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建议(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居民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建议
城镇居民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建议
城镇居民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建议
一、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工薪收入所占比重较大据调查资料表明,201X年我县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人均为905
5.02元,比去年同期的849
4.83元,增长
6.6%,其中:
人均可支配收入8702元,比去年同期的8138元,增长
6.9%,其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
庭总收入中扣除已交纳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障费等支出后
的收入,其中,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构成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和条件。
(一)工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6
8.8%工薪收入,即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201X年人均为622
8.6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6%,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率为1
7.8%,拉动了其收入增长的
1.2个百分点。
(二)经营净收入,占家
庭总收入的16%经营净收入,即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的净收入(扣除成本),201X年人均为144
8.86元,比去年同期的13
10.31元,增长
10.6%,对家庭收入的贡献率为2
4.2%,对其收入增长拉动了
1.6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稳步增长,主要是非公经济加快发展的
结果。
(三)转移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1
5.2%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
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金索赔、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201X年人均为137
7.01元,比上年增长3
1.4%,对家庭收入的贡献率为5
7.8%,对其收入增长拉动了
3.8个百分点。
在转移性收入中养老或离退休金达94
1.76元,同比增长30.1%,这主要是退休人员增加,其退休收入
也随之增长。
捐赠收入达23
9.91元,比去年增长71 本文来自文秘,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8%,这主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尊老爱幼,赡养老人,互助互爱等社会风尚较好。
其赡养收入、结婚、子女考入大学等捐赠收入增幅较大等,为建立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以上分析看,我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1X年达87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6.9%,占家庭总收入的9
6.1%。
以上几项收入相对稳定特别是工薪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
随着国家相关富民政策的出台和城镇建设的加快及经营条件的改善,城镇居民收入仍将会稳步增长。
二、城镇居民生活条件和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居民家庭的总支出也随之增长,201X年,城镇居民家庭总支出人均为7840.83元,同比增长
4.5%,其消费结构和支出情况入下:
(—)消费支出的稳步增长,更有利于生活质量提高201X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人均达5725元,占其家庭总支出的73%,其消费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
4.3%,对家庭总支出的贡献率为6
6.6%,拉动了其支出增长了3个百分点。
在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达209
6.75元,同比增长34%。
其服务性消费支出,是指城镇家庭支付社
会提供的各种文化和生活方面的非商品性服务费用。
其费用的较大增长,及城镇居民家庭耐用品逐年增加,生活质量和消费结构的不断改善,使城镇居民的生活更趋于现代化,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1.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家庭生活更趋于现代化。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县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耐用品拥有量逐年增加,至201X年底,每百户城镇住户拥有家用小汽车
3.33辆,同比增加100%,摩托车37辆,同比增长2
3.3%,自行车143辆,同比增长
1%,为居民交通提供了便利;每百户居民拥有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分别为70台、70台、50台,分别比去年同期持平和增长7%;每百户拥有饮水机、电炊具、消毒碗柜、取暖器、淋浴热水器分别为:50台、11
6.7台、4
6.7台、
6.7台、4
3.3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
5.5%、5
9.2%、持平、40.1%、
2倍,这些现代家庭生活设施的拥有和使用,说明了城乡电网改造成效明显,电费合理,不仅有利于居民使用电器方便快捷的生活,还利于居民生活的安全、卫生,提高生活质量;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10台、影碟机80台、组合音响30套、钢琴
3.3架等,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3.1%、
9.1%、2
8.7%、持平。
其中每百户接入有线电视网络(县以上联网)的彩色电视机达9
3.3台,这不仅有利于居民了解国内外大事和掌握致富信息,还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固定、移动,分别为1
6.7台、50部、14
6.7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
5.6%、下降25%、增长2
3%等,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每百户达
6.7台-,城镇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201X年人均达6
3.44元,同比增长100%等,这充分体现了城镇居民生活的特点,更趋于现代化的小康生活。
食品类消费结构,讲究科学,注重安全健康。
