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1月份四校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东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1月份四校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藩属(pān)棕榈(zōng lǘ)国玺(xǐ)繁文缛节(rù)
B . 嗣位(sì)戕害(qiāng)蟊贼(máo)嗜杀贪淫(shì)
C . 闷热(mēn)忏悔(qiàn)教诲(huì)阿谀献媚(ē)
D . 浅薄(báo)战栗(lì)虔诚(qián)万恶不赦(shè)
2. (2分)(2019·温州模拟)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古都长安出发的驼队翻越崇山峻岭,驰骋朔(shuò)漠绿洲,用脚步丈量广袤(mào)地域、崎岖道路。

那商旅络绎不绝、穿流不息的商贸通道,成了融汇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B . 眺望远处,烟霭苍茫,山路蜿蜒,阒(qù)然无人,不禁浮想联翩:春看妩媚,夏见丰腴,秋赏缤纷,而今冬窥骨气—一舍弃过眼繁花,留下铮铮(zhēng)铁骨与浩然正气。

C . 那朝天举着喇叭的玉米、高粱,那地上匍匐前进的豆苗、瓜蔓(màn),无不迸(bèng)发出盎然生机、蓬勃活力,不知道那有闲情逸志的文人们是否喜欢这夏日热烈急促的旋律。

D . 世人常常处心积虑妆扮自己的历史,但身体孱(càn)弱的瞿秋白却执拗(niù)地说“不”。

他的品格和风范,如平原上的高山岿然峻拔,像下临深谷的峰峦磊落奇崛。

3.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近几年,国内许多风景名胜区实行“一票制”,将景区内多个景点门票捆绑搭售。

这种做法引起了人们的置疑和不满,许多游客认为这是变相涨价。

一个知名景区要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赢得游客的口碑,如果过分依赖“门票经济”做“一锤子买卖”,对游客的意见充耳不闻,一意孤行,一旦引起游客的反感乃至抵触,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A . 置疑
B . 一锤子买卖
C . 充耳不闻
D . 乃至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登上空阔幽静的山巅,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红叶,充塞耳鼓的是叽叽喳喳的鸟鸣,“驴友”们高兴地席地而坐,吹着山风,唱着歌谣,快乐异常。

B . “光盘”行动的发起者说,“光盘”行动就是在饭店就餐时倡导人们讲究勤俭、节约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就打包带走。

C . 从各国对黄灯的规定来看,设置黄灯的目的在于为驾驶员在红灯和绿灯之间提供一个“缓冲时段”,提醒驾驶员判断一下是过去还是停下。

D . 商务部表示,在促销活动期间,餐饮企业不得故意推诿、拖延提供相关商品或服务,不得强制附加销售其他商品或服务。

5. (2分) (2017高一下·山东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明清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的称为“监生”。

B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C . “先大母婢也”中“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如已死的皇帝为先帝,已死的父亲为先考,已死的母亲为先妣,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D . 元杂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其中“生”为男性角色,“旦”为女性角色,“正旦”是指女主角。

6. (2分)下列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章,作者以“始得”的惊奇反衬出“未得”的遗憾。

B .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想北平》)——本句要表达的是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感情,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

这种感情炽热而深刻,以致于缺失了理性和认知,爱得感性,爱得不顾一切。

C . “万山红遍,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将一个个单一的意象,组成有时空距离的、层次感强的有机画面,使其产生连贯、对比、烘托、暗示等作用,传达出更为丰富的思想感情。

D . 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的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用排比的修辞和倒装的句式,描摹了地坛四百多年来的荒凉和颓败,写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万物的无奈。

7. (2分) (2017高一上·石家庄期中) 下列划线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B .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诸郎中执兵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C . 未尝见天子约为婚姻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D .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邂逅不如意
8. (2分) (2019高一下·湖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实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视:看
B . 予羁縻不得还,羁縻:迷路
C .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声义:伸张正义
D . 大阉亦逡巡畏义逡巡:侵略
9. (2分)对下面词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词以这几个句子开头的好处是: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形胜”二字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自古”强调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称杭州为“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都会”“繁华”,为点睛之笔。

