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一) 2类常考题型—师生共
高三语文课程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课程复习教案高三语文课程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
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像《醉翁亭记》,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12年后(1070年)拜相。
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一)指名朗读、口译。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1一、导读: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日,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独具匠心,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二、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
老师略作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进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放录音、正音。
学生听录音一遍。
老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多音字:会稽(kuàijī)感慨系之(xì)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四、朗读课文。
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五、品读课文。
结合说明,熟识文意,并思索: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状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探讨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擅长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
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六、布置作业: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索练习一。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2教学重点1.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2.了解唐代诗歌进展历史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4.把握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教学难点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教学过程唐代是我国诗歌进展的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珍宝,历经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烁着不灭的光线。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教案5篇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教案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教案1一、养成良好的阅读答题习惯。
阅读题的答案都在试卷中,对文本的阅读要精磨研细,既要宏观把握,又要在微观上细致思索。
一般来说,对文本的阅读实行三步阅读法:第一步,精读文本,把握中心;第二步,粗读文本,理清结构;第三步,比对选项,认真分析。
阅读要有整体意识。
阅读的过程中随手勾画要点与各段的中心句,读完文章一定要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中心?各段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联系?作者的行文思路是什么?有很多同学在日常做题中没能读懂文本,有的甚至就直接抛开了文本,盲目做题。
尤其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有的选项在文中根本就找不到对应点,只有读懂了文章才能准确作答。
对于文本一定要有一个整体意识,不要盲人摸象,只见一叶,不见森林。
审题要有要点意识。
选项中要求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必须看清,一边读题一边勾画要点,才不致遗漏要点,准确作答。
主观题要认真读懂题意,确定是作用类还是意蕴类?赏析还是含意?概括还是分析?要求把握情感还是归纳概括?明确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准确作答。
主观题答题要有精准意识。
审清题目要求,按要求作答,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分条陈述,要言不烦。
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啰啰嗦嗦写了一大通,却都不在要点上。
建议考生在答题之前先在草稿纸上理清答题思路,避免盲目作答。
客观题作答要有精细意识。
对每一个选项要放回原文,句联系段,段联系层,层联系文章整体,既要考虑字词表述上的差别,也要考虑在整体上的作用。
高考考查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同时也是日常的学习习惯。
这一切细致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仅仅在高考时自我提醒就能做到的。
有人说,一个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那么,如果你在这些做题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从现在开始,向优秀看齐。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细致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
老师编写教案是一个探讨教学支配或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员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1《红楼梦》1分析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及其性格特点,学习在比较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抄检”这一重大事务在整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是大观园、贾府及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3相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及必定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向。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理解“抄检”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接受“阅读评点式”教学。
因课文较长,所以必需给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又由于《红楼梦》的“网状结构”,前后关联,交织贯穿,严密有机,没有哪一章节可以完全从书中独立出来而不牵连四周筋络(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楼梦》是难以节选的),所以学习本文(即第74回)应适当联系第73回、第75回、第77回、第92回等与课文前后有关联的情节内容,辅以精要的评点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及课文在全书中的作用。
媒体设计课前可以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片头音乐,把学生带入《红楼梦》那特有的惆怅感人的氛围之中。
结课时再播放电视剧《抄检大观园》的情节、画面,与课文比较学习,以加深理解。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空前的,到目前为止也是绝后的文学奇迹,毛泽东把它与中国古代“四大独创”同日而语。
《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人们对它阅读、探究的热忱经久不衰。
今日我们学习在全书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章节,也是情节进展中的一个大事务、大波澜——《抄检大观园》。
(解说:此导语旨在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爱好和重视,以及对《红楼梦》的阅读爱好。
)二、解题课文选自《红楼梦》第74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抄检”,搜查并没收,是课文“文眼”所在,包含“抄检的起因”“谁抄检谁”“抄检什么”“抄检过程”“抄检结果”等问题。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3篇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复习高中语文知识,巩固基础;2. 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3.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5分钟)1. 教师进行简单提问,复习学生上次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回忆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分别进行相关语文知识的讲解,带领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2. 整理知识总结,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
三、综合练习(30分钟)1. 进行综合练习,包括语法、作文等方面的练习。
2. 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四、文学鉴赏(30分钟)1. 教师讲解一篇名篇或优秀作品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 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分析作品的结构和主题,并进行讨论。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
