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5月阶段性检测试题理20190529026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5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月阶段性检测试题
理
一、选择题(本题包含小题,其中—小题为单选,—小题为多选,每小题分,共分) .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黑体辐射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 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着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 任何温度下,黑体都会辐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 不同温度下,黑体只会辐射相对应的某些波长的电磁波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 ) . “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 .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 .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 .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光子说完全否定了波动说 .光波频率越高,波动性越明显
.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和经典的波和微粒都很相似
.现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线度为的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为满足测量要求,将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设定为
1,>n n
d
其中。
已知普朗克常量、电子质量和电子电荷量,电子的初速度不计,则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应为( )
.222med h n .31
3222)(e
n h md
.2222men h d .2
222med h n . 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
. 光电效应实验 . 康普顿效应实验 . α粒子散射实验 .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关于经典电磁理论与氢原子光谱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经典电磁理论很容易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据经典电磁理论,电子绕原子核转动时,电子会不断释放能量,最后被吸附到原子核上
.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原子光谱应该是不连续的 .氢原子光谱彻底否定了经典电磁理论
.“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恒定电压,则它会辐射频率为的电磁波,且与成正比,即。
已知比例系数仅与元电荷的倍和普朗克常量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的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的值可能为( )
. . . . .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电效应时,某同学用同一实验装置(如图甲)在四束光的照射下得到了四条电流表与电压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标为、、、.如图乙所示。
则关于四束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如果光是绿光,光可能是紫光
.、两光是同一色光,光对应的光强大于光对应的光强
.如果光是氢原子处于能级跃迁到能级发出的光,则光可能是能级跃迁到能级发出的光 .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他层的电子跃迁到该空位上时,会将多余的
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此电磁辐射就是原子的特征射线.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其中的一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将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成空位(被电离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的原子核从某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可将能量 交给内层电子(如、、层电子,、、标记原子中最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电离.实验测得从原子的、、层电离出的电子的动能分别为 、 、.则可能发射的特征射线的能量为( )
.. . .. .
.将硬导线中间一段折成不封闭的半圆形,直径为,它在磁感应强度为、方向如图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转速为,导线在、两处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连接,外电路有额定功率为的小灯泡并正常发光,电路中除灯泡外,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灯泡的电阻为(π) .灯泡的电阻为(π) .两端的电压为( π) .两端的电压为( π)
.一台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电压为,经变压器1T 升压后向远方输电。
输电线路总电阻1k ΩR =.到目的地经变压器2T 降压,负载为多个正常发光的灯泡(、)。
若在输电线路上消耗的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变压器1T 和2T 的耗损可忽略,发电机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则( )
.1T 原、副线圈电流分别为3
10A 和20A
.2T 原、副线圈电压分别为5
1.810V ⨯和 .1T 和2T 的变压比分别为:和:
.有4610⨯盏灯泡(、)正常发光
.如图在间接入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和二极管、给阻值Ω的纯电阻负载供电,已知、为相同的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反向电阻无穷大,变压器原线圈匝,副线圈匝,为副线圈正中央抽头,为保证安全,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至少为,设电阻上消耗的热功率为,则有( )
.2 .2 . .
二、实验题(每题分,共分)
.(分)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保护装置如图所示,铁芯左侧线圈由火线和零线并行绕成.当右侧线圈中产生电流时,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使电磁铁吸起铁质开关,从而切断家庭电路.仅考虑在铁芯中产生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中的磁通量为零 .家庭电路中使用的电器增多时,中的磁通量不变 .家庭电路发生短路时,开关将被电磁铁吸起
.地面上的人接触火线发生触电时,开关将被电磁铁吸起
.(分)图甲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自制的电子秤原理图,利用电压表的示数来指示物体
的质量.托盘与电阻可忽略的弹簧相连,托盘与弹簧的质量均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与弹簧上端连接,当盘中没有放物体时,电压表示数为零.设变阻器总电阻为,总长度为,电源电动势为,内阻为,限流电阻阻值为,弹簧劲度系数为,若不计一切摩擦和其他阻力.
