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说课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教学程序
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作业安排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让学生根据前面所学小组合作总结孟德尔别离定律 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现代解释。
第十五页,共17页。
六 教学程序
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作业安排
一、萨顿的假说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在染色体上
高一生物组
第一页,共17页。
流程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目的分析
4
教学重、难点
5
教法、学法
6
教学过程
第二页,共17页。
一 教材分析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
第三页,共17页。
二 学情分析
已知: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孟德尔遗传规律
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作业安排
3、介绍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类比推理法,并强调其重要性,以实例重点指出类比 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备逻辑必然性,其准确与否,还 要经过实验的验证
第十一页,共17页。
六 教学程序
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作业安排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介绍摩尔根的果蝇实验 〔首先介绍形式生物果蝇〕
提问:
为什么白眼性状总是与 性状相联络?
第十二页,共17页。
六 教学程序
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作业安排
2、摩尔根对实验现象作出假说,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并用遗传图解演示
第十三页,共17页。
六 教学程序
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3、用测交实验对假说进展推理验证
作业安排
第十四页,共17页。
第十七页,共17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理论的精神, 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第体上的理
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 代解释
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 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的实验证据
第六页,共17页。
基因与染色体终究存在怎样的关系?
第八页,共17页。
六 教学程序
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作业安排
一、萨顿的假说
1、列表显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的平行关系,引入萨顿 的假说
第九页,共17页。
六 教学程序
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28页“考虑与讨论〞
作业安排
第十页,共17页。
六 教学程序
五 教法、学法
教法
一、启发式教学法
二、多媒体演示
三、实验与问题探究法
学法
一、自主学习
二、合作学习
第七页,共17页。
六 教学程序
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作业安排
一、问题讨论
请你试一试,将孟德尔别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 把别离定律念一遍,你觉得这个交换有问题吗?由此你联想到什么?
二、引入课题
第十六页,共17页。
七 总结
本节课的内容说明上是“基因在哪里?〞的问题,但根本是要解释孟德尔 遗传规律的本质。本节课我在类比推理和假说演绎法的教学上进展了一些尝试。 通过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亲身经历类比 推理和假说演绎推理的过程,逐步得出实验结论,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未知:基因的本质,基因与染色体、DNA之 间的关系
认知特点:思维具有连续性,对事物探究 有激情,但缺乏理性思考
第四页,共17页。
三 目的分析
〔一〕认知目的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说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 本 质
〔二〕才能目的 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