2. 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教学,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有了较好的复习,对重点和难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文学鉴赏的活动,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文学素养。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下一步,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巩固复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蜀道难》这首古文诗,了解作者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2. 掌握古文诗的基本意义和诗歌形式,并能正确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解读;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品味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蜀道难》的基本内容和含义;2. 分析诗歌的结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抒发,把握作者表达的主题;2. 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解析诗歌。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七篇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七篇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七篇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都有哪些?综合学习既符合语文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点。
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应该积极提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2.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3.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
4.积累“故”、“尽”、“属”、“即”等实词义项,“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5.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重点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
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难点文中的语言和大量的典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陆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
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
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鸛鹊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
二、关于文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
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关于作者: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全套教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全套教案目录1.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一)2.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二)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三)4.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低分作文的弱点5.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6.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压缩语段(二)7.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一)8.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二)9.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三)10.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学会分析议论文事实论据11.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12.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访谈1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之调查报告、科普作品14.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小说阅读答题指导(一)15.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小说阅读答题指导(二)16.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开好“凤”头扣人心17.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扩展语句18.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一)19.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二)20.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三)21.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四)22.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五)2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六)24.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词语(一)25.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词语(三)26.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词语(二)27.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考场作文文采训练28.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观点型命题的审题立意29.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一)30.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三)31.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二)32.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一)3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三)34.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二)35.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四)36.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炼字型37.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38.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综合运用之漫画39.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一)40.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三)41.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二)42.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一)4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攻略(一)44.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高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攻略(二)45.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压缩语段(一)46.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压缩语段(二)47.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48.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古诗词鉴赏之诗歌语言49.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实用类文本50.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小说阅读51.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扩展语句52.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散文阅读53.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正确使用成语(四)54.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论述类文本55.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诗词鉴赏56.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诗词鉴赏之思想感情57.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四)58.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语言表达运用59.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辨析并修改病句(四)60.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二)辨析并修改病句(一)【学习目标】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8份) 人教课标版

