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英文缩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CWTS)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即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

ISP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企业,享受国家法律保护。

EVDO(EV-DO):
实际上是三个单词的缩写:Evolution(演进)、Data Only。

LTE(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项目是3G的演进,始于2004年3GPP的多伦多会议。

LTE并非人们普遍误解的4G技术,而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3.9G的全球标准,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

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326Mbit/s与上行86Mbit/s的峰值速率。

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如多出技术:
系统是一项运用于802.11n的核心技术。

802.11n是IEEE继802.11b\a\g后全新的无线局域网技术,速度可达600Mbps.同时,专有MIMO技术可改进已有802。

11a/b/g 网络的性能。

该技术最早是由Marconi于1908年提出的,它利用多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

根据收发两端天线数量,相对于普通的SISO(Single-Input Single-Output)系统,MIMO还可以包括SIMO(Sing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和MISO (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系统.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实际上OFDM是MCM Multi-Carrier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的一种。

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

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ICI 。

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

在向B3G/4G演进的过程中,OFDM是关键的技术之一,可以结合分集,时空编码,干扰和信道间干扰抑制以及智能天线技术,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系统性能。

包括以下类型:V-OFDM,W-OFDM,F-OFDM,MIMO-OFDM,多带-OFDM。

三网融合: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
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
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

3G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ird Generation Mobile Telephony的英文缩写.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移动通信技术,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

3G技术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384kbps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将3G技术统称为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为3G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将其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IMT-2000)。

ARP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计算机用以匹配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协议。

计算机调用ARP广播一个请求,目标计算机对该请求应答.
ASCII码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为了使各厂商不同机型的计算机能使用同一套标准化的信息交换码,美国国家标准局制定了ASCII码作为数据传输的标准码。

早期使用7个位表示英文字母、数字0-9及其它符号,现在使用8个位,共可表示256个不同的文字与符号。

ASCII 码是目前各计算机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英文标准码,相对于ASCII code,中文系统使用最广泛的内码则为Big-5码。

ADSL 2/2Plus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DSL的下行速度高于上行速度,所以被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ADSL是目前世界上xDSL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它的标准在1999年6月确认完成的。

ADSL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把普通电话线分成了电话、上行和下行三个信道,从而避免相互干扰。

由于语音和数据资料是分开传送,上网不会影响电话的正常使用。

通过ADSL不仅可以实现高速Internet接入,还可以获得会议电视、多媒体远程教学、远程办公、网上交互式游戏、语音业务(IP电话)、虚拟专用网络VPN等多种宽带服务。

2002年,ITU-T通过了第二代ADSL标准即ADSL2,ADSL2的传输性能比ADSL 有了较大改善。

ADSL2标准要求支持下行最高12Mbps、上行1Mbps速率。

而2003年1月通过的ADSL2+标准在ADSL2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展,通过增加下行频谱的方式提高了子载波数的数目。

其可支持的下行速率可达24Mbps,而上行速率可达1Mbps。

ASON
智能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也称智能光网络。

它通过在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中引入路由协议和信令机制,促使交换和传输在光层面的融合,向用户提供波长批发、带宽出租、OVPN、流量计费、SLA业务等等服务。

ASON第一次在光网络中实现了光信道建立的智能性,通过信令减少了人工配置的工作量,降低了运营商的维护成本和难度.同时还可以灵活提供不同的业务等级,满足迅速发展的差异化服务需要。

ASON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光网络的主流技术。

ATM
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异步传输模式),适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是一种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技术,能支持多种类型格式(如声音、数据、传真、实时视频、CD质量音频和图象等)的传输通信。

ATM是一种信元中继技术,数据分组大小固定。

ATM的传送单元是固定长度为53byte的CELL(信元),信元的信头部分包含了选择路由信息,因而它具有高速分组交换的特点.
ATM在通信的双方向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再由信令拆除连接。

由于它摈弃了电路交换中采用的同步时分复用,而改用异步时分复用,收发双方的时钟可以不同,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带宽。

BICC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BICC协议是ITU—TSG11小组制订的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

BICC协议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分离的问题,使呼叫控制信令可在各种网络上承载,包括MTP(消息传递部分)、SS7网络、ATM网络、IP网络。

BICC协议由ISUP (ISDN用户部分)演变而来,是传统电信网络向综合多业务网络演进的重要支撑工具.
BTS
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BTS是基站收发台英文缩写。

