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件施工方法及常见的施工通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预埋件质量通病的预防和控制
陈继军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东南公司,江西南昌 330038)
摘要:隧道作为地下工程,要安装必要的照明、监控、消防设备,所以在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中需预埋一些管件或预留洞(盒)室。

在隧道施工中,预埋件或预留洞(盒)室的施做带来很多质量问题(即质量通病)。

本文通过总结在云岭隧道的施工的经验,针对隧道预埋件的质量通病加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对提高隧道预埋件的施工水平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预埋件质量通病预防控制
1.工程概况
云岭隧道位于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与陕西省山阳县漫川关境内,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大隧道,左线ZK104+765~ZK106+920,全长2155m;右线YK104+7655~YK106+925,全长2160m。

其中预埋构件工程量有φ60×3.5mm镀锌钢管101t,预留盒(室)846个,其中最大预留洞室为1000cm×600 cm×250 cm(宽×高×深),最小预留盒为15cm×10 cm×15 cm,预留消防洞室共86处,规格为2400cm×1100cm×350 cm(宽×高×深),给水栓共8处,规格为1200cm×1800cm×800 cm(宽×高×深)以及沿隧道纵向通长埋设3根钢管,环向埋设弯管及预留槽。

2.施工中常见的几种质量通病
2.1预埋件部位渗漏水
1)现象
沿预埋件周边渗漏水,或预埋件附近出现渗漏水
2)原因分析
⑴预埋件表面有锈蚀层未清除,混凝土不能与预埋件粘结。

⑵暗线管接头不严或套管有缝管,水渗入管内后又由管内渗入。

⑶施工中预埋件固定不牢受振松动,与混凝土间产生缝隙。

⑷预埋件周围,尤其是预埋件密集处,混凝土浇筑困难,振捣不密实。

3)预防措施
⑴保证预埋件周围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必要时预埋件部位的截面应局部加厚,使埋设件或预埋盒(室)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250mm。

⑵预埋件安装时,必须固定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同时要保证所有的预埋件保护层厚度,设计值8cm。

⑶预埋铁件表面锈蚀,必须作防锈处理。

⑷浇筑混凝土时,加强预埋件周围混凝土的振捣,并且避免振动棒碰撞预埋件。

2.2 预埋件堵塞
1)现象
预埋钢管堵塞不畅通,预留槽内渗入水泥浆
2)原因分析
⑴预埋钢管接头不严,水泥浆渗入管内后凝固堵塞。

⑵施工中预埋盒(室)模型与衬砌模板台车接触不密实产生缝隙,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渗入预埋槽内。

⑶钢管接头套管脱落、钢管与预埋槽模型连接处断开。

3)预防措施
⑴施工时所有的钢管接头采用套管焊接,保证套管两端满焊。

⑵钢管接头处采用土工布包裹密实,确保管内不得渗入水泥砂浆。

⑶先在管道内穿铁丝,待浇筑混凝土完毕后,作贯通试验,保证管道畅通。

⑷预埋盒(室)模型应加工成弧状,使其与衬砌模板台车接触严密。

⑸钢管与预埋盒(室)模型连接处用铁丝绑扎牢固。

2.3 预埋盒(室)无法安装或背后漏防水板
1)现象
预埋盒(室)无法安装或背后漏防水板
2)原因分析
⑴因设计预埋盒(室)深度比衬砌厚度大,导致无法安装预埋盒(室)模型。

⑵预埋盒(室)模型底部空间很小,使得底部无法浇入混凝土而漏防水板。

3)预防措施
根据设计图纸在控制桩号处用激光断面仪进行检查,如不足,应进行局部扩挖,确保预埋盒(室)安装方便,同时也利于控制其周围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质量,防止防水板外漏。

2.4预埋盒(室)变形、移位
1)现象
成型后的预埋盒(室)几何尺寸达不到设计要求,主要有预留口不正、预埋盒(室)变形、移位。

2)原因分析
⑴安装位置不准确,固定不牢固。

⑵放样位置不准确。

⑶预埋盒(室)模型安装时,宽高相互颠倒。

⑷模型内部未加支撑。

3)预防措施
⑴预埋盒(室)必须事先做好模型且安装位置准确,安装牢固,保证模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
会变形,不会移位。

⑵预埋盒(室)放样位置必须准确,使其安装时不会出现位移。

⑶安装预埋盒(室)模型前,必须对模型尺寸进行的复查。

⑷模型内部必须加横纵向支撑。

3.合理的施工方法
预埋件施工与混凝土衬砌同步进行,所以必须提前加工好所需的钢管和预留盒(室)模型。

由于洞内施工的特殊性,预埋件安设的工作面主要在衬砌台车上,空间相对狭窄,只有衬砌台车与防水板之间的空隙。

本座隧道最大衬砌厚度45cm,最小衬砌厚度30cm,同时加上衬砌台车为圆弧状,导致工人安装预埋钢管和预留盒(室)相当困难。

针对隧道预埋件施工中常见的施工通病,下面就云岭隧道中预埋件在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施工方法做一详细介绍
3.1预埋件施工前的准备
预埋件施工前,应首先了解其型式,位置和数量,然后按标准要求制作预埋件,预埋件的原材料应确保合格,加工前必须检查其合格证,起表面有没有锈蚀现象,钢管的下料以及钢板的划线切割,需根据图纸认真实施。

