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手阳明大肠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治:(1)肘臂 疼痛,上肢瘫痪 麻木。
❖ (2)腹痛,腹泻, 腹胀。
❖ (3)齿痛,失音。
❖ 操作:直刺0.8~ 1.2寸。
❖ 配伍:(1)、配温溜、曲池、中渚、丰隆,有利咽 喉,清热邪的作用,主治喉痹不能言。
❖ (2)、配肩髃、合谷,有调理肠腑的作用,主治 腹胀,吐泻。
❖ (3)、配肾俞、委中,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 急性腰扭伤。
2动物实验还证明针兔的手三里合谷三里臂臑等穴可提高皮肤痛阈并进一步证实针手三里的镇痛作用是通过其对尾核和下丘脑外侧区的作用以及对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影响而实现的
手阳明大肠经
The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yangming
❖ 目的要求
❖ 1.掌握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体内 联系。重点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 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 [主治](1)咳嗽,气喘。
(2)咽喉肿痛。(3)暴喑, 吞咽困难。(4)瘿气, 瘰疬。
操作:直刺0.5~0.8寸
❖ 10、迎香
❖ 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 主治:(1)鼻塞,鼻衄,鼻息肉。 (2)口喎,面痒。(3)胆道蛔虫。
❖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宜灸。
❖ 配伍:(1)、配印堂、合谷,有宣肺 气,通鼻窍的作用,主治急慢性鼻炎。
❖ 现代研究:(1)在X线钡餐下观察发现,针手三里 可使胃肠蠕动增强;家兔实验观察也证实了针“手 三里穴”对大肠运动功能的显著调整作用。(2)动 物实验还证明,针兔的“手三里”、“合谷” “足 三里”、“臂臑”等穴可提高皮肤痛阈,并进一步 证实,针“手三里”的镇痛作用,是通过其对尾核 和下丘脑外侧区的作用,以及对不同脑区内单胺类 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影响而实现的。
证实按揉肩髃穴后能改善动脉弹性,减小血管外 周阻力,增加肢体血流量,改善肢体血液循环。 (2)取肩髃、天宗、足三里等穴组成针麻处方, 进行开胸手术,结果表明其镇痛效果较好,且对 开胸后的呼吸困难、血压波动及血氧分压与酸碱 平衡的波动均有调整作用,有利于手术进行和术 后康复。
❖ 9、扶突
❖ 定位:正坐微仰头,或仰 卧位。在颈外侧部,结喉 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 后缘之间。
❖ 主治:(1)头痛,目赤肿痛, 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 喎斜, 耳聋,痄腮,咽喉肿痛。
❖ (2)热病,多汗;瘾疹,疟疾。 (3)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4)小儿惊风,半身不遂。
❖ 操作:直刺0.5~1寸。孕妇慎针。
❖ [配伍] ❖ (1)、配颊车、迎香,有通经活络
止痛作用,主治牙痛,面痛,面瘫。 有疏风解表,宣肺利窍的作用,主治 感冒,头痛,发热,鼻塞。 ❖ (2)、配列缺,为原络配穴法。 ❖ (3)、配太冲,称为四关穴,有 镇静安神,平肝熄内的作用,主治癫 狂,头痛,眩晕,高血压。 ❖ (4)、配风池、大椎,有清热凉 血,截疟的作用,主治皮肤瘙痒,荨 麻疹,疔疮,疟疾。 ❖ (5)、配三阴交,有调经活血催 产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 闭,滞产。 ❖ [现代研究](1)合谷为针刺止痛 常用穴位。(2)有临床资料表明, “补合谷泻三阴交”对原发性宫缩乏 力所致的滞产有效,也有人用此法引 产获得成功。(3)有报道,针合谷、 足三里对流感流行期间人群有一定预 防效果。
❖ 操作: 直刺或向下斜刺 0.8~1.5寸。
❖ 配伍: ❖ (1)、配肩髎、肩贞、臑俞,有活络止痛的作
用,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 (2)、配阳溪,有疏风清热,调和营卫的作用,
主治风疹。 ❖ (3)、配曲池、外关、合谷,有活血通络的作
用,主治上肢不遂。 ❖ [现代研究](1)有人以肢体血流图为指标,
❖ 6、曲池 (合穴)
❖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 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 连线中点。
❖ 主治:(1)风疹。(2) 半身不遂,手臂肿痛无力 (3)热病,咽喉肿痛,目 赤肿痛,齿痛。(4)腹痛 吐泻,痢疾。(5)高血压, 瘰疬,癫狂。
❖ 操作: 直刺1~1.5寸
❖ 配伍: 感冒、咽 喉肿痛、目赤痛 配合谷、外关。
❖ 风疹配风池、血 海、足三里。 上 肢瘫痪配合谷、 外关、肩髃。
❖ 手臂肿痛配尺泽、 天井、外关、合 谷
❖ 7、臂臑
❖ 定位: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 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
❖ 主治:(1)肩臂疼痛,颈项拘 挛。(2)目疾,瘰疬。