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组成.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构成了基站子系统.一个完整的BTS包括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天线和所有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

BTS可看作一个无线
调制解调器,负责移动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处理。

一般情况下在某个区域内,多个子基站和收发台相互组成一个蜂窝状的网络,通过控制收发台与收发台之间的信号相互传送和接收,来达到移动通信信号的传送。

CDMA2000
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3G通信的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之一(另两种标准分别是W—CDMA和TDS-CDMA)。

CDMA2000是TIA标准组织用于指代第三代CDMA 的名称。

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 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

CDMA2000的第一阶段也称为1x,使现有IS—95 系统的整体系统容量增加一倍,将数据速率增加到614kbps。

比1x 更高的CDMA2000技术进展包括1xEV。

CDMA2000标准由3GPP2组织制订,版本包括Release 0、Release A、EV-DO 和EV—DV.Release 0的主要特点是沿用基于ANSI—41D的核心网,在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增加支持分组业务的网络实体,此版本已经稳定。

Release A是Release 0的加强,单载波最高速率可以达到307。

2kbit/s,并且支持话音业务和分组业务的并发。

EV-DO采用单独的载波支持数据业务,可以在1。

25MHz的标准载波中,同时提供话音和高速分组数据业务,最高速率可达3.1Mbit/s 。

CDMA
CDMA是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英文缩写,它是为现代移动通信网所要求的大容量、高质量、综合业务、软切换、国际漫游等要求而设计的一种移动通讯技术。

具有抗干扰性好,抗多径衰落,保密安全性高,同频率可在多个小区内重复使用,容量和质量之间可权衡取舍等属性。

全球广泛应用的第一个CDMA标准是IS—95A,1998年的IS-95B标准提高了CDMA的系统性能,增加了用户移动通信设备的数据流量,提供对64kbps数据业务的支持.其后,CDMA2000成为窄带CDMA系统向第三代系统过渡的标准。

移动通信系统按多址连接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CDMA技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

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

CDMA移动通信网是由扩频、多址接入、蜂窝组网和频率复用等几种技术结合而成,含有频域、时域和码域三维信号处理的一种协作,因此它具有抗干扰性好,抗多径衰落,保密安全性高,同频率可在多个小区内重复使用,容量和质量之间可做权衡取舍等属性。

DWDM
DWDM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一项在现有的光纤骨干网上提高带宽的激光技术,DWDM能在一根光纤里传送多路光信号,从而提高传输性能,增加网路容量,并能进行长距离传输。

DWDM技术奠定了由电网路演进至光网路的基础。

传统的电网路(Electronic Networking)无法直接在光层(Optical Layer)进行多工(multiplexing)、切换(switching)、或路由改接(routing)等动作,在网路节点需使用光电转换设备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转回光信号,如此总体传输速率受到限制。

以DWDM为机制之光网路可直接在光层作信号运作来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克服了传统传输瓶颈,提高既有光纤的利用效率。

DSL
数字用户环路Digital Subscriber Loop
DSL(数字用户环路)是目前发展最快的高速宽带互联网接入技术,包括HDSL、SDSL、VDSL、ADSL和RADSL等,一般称之为xDSL。

它们主要的区别体现在信号传输速度和距离的不同以及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对称性的不同两方面。

DSL以普通的铜质电话线为传输介质,实现广泛,并保护了原有投资。

其中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目前世界上xDSL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ADSL针对人们上网浏览下载数据较多,而上传资料不多的网络使用特性,使下行速度高于上行速度,所以被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EDGE
增强型分组无线通信业务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
EDGE是一种基于GSM/GPRS网络的数据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通常又被人们称为2.75代技术。

EDGE是一种有效地提高GPRS信道编码效率的高速移动数据标准,它允许高达384k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充分满足未来无线多媒体应用的宽带需求。

EDGE方案于1997年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并被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通过。

从技术上讲,EDGE主要是对无线接口的改进。

但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讲,EDGE可以被视为一个提高比特率,并且促进蜂窝移动系统向第三代功能演进的有效通用无线接口技术.
FMC
固定与移动网络的融合Fixed-Mobile Convergence
FMC,指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融合,基于固定和无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提供通信业务。