)
B .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这几句词在句式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是:对仗工稳,情韵亦自悠扬。

白天吹笛子,夜晚唱菱歌,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

“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做了栩栩如生地描绘,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
C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词以写景起笔的原因是:作者择取的景有送别的长亭、凄切的寒蝉,黄昏时分,骤雨刚停,这一切都在营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为下面抒写情事打下基础。

所以起笔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
D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个词句的妙处首先在于“念”字用得特别好。

“念”字是去声。

“名词转折跌宕处,多用去声,何也?非去则激不起。

”此词以去声“念”字作为领格,承上启下,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遥远。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

“千里”以下,改用长句,声调和谐,景色如绘。

“烟波”“暮霭”“沉沉”,着色可谓浓矣;“千里”“阔”,空间可谓广矣。

词人以浓重之色压在心上,衬托离愁之重,以空间之无际衬托离愁之无限。

)
10. (2分)对下面两首“咏秋”的七绝,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行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A . 两首诗都跳出了同类作品悲秋的窠臼,刘诗以格调昂扬见长,徐诗以意境闲适取胜。

B . 两首诗都押平声韵,都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乏清新之词。

C . 刘诗是身处逆境而志不灭的深情礼赞,给人以哲理启迪,徐诗是怡然而忘俗的田园短歌,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D . 刘诗用虚实结合写法,由虚入实,对比鲜明;徐诗用静动映衬写法,寓动于静,言近旨远。

二、诗歌鉴赏 (共2题;共16分)
11. (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太阳
艾青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1937年春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太阳从远古的墓茔、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穿过黑暗的年代而来,诗人借此暗示光明诞生于黑暗和死亡。

B .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暗示了光明的到来将使万物复苏,众生一片欢欣鼓
舞。

C . “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暗示城市人民翘首以盼,将用他们所特有的方式欢迎光明的到来。

D . “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表明诗人决心从人世苦难的感受中挣脱出来,振奋起来,去追求未来的光明。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人以太阳象征光明和未来,讴歌大变革的伟大时代,以满腔激情感染读者,使人们能够预感到一个新的时代就要诞生了。

B . 第一节的中心句是“太阳向我滚来”,前面的修饰成分从时间、方位、情状等方面展现日出时动人心魄、气象恢弘的景象。

C . 诗歌通过坟茔、黑暗、死亡等意象来烘托太阳,通过一系列万物复苏的动态意象来正面烘托太阳,使其象征意义格外鲜明。

D .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把以太阳为核心的一串意象有机地组接起来,太阳、高树繁枝、河流、虫蛹、城市等景物都被人格化。

(3)为什么说这首诗是浪漫主义杰作?试作分析。

(4)闻一多先生曾经认为“太阳向我滚来”一句不如改为“我向太阳奔去”,其实还是艾青的原句好,试说明理由。

12. (12分) (2017高三上·葫芦岛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州桥①
王安石
州桥踏月想山椒② ,回首哀湍未觉遥。

今夜重闻旧鸣咽,却看山月话州桥。

【注】①州桥:在汴京。

这首诗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回想旧游汴京所作。

②山椒:山顶。

这里指离王安石在金陵的住宅不远的钟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诗的起句扣题,承句进一步阐释。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当年在州桥赏月,想念自己在金陵的家。

B . 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在金陵赏月,听着泉水呜咽,看着明月,又想起在州桥赏月的那晚。

C . 前两句实写了州桥和溪流,后两句州桥是虚写,溪流是实写。

时空不同,虚实也就不同。

D . 本诗两次写到明丽动人的月色,以乐景写哀情,通过人事的变迁,表现诗人复杂的情感。

E . 本诗通过时空的切换或剪辑,以跳跃幅度很大的意象联结,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难以言传的情怀。

(2)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起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请从内容和感情基调方面,简要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7高二下·盘山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来者犹可追。