第一课时正确辨析和使用实词《考纲解读》.考查重点有变化:年之前江苏卷的考查重点是成语,从年高考开始同时考查两字词语和成语。
这标志着以后在备考时要扩大词语的复习范围。
.考查形式灵活:一般为选择题,年江苏高考卷采用了实词与成语合并考查的形式,一改以往只考成语的模式。
.高考主要考查近义实词的使用与辨析,侧重考查实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而不是静态的词典中的固有含义。
《知识要点》(一)关注实词的三个方面、实词的意义、实词的用法、实词的色彩(二)辨析和使用实词的方法:“看”.看词义轻重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
.看适用范围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
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
.看表达侧重对近义词词义的辨析,关键是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
辨明了近义词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语素的意义也就清楚了。
.看适用对象有很多实词有特定的适用对象。
辨析适用对象的差异也是区分实词的方法之一。
主要看词语是用于自己还是用于他人,是表谦称还是表敬称,是适用于一般对象还是适用于特定对象。
.看成分搭配在语言实践中,词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
.看词性语法根据词性可以判断某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确定词的语法功能,从而准确辨析词义。
.看习惯用法有些词语意义虽然接近,但其习惯用法不同。
.看感情色彩从感情色彩论,词语可分为褒义(含肯定、赞许、喜悦的感情)、贬义(含否定、贬斥、憎恶的感情)和中性(既不明显褒奖,也不明显贬斥)三种。
.看语体风格语体指为适应不同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言体式,一般分为口语(通俗)和书面语(较庄重文雅)两大类,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等。
如“见面”和“会见”,“办法”和“措施”,“害怕”和“胆怯”,都有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之分。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5篇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1课型:复习策略指导课教学目标:学会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学会把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重点;学会设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方法;学会调控修辞方法部分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学生解答近几年高中会考、高考中有关修辞方法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修辞方法部分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可能一:不知道,或不太知道。
可能二:根据高考说明回答“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应该根据以下两方面——考试说明(包括会考高考)b、考试试题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4个能力考核点:(幻灯投影)能够辨识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列出8种,会考列出12种);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_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修辞部分的复习重点教师提引: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
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
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会考的选择题中,修辞方法是必考题,题型已由单一的辨识题演变为辨识修辞方法与理解表达作用结合考的形式。
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5篇

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5篇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5篇高三语文的教案怎么写。
一个完整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还要注意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精选篇1)我们的母语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理应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
语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语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
学生用情感领悟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染着学生的情感;学生用智慧解读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提升学生的智慧;学生用心灵品味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雕琢着学生的心灵。
因此,母语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中的一股甘泉。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
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
因此,课的境界乃是无课。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
“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
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全神贯注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
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旨趣、读的韵味、读的神采。
语文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经验和人生体验为基础,对文本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的过程。
古人有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正所谓“一轮皓月当空照,千江有水千江月”。
把课文读通,对多数学生来说并非易事。
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精选12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1“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级。
主要考查学生用词是否准确,语言是否简约、合乎语境、得体恰当,语脉是否贯通,主题是否明确,语句是否有文采等能力。
①题型明确,主观题和客观题互现。
考查“连贯”多采用选择题,其他采用主观题。
如20xx年采用选择题的有北京、辽宁、广东、课标全国卷,20xx年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增加了福建卷、全国卷、湖南卷等。
②考查方式灵活。
既可以综合考查,又可以单项考查,也可以几项结合考查,还可以结合语段压缩、图文转换、宣传语、公益广告、新闻评论和启事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性考查。
如20xx年四川、安徽、广东卷,20xx年山东、天津、福建、安徽卷。
③考查重点明确。
“连贯”“得体”是考查的核心和重点,“连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得体”多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体现日常实用的特点。
重点考查“得体”,如20xx年安徽、湖南、山东、重庆卷等。
④语言材料、背景环境多选用贴近现实和时代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如20xx年的天津、安徽、全国卷,20xx年的广东、江苏、天津、浙江卷等。
真题体验1.[20xx·课标全国卷]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B.⑥①④②③⑤C.⑤③④①⑥②D.③⑤④⑥①②[解析]答案及解析参见本专题“现场指导”。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7篇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7篇高考语文复习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重点:1、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二、教学过程㈠导入:(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在水一方》。
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明确]《诗经》中的《蒹葭》,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诗经》中的其他作品。
㈡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㈢引入《氓》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㈣指导诵读放录音:第一遍,提醒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二二节拍)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并让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㈤词汇掌握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于—吁无—毋说—脱等等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词语(至于以为泣涕子贿宴)3、找出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其黄而陨:黄,名词活用作动词,变黄。
士贰其行:贰,数量词作动词,有二心。
二三其德:二三,数量词作动词,经常改变。
