吞服强酸,可用弱碱溶液中和,但不宜用碳酸氢钠;吞服强碱,宜用弱酸溶液中和,如醋酸,枸橼酸等。
若不清楚腐蚀剂,可饮用牛奶或蛋清进行稀释。
对有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可考虑气管切开。
对胃穿孔、急性腹膜炎应手术修补。
对后期出现瘢痕狭窄、吞咽梗阻,则需手术或胃镜下扩张或安置支架治疗。
对装有强酸、强碱等腐蚀剂的容器应有醒目的标记,加强管理。
二、感染性胃炎大多数非Hp感染的感染性胃炎患者机体存在免疫缺陷,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化疗期间或之后及垂危状态。
1.细菌感染化脓性炎症多由葡萄球菌、α-溶血链球菌或大肠杆菌引起,胃手术及化疗常为其诱因。
临床表现为突发上腹痛,恶心、呕吐,呕吐物呈脓样、含有坏死黏膜,胃扩张,有明显压痛和局部肌紧张,发热。
胃黏膜大片坏死脱落或扩展至胃壁,常伴有败血症。
严重坏死、穿孔可导致化脓性腹膜炎,由于基础疾病多致全身性衰竭、营养不良,死亡率高。
其他可有结核及梅毒等细菌感染。
2.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可发生于胃或十二指肠,胃镜下可见局部或弥漫性胃黏膜皱襞粗大。
组织切片中可见受染细胞体积增大3~4倍,胞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酷似猫头鹰眼,颇具特征性。
三、克罗恩病克罗恩病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但主要见于小肠-回盲部-结肠,也可发生于胃。
胃克罗恩病多见于胃窦,常与近端十二指肠克罗恩病共存。
其组织病理特点详见本篇第八章第二节。
四、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胃壁炎症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不伴有肉芽肿或血管炎性病变,虽然胃壁各层均可受累,多数病变以其中一层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炎简介
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
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
糜烂性两种。
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后者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黑粪。
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
慢性
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
等消化不良症状。
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
本病常见于成人,许多病
因可刺激胃,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
胃炎(gastritis)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炎症。
按发病急缓和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根据粘膜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将胃炎分为糜烂性胃炎和非糜烂性胃炎,也可根据胃的部位进行分类(如贲门、胃体、胃窦)。
根据炎性细胞的类型,在组织学上可将胃炎进一步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然而尚无一种分类方法与其病理生理完全吻合,各种分类尚有重叠。
根据粘膜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将胃炎分为糜烂性胃炎和非糜烂性胃炎,
根据胃累及的部位进行分类:如贲门胃炎,胃体胃炎,胃窦胃炎。
根据炎性细胞的类型,在组织学上可将胃炎进一步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可以用古方谓崧茶每天调理,帮助追风散寒、舒筋活络,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
不仅缓解胃内淤血导致的刺痛,还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防止胃溃疡癌变等。
胃炎的症状
1、上腹痛:呈阵发性加重或持续性钝痛,伴腹部饱胀、不适。
少数病人出现剧痛。
2、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吐后感觉舒服。
3、腹泻:伴发肠炎者出现腹泻,可为稀便和水样便。
4、呕血与便血:少数病人呕吐物中带血丝或呈咖啡色。
5、脱水:由于反复呕吐和腹泻,失水过多引起,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状,严重者血压下降,四肢发凉。
并发症
胃炎的预防一、远离化学刺激如口服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利血平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大量饮用烈性酒、浓茶、咖啡等,均可刺激损伤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糜烂,而致急性单纯性胃炎的发生。
二、避开病菌因素急性胃炎的诱发原因常见的是由于不洁饮食所致的急性胃炎,常见的细菌感染为葡萄球菌外毒素,肉毒杆菌毒素,沙门菌属内毒素及嗜酸杆菌。
幽门螺杆菌在急性感染期也出现急性胃炎,若未能消除可能转化为慢性活动性胃炎。
病毒感染因素常见的有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
三、其他因素:精神神经功能障碍,应激状态,各种因素所致的机体变态反应及某些全身性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功能衰竭、维生素缺乏病、小肠吸收不良及晚期癌肿等均可作为内源性刺激因子,引起胃黏膜急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