FMC有网络层面的融合,也有业务层面的融合,还有终端层面的融合.FMC关注融合的网络能力和支撑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支持一系列连续的服务,而这些服务可以通过固定、移动、公共或私有的网络提供。

FTTH
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
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

根据光纤深入用户的程度,可分为FTTB(光纤到大楼)、FTTC(光纤到路边)和FTTSA(光纤到服务区)等。

FTTH是指将光网络单元安装在住家用户或企业用户处,是光接入系列中除FTTD(光纤到桌面)外最靠近用户的光接入网应用类型。

FTTH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

FTTH的优势主要是有五点:
第一,它是无源网络,从局端到用户,中间基本上可以做到无源;
第二,它的带宽是比较宽的,长距离正好符合运营商的大规模运用方式;
第三,因为它是在光纤上承载的业务,所以并没有什么问题;
第四,由于它的带宽比较宽,支持的协议比较灵活;
第五,随着技术的发展,包括点对点、1.25G和FTTH的方式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功能。

GPRS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分组数据承载业务,它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

GPRS作为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演变的过渡技术,使移动通信与数据网络合二为一,使IP业务得以引入广阔的移动市场.GPRS与GSM最根本的区别是,GSM是一种电路交换系统,速率为每秒9.6Kbps,而GPRS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

GPRS业务将给用户和运营商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以及更大的机会:向用户提供第三代业务进行市场开拓,同时延长GSM的生存周期。

GPRS的主要特点是:GPRS向用户提供从9kbps到多于171。

2kbps的接入速率。

更为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可动态地向单个用户分配位于同一载频上的1到8个时隙。

无线接口资源可根据业务流量和运营者的选择在语音和数据业务之间共享。

GPRS支持上行和下行的非对称传输更为有效地实现和IP网络的互通.GPRS从协议
结构上提供了和IP网络、X。

25网络的互通。

GPRS能向用户提供Internet所能提供的一切功能。

用户在拥有一个电话号码的同时将拥有一个固定的或动态分配的IP 地址.GPRS用户的建立时间更短。

GPRS运行者可以将用户的业务流量作为收费标准。

GPRS向用户提供比GSM数据业务更为丰富的数据业务(还包括补充业务和短消息业务),支持四种QoS。

GSM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GSM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是1992年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统一推出的标准。

它采用数字通信技术、统一的网络标准,使通信质量得以保证,其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GSM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运营网络。

GSM移动通信网的传输速度为9.6K/s,包括GSM 900:900MHz、GSM1800:1800MHz 及GSM-1900、1900MHz等几个频段。

由于相对模拟移动通讯技术GSM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所以简称2G。

HSDPA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项目组(3GPP)公布的一种新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是为了满足上/下行数据业务不对称的需求而提出的一种调制解调算法,它可以在不改变已经建设的WCDMA网络结构的情况下,把下行数据业务速率提高到10Mbps。

作为WCDMA的R5版本,HSDPA和WCDMA拥有同样的体系结构和硬件平台,它是WCDMA网络建设后期提高下行容量和数据业务速率的一种重要技术。

HSDPA 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满足运营商在3G网络成熟期面临容量需求特别大时进行扩容的实施。

H.320/H。

323
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由终端设备、多点控制单元(MCU)和传输承载网络在内的通信网络组成。

H.320、H.323是目前视讯会议系统最主要的标准.
H.320系统目前应用最普遍,性能稳定可靠,能够在传统的TDM网络上提供较好的会议业务能力,价格稍贵。

H.323协议在1996年通过ITU—T组织的认可,成为其H系列(视听及多媒体)系统协议之一.它说明了在无服务质量保证的分组交换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信息交互的终端的功能、结构以及各个传输信道所遵循的协议。

其目前最好的应用方式是在宽带LAN上实现。

但其实现简单,应用灵活,除了支持专业终端还可以将PC机作为终端使用。

H。

323采用包交换技术,基于TCP/IP网络平台,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实现视频、语音和数据的三网合一.H.323具有H。

320技术无法相比的灵活性和带宽的综合利用功能.
ITU
国际电信联盟ITU
ITU是电信界最权威的标准制订机构,成立于1865年5月17日,1947年10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经过100多年的变迁,1992年12月,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电信环境,保证ITU在世界电信标准领域的地位,ITU决定对其体制、机构和职能进行改革。