201X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77
4.5元,同比增长
9.6%,其中:
消费粮食7
8.92千克,支出20
72元,其金额同比增长1
4.4%;消费肉禽水产品类,人均消费2
4.75千克,其中猪肉,人均消费1
9.36千克,与去年持平,消费牛肉,人均
04千克,同比增长1倍,消费蛋类人均
8.2千克,支出4
6.5元,其金额同比增长1
3.1%,消费水产品类人均
6.1千克,与去年持平;消费糕点和奶及奶制品,人均支出5
7.02元,同比增长
8.4%;蔬菜人均消费17
6.53千克,支出24
58元,其金额同比增长
6.7%,消费酒类,人均
9.5千克,与去年持平,消费烟草类,人均支出32
4.79元,同比增长0.4%;消费干鲜瓜果类,人均4 6.74千克,支出13
8.66元,与去年持平;消费糖类人均支出6
1.57元,同比增长4
9.4%等,改变了过去食品结构单一的现象,体现了科学的食品消
费结构和健康向上的小康生活。
3.非食品类消费更讲究质量、方便快捷、文明时尚和健康幸福。
201X年,我县城镇居民非食品类消费,人均支出2950.79元,同比持平,
其中:
衣着消费人均15
9.7元,同比下降
10.3%;医疗保健消费人均59
1.16元,同比增长51%;交通支出(含交通工具)人均消费19
7.4元,同比下降2
9%;通信支出(含通信工具)人均消费51
6.18元,同比下降3%;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含学杂费)人均消费469元,同比持平;住房(含房租、修缮)人均消8
8.3元,同比增长0.9%;水电燃料人均消费27
9.71元,同比下降
4.6%,其消费有增有减,主要是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受物价因素影
响等,这更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文明时尚。
(二)转移性支出较大,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转移性支出:
指居民家庭成员对国家、单位、住户、个人的转移支付。
包括交纳的税款、捐赠和赡养支出等。
201X年城镇居民人均达182
9.37元,同比增长
6.8%,对家庭支出的贡献率为3
8%,拉动了家庭支出增长
1.5个百分点。
其中税金支出人均20.16元,同比增长20.1%,捐赠支出65
4.05元,同比增长3
3.3%,这主要是党员干部和居民献爱心,济贫救灾和送温暖工程及向亲友捐款支出较多,赡养支出98
9.66元,同比下降
8.2%,扣除在外本文来自文秘,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就学子女
费用人均64
5.05元,其赡养支出同比增长
9.1%;车辆保险等其他转移性支出达14
4.47元,同比增长60.8%等,这些转移性支出不仅体现了家庭支出的科学合理性,更体现了居民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市场经济下的抗风险和保障意识增强等,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三)社会保障支出稳步增长,有利于居民安居乐业社会保障支出,指家庭成员参加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保障项目中由个人交纳的保障支出。
201X年城镇居民人均达28
9.01元,同比增长1%,其中:
住房公积金支出13
95元,同比增长7%;医疗基金支出12
7.8元,同比增长1
8.5%;失业基金支出人均
1.51元,同比增长
1.2倍。
居民的各项社会保障支出,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居民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社会。
三、城镇居民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据30户城镇住户调查资料分析,我县的城镇居民生活状况总体较好,生活质量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居民正向全面的小康生活迈进,但也存在户与户之间有较大差异等突出问题。
一是家庭收入的差异,由于就业情况不同,而使收入差异较大,如在一户家庭中有两人以上在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其家庭收入较高,且比较稳定而形成高收入户,相反,一个家庭中没有在机关或事业单位中工作的人员,而是从事个体经营或有待业人员,其家庭收入较低,且不稳定而形成低收入户等;二是生活条件的差异明显。
由于收入的差异等原因,部分家庭在居住、交通、通信等方面与较好的户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三是生活质量的差异较大。
由于收入的差异等,而形成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有较大差异等。
(二)思考建议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要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努力缩小户与户之间的收入差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
社会,其思考建议为:
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要不断加强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扩大
城镇发展和就业的空间,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二是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
营造公平的起点,强化低收入群体参加分配的能力,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为低收入群体创造公平的空间,落实好下岗职工有关优惠政策,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措施,加强税收调节和政府转移支付,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调节和缩小收入差距;三是在加强城镇建设中,应注重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及居民住房的规划与实施,不断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
同时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鼓励消费的多元化,引导居民转变重享受、轻发展,重虚荣、轻实用的消费行为模式。
同时运用经济和社会保障手段进行调节,有意识地将居民部分物质消费需求转向非物质消费领域,提高精神文化消费比重,加大消费中的文化含量,促进消费者素质的提高和增收致富的能力,逐步缩小居民之间的差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城镇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了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更趋于现代化,安居乐业的生活,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据201X年我县在共和镇城区对30户城镇居民住户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我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9055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0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