❖ 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 寸。 合谷刺。
❖ 配伍:肩臂疼痛、肩凝配肩髃。
❖ 4、偏历(络穴)
❖ 定位:曲肘,在阳溪穴与 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 3寸处。
❖ 主治:(1)耳鸣,耳聋, 目赤。
❖ (2)臂腕酸痛。
❖ 操作:直刺或斜刺0.5~ 0.8寸。
❖ 配伍:配太渊为原络配穴 法,主治感冒、头痛、咽 喉痛。
❖ 5、手三里
❖ 定位:在前臂背 面桡侧,当阳溪 与曲池连线上, 曲池下2寸。
痛,鼻流清涕或出血,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 肿或寒冷。 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疾病:咽喉肿痛,齿痛,目
赤肿痛,头痛,鼻衄。 热病:身热,热病无汗,多汗。 外经病:瘰疬,肩臂痛,上肢不遂。
❖腧穴
❖本经共20穴:商阳、二间、三间、 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 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 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 突、口禾髎、迎香。
❖ (2)、配四白、地仓、阳白,有祛风 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面神经瘫痪, 面肌痉挛。
❖ (3)、配阳陵泉、丘墟,有驱蛔镇 痛的作用,主治胆道蛔虫症。
❖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 配伍:感冒发热,热病无汗配 合谷。耳鸣耳聋配中渚、外关。 齿痛配厉兑、合谷。青盲配巨 髎。中风昏迷、中暑配水沟、 劳宫。
❖ 2、合谷 (原穴)
❖ 定位:手背第1、2掌骨之间, 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
❖ 取法:将对侧拇指指关节横纹 放在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 屈指当拇指尖处为穴。
❖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 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 孔。
经脉偱行
❖ 1、体表路线:
❖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上肢外侧前缘→肩 →颈→面颊→左右交会于人中穴→止于对侧 鼻翼旁的迎香穴。(交胃经)
❖ 2、体内联系: 属大肠,络肺。并与鼻、下 齿有联系
主要病候 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
❖ 2.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 3.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
❖ 手经阳脉明大循肠行经:
❖ (一)循行:《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 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 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 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 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 属大肠。
❖手阳明经穴歌
❖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 阳溪偏历温溜过,下廉上廉三里长, ❖ 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当, ❖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是迎香。
❖ 1、商阳 (井穴)
❖ 定位:食指桡侧甲角旁约0.1寸
❖ 主治:(1)耳聋,齿痛,咽喉 肿痛,颌肿,青盲。
❖ (2)手指麻木,ຫໍສະໝຸດ 病,昏迷。❖ 3、阳溪(经穴)
❖ 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拇 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 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 中。
❖ 主治:(1)头痛,目赤肿 痛,耳鸣,耳聋,齿痛,咽 喉肿痛。
❖ (2)臂腕疼痛。
❖ 操作:直刺0.5~0.8寸。
❖ 配伍:头面五官疾病 — 耳 鸣耳聋配翳风、听宫。
❖ 外经病 — 腕臂痛配阳池、 阳谷。
❖ 颈项拘挛(落枕)配强间。
❖ 青盲、近视、目赤肿痛配睛明, 承泣。
❖ 8、肩髃
❖ 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 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 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 取法:上臂平举时,肩部出 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