3 / 5
()试推出电压表示数与所称物体质量的关系式 . ()由()计算结果可知,电压表示数与待测物体质量不成正比,不便于进行刻度,为了使电压表示数与待测质量成正比,请你利用原有器材在该小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图乙的基础上完成改进后的电路图,并推出电压表示数与待测物体质量的关系式 .
三、计算题(共分) .(分)电子是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在年发现的。
在年密立根用在电场和重力场中运动的带电油滴进行实验,发现所有油滴所带的电量均是某一最小电荷的整数倍,该最小电荷值就是电子电荷。
如图所示为美国物理学家
密立根测量油滴所带电荷量装置的截面图,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间距为,油滴从喷雾器的喷嘴喷出时,由于与喷嘴摩擦而带负电,油滴散布在油滴室中,在重力作用下,少数油滴通过上面金属板的小孔进入平行金属板间,当平行金属板间不加电压时,由于受到气体阻力的作用,油滴最终以速度竖直向下匀速运动;当上板带正电,下板带负电,两板间的电压为时,带电油滴恰好能以速度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已知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气体阻力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即,其中为阻力系数),油滴密度为ρ,已测量出油滴(可看作球体)的直径为,重力加速度为. 求:
()(分)的大小。
()(分)油滴所带电荷量。
.(分)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又
叫原子的行星模型,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带电粒子间遵循库仑定律,而星体之间遵循万有引力定律,两定律有相似的表达式。
若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点
电荷的电势为φ,可推知氢原子的基态能级为。
今以距地球无穷远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已知地球的半径为, 重力加速度为.试求:
()(分)绕地球表面飞行的质量为的卫星的总机械能表达式。
()(分)绕地球表面飞行的质量为的卫星再补充多少能量,可使它脱离地球的引力
(×, ).
.(分)一矩形线圈放置在如图所示的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中(′的左边有匀强磁场,右边没有),线圈的两端接一只灯泡。
已知线圈的匝数,电阻Ω,边长0.5m ,边长0.3m ,小灯泡的电阻Ω,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线圈以理想边界′为轴以角速度ω按如图所
示的方向匀速转动(′轴离边距离2
32
L ),以如图所示位置为计时起点。
求:
()(分)在—4
T 的时间内,通过小灯泡的电荷量。
()(分)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分)如图所示,、两平行光滑水平导轨分别与半径的相同竖直半圆导轨在、端平滑连接,端连接定值电阻Ω,质量的绝缘杆垂直静止在水平轨道上,在其右侧至、端的区域内充满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现有质量的金属杆以初速度水平向右与绝缘杆发生正碰后,进入磁场并最终未滑出,绝缘杆则恰好通过半圆轨道最高点,不计其它电阻和摩擦,
金属杆始终与导轨垂直接触良好,取, (不考虑杆通过半圆轨道最高点以后的运动) 求:
()(分)绝缘杆通过半圆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分)电阻产生的焦耳热;
()(分)若该过程中流过电阻的电荷量为,则与碰撞后,在磁场中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太原五中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二物理(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分,共分)
. ()
. ()
0()mgRE
mgR kL R r ++
()
0()
mgRE
kL R R R ++
111331
31211
61
k 6(2)=q =q 2()6f kv f mg
m V D g
D g v U F d
U kv mg q
d
D gd v v q Uv ρρπρρπ=====+=+=
(1)向下匀速时:π得向上运动时 电E
由电电荷周围电势的表达式
类比可以知道:地球周围的,又由点电荷周围电荷的电势能表达式类比可以知道:地球周围
物体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为。
根据卫星运行时满足和,可以知道卫星动能的表达式为
,所以卫星的机械能。
由,有,故。
5 / 5
由电子从基态挣脱原子核的束缚需要的能量可知,要使绕地球表面运行的卫星挣脱地球的引力,应补充的能量为10
=0-=3.210E E J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