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吞药片危害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人吃药时会干吞药片,但这种做法对身体危害极大。

1.引起恶心、呕吐。

有些药物具有特殊的味道,如果干吞,刺激性更明显,容易导致恶心呕吐。

2.容易误吸。

食管和气管离得很近,如果干吞药片,很容易引起误吸。

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一旦药片吸入气管,很可能引起窒息,威胁生命。

3.伤害肾脏。

磺胺类抗菌药等药物,在经过肾脏排泄时容易在尿液中析出结晶,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

促进尿酸排泄的抗痛风药(如苯溴马隆),服用后会使尿液中尿酸浓度增大,容易形
成尿酸结晶。

如果服这些药时喝水不够,甚至干吞,很可能影响药物排泄,伤害肾脏。

4.刺激食道、胃肠。

如果干吞药片,药片有可能在食道局部停留过长,如四环素、氯化钾等药物刺激性很强,干吞时使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肠黏膜,诱发胃溃疡。

干吞药片危害极大,因此,大家在吃药时一定要注意用水送服。

那么,吃药时究竟该用多少水送服呢?一般口服剂型的药物,用200-300毫升的温开水送服即可。

水温应在40-50摄氏度,如温度过低,容易使胃部产生不适。

饮用中
药冲剂每次用水约150毫升就可以了。

但西药中的散剂不在此列,例如蒙脱石散只需50毫升水冲服即可。

由于胶囊是由胶质制成的,遇热水容易变软变黏,服用后易附着在食管壁上。

因此,送服胶囊时要避免水温太高,且要多喝水,一般不少于300毫升,以保证药物被送达胃部。

服用抗菌药、退烧药等要大量饮水。

最后,建议服药时选用白开水或纯净水,或用药品说明书提到的其他液
体,按医生嘱咐服药。

干吞药片危害大
立秋时节,自然界处于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过渡时期,而身体同自然界一样,处在从“夏长”到“秋收”的过渡时期,所以此时养生宜遵循“养收”的原则,以保养内守之阴气。

立秋养生话养肺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指出“肺主秋”,需收敛肺气防秋燥。

秋季干燥是伤害肺脏的一个主要原因。

秋季由于早晚较凉、温差较大,干冷的空气容易侵害和损伤黏膜导致呼吸道疾病。

老年人、儿童、体弱者,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心脏病患者,以及长期疲劳、生活不规律等所致的亚健
康状态者,这些人抵抗力低下,对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弱,易被秋季的燥邪所伤。

同时这些人经过了漫长的炎夏酷暑,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

秋后又是慢性病容易复发和病情加重的季节。

因此,秋季应特别加强对肺脏的调养,以免呼吸道疾病频发。

运动养生
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慢跑等。

其中如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练习深沉而缓慢的呼吸具有很明显的作用,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锻炼方法。

“贴秋膘”因人而异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

”夏天是“苦夏”——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很多人想吃点好的,北方人谓之“贴秋膘”。

可在食物丰盛的今天,“贴秋膘”未必是必需的,而如何吃得更健康才是最为重要的话题。

身体瘦弱、贫血、低血压的人,适量“贴秋膘”更有益健康。

对于已经超重、肥胖者来说,无论在什么季节,都要合理控制饮食,荤素搭配,即便步入秋季,也不可随意“贴秋膘”。

患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的人,“贴秋膘”要慎重。

多贴不如巧贴,要
以清补为主,均衡营养。

立秋中的“收”与“养”
科普在
线
36
编辑 魏金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