❖ 主治:(1)肩臂疼痛,手 臂挛急,肩周炎,臂神经痛。
❖ (2)上肢不遂。
❖ (3)瘾疹,瘰疬。
❖ (2)腹痛,腹泻, 腹胀。
❖ (3)齿痛,失音。
❖ 操作:直刺0.8~ 1.2寸。
❖ 配伍:(1)、配温溜、曲池、中渚、丰隆,有利咽 喉,清热邪的作用,主治喉痹不能言。
❖ (2)、配肩髃、合谷,有调理肠腑的作用,主治 腹胀,吐泻。
❖ (3)、配肾俞、委中,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 急性腰扭伤。
2动物实验还证明针兔的手三里合谷三里臂臑等穴可提高皮肤痛阈并进一步证实针手三里的镇痛作用是通过其对尾核和下丘脑外侧区的作用以及对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影响而实现的
手阳明大肠经
The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yangming
❖ 目的要求
❖ 1.掌握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体内 联系。重点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 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 [主治](1)咳嗽,气喘。
(2)咽喉肿痛。(3)暴喑, 吞咽困难。(4)瘿气, 瘰疬。
操作:直刺0.5~0.8寸
❖ 10、迎香
❖ 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 主治:(1)鼻塞,鼻衄,鼻息肉。 (2)口喎,面痒。(3)胆道蛔虫。
❖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宜灸。
❖ 配伍:(1)、配印堂、合谷,有宣肺 气,通鼻窍的作用,主治急慢性鼻炎。
❖ 现代研究:(1)在X线钡餐下观察发现,针手三里 可使胃肠蠕动增强;家兔实验观察也证实了针“手 三里穴”对大肠运动功能的显著调整作用。(2)动 物实验还证明,针兔的“手三里”、“合谷” “足 三里”、“臂臑”等穴可提高皮肤痛阈,并进一步 证实,针“手三里”的镇痛作用,是通过其对尾核 和下丘脑外侧区的作用,以及对不同脑区内单胺类 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影响而实现的。
证实按揉肩髃穴后能改善动脉弹性,减小血管外 周阻力,增加肢体血流量,改善肢体血液循环。 (2)取肩髃、天宗、足三里等穴组成针麻处方, 进行开胸手术,结果表明其镇痛效果较好,且对 开胸后的呼吸困难、血压波动及血氧分压与酸碱 平衡的波动均有调整作用,有利于手术进行和术 后康复。
❖ 9、扶突
❖ 定位:正坐微仰头,或仰 卧位。在颈外侧部,结喉 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 后缘之间。
❖ 主治:(1)头痛,目赤肿痛, 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 喎斜, 耳聋,痄腮,咽喉肿痛。
❖ (2)热病,多汗;瘾疹,疟疾。 (3)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4)小儿惊风,半身不遂。
❖ 操作:直刺0.5~1寸。孕妇慎针。
❖ [配伍] ❖ (1)、配颊车、迎香,有通经活络
止痛作用,主治牙痛,面痛,面瘫。 有疏风解表,宣肺利窍的作用,主治 感冒,头痛,发热,鼻塞。 ❖ (2)、配列缺,为原络配穴法。 ❖ (3)、配太冲,称为四关穴,有 镇静安神,平肝熄内的作用,主治癫 狂,头痛,眩晕,高血压。 ❖ (4)、配风池、大椎,有清热凉 血,截疟的作用,主治皮肤瘙痒,荨 麻疹,疔疮,疟疾。 ❖ (5)、配三阴交,有调经活血催 产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 闭,滞产。 ❖ [现代研究](1)合谷为针刺止痛 常用穴位。(2)有临床资料表明, “补合谷泻三阴交”对原发性宫缩乏 力所致的滞产有效,也有人用此法引 产获得成功。(3)有报道,针合谷、 足三里对流感流行期间人群有一定预 防效果。
❖ 操作: 直刺或向下斜刺 0.8~1.5寸。
❖ 配伍: ❖ (1)、配肩髎、肩贞、臑俞,有活络止痛的作
用,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 (2)、配阳溪,有疏风清热,调和营卫的作用,
主治风疹。 ❖ (3)、配曲池、外关、合谷,有活血通络的作
用,主治上肢不遂。 ❖ [现代研究](1)有人以肢体血流图为指标,
❖ 6、曲池 (合穴)
❖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 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 连线中点。
❖ 主治:(1)风疹。(2) 半身不遂,手臂肿痛无力 (3)热病,咽喉肿痛,目 赤肿痛,齿痛。(4)腹痛 吐泻,痢疾。(5)高血压, 瘰疬,癫狂。
❖ 操作: 直刺1~1.5寸
❖ 配伍: 感冒、咽 喉肿痛、目赤痛 配合谷、外关。
❖ 风疹配风池、血 海、足三里。 上 肢瘫痪配合谷、 外关、肩髃。
❖ 手臂肿痛配尺泽、 天井、外关、合 谷
❖ 7、臂臑
❖ 定位: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 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
❖ 主治:(1)肩臂疼痛,颈项拘 挛。(2)目疾,瘰疬。
❖ 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 寸。 合谷刺。
❖ 配伍:肩臂疼痛、肩凝配肩髃。
❖ 4、偏历(络穴)