改革后的ITU最高权力机构仍是全权代表大会。

全权代表大会下设理事会、电信标准部门、无线电通信部门和电信发展部门。

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设有正、副秘书长。

电信标准部、无线电通信部和电信发展部承担着实质性标准制订工作,各设1位主任。

目前电信标准部设有14个研究组,分别从事网络和业务运营、电信经济和政策在内的资费和结算原则、电信管理网和网络维护、对电磁环境影响的保护、外部设备、数据网和开放系统通信、远程信息处理系统的特性、电视和声音传输、电信系统的语言和一般的软件问题、信令要求和规约、网络和终端的端对端传输特性、网络总体方
面、传送网络、系统和设备、多媒体业务和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无线电通信部设有8个研究组,分别从事频谱管理和业务间共用与兼容、无线电波传播、固定卫星业务、科学业务、移动业务、固定业务、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等方面的研究。

ITU成员由各国电信主管部门组成,同时也欢迎那些经过主管部门批准、ITU认可的私营电信机构、工业和科学组织、金融机构、开发机构和从事电信的实体参与电联活动.ITU每年召开1次理事会;每4年召开1次全权代表大会、世界电信标准大会和世界电信发展大会;每2年召开1次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
ISO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

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及其有关活动,国际标准化活动最早开始于电子领域,于1906年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标准化机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IEEE
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是一个美国的工程技术和电子专家的组织,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标准组织。

IEEE致力于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和与科学有关的领域的开发和研究。

IPTN
IP电信网IP Telecom Network
IP电信网是一种建立在IP网络上,能够满足电信运营需求,为运营商带来增值的通信网络解决方案。

它可以承载传统的PSTN业务和数据专线业务,支持电信级服务质量的IP新业务。

IP电信网不是否定现有的IP网络,而是对现有IP网络的改造,解决IP网络QoS、安全、管理等问题。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d Digital Network
ISDN是以综合数字电话网(IDN)为基础发展演变而成的多种电信业务,用户能够通过有限的一组标准化的多用途用户网络接口接入网内。

CCITT1980年对其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ISDN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即用户终端间的传输全部是数字化的。

ISDN改变了传统的电信网模拟用户环路的状态,使用户可以获得数字化的优异性能。

ISDN支持范围广泛的各类业务,不仅可以提供话音业务而且要以提供数据、图像和传真的各种非话业务。

还可以在用户需要通信时提供即时连接,而且能提供专线连接。

ISDN通过用户接口,将各类不同的终端纳入到ISDN网络中,使一对普遍的用户线最多连接8个终端,并为多个终端提供多种通信的综合服务。

基本速率接口的ISDN线路提供两个64Kbps和一个16Kbps 的信道带宽(2B+D),其中一个64Kbps 用于传输话音,另一个64Kbps用于传输数据,16Kbps用于传输信令等服务信息.
IPTV
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技术。

IPTV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流媒体服务、节目采编、存储及认证计费等子系统,主要存储及传送的内容是以MP-4为编码核心的流媒体文件,用户终端可以是IP机顶盒+ 电视机,也可以是计算机.
不同于传统的模拟式有线电视和经典的数字电视,IPTV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作为主要终端电器,通过互联网络协议来提供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多种数字媒体服务。

IPTV采用高效的视频压缩技术,视频流传输带宽在800Kbps,用户可以得到高质量数字媒体服务。

同时,用户有广泛的自由度选择宽带IP网上的视频节目。

媒体提供者与消费者也实现了实质性的互动。

IP
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是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

它由底层的IP协议和TCP协议组成的。

在Internet建立之前,全球各地已有的局域网络存在不同的网络结构和数据传输规则,TCP/IP是国际上第一套通用的网络协议,使世界各地的电脑等设备能够链接到互联网上,并互相访问及共享资源。

网际协议IP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它定义了Internet数据包的标准格式和地址规则,从而实现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

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主机的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目的地址,这使每个数据包都能通过路由到达目的主机.
IP协议是没有面向链接的,它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

它将数据包上传到TCP层。

由TCP传输控制协议将包排序并进行错误检查,同时实现虚电路间的连接.
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

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影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新版本的互联网协议IPv6被正式提出,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

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解决地址短缺问题以外,IPv6还有以下优势:提高网络的整体吞吐量、改善服务质量(QoS)、安全性有更好的保证、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更好实现多播功能。

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