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表填报说明 62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厚度在3米以上的缓倾斜、倾斜煤层,在一次 采全高设备未解决前,具备分层开采条件的,要坚持 分层开采。对厚煤层的分层开采,要合理分层,不得 丢顶煤、底煤和用煤皮做假顶。
36
设计采煤方法与回采率(2)
3、急倾斜煤层,一般采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 架采煤法、水平分层采煤法、仓储式采煤法或水力 采煤法等。
目的是了解采厚弃薄情况。
31
弃采煤层损失量
填报要求: 填“建表”以来弃采煤层损失量之和。
主要问题: 该栏许多矿山弃采煤层损失量未如实填
报或填报不规范,未计入不合理损失,也未 参与回采率计算,造成保有储量不实。
32
设计矿井回采率
填报要求: 填写矿井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的矿
井回采率; 填报依据:
年度
采区 动用 储量
采区 采区 其中不 采区 全矿 全矿 采出 损失 合理损 回采 井采 井损 量 量 失量 率(%) 出量 失量
永久煤 柱摊销 量
地质及水文 地质损失量


开 2000

利 2019
用 情 2019
况 2019
2019
合计
报损量
矿井回采 率(%)
44
采区动用储量
填报要求: 指采区开采动用的各煤层储量之和,
弃采煤层数
设计采 煤方法 与回采 率 (%)(工 作面、 采区)
年度
采区动用 储量
近年开 发利用 情况
2000 2019 2019
采区采出 量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表
设计服务年限 (年) 核定生产能力 2019年底保有储 量
累计矿井采出量
矿井可采煤层数 弃采薄煤层损失 量
实际采煤方法与 回采率(%)(工作 面、采区)
储量、回采率必须以地测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不能用统计的原煤产量代替实测的采出量。由于 产量含矸石、水分、杂物等,所以产量大于采出量。
46
采区损失量
填报要求: 填写实测的采区各开采煤层损失量之和,
当影响上下其他可采煤层时,应当将其加入 损失量 。
47
其中采区不合理损失量
填报要求: 填写由不正确开采引起的损失量之和;当影响
重新计算剩余服务年限,没有核定生产能力 的,用设计生产能力计算。
用剩余服务年限与已服务年限之和对比 设计服务年限,分析资源耗竭程度、速度、 趋势以及后果,造成的资源后劲不足和经济 损失。国家、企业都要掌握这个数据,以便 考虑矿井和矿区接替。
26
三、煤层开采情况
剩余服务年 限(年)
弃采煤层数
矿井可采煤 层数
实际采
区回采 率(%)厚Fra bibliotek层中厚煤 层
薄煤层
永久 煤柱 摊销 量
地质及 水文地 质损失 量
报损量
矿井
回采 率(%)
3
讲解提纲
一、矿山企业基本情况 二、储量消耗动态 三、煤层开采情况 四、采煤方法与回采率 五、不同厚度煤层回采率 六、近年开发利用情况 七、需要强调的两个问题
4
一、基本情况
采矿权名称
有效期限(年) 设计生产能力
设计服务年限 (年)
核定生产能力
采矿许可证证号
矿权取 得方式
有偿 无偿
开发利用方案或设计批准 单位
实际生产能力
开拓 方式
5
采矿权名称
填报要求: 以采矿权为单位填写,对于一证多井
的,分井填写;
6
采矿许可证证号
填报要求: 照采矿许可证填写;
出现的问题 : 个别企业没有填采矿许可证号,有的
实际采煤方法与回采率 (%)(工作面、采区)
35
设计采煤方法与回采率(1)
填报要求: 依据矿井设计或开发方案,逐个填写设计采煤方
法及其工作面、采区回采率。 填报依据:
依据031号文第2.4条:各生产矿井都要根据地质 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
1、缓倾斜和倾斜煤层,应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 对具备条件的缓倾斜煤层,也可以采用倾斜长壁采煤 法。
11
设计生产能力
填报要求: 以批准的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为准;
12
核定生产能力
填报要求: 以各省煤炭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
最近期核定的批复为准(每五年核定一次);
13
实际生产能力
填报要求: 填2019年的原煤产量;
14