❖ 定位:曲肘,在阳溪穴与 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 3寸处。
❖ 主治:(1)耳鸣,耳聋, 目赤。
❖ (2)臂腕酸痛。
❖ 操作:直刺或斜刺0.5~ 0.8寸。
❖ 配伍:配太渊为原络配穴 法,主治感冒、头痛、咽 喉痛。
❖ 5、手三里
❖ 定位:在前臂背 面桡侧,当阳溪 与曲池连线上, 曲池下2寸。
痛,鼻流清涕或出血,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 肿或寒冷。 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疾病:咽喉肿痛,齿痛,目
赤肿痛,头痛,鼻衄。 热病:身热,热病无汗,多汗。 外经病:瘰疬,肩臂痛,上肢不遂。
❖腧穴
❖本经共20穴:商阳、二间、三间、 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 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 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 突、口禾髎、迎香。
❖ (2)、配四白、地仓、阳白,有祛风 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面神经瘫痪, 面肌痉挛。
❖ (3)、配阳陵泉、丘墟,有驱蛔镇 痛的作用,主治胆道蛔虫症。
❖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 配伍:感冒发热,热病无汗配 合谷。耳鸣耳聋配中渚、外关。 齿痛配厉兑、合谷。青盲配巨 髎。中风昏迷、中暑配水沟、 劳宫。
❖ 2、合谷 (原穴)
❖ 定位:手背第1、2掌骨之间, 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
❖ 取法:将对侧拇指指关节横纹 放在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 屈指当拇指尖处为穴。
❖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 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 孔。
经脉偱行
❖ 1、体表路线:
❖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上肢外侧前缘→肩 →颈→面颊→左右交会于人中穴→止于对侧 鼻翼旁的迎香穴。(交胃经)
❖ 2、体内联系: 属大肠,络肺。并与鼻、下 齿有联系
主要病候 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
❖ 2.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 3.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
❖ 手经阳脉明大循肠行经:
❖ (一)循行:《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 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 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 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 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 属大肠。
❖手阳明经穴歌
❖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 阳溪偏历温溜过,下廉上廉三里长, ❖ 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当, ❖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是迎香。
❖ 1、商阳 (井穴)
❖ 定位:食指桡侧甲角旁约0.1寸
❖ 主治:(1)耳聋,齿痛,咽喉 肿痛,颌肿,青盲。
❖ (2)手指麻木,ຫໍສະໝຸດ 病,昏迷。❖ 3、阳溪(经穴)
❖ 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拇 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 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 中。
❖ 主治:(1)头痛,目赤肿 痛,耳鸣,耳聋,齿痛,咽 喉肿痛。
❖ (2)臂腕疼痛。
❖ 操作:直刺0.5~0.8寸。
❖ 配伍:头面五官疾病 — 耳 鸣耳聋配翳风、听宫。
❖ 外经病 — 腕臂痛配阳池、 阳谷。
❖ 颈项拘挛(落枕)配强间。
❖ 青盲、近视、目赤肿痛配睛明, 承泣。
❖ 8、肩髃
❖ 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 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 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 取法:上臂平举时,肩部出 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
❖ 主治:(1)肩臂疼痛,手 臂挛急,肩周炎,臂神经痛。
❖ (2)上肢不遂。
❖ (3)瘾疹,瘰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