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调研测试题(模拟卷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闵行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调研测试题(模拟卷一)
一、选择题
1.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甲和乙,在已经调好的天平右盘中放两个甲球,在左盘中放三个乙球,天平刚好平衡,则
A.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1:1 B.甲球和乙球的质量之比为2:3
C.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3:2 D.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不能确定
2.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
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使用磨损的砝码
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
3.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甲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得光路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丽是近视眼B.小丽是远视眼
C.应利用凸透镜矫正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使用时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是淡红色
C.烤火炉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D.以上说法是错误的
5.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

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激光束将成为
A.会聚光束B.发散光束C.平行光束D.不能确定
6.如图所示,“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其中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一平面镜成像B.摄影一光的反射
C.投影一凸透镜成像D.倒影一光的折射
7.“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8.某同学在松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
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
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淞的出现
9.萨克斯被誉为铜管乐之王,由于它的声音悠扬,如歌如诉,使人着迷。

关于萨克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不同的力吹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按键,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
C.萨克斯的音色美妙是吸引大家的主要原因
D.演员演奏的《草原之夜》一定是乐音
10.元旦晚会上,小琳演奏了古筝名曲《渔舟唱晚》,下列有关古筝演奏说法错误的是
A.拨动琴弦,琴弦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B.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琴弦停止振动,琴弦停止发声
D.古筝声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中
二、填空题
11.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质量_____,密度_____,体积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早在古代人们就会使用冰透镜取火,他们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的_____作用,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处。

13.小明用照相机拍照时,想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使照相机离物体______ 一些。

小明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 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的大小______。

14.2018年12月8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火箭升空瞬间,出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5.如图所示,在学校科技节“我是小创客“活动展示中,一名学生用试管“排箫“(装有不同高度水的试管)吹奏乐曲。

音乐声是由_____动产生的,吹不同试管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播的。

16.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__________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__________行驶。

三、计算题
17.一空瓶质量200克,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克,现向空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质量共为1000克,然后再向瓶内灌满水,用天平测得此时的总质量为1410克。

求瓶内金属的密度。

18.小明一家利用元旦假期到南宁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牌和汽车的速度计。

求:
(1)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最快速度。

(2)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甲的标志牌到南宁需要的时间。

(3)若以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1.5h,汽车通过的路程。

四、实验题
19.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_____(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把适量的固体颗粒放在天平左盘内,增减右盘的砝码,调节______使横梁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的质量是_____g。

(3)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的体积是____cm3。

(4)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kg/m3。

(5)在C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测出的值比实际密度偏______(填“大”或“小”)。

2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形成_____、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实验发现,通过凸透镜既可成实像也可成虚像,从物体相对凸透镜的位置来看,凸透镜的_____(选填“光心”,“焦点”或“二焦距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保持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D.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21.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并点燃。

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在蜡烛A所在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

使它与蜡烛A 所成像重合,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

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_____(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要证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他的做法是_____。

(4)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号,测得B到A的距离为10cm,再移出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二次所成像到蜡烛A的距离为_____cm。

(5)小明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放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

(6)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_____运动(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2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
(2)温度计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________。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观察到第2分钟水开始沸腾。

请在如图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4)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

(5)在实验的过程中,为了让水尽快沸腾,除了给烧杯盖上纸盖,请另外说两种合理的方法①
________,②________。

23.“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致同学用锤敲击音叉时,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乒乓球多次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
体_____产生的: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有关。

24.测量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不变 变小 变大
12.会聚 焦点
13.近 2 不变
14.液化 放热
15.空气柱振 音调 空气
16.东 西
三、计算题
17.
18.(1)100km/h ;(2)1.2h ;(3)120km 。

四、实验题
19.游码 右 游码 168g 70 2.4×103 小
20.倒立 照相机 焦点 左 C
21.确定像的位置替代在蜡烛B一侧直接观察光屏上无像不变 20 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竖直向下
22.④②③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
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减小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
23.振动转换法振幅
24.刻度尺秒表小于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