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厂物料盘点管理制度,避免物料积压与资金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
为避免物料积压与资金浪费,有效控制物料成本;确保账物一致,卡证对应,预防呆滞料的产生。
从而达到开源节流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目的。
更为了仓库有效运作及管理有所依循,特拟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兆生家具物控部
三、执行部门
物控部、物料仓库
四、物料仓库盘点管理制度的建立
1.盘点前准备
1)物控部门应召开盘点准备会议,拟定盘点计划,初盘人员名册等。
2)根据培训计划进行盘点培训。
3)部门应于一周内陆续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工作。
4)盘点前一周通知各供应商盘点当日停止送货。
2.盘点基本原则
1)重视宣传原则
应该使盘点的意义从企业高层到各职能部门都得以知晓,上下齐重视,共同搞好这项工作。
2)制度化原则
盘点工作要形成制度,确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盘点时间,盘点要求和主要负责人。
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改动。
3)适时适度原则
盘点的频次依企业的需要而确定,过多、过少都是有害的。
4)统一行动原则
大型的综合盘点,要求企业要统一行动,这样,才会使盘点结果更加准确。
5)共同合作原则
盘点工作要顺利进行而富有成效,必须要各部门互相配合,鼎立合作,共同努力。
单凭哪单个部门的努力都不可能使工作完成得好。
3.盘点的基本方式
1)盘点的性质
盘点按照其规模,可分为大盘点(年中和年终盘点)与小盘点(月盘点):小盘点:是指物控部门自行组织的盘点,由物控部门牵头。
在盘点的项目上包
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包材、低值易耗品等。
大盘点:是指企业范围内的盘点,从项目上看,除以上内容外,还包括:设备、设施、固定资产等。
2)盘点的组织
盘点由企业盘点工作小组组织,根据盘点的性质不同,工作小组的成员
组成也不同。
小盘点,可由企业的物控部负责人或物料仓组长任盘点小组组长;大盘点由厂长或副总经理任盘点小组组长。
在盘点前,应认真计划和安排,做到有条不紊。
3)盘点工作计划
盘点工作计划是为了使盘点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而制定的。
盘点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盘点时间;
♦盘点内容;
♦盘点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及负责人;
♦盘点小组工作任务与具体分工;
♦盘点的工作顺序;
♦确定各小组的盘点人员;
♦盘点工作的领导与监督手段;
♦盘点表及其它相关文件及硬件的准备;
♦生产车间的工作安排;
♦盘点前的领料与收料安排;
♦盘点过程中的紧急发料安排;
♦盘点工作的主要技术指导;
♦后期工作事宜。
4)盘点工作会议
进行盘点应召开盘点工作会议,会议由盘点小组成员、所涉及的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会议由盘点小组负责人主持,会议主要议题是:
♦落实盘点工作;
♦各部门任务分配;
♦明确盘点的具体要求;
♦盘点中应注意的事项;
♦工作配合问题;
♦有关盘盈与盘亏、过期问责制度。
5)初盘
初盘,是物料仓库自行安排人员进行的盘点,初盘是各项工作的基础,虽然初盘由部门自行安排,但不等于可以敷衍了事,一切盘点数据都来自于初盘。
对待初盘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为取得准确的盘点数字打下基础。
6)复盘
复盘是由盘点小组指定人员参加的盘点,复盘的成员当中,应该有一名是原初盘人员,以便了解初盘的情况和物料的位置,其它参加过初盘的人员调离该小组,以
减少习惯性造成的人为误差,确保复盘的准确无误。
7)抽盘
抽盘是由财务部门、物控部门的人员与各部门的负责人共同组成的检查小组,对盘点准确性的一种检查。
抽盘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物料、重点物料、容易出现错误的物料进行,抽盘不得少于初盘的20%O如果在抽盘中发现盘点结果错误率大于抽盘数的5%,应指示进行再次复盘,并对该物料的责任盘点人进行处罚。
8)盘点工作总结
对盘点工作进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总结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利于今后的工作;对在盘点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员进行表扬,不足的给予批评,起到督促作用。
9)盘点结果分析
’对盘点结果进行分析,是盘点的目的所在,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物料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便于制定对策。
分析的主要内容:
♦企业资产总金额及分布
♦各类物料的占用金额比率
♦仓储状况分析
♦安全库存差异状况
♦盘点盈亏分析
♦常用物料进出率
♦大金额物料存储分析
10)异常处罚和责任追究
物料仓库必须做到账物一致,当出现盘亏或盘盈时,必须查明原因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以成本价格计算)。
账、物不相符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由物料仓库仓管员承担60%的赔偿责任,物料仓组长20%、主管、经理各承担10%的责任。
有保质期的物料如:油漆、胶水等物料仓管员必须在该物料保质期到期之前二个月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汇报,如不汇报或未先进先出造成物料过期的由仓管员承担过期物料经济损失的70%,仓库组长承担20%,主管承担10%;仓库确是先进先出也及时汇报了,但最终导致油漆、胶水等过期,将追究物控部门主管工作失职责任及追查申购人员多申购原因,再给出相应处罚,处罚计算方式:按过期油漆折价使用后损失的成本由物控部门主管承担损失20%,经理承担10%;申购人员(分主次责任:主责30%,次责10%),申购部门经理承担10%责任,针对因订单更改或取消、开发打样产品未使用导致的物料过期应追究相关部门责任;根据销售导向及长交期物料常备的安全库存,因产品滞销导致物料过期的申购部门及管理部门不应承担成本损失.
