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评咸阳市中心医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造成的影响。

方法:使用对照分析法,将我院2019年9月~2020年12月期间的康复期精神分
裂症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满意度和心理焦虑、抑郁状态。

结果:观
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评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

结论: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
结合措施产生的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其焦虑、抑郁不良心理。

鉴于心理护理对患者产生有益影响,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康复其精神分裂症;心理状态;满意度影响
精神分裂症是重症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与患者家族遗传、外界环境和心
理压力等因素有关,患者个人意识、感觉、情感与行为出现异常,其主要临床特
点是人格分裂[1]。

目前,在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中,多使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本文主要分析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
裂症患者产生的影响,研究资料及方法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资料为我院2019年9月~2020年12月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对照组与
观察组各35例,详情见表1:
表1两组一般资料详情表
组别性别
年龄
(岁)
平均病程
(年)
男女
对照组(n=35)2015
48.17±
2.91
3.28±1.02
观察组(n=35)2213
47.76±
3.16
3.31±0.77
或t
0.2380.5640.138
P0.6250.5740.889
分析表1,两组患者差异小(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主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与饮食护理。

观察组常规护理上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如下:
(1)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考虑到患者精神受到严重刺激与伤害,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通过心理疏导降低患者惧怕心理。

护理中,相关人员应具有足够耐心,制定全面护理措施,重点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以增加患者依从性。

(2)使用精神疗法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通过共情、移情、反移情、诠释与自由联想等多种手段,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与病情发展之间关系。

通过心理干预疗法,强化康复效果。

对患者兴趣进行记录,为其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促使患者在兴趣活动中提高自信心,实现对不良情绪的缓解作用。

(3)做好行为练习
大部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外界沟通较为困难,其社会技能与行为表达能力较差。

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行为练习,通过心理疏导、不良情绪干预、强化患者自我认同感与社会参与感。

在护理过程中,应注重培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其更好适应环境变化。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统计两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使用HAMA与HAMD量表,总分均为64分,采用负向评分法,即分值越低,则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低。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n(%)]表示,X2验证;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在统计学处理中,P<0.05表示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满意度指标对比
观察组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例数均较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满意度指标对比结果[n(%)]
组别例数非常
满意
一般满

不满意满意度
观察

352013294.29%
对照

35179974.29% X2---- 5.285 P----0.021
2.2两组患者HAMD与HAMA评分指标对比
观察组HAMA与HAMD评分指标均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HAMA与HAMD指标对比结果(分,±s)
组别例数HAMD评分HAMA评分
观察组3526.47±2.6930.54±3.74
对照组3529.58±3.4233.19±4.55
t- 4.228 2.661
P-0.0010.009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较长,在患者转入康复期后,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护理,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疏导其不良情绪,降低疾病复发率。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不良精神状态得到缓解、社会能力获得一定改善。

但是,受到其自身心理因素和
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部分康复期患者在社会交往中经常受到挫折,进而出现较
为严重的焦虑、抑郁心理,倘若上述不良情绪未能得到及时疏导,对患者康复治
疗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做好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心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法,通过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增加与患者
交流频率、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参与到社会生活中,逐渐改善其焦虑症状。

在护
理过程中,需要积极征求患者家属同意,促使家属参与到护理全过程中,以增加
精神分裂患者依从性[2]。

因此,需要对心理护理方案提高重视力度。

本文研究中,对我院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护理,其中观察组35例患
者接受了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在护理过程中,相关人员与患者密切沟通,真实了
解其内心感受,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科学解答。

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内心
焦虑感和抑郁情绪明显降低。

采用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和抑郁量表(HAMA)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了评分,其中HAMD(26.47±2.69)分、HAMA
(30.54±3.74)分;观察组HAMD(29.58±3.42)分、HAMA(33.19±4.55)分,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表明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产生的差异较大。

此外,
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其满意度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74.29%(26/35),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

综上所述,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使用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满意度,改善其焦虑、抑郁心理。

【参考文献】
[1]陈春红.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7):239-240.
[2]王佳.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满
意度影响评价[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08):133.
作者简介:王敏(1987-)女,汉族,学士学位,护师,科室:精神科,研
究方向:精神心理方面的护理研究,单位:咸阳市中心医院,收件地址:陕西省
咸阳市人民东路满庭芳小区
通讯作者:王锦(1990-)女,汉族,护师,科室:精神科,研究方向:精神心
理方面的护理研究,单位:咸阳市中心医院,收件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玉
泉苑小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