(2)自古皆有死,________。

(3) ________,任重而道远。

(4)饭疏食饮水,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________,言思忠,事思静,疑思问,________,见得思义。

(6)君子之于天下也,________,无莫也,________。

(7)不愤不启,________。

(8)我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14. (18分) (2019高三下·太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吉祥如意
郭文斌
五月是被香醒来的。

娘一把揭过捂在炕角瓦盆上的草锅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

五月就醒了。

五月一醒,六月也就醒了。

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甜醅子。

娘说,看今年这甜醅发的,就像是
好日子一样。

五月把舌头伸给娘,说,让我尝一下。

娘说,还没供呢,端午吃东西可是要供的。

五月和六月就呼地一下子从被筒里翻出来。

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供桌,甜醅子和花馍馍已经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秘的味道,仿佛真有神仙在等着享用这眼前的美味呢。

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吉祥/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
爹念叨完,带领他们磕头。

六月不知道这头是磕给谁的。

但他觉得跪在地上磕头的这种感觉特别地美好。

供完,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

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

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邪门歪道呢。

甜醅子是莜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

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

接着,娘给他们绑花绳,说这样蛇就绕着他们走了。

又给他们的口袋里插了一根柳枝。

有点全面武装的味道,让六月心里生出一种使命感。

五月和六月在端午的雾里走着。

六月看着姐姐五月手里的香包,眼里直放光。

六月的手就出去了,他把香包举在鼻子上,狠命地闻。

五月看见,香气成群结队地往六月的鼻孔里钻,心疼得要死,伸手要去夺,六月忙把香包送到她手上。

五月盯着六月的鼻孔,看见香气像蜜蜂一样在六月的鼻孔里嗡嗡嗡地飞。

五月把香包举在鼻子前面闻,果然不像刚才那么香。

再看六月,六月的鼻孔一张一张,蜂阵只剩下一个尾巴在外面了。

嗨嗨,五月被六月惹笑了。

六月知道,五月今年已经试手做了两个香包了。

娘说,早学早惹媒,不学没人来。

五月就红着脸打娘。

娘说,女靠一个巧,巧是练出来的。

五月就练。

一些小花布就在五月的手里东拼拼西凑凑。

但很快六月就忘了这个问题。

因为他看见了蛇。

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

六月说,我们不是绑了花绳儿了吗,不是吃过供过的花馍馍了吗?五月说,娘不是说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吗?六月说,娘不是说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吗?
这样说着时,那圆开始转了,很慢,又很快。

当他们终于断定,它是越转越远时,五月和六月从对方身上,闻到了一种香味,一种要比香包上的那种香味还要香一百倍的香味。

娘教五月如何用针,如何戴顶针。

五月第一次体会到了往布里顶针的快乐,把两片布连成一片的快乐。

五月缝时,六月趴在炕上看。

五月的针不防就滑脱,顶到肉里去,血就流出来。

五月疼得龇牙咧嘴。

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么服帖呢?
山顶就要到了,五月和六月从未有过地感觉到“大家”的美好。