其他未尽规定参照《行政奖罚管理制度》注:此制度为试行版本,试行三月后再正式实施;
模具仓库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一、模具入库制度
1、模具入库必须具备模具合格证书,试模合格证,模具图纸和合格样件。
模具应打有产品编号,指令号标记。
模具按产品号成套上架。
通用模具按模具通用号码上架。
2、模具要符合大生产的要求。
定位可靠,操作方便安全,送料正常,试模人员开据试模合格卡。
模具检验人员凭试模合格卡开始检验工作。
试模合格卡和其他合格证一并存档备查。
3、模具供应商应提供总装图和型腔模具图纸。
模具检验员按产品图纸和模具图纸进行检验。
合格后开据模具合格证入库。
模具图纸,合格证存档,以备修理、补充模具使用。
4、项目负责人对模具检验情况给予确认并签字。
对产品超差部分是否通过使用,项目负责人和质检部负责人进行会签。
同意使用,才定为模具合格。
5、建立模具使用档案卡。
内容:领用时间、退库时间、生产令号、批次、数量。
模具使用情况说明。
上架后和样件一并挂在模具上。
二、模具领用制度
1、模具领用应由生产调度人员到模具库登记领取。
登记内容:生产指令、产品编号、模具名称、领用时间、领用人签字。
2、模具合格证、图纸、试模合格证、及使用档案等由库房的管理人员保存。
3、模具退库前生产调度人员检查模具的使用情况以及生产记录。
应对模具的完好负责。
发现需要的模具,提出修理申请,报人员进行修理。
4、生产过程中发现模具需要的,由调度员报人员。
模具后,试模合格后方能生产。
三、模具退栈检验制度
模具退栈检验制度是确保从模具库领出的模具必须是能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模具。
1、是在生产线使用过的模具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
检验程序:
①生产线最后一个零件送检,合格后作为样品随合格证入库。
②模具人员检查模具刀口是否锋利,导向件是否润滑、定位是否可靠、弹顶是否有力,需要的进行保养。
试模合格后挂合格证书和样品入库。
③不需要的也要挂合格证和样品入库。
2、调度员根据生产需要和模具磨损情况提出备份模具的要求。
报主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
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四、模具库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1、模具应按生产指令1#、2#、3#等依次上架。
退库的模具应放在原来的位
2、保管员应对模具的账、卡、物相平衡负责。
总账、模具合格证、试模卡、样件、生产档案负责保管好,对库存、领用、等模具应了如指掌。
督促模具人员及时把好的模具入库。
3、保管员应做到根据生产令号迅速找到该领用的模具。
4、保管员应对入库、领用、退库模具的完好负责。
不得出现混乱、遗失、损坏的现象。
应严格按模具的管理制度执行。
确保从库房领出的模具是能适应大生产的合格模具。
5、保管员有权对不履行规定的人员拒绝办理入库和领用手续。
6、保管员要积极主动配合车间生产,及时和调度员沟通,了解生产任务情况,做好为一线服务工作。
五、模具现场使用的管理
1、调度员领用和退库模具,应按相应的管理制度办理相关手续,应对模具从领用到退库的全过程负责。
2、模具应按冲压工艺按排相应吨位的冲床加工冬件。
模具应由模具调整工调整和安装模具,并保证漏料通畅、弹顶正常、送料方便、冲程合理,试出合格样件后,才能开始生产。
3、冲床工在工作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汇报,排除故障后再进行生产。
凡野蛮操作造成模具损坏,责任人应填写模具事故责任单,给予一定的处罚。
4、发生模具废料断裂、导板导向件变形、压弯模闷车造成的模具和冲床的损坏要追查调整工的责任。
5、白、夜班交班应交清模具的使用情况。
交接后发生的责任事故应由接班人负责。
6、生产任务完成后及时通知调度员办理退库手续。
生产现场不应保存没有生产指令或完成本批次任务的模具。
发生模具遗失将追查最后领用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