3.2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为:钢管(主要是弯管)下料加工、制预留槽模型测量放样台车定位支撑并安装预埋件对照施工图校对预埋件尺寸和位置浇筑衬砌混凝土拆模后检查预埋钢管是否畅通,预留槽是否变形、移位修补处理
3.3具体施工步骤
1、钢管下料加工、制预留盒(室)模型:因为整座隧道预埋件种类很多,所以技术主管必须按照隧道内二次衬砌的前后顺序来确定预埋件安装种类的前后顺序,将排好序的钢管和预留盒(室)的几何尺寸及时向加工班班长交代清楚,以便加工,防止影响二次衬砌的进度,要求钢管的弯曲使用专
用弯管机进行加工,预留盒(室)模型使用5cm厚木板加工,加工时模型底板四周边缘削成圆弧状便于拆模。

模型可以稍微扩大尺寸,防止拆模后预留空间不足。

2、施工放样:当防水板挂设好后,技术员带上测量班及预埋件安装班班长对管道及预留盒(室)位置的控制桩号进行放样,同时用红油漆在防水板上面标出记号,以便准确无误地确认钢管及预留盒(室)的位置。

3、台车定位:放样的同时可进行衬砌台车的定位。

4、安装管道及预留盒(室)槽模型:固定预埋件是预埋件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固定预埋件之前,必须复核预埋件的位置是否正确,以保证预埋件的施工质量。

复核无误后,将预埋件加固,焊接牢固(或铁钉钉牢、铁丝绑扎),避免在浇筑砼时振捣脱落移位,加固过程中应保证预埋件的垂直度、平整度偏差均不大于3mm,水平标高偏差不大于10mm,预埋件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大于20mm。

预埋件固定位置要求预埋件不得与主筋相碰,预埋件不应突出于砼表面,预埋件位置偏差应符合规定。

因为整座隧道主要由纵向通埋3根钢管和环向各种弯管、预留槽组成,另外还有消防栓预留洞室(每50m一个),而纵向与环向是相互连通的,所以安装时必须要考虑各种预埋件的连贯性,模型安装时要与衬砌台车紧密相贴在一起,缝宽处用双面胶粘贴防止预留盒(室)渗进水泥浆;用φ8钢筋加工Ω形加固环,固定管道及预留盒(室)使其不得有松动现象。

安装完毕后,施工班长要向专责工程师报检,进行现场复核,及时修正固定偏移埋件,更换损坏埋件。

在实际施工中主要分以下5种固定方法:
⑴在隧道车道指示标志、隧道可变消息标志、风机预埋中都设有钢板时,首先在预埋钢板上焊固定吊环,然后将其直接绑扎在衬砌钢筋的主筋上,要求预埋钢板紧贴模板,但在浇筑砼过程中,需随时观察其位置情况,以便出现问题后及时解决。

⑵预埋盒(室)和钢管较小时,可用φ8钢筋加工成Ω形加固环,将预埋盒(室)和钢管点焊在模板上即可。

比如检修插座、手动报警按钮、紧急诱导灯。

⑶预埋盒(室)空间尺寸不大时,可将预先打孔的预埋盒(室)模型固定在预埋钢管上,然后在钢管上焊锚固筋点焊在衬砌台车上,模型用方木条支撑固定。

比如紧急电话、固定摄像机、隧道监控配电箱。

⑷预埋盒(室)空间尺寸较大时,可在预埋槽内部加横纵向支撑,外用方木条四周固定模型。

比如车辆检测器、本地控制器、隧道给水栓洞室、隧道消防栓洞室。

⑸沿隧道纵向在两横洞之间通长埋设3根φ60钢管时,首先在衬砌台车封头模距通讯电缆沟顶面
4.5m处焊接固定环固定钢管的位置,然后用Ω形加固环将钢管电焊在衬砌台车上防止钢管上下晃动,同时在两管的接头处用土工布包裹密实,防止渗入水泥浆将管道堵塞。

5、浇筑衬砌混凝土
⑴浇筑混凝土时,预埋件部位的振捣必须进行,防止在此处产生蜂窝与麻面。

⑵砼在浇筑过程中,振动棒应避免与预埋件直接接触,在预埋件附近,需小心谨慎,边振捣边观察预埋件,及时校正预埋件位置。

保证其不产生过大位移。

⑶砼成型后,需加强砼养护,防止砼产生干缩变形引起预埋件内空鼓,同时,拆除衬砌台车时要轻拆,放松预埋件固定装置,轻击预埋件处模板,待松劲后拆除,以防拆除模板时因砼强度过低而碰掉预埋盒(室)棱角,从而确保预埋槽施工质量。

6、拆模后检查
拆模后应在2天内将拆模部位预埋件找出并将表面清理,用木质的扫帚清扫,不可使用钢丝刷等硬质工型,以免将表面防腐层划伤。

作钢管贯通试验,试验合格后,应封好管口,以免泥砂进入管内,堵塞管道。

再次校对预留槽几何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预留盒(室)位置是否变形、移位。

7、补修处理
对于不合格的预埋件应补加后置埋件代替。

对于堵塞的管道应清除管内杂物或泥砂,使其贯通。

对于变形、位移、损坏的预留盒(室),采用风镐凿除或人工补修达到设计要求。

4.结束语
云岭隧道属于长大隧道预埋钢管及预留盒(室)工作量较大,在施工前隧道专责工程师将所有预留预埋件桩号名称统一列表,防止遗漏,用红油漆标出预留槽位置防止预留槽上下、左右偏位,在施工后预留预埋处标明桩号名称并塑封保护,在整座隧道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预埋、预留效果,对提高隧道预埋件的施工水平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陈继军(1979-),男,山西朔州人,工程师,2002年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采矿专业。

联系方式:和锋刚,,邮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