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初二初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初二初中生物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运动系统的功能是:()
A.运动B.营养C.保护D.支持
2.动物通过各自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
A.主动出击获取食物B.完成求偶,交配,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C.逃避敌害利于存活D.以上三项均可
3.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A.蝗虫、章鱼、袋鼠B.家燕、飞蛾、企鹅
C.狗、猫、大象D.蝙蝠、青蛙、袋鼠
4.某些病人的骨骼肌瘫痪,并逐渐出现萎缩现象,很可能是由于()
A.缺乏锻炼
B.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成分不稳定
C.没有血液的供应
D.支配该肌肉的神经受到损伤
5.儿童骨骼易变形的原因是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分别为()
A.1/3以上、不到2/3B.2/3、1/3
C.1/3以下、超过2/3D.1/2、1/2
6.某同学刚入初中时脊背挺直,三年后发现驼背,其他方面发育正常。
造成驼背的原因主要是()
A.营养不良B.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C.经常做弯腰下俯动作D.经常不注意坐姿
7.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
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A.动力作用B.杠杆作用C.支点作用D.调节作用
8.人体的一块骨就是
A.一个细胞B.一种组织C.一个器官D.一个系统
9.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这有利于
A.获得食物B.逃避敌害
C.寻找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10.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大山雀偷饮牛奶B.蚯蚓走迷宫
C.猕猴做花样表演D.母鸡“哺育”小鸡
11.有一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狗,天天听着腾格尔的《美丽的草原可爱的家》这首歌,渐渐地这只狗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就会仰起头,跟着节律高声嚎叫,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A.社群行为B.繁殖行为C.后天学习行为D.先天性行为
12.在掷铅球的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是
A.同时收缩B.同时舒张C.收缩,舒张D.舒张,收缩
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
A.种内互助B.捕食C.互惠互利D.种内斗争
14.公元1600—180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25种鸟;公元1800—195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378种鸟。
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导致()
A.基因多样性的减少B.外来物种的入侵
C.环境恶化D.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
15.动物节律行为的形成是()
A.长期对自然生活环境适应的结果B.节律性活动形成习惯的结果
C.季节变化的结果D.昼夜节律变化的结果
16.保护大熊猫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移入室内生活B.禁止偷猎
C.保护栖息地D.采用人工技术繁殖
17.有人捕捉大鲵、穿山甲等珍稀动物作为宴席上的佳肴,这种行为事实已经触犯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资源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8.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它们分别属于()
A.哺乳类、鱼类和两栖类B.哺乳类、鱼类和爬行类
C.哺乳类、兽类和爬行类D.哺乳类、爬行类和两栖类
19.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肥力,因为它的根上共生有()
A.根瘤菌B.乳酸菌C.白僵菌D.放线菌
20.四川的泡菜在全国都是非常有名的一种风味小菜.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的繁殖
B.阻止尘埃
C.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发酵
D.防止气体对流,利于醋酸菌进行发酵
二、填空题
1.人体完成各种运动都是在________的调节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参与,由许多组
__________协同作用,共同完成。
2.骨的基本结构包括..三部分。
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
4.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和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保护、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
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鹦鹉学舌”的生物学现象:
(1)从行为的发生和获得方式上看,“鹦鹉学舌”是一种行为,是在
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2)从反射类型上分析,“鹦鹉学舌”属于反射。
2.如图是关节的模式图;请回答:填出关节的各部分名称:
[1] ________,[2] ________ [3] ________,[4] _________,[5] _________,[6] _________。
其中,[2]内有
_________,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此外,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还有_________等,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
3.如图是人体上肢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肌,②是肌。
(2)该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和。
屈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绕着活动。
(3)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因为此时①处于状态,②处于状态。
(4)以上事实说明任何动作都需要各种肌群之间。
4.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
(2)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
(3)如果大量捕杀兔和鼠,那么鹰和狐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__________)。
5.家庭制作酸奶:请按下列步骤进行:
(1)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如将250克鲜奶中加入两匙白糖)→(2)热处理(煮沸)→(3)冷却
(42~43℃)→(4)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5)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如夏季可放在室温下,冬季可放在取暖设施附近;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将盖密封)→(6)冷藏或食用。
(1)制作酸奶时,对材料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酵时要将盖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产生酸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
判断对错:
①人体的肩关节、髋关节、肘关节和膝关节都仅能在一个平面上转动。
(_____)
②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攻击行为一般是你死我活的。
(_____)
③科学家利用鸟环志对鸟类的迁徙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实验法。
(_____)
④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核心是保护动物遗传多样性。
(_____)
⑤老年人的骨中缺钙,所以无机物含量降低,易骨折。
(_____)
将下列动物与它们的运动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四川初二初中生物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运动系统的功能是:()
A.运动B.营养C.保护D.支持
【答案】B
【解析】人体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可见,营养不是运动系统的功能。
【考点】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动物通过各自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
A.主动出击获取食物B.完成求偶,交配,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C.逃避敌害利于存活D.以上三项均可
【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对动物的行为、动物运动的意义的理解。
解答: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故选:D
【考点】动物运动的意义。
3.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A.蝗虫、章鱼、袋鼠B.家燕、飞蛾、企鹅
C.狗、猫、大象D.蝙蝠、青蛙、袋鼠
【答案】C
【解析】蝗虫具三对足和两对翅,能跳跃和飞行,章鱼生活在水中,会游泳,而袋鼠有四肢,能跳跃,A不符合题意;家燕和飞蛾有翅会飞,而企鹅不会飞,以行走为主,B不符合题意;狗、猫、大象为陆生动物,以行走为主,C符合题意;蝙蝠会飞,青蛙会跳跃和游泳,袋鼠有四肢,能跳跃,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运动方式。
4.某些病人的骨骼肌瘫痪,并逐渐出现萎缩现象,很可能是由于()
A.缺乏锻炼
B.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成分不稳定
C.没有血液的供应
D.支配该肌肉的神经受到损伤
【答案】D
【解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解: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收缩的特性;在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受刺激后就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因而使人体产生各种动作;当控制某些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时,这部分肌肉就会瘫痪,并可能导致骨骼肌的萎缩.
