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拓展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累
积运用(12 分, 每题 3 分 )
1 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 每对读音完整不同样的一组是( )
A.敷衍 / 塞车拾遗/拾阶而上箪食壶浆/归心似箭
......
B.疮疤/ 创伤恐吓/荷枪实弹晕头转向/蒙头盖脸
......
C.弦乐/ 船舷滂沱/ 庞然大物含英咀华/踽踽独行
......
D.熨帖 / 意蕴栖居 / 栖栖遑遑椎心泣血/脊椎动物
......
答案:D
分析 : A 项 , 分别读 sè/s āi,sh í/sh è,s ì项;B,分别读 chuāng,h è,mēng/méng;C项, 分别读 xi
án,p āng/p áng,j ǔ项;D, 分别读 yù/y ùn,q ī/x ī,chu í/zhu ī。

2 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
B.
C.
D.
答案:B
分析 : A 项, “端” , ①名词 , 缘由 ; ②名词 , 终点 , 边沿。

B 项, “及”都是动词 , 比得上。

C 项,
“休” , ①动词 , 结束; ②副词 , 不要。

D项, “可” , ①副词 , 莫非 , 哪能; ②副词 , 大概。

3 下边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 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破, 请依据律诗的特色, 选出适合的一项( )
A. ①别树羁雌昨夜惊
B. ①风帘残烛隔霜清
C.①残烛风帘隔霜清
D.①昨夜别树羁雌惊
怅望银河吹玉笙, 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①。

月榭故香因雨发,②。

不须浪作缑山意, 湘瑟秦箫自有情。

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答案:A
分析 : 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定严格对仗角度考虑。

只有 A 项最为适合。

4 以下相关文学知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
项 ( )
A. 李商隐字义山 , 号玉谿生 , 晚唐有名诗人。

与杜甫合称“小李杜” ,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B. 李商隐的诗拥有鲜亮而独到的艺术风格, 文辞清丽 , 意韵深微 , 好用典 , 有些诗较艰涩。

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齐整划一, 有五言、七言之分, 律诗往常每首八句。

《锦瑟》是一首七律。

D.《马嵬》 ( 其二 ) 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取材于同一故事, 是一首嘲讽诗 , 锋芒指向了昏庸的唐玄宗。

答案:A
分析 : A 项 , 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二、阅读鉴赏 (20 分 )
阅读下边的诗歌 , 达成第 5~8 题。

谒山①
[ 唐] 李商隐
素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注: ①谒山 : 指拜见名山之意。

②麻姑 :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 , 她自称曾在短时间内三见沧海变成桑田。

此诗是诗人登高峰看见水去云回日落的情景有感而作。

5 这首诗的前两句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感情?(4 分 )
答案 : 由系日无绳之慨, 到水去云回之恨, 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非常感叹。

分析 : 这首诗和李商隐的其余诗同样 , 感情掌握难度是比较大的 , 能够抓住能表现诗人感情的重点字词,
如“乏”“恨”等 , 加以联想推知。

6 请联系诗歌的最后两句, 简要剖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6 分 )
答案 : 主要运用了勇敢的夸张、奇异的想象。

以麻姑为典故, 想象经过买下沧海来留住时间; 由沧海到一杯春露 , 将沧海变桑田化为一瞬, 这是对宇宙事物变化迅疾的极度夸张, 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极度夸张 , 充足表现出诗人的艺术想象力和伟大的创建力, 使全诗充满奇特浪漫气味。

分析 : 这首诗与《锦瑟》相像, 从手法上来看, 本诗除了用典 , 还很好地运用了夸张、想象等手法。

赠柳
[ 唐]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见说风流极桥回行欲断忍放花如雪, 郢路更参差。

, 来当婀娜时。

, 堤远意相随。

, 青楼扑酒旗。

7 如何理解“忍放花如雪, 青楼扑酒旗”所塑造的“柳”的形象?(4 分 )
答案 : 柳花绽放 , 像雪同样在空中飞舞, 扑动着青楼的酒旗。

两句把春柳的繁荣写到极致的珍爱之情写到极致。

分析 : 此二句把绽放的飞扬的柳花比作漫天飞舞的雪花, 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柳的茂盛华写到了极致。

但是繁荣已极, 就意味着离凋零不远了。

, 也把作者, 把春柳的繁
8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联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剖析。

(6 分 )
答案 : 作者借柳树轻快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 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 也反应了作者重情惜其余情怀。

分析 : 这首诗写春柳, 经过对春柳“风流”“婀娜”的轻快体态、柳花飞似“雪”的繁荣情景的描
写, 突出了作者对春柳繁荣的惊喜之情、珍爱之情。

侧面反应了作者重情惜其余情怀。

三、表达沟通 (8 分 , 每题 4 分 )
9 请在下边的横线处以“读李商隐”为内容再仿写两个句子, 组成排比句。

翻阅中国绚烂的文化长卷, 先哲们深刻的思想、诚挚的感情令我们有所感, 有所悟。

读李商隐我懂得“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缠绵的想念; 读李商隐 ,; 读李商隐 , 。

答案 : 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我懂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一种心灵的切合
分析 : 解答时应注意引用的诗文一定是李商隐的, 所意会的感情觉深刻诚挚, 而且与诗句联系密切。

, ,
10( 2013·广东肇庆高三二模) 认真观看下边的图画, 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1)请揭露上边图画中“年年有鱼 , 餐餐无余”所包含的寓意。

(2)请就此寓意 , 另写一条宣传口号 , 要求句子对偶 , 用语简洁 , 不超出 30 字。

分析 : 揭露图画的寓意应表现出“餐桌”“节俭”的意思。

宣传口号除语言简洁、使用对偶手法外
答案 : (1) “年年有余 , 餐餐无余”的寓意是厉行节俭、根绝餐桌上的浪费。

(2) 餐桌上不浪费上显尊贵。

( 或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 , 恒念物力维艰 ) , 人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