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一流专业”建设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一流专业”建设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张烨1,陈艳艳1,曹静1,白玉生2
(1.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北京100124;2.北京智欣联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1)
一、引言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是继“985工程”“211工程”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1月13日、14日举行的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认,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将在2017年全面启动。
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将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根本导向,加快优化教育结构,目标在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新契机。
本文就构建实验教学班,引入班主任和团队导师制的基本理念和框架,并经过实践研究,确立培养学科联系紧密,面向实际岗位需求,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科交叉复合型交通工程人才的模式和方法。
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源于十四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作为牛津大学根深蒂固的教学传统,被牛津人自豪地称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1]。
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对本科生实行住宿学院制,由学院负责学生的课余辅导与生活,各不相同专业的学生住在一起,有利于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启发[2-4]。
大一大二的本科教育通常为通识教育,不同专业的学生大多学习相同的课程,不受具体学科专业的影响,在此期间,如能在自由的学习、学术氛围中挖掘学生的特长、能力,以及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必将为学生未来的专业方向选择,兴趣优势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为此,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引入导师制,为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配备一名班主任和若干团队导师,使其对于专业方向、科研方法有所接触,并在实际课题的参与中,发掘个人兴趣,寻找个人专业方向,将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尝试,也是顺应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现实需求。
二、班主任团队导师制的积极作用
实验班教学、班主任团队导师制是通过为一定数量的学生配备班主任,形成一个微小的单元负责制,掌握和了解大学新生从高中到大学过渡阶段的心理、学习阶段等全过程,以及通过团队的形式指导本科生接触科研,了解专业方向,了解科研方法,以学生个人意愿为主导,通过申报课题组的形式,形成班主任团队导师制,由班主任督导,团队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指导本科科研学习模式。
通过本科新生班一年期的实践,对本科生班主任团队导师制有了些初步的思考。
首先,班主任团队导师制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青年教师与本科生年龄相仿,便于培养相互信任和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团队导师以资深导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组成,为本科新生对学科的理解、专业方向的把握、具体科研实践的操作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为本科生接触科研、了解专业提供了机会和尝试的可能性。
其次,班主任团队导师制丰富了本科新生的课余生活,使得本科新生在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对于专业方向的了解和学习提供了平台,势必为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也为大学本科新生完成高中阶段高压式学习到大学阶段专业学习的转变,提供了时间和教师指导的保障,为大学新生对大学学习的平稳过渡提供了有力支持。
[摘要]建设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背景下,作为古老与特色并存的专业之一,如何培养交通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成为了国内高
校教育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引入实验教学班制,班主任和团队导师制,阐述实验班教学、班主任与团
队导师制的基本理念和构成框架,并通过实践一年来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介绍一些经验和思考。
[关键词]双一流;交通工程人才培养;高校教育;实验教学班;班主任;团队导师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智欣联创联合项目2019年10月28号“交通工程双一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张烨(1982—),女(回族),河南郑州人,博士,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智能交通信息理论与方法;
陈艳艳(1971—),女,河南郑州人,博士,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大数据交通理论与应用;白玉生
(1982—)男,辽宁朝阳人,本科,北京智欣联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研究方向为商务智能、大数据和跨境电
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9-0261-02[收稿日期]2020-04-02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三,班主任团队导师制消除了本科生专业方向选择的盲目性。
大学本科生不再像高中阶段那样,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发生更加愿意了解专业,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在班主任团队导师制的双重约束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实现科研能力的基本培养,为大学二年级专业分流、专业方向选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通过对大学本科生配备班主任团队导师,不同层次的团队导师一方面对于大学本科生全方位了解专业,提供了机制保障,同时对于指导教师本人也是有利的促进,增加了相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交流和融合,使得专业的研究方向更加的开放,更有利于不同领域的教师之间的合作,同时增强指导教师主动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从大学本科一年级就配备团队导师,展开对大一新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为青年导师、中青年骨干教师、资深导师都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任务,使其研究课题、指导学生,逐渐形成一种氛围,有利于提高导师的教育质量,为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保驾护航。
三、实践研究
确立方法后,结合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班,开展实践研究。
将配备班主任和团队导师制的2017级学生分组,将为分配班主任和团队导师的2015级学生分组,各依照学生成绩划分好中差,将两组学生均匀分布,选拔好中差学生各五名名,每组学生共计十五名,分配班主任和团队导师的组叫做实验组,没有进行导师制分配的叫做对照组。
按照期末学习成绩,奖学金数量为结果参照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配备班主任导师和团队导师的学
生,能够更加有的放矢的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并取得良好成绩。
积累科研素养,没有配备班主任和团队导师的学生,在专业实践和应用中会显不足。
因此,引入实验教学制,班主任和团队导师制,对于交通工程专业培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建议
实验班教学,班主任团队导师制值得推广和深入的研究具体的实施方案,对于各个高校的实施反馈效果评估也刻不容缓。
导师是科研和教学任务中的基本单位,是团队组成的核心,是本科生专业教育的领路人、科学领域的守门人,是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传承的重要枢纽。
班主任团队导师制形成团队成员的多样性及成员之间和谐互动的有利环境,对于形成培养学生的团队模式、团队协作意识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对于培养本科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
为此,重视本科生班主任团队导师制的建设,为高校本科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专业内各研究方向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顾潍文,陈越,王杰华.基于“团队导师制”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203-204.
[2]谷贤林.导师制·午后茶·住宿学院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J].比较教育研究,2003(9):27-30.
[3]博伊德·金.西方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50-151.
[4]陈明惠,宋成利.现代大学班主任团队导师制度创新实践研究[J].师资队伍建设,2013(260):175-176.
Training Mode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al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First-class Major"
ZHANG Ye1,CHEN Yan-yan1,CAO Jing1,BAI Yu-sheng2
(1.College of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100124,China;
2.Beijing Long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Beijing100081,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a world-class research university,how to cultivate top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domestic university education research.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framework of experimental class teaching,the system of the teacher in charge
and team tutor system by introducing the training mode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And through one
year's practice results and the students'feedback,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Key words:"double first-class";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higher education;experimental class;
the teacher in charge;team tutorial syste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