即使那些平时憎恶的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可爱。

五月和六月到了山顶。

太阳从东山顶探出头来,就像一个香包儿。

上山采艾的人们就像听到太阳的号令似的一齐伏在地上割艾了。

五月说,这艾就要趁太阳刚出来的一会儿采,这样采到的艾既有太阳蛋蛋,又有露水蛋蛋。

这太阳蛋蛋是天的儿子,露水蛋蛋是地的女儿,他们两人全时,才叫吉祥如意。

六月奇怪姐姐怎么把太阳和露水说成蛋蛋。

蛋蛋是娘平时用来叫他们的。

六月蹲下来,拿出篮子里的刃子准备采艾。

但是六月却下不了手。

一颗颗玛瑙一样的露珠蛋儿被阳光一照,像是一个个太阳崽子。

六月一下子明白了姐姐为什么要用蛋蛋来称呼太阳和露珠。

一刃子下去,就会有好几个太阳蛋蛋死掉。

六月还是下不了手。

姐姐又笑了,说,你觉得他们可怜,可以先把它们摇掉啊,让它躺到地里慢慢睡去。

这一摇,又把六月的心摇凉了,让六月看见了一个个美的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

他第一次感到了这美的不牢靠。

而让这些美死去的,却是他的一只手。

六月第一次对自己开始怀疑起来。

六月开始采艾。

采着采着,就把露珠儿和手的问题都忘了。

他很快沉浸到另外一种美好中去。

那就是采。

刃子贴地割过去,艾乖爽地扑倒在他的手里,像是早就等着他似的。

六月想起爹说,采艾就是采吉祥如意,就觉得有无数的吉祥如意扑到他怀里,潮水一样。

一山的人都在采吉祥如意。

多美啊。

现在,六月和五月的怀里每人抱着一抱艾,抱着整整一年的吉祥,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端午里。

他们的脚步把我的怀念踩疼,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开篇“五月是被香醒来的”,用“香”揭开了端午节民俗风情的喜庆序幕,也奠定了作品诗意的书写基调。

B . 五月和六月“抢香包”的情节,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对美好的热爱,也为下文写“缝香包”的情节做了铺垫。

C . 发好的甜醅“就像是好日子一样”,花馍馍“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小说着意展示生活的美好,意在表现人物对生活的感恩与珍重的态度。

D . 小说结尾“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疼”中有对淳朴民俗的眷恋,有对童真心灵的赞美,也隐含着对传统迷信的反思。

(2)小说中写五月和六月遇到蛇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在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15分)
15. (5分) (2020高一上·池州期末)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近期,部分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快速发展,出现了产品运作管理不规范、误导销售、违规展业等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有效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银保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进一步加强对结构性存款业务的监督管理,推动银行严格执行相关监管规定,有效防范风险。

16. (5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小明想写一副庆祝哈三中九十五周年校庆的对联,写完上联后看到月考成绩不佳,无心写出下联,请你帮他对出下联。

上联:九五芳华敦品励学传薪火
下联:________。

17. (5分) (2020高二上·金华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垃圾并非天然需要分类的。

父辈们都说他们小时候,饭都吃不饱,厨余垃圾是极少的;塑料制品太稀罕了,白色垃圾不存在的。

________,填埋成本低,大自然鬼斧神工也可以降解。

问题就在于,垃圾越来越多,“垃圾国城”频频见诸报端,分解远远跟不上生产,垃圾挤压到了正常的生活。

而垃圾分类,是推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措施。

有分类,才能更好分解。

________,才能变成资源,才能为地球减负。

当然,________,边际成本也会越高。

邻国日本以垃圾分类严苛出名,但也正面临垃圾分类过细,人力成本与物流成本太高的问题,这其实从反面说明了分类的成本。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8. (5分) (2019高二上·伊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小张大学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计算机工作,就在一家公司做会计。

三年多过去了,他发现这种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他想换工作,向计算机公司海投简历,接到几家面试通知,但都未成功。

面试官说他没工作经验。

现在知识更新快,他学的那些已跟不上时代了。

他打算充电再考几个证,却静不下心来。

工作忙,没空看书;想辞职专攻计算机,又觉得代价太大。

为此,他每天闷闷不乐,工作不如以前有激情了。

前段时间,他又
觉得自己适合做文字工作……
材料二:小刘大学学的是金融。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保险营销。

虽专业对口但没什么业绩。

他辞职做了会计,后又退出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不喜欢和数字打交道。

陆续换了几份工作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自己擅长做文案策划之类的工作。

于是,下班后,他坚持学习文案策划,最终成功转型。

现在,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天都神采飞扬。

上述现象引发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给小张或小刘写一封信,表达你的看法,阐述你的理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行健”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诗歌鉴赏 (共2题;共16分)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14-1、
14-2、
14-3、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15分)
15-1、
16-1、
17-1、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