采矿权名称
有效期限(年)
设计生产能力
累计探明储量
累计矿井动用储 量 剩余服务年限(年)
16
二、储量消耗动态
累计探明储 量
累计矿井动 用储量
2019年底保 有储量
累计矿井采 出量
设计永久煤 柱量
累计矿井损 失量
“三下”压 煤量
累计不合理 损失量
17
累计探明储量
填报要求: 指矿山企业采矿许可证范围内,通过各
种地质手段探明的全部储量;含历年因补充 勘探、生产勘探、采勘对比和重算等增减的 储量,目的是用于掌握储量家底。
包括各煤层采区采出量和损失量;当采动 影响上下其他煤层时,应加上受影响煤层 损失量 。
45
采区采出量
填报要求: 即实测的采区各煤层采出储量与掘进煤量之和 。
填报依据: 依据031号文第6条第3款:计算回采率,采出煤
量应按实测数据。无法实测采出量,应严格按照《生 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第28条规定,将统计产量进行 水分、灰分和矸石改正。
只填报2019年相关数据。 该表填报方法与调查表一致。
42
采矿权名称 采矿权证号 煤层厚度
厚煤层 中厚煤层 薄煤层 备注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表(补充)
储量单位: 万吨
设计回采率(%)
工作面
采区
动用储量
2019年采区回采率与储量
采出煤量
损失量
回采率(%)
43
六、近年开发利用情况
近年开发利用情况:国有企业填近5年,乡镇 等小矿填近3年;
采矿许可证证号
开发利用方案或设计批准单位 实际生产能力 设计永久煤柱量
累计矿井损失量 设计开采煤层数 设计矿井回采率(%)
设计采 区回采 率(%)
厚煤层 中厚煤 层
薄煤层
采区损失量
其中不 合理损 失量
采区
回采 率(%)
全矿井采出量
全矿井损失量
矿权取 得方式
单位:万吨
有偿
无 偿
开拓方式 “三下”压煤量
38
五、不同厚度煤层回采率
厚煤层
设计采区回采率 (%)
中厚煤层 薄煤层
实际采区回采 率(%)
厚煤层 中厚煤层 薄煤层
39
设计采区回采率
填报要求: 分不同厚度煤层填写。有设计采区回采率的,按
设计填写。没有设计回采率的,按原煤炭工业部 (2019)第5号令《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 办法》(以下简称5号令)规定填写。 填报依据:
填报要求: 填实际已经开采的煤层层数之和;
30
弃采的可采煤层数
填报要求: 填写已开采的煤层上部或下部可采煤层受采动
影响被破坏而放弃不采的煤层层数之和 。
填报依据: 依据原煤炭工业部(82)煤生字第031号文
《关于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回采率的若干规定》 (以下简称031号文)第2.6条: “矿井开采煤层群 时,应按由上而下的程序进行开采,不得违反开采 程序,开采下部煤层而破坏上部煤层,开采下阶段 煤层而破坏上阶段煤层。”
累计动用储量包括累计采出量和累计损 失量。
22
累计采出量
填报要求: 填“建表”以来全矿井实际采出储量之
和。
23
累计损失量
填报要求: 填“建表”以来,全矿井实际损失储量
之和,含合理损失和不合理损失。 累计采出量/累计动用储量或累计损失量/
累计动用储量得出累计回采率或累计损失率, 目的是了解“建表”以来矿山企业资源消耗 总体情况和开发利用水平。
弃采薄煤层 损失量
设计开采煤 层数
设计矿井回 采率(%)
实际开采煤 层数
实际矿井回 采率(%)
27
矿井可采煤层数
填报要求: 根据技术规范规定,经批准的地质报告
或储量核定报告认定的可采煤层层数之和;
28
设计开采煤层
填报要求: 填矿井初步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确
定的开采煤层层数之和;
29
实际开采煤层数
累计不合理损失量
实际开采煤层数
实际矿井回采率(%)
实际采
区回采 率(%)
厚煤层 中厚煤 层
薄煤层

永久煤 柱摊销 量
地质及 水文地 质损失 量
报损量
井 回 采 率
(%)
2019
15
2019
开拓方式
填报要求: 指平硐、斜井、立井或综合开拓方式。
目的是用以分析井田开拓的合理性、集 中化、连续性、大盘区、大阶段化、上(下) 山相结合等开拓情况以及减少设计损失的可 能性。
依据031号文第2.10条:综采、普采支架等设 备的选型,必须与煤层厚度相适应,不允许因选型 不当而造成厚度损失。” 主要问题:
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的一些大型矿山和采 用不正规或落后的采煤方法的小煤矿填报了较高的 回采率。
37
实际采煤方法与回采率
填报要求:
逐个填写实际采用的采煤方法及其工作面、 采区回采率,有几种填几种;
40
实际采区回采率
填报要求: 填2019年实际不同厚度煤层的平均采区
回采率;
41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补充表
为了加权计算全国不同厚度煤层(厚、 中厚、薄煤层)的采区回采率,第9期《全 国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工作简报》下发 了补充调查表。补充表主要内容是增加了不 同煤层厚度采区动用储量、采出量和损失量。
24
累计不合理损失量
填报要求: 是全矿井累计损失量中的一部分,是由
于不正确开采引起的损失量之和。 出现的问题
从目前已上报的调查表中反映出这一栏 目和以下损失量栏目的问题最大最多,有的 不填,有的少填,有的填0,总之不能如实填 报。
25
剩余服务年限
填报要求: 用核定的生产能力、2019年底保有储量
实际采煤方法与回 采率(%)(工作面、 采区)
设计开采煤层数
设计矿井回采率 (%)
采区损失量
其中不 合理损 失量
采区
回采 率(%)
全矿井采出量
设计采
区回采 率(%)
厚煤 层
中厚 煤层
薄煤 层
全矿井损失量
矿权取 得方式
单位:万吨
有偿
无偿
开拓方式
“三下”压煤量
累计不合理损失 量
实际开采煤层数
实际矿井回采率 (%)
依据031号文第2.4条:设计和生产技术 部门在新矿井、新水平、新采区、工作面设 计文件中,要具体提出矿井、采区、工作面 设计回采率指标。
33
实际矿井回采率
填报要求: 填写实际全矿井平均回采率。 目的是了解总体开发利用水平。
34
四、采煤方法与回采率
设计采煤方法与回采率 (%)(工作面、采区)
失总储量(一般属合理损失)。
20
“三下”压煤量
填报要求: 只填设计的“三下”永久煤柱压煤量。 目的是用于掌握全国“三下”压煤情况。
出现的问题: 有些矿山该栏填写有误,如将“三下”
呆滞煤量也列入了“三下”永久煤柱损失。
21
累计动用储量
填报要求: 填原煤炭部1983年要求建立储量管理和
损失量表、图纸、台帐(以下简称“建表”) 以来的全矿井已动用储量之和。
证号填报错误。
7
矿权取得方式
填报要求: 分有偿、无偿,打“√”表示;
8
有效期限
填报要求: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
出现的问题: 把采矿证有效期限填成矿山服务年限。
9
设计服务年限
填报要求: 以批准的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为准;
10
开发利用方案或设计批准单位
填报要求: 填写批准单位名称;
年度
2000
近年开发 利用情况
2019 2019
2019
2019
合计
采区 动用 储量
采区 采出 量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表
设计服务年限(年) 核定生产能力 2019年底保有储量
累计矿井采出量
采矿许可证证号 开发利用方案或设计批准单位 实际生产能力 设计永久煤柱量 累计矿井损失量
矿井可采煤层数
弃采薄煤层损失量
本栏所涉及的储量均采用老标准,即: 表内储量(A+B+C+D )和表外储量 。
18
2019年底保有储量
填报要求: 填写截至2019年底保有储量。 本栏及以下所涉及的储量均采用老标准,
即:表内储量(A+B+C+D )。 用于计算剩余服务年限。
19
设计永久煤柱量
填报要求: 经批准的设计全矿性各种永久性煤柱损
上下其他煤层时,应当将其加入损失量;如有呆滞 矿量、挂账煤、老区残存储量;所谓不经济可采储 量、无法正规开采的储量和擅自核销报损的储量等, 应当将其加入损失量 。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表
填报说明
1
结合目前各矿山企业填报的回采 率调查表存在的失真、不规范、错误 等问题,概括讲一讲各栏目的依据、 作用、关系、填报方法。
2
采矿权名称
有效期限(年) 设计生产能力 累计探明储量 累计矿井动用 储量 剩余服务年限 (年)
弃采煤层数
设计采煤
方法与回
采率 (%)(工作 面、采区)
原煤炭部5号令第9条:设计能力9万吨/年以上 煤炭矿井的采区回采率,执行以下标准;薄煤层不 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80%;厚煤层不低于 75%;水力采煤不低于70%。设计能力9万吨/年以 下3万吨/年以上的煤矿矿井的采区回采率,不低于 65%;设计能力小于3万吨/年的煤矿矿井,采取回 采率不低于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