㈥小组讨论理清思路(用两个字概括诗歌大意)[明确]恋爱婚变决绝(板书)㈦自主合作探究《氓》是一首叙事诗。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通用7篇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通用7篇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通用7篇语文的教学课件很有意义的。
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篇1】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创新的发展思路,坚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质量,把教材教活,把学生教活。
学情分析全年级共1100多人,14个教学班,1-4班为实验班,5-6班为阳光班,6-14为普通班,中考位置分在58、5分以上,只有20多人,在46、4分以上占700多人,相当一部分在46、4分以下,甚至还有少量的在41、4分以下,大部分学生底子不厚,学生学习习惯不很好,语文教学任务艰巨。
目标任务1、规范现代汉语文字、词语的使用,规范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应用。
2、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中外文章、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在写作方面,引导学生在感受与思考、想像与联想、个性与创新等方面发展能力。
4、在口语方面,训练学生大胆开口,引导学生说话文明得体。
措施方法1、先备课,后上课,追求灵活多变的教法,创造生龙活虎的课堂。
2、分析学生,研究教法,听课,评课,每周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
3、坚持业务学习,积极参加校本研究,完成上级安排的活动。
4、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合,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教法分析1、相信主体而不夸大主体。
2、严谨自律,为人师表,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3、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
4、重视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
步骤安排1、9、10月份完成第五、一、二单元教学,11、12月完成第三、四、六单元教学,1月复习。
2、每单元完成相应的《作业本》练习和活页练习,完成读本上的自读指导。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6篇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6篇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精选篇1一、学习目标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二、知识梳理(一)古诗词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表达方式等。
1.表现手法抒情类: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描写类:动静,虚实,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白描,乐景衬哀情)其他: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衬托(正、反衬)2.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借代设问用典顶真等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二)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增强了感染力。
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课前预习(一)说说下列诗句的主要表现手法: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抒胸臆)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4.杨柳岸晓风残月。
(借景抒情)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互文)6.樯橹灰飞烟灭。
(借代)7.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白描)(二)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借代,对比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设问3.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夸张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双关对偶拟人5.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夸张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设问7.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
拟人(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进行描写,而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于景,含蓄有味。
语文高三期末复习教案

语文高三期末复习教案语文高三期末复习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高三期末复习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高三期末复习教案1设计说明:该教学设计是在分析教材和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篇课文是新课标必修五教材中的古代抒情散文单元的一篇文言文首先,作为文言文,要重视吟诵、品读,于是在教学中我加大了朗读的份量,设计几种朗读方式,包括教师的范读,学生的齐读、单读、分散读,在朗读中积累文言词语、句式知识、体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其次,《陈情表》是古代散文中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文本中涉及的语汇较多,消化理解文言实词是学生读懂文本、真正理清文本思路的前提,也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因此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授课中让学生结合文本详尽的注释疏通文意,教师做适当的点拨进而针对文本提出所陈何情文本的教学设计流程也是按照这一顺序展开的。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掌握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通过诵读,理解所陈之情,体会陈情的方式。
3、品味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悟以情动人的陈情艺术,进而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
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蕴含的真挚感情。
2、点拨法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领会文中蕴含的拳拳真情。
3、讨论法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中获取新知。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魏晋时期,时局动荡,风云变幻公元265年,司马炎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晋,魏国灭亡晋武帝司马炎为了稳定局势、巩固政权、笼络人心,便采用怀柔政策,大力征召西蜀名士入朝为官,于是蜀汉旧臣李密便走进了他的视野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一手抚养长大,以孝谨闻名,博学善辩但就在晋武帝下诏征辟的时候,李密年迈的祖母已经是“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一面是宠命优渥的皇帝诏命,一面是难以割舍的祖孙之情;一面是言辞切峻的朝廷诏书,一面是恩重如山的养育之恩,在这人生的重要抉择之时,李密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李密的《陈情表》。
高三年级语文复习学案

高三年级语文复习语言运用“语言得体”学案【学习目的】懂得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学习要点】1、通过习题分析,寻求规律。
2、根据场合、对象、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
【课前预习】初次见面说——好久不见说——请人批评说——求人原谅说——麻烦别人说——向人祝贺说——中途先走说——托人办事用——赞人见解说——看望别人用——宾客来到用——请人勿送说——归还原物说——老人年龄称——问人姓名说——答说己姓说——等候客人——未及欢迎——赠人书画——称人学生——平辈年龄——【学习过程】一、了解什么是“得体”?得体,它的词语含义是指言语、行动等恰如其分。
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有人通俗地说,所谓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
这是很有道理的。
二、了解高考考查内容和常见题型:高考考查内容1、考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谦、敬词的误用问题。
2、考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说话注意分寸,符合人物的身份、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3、转述过程中,如何做到清晰、得体4、常见应用文体注意语言的得体常见高考题型1、判断选择;2、判断并修改;3、情境对话与设置;4、转述;5、应用文写作(请柬、广告语、贺卡等题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题型。
包括建议、欢迎辞、留言便条、赞赏语、邀请语、开场白、求职信、补写语句、补写言外之意等)(一)看()例题1: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挑柴火)者过来。
”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就过去了。
秀才又问:“价钱几何?”挑夫只听懂“价钱”二个字,就开了个价。
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降价)”这回挑夫怎么也听不懂,于是挑起柴火走了。
秀才很尴尬,请问他尴尬的原因是什么?要求学生把秀才说的三处话改成大家能听得懂的三句话,知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知识链接:交际对象有性别、年龄、身份、文化背景等具体因素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