故选:D
【考点】骨骼肌与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群.
5.儿童骨骼易变形的原因是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分别为()
A.1/3以上、不到2/3B.2/3、1/3
C.1/3以下、超过2/3D.1/2、1/2
【答案】A
【解析】少年儿童的骨成分有机物超过1/3,无机物不到2/3,这样的骨柔韧,弹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中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为2/3,这样的骨即坚韧,又有弹性,老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不到
1/3,无机物超过2/3,这样的骨硬、脆,易发生骨折,综上所述,可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6.某同学刚入初中时脊背挺直,三年后发现驼背,其他方面发育正常。
造成驼背的原因主要是()
A.营养不良B.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C.经常做弯腰下俯动作D.经常不注意坐姿
【答案】D
【解析】骨的物理特性包括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而骨的硬度和弹性又取决于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
成年人,骨内的有机物约占 1/3,无机物约占2/3,这样的骨既坚硬又有弹性;而老年人,骨内的无机物大于2/3,这样的骨弹性小,易骨折;少年儿童骨的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易变形.青少年若长期不注意坐姿,脊柱就
会变形,从而造成驼背。
【考点】青少年保持正确姿势的意义。
7.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
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A.动力作用B.杠杆作用C.支点作用D.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运动中,关节起着支点的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
【考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8.人体的一块骨就是
A.一个细胞B.一种组织C.一个器官D.一个系统
【答案】C
【解析】一块骨就是由各种组织,如骨膜是覆盖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膜,骨膜内有血管和神经,此外还有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所以一块骨就属于一个器官。
【考点】人体骨骼的组成。
9.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这有利于
A.获得食物B.逃避敌害
C.寻找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答案】D
【解析】动物建立后天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
学习能力。
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10.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大山雀偷饮牛奶B.蚯蚓走迷宫
C.猕猴做花样表演D.母鸡“哺育”小鸡
【答案】D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大山雀偷饮牛奶、蚯蚓走迷宫、猕猴做花样表演都属于学习行为;母鸡“哺育”小鸡属于先天性行为。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11.有一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狗,天天听着腾格尔的《美丽的草原可爱的家》这首歌,渐渐地这只狗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就会仰起头,跟着节律高声嚎叫,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A.社群行为B.繁殖行为C.后天学习行为D.先天性行为
【答案】C
【解析】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
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狗,天天听着腾格尔的《天堂》这首歌,渐渐地狗也会了,这种行为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12.在掷铅球的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是
A.同时收缩B.同时舒张C.收缩,舒张D.舒张,收缩
【答案】D
【解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掷铅球时,处于伸肘状态。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
A.种内互助B.捕食C.互惠互利D.种内斗争
【答案】B
【解析】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另一种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捕食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14.公元1600—180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25种鸟;公元1800—195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378种鸟。
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导致()
A.基因多样性的减少B.外来物种的入侵
C.环境恶化D.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
【答案】A
【解析】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鸟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公元1800至195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378种鸟。
因此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导致基因多样性的减少。
15.动物节律行为的形成是()
A.长期对自然生活环境适应的结果B.节律性活动形成习惯的结果
C.季节变化的结果D.昼夜节律变化的结果
【答案】A
【解析】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季节节律是指有些生物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发生周期性的行为,这是长期对自然生活环境适应的结查。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节律行为的特点。
16.保护大熊猫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移入室内生活B.禁止偷猎
C.保护栖息地D.采用人工技术繁殖
【答案】C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及环境内的生物,因此保护大熊猫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即可以保护大熊猫的栖息环境,继而保护大熊猫。
【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17.有人捕捉大鲵、穿山甲等珍稀动物作为宴席上的佳肴,这种行为事实已经触犯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资源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答案】B
【解析】我国相继颁布了多部法律和文件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为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了大量实质性工作,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穿山甲、大鲵等属于野生动物,要加以保护,猎杀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B符合题意。
18.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它们分别属于()
A.哺乳类、鱼类和两栖类B.哺乳类、鱼类和爬行类
C.哺乳类、兽类和爬行类D.哺乳类、爬行类和两栖类
【答案】C
【解析】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中国国宝”,属于
恒温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用肺呼吸,体内有膈;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是恒温水生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体内有膈;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属于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卵生、卵自然孵化,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爬行动物的“活化石”,C正确。
19.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肥力,因为它的根上共生有()
A.根瘤菌B.乳酸菌C.白僵菌D.放线菌
【答案】A
【解析】大豆、花生等属于豆科植物,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得植物生长良好,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考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0.四川的泡菜在全国都是非常有名的一种风味小菜.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
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的繁殖
B.阻止尘埃
C.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发酵
D.防止气体对流,利于醋酸菌进行发酵
【答案】C
【解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发酵,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发酵,制造酱油用霉菌等.
解: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故C正确.
故选:C.
【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二、填空题
1.人体完成各种运动都是在________的调节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参与,由许多组
__________协同作用,共同完成。
【答案】神经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肌群
【解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骼肌的收缩特性.骨骼肌受到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能产生收缩骨骼肌的收缩特性骨骼肌受到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能产生收缩.一个准确的动作,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如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群的协调作用,才能共同完成.
【考点】此题考查对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的理解和认识.
2.骨的基本结构包括..三部分。
【答案】骨膜;骨质;骨髓
【解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
【考点】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
【答案】实验法
【解析】研究动物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和观察法。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4.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和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保护、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
【答案】物种;生态环境;就地;易地;就地保护(也可填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易地保护是指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故答案为:物种;生态环境;就地;易地;就地保护(也可填建立自然保护区).
【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三、综合题
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鹦鹉学舌”的生物学现象:
(1)从行为的发生和获得方式上看,“鹦鹉学舌”是一种行为,是在
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2)从反射类型上分析,“鹦鹉学舌”属于反射。
【答案】(1)后天学习(或“后天”或“学习”)先天性(或“本能”)
(2)条件(或“复杂”)
【解析】(1)鹦鹉学舌是鹦鹉通过学习和经验形成的后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人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条件反射.鹦鹉学舌是鹦鹉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建立的,是条件反射.
2.如图是关节的模式图;请回答:填出关节的各部分名称:
[1] ________,[2] ________ [3] ________,[4] _________,[5] _________,[6] _________。
其中,[2]内有
_________,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此外,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还有_________等,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
【答案】关节囊关节腔关节头关节软骨关节窝关节面滑液韧带
【解析】由图可知:1是关节囊,2是关节腔,3是关节头,4是关节软骨,5是关节窝,6是关节面,关节是由关
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3.如图是人体上肢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肌,②是肌。
(2)该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和。
屈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绕着活动。
(3)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因为此时①处于状态,②处于状态。
(4)以上事实说明任何动作都需要各种肌群之间。
【答案】(1)肱二头肱三头(2)收缩舒张神经骨关节(3)舒张舒张(4)协调完成
【解析】(1)图中①为肱二头肌,②为肱三头肌。
(2)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的,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参与屈肘的肌肉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
舒张,产生的动力使牵动骨绕着肘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
(3)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此时处于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所以人感觉比较轻松,当人手提一重物
时会感觉比较累,是因为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收缩状态。
(4)以上例子表明任何动作都需要各种肌群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共同来完成,如果没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或
只有一块骨,运动是无法完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骨骼肌与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群,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4.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
(2)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
(3)如果大量捕杀兔和鼠,那么鹰和狐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__________)。
【答案】食物链和食物网 5 草→鼠→蛇→鹰减少
【解析】(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食物链相互交织就形成了食物网,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2)该
图中共有五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蛇→鹰,草→鼠→鹰,草→鼠→狐,草→兔→鹰,草→兔→狐,其中最长
的是草→鼠→蛇→鹰;(3)在该生态系统中兔和鼠是狐和鹰的食物,如果大量捕杀兔和鼠,那么鹰和狐的数量在
一定时间内将先减少,然后兔和狐就会因天地减少,数量将增多,随后狐和鹰的数量就会增多。
5.家庭制作酸奶:请按下列步骤进行:
(1)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如将250克鲜奶中加入两匙白糖)→(2)热处理(煮沸)→(3)冷却
(42~43℃)→(4)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5)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如夏季可放在室温下,冬季可放在取暖设施附近;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将盖密封)→(6)冷藏或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