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D )
A、土质疏松
B、垂直节理发育
C、夏季多暴雨
D、人为破坏植被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 D )
A、植被的破坏
B、不合理的耕作
C、开矿
D、土质、降水、地形等
3、有关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过渡性不正确的是( B )
A、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B、从森林向荒漠过渡
成因探究:1、过渡性位置 生态环境脆弱400毫米
地形: 气候干湿地区: 植被: 农业生产方式:
山地高原 干旱区
草原
平原 湿润区
森林 脆弱的生态环境
地处过渡地带的黄土高原图
黄土特性
2、土壤质地—疏松、直立性强。
直立性强,但 极易遭受流水
侵蚀
3、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降水集中在夏季,强度 大,多暴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 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
研习要点一: 黄土高原概况
【探究一】 1.黄土高原的位置 2.黄土高原的范围 3.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50~51的黄土高原的概况的内容,扮 演导游的角色,对黄土高原从位置、范围、地貌特点等几方 面做简单的介绍。
研习要点三: 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探究三】水土流失的形成自然原因有哪些?
探究实验一: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三种不同坡度的区域,
三个区域都没有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哪个最严重,哪个最少? 规律是什么?
A
B
C
探究实验二: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A是和风细雨,B
是暴雨倾盆,那么哪一个区域水土流失严重?规律是什么?
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单产降低。
社会
(2)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 2、对黄河下游
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境 量剧增,大量泥沙
沉积在下游河床,
使黄河下游成为

“ 地上悬河”,严重

威胁两岸地区人民
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上悬河的形成过程
开 封 铁 13米 塔
双基巩固
A
B
C
温馨提示:为更好地满足您的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Thank you
修建宫殿
阿房宫的大兴土木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秦 始 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2、人为原因
(1)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轮荒、露天开矿、修路 (2) 植被破坏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对地表植被破坏。 乱垦滥伐。 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 根本原因:人口增长
开荒、耕作、抛荒、开荒
轮荒制度
直立性
窑洞
(2).露天开矿
(3).无计划的工程 建设
露天开矿
轮荒制耕作方式 无计划建设
探究实验四: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散,都是暴雨
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B表面植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 破坏,但是幸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C表面的植被已经 被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哪一个几乎没有水土 流失?有什么规律?
4、地质灾害频 繁

自然灾害多发 体


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1)地理位置的过渡性→生态环境脆弱、不稳定因素多; (2)黄土土质疏松; 粉砂质土状沉积物,干燥时坚实,
遇水易分散 (3)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4)地质灾害频繁
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庞庞塔村,坐落 于黄土高原的吕梁 山区,地下埋藏着 丰富的煤炭资源, 该村原有700多户人 家,但近年来,收 成下降,且村子多 处出现裂隙,逐渐 坍塌,直到2011年 底,黄土掩埋了整 个村落。
三维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及地貌特点。 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原因 。
过程与方法:掌握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 题的方法。
思考讨论:
人口增长
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控制人 口数量 提高人 口素质
人口增长
生态环境恶 化自然灾害 频繁
A人均耕地少, B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C农作物产量下降 燃料需求增加
D破坏植被,开垦 荒地,砍伐森林
小结: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1 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 2 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分散 3 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4 地质灾害频繁 1 人口增长 2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1.位置、范围:
位于我国内陆腹 地,黄河中上游地 区和海河上游地区
日月山
秦岭
脉太 行 山
黄土高原的位置
1050E
1100E
40°N 34°N
2.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沟谷发育,地标破碎
研习要点二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探究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哪些危害?
1、对当地:
经济
(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1.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景观的主要原因( B )
A.风力的沉积 B.流水的侵蚀 C.断裂作用 D.内力作用
2.下列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D )
A.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B.造成耕地的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 C.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D.黄土土质疏松,孔隙很多,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C、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D、从沿海向内陆过渡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 亿吨。据此回答4~5题。
4.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地势低平 风力沉积 C.沟谷发育 流水侵蚀
B.地势坦荡 地壳抬升 D.波状起伏 风力侵蚀
5.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根本原因是( D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谢谢大家 再见!
A
B
探究实验三:同样的坡度、同样是暴雨倾盆,区域A是
松散的泥沙,区域B是粘性较好的粘土,哪一个水土流失 严重呢?规律是什么?
A
B
实验结论
水土流 失严重 的自然 原因
地形:地面坡度 越大 ,水土流失越严重 降水:降水强度 越大 ,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质:土质越 疏松 ,水土流失越严重
探究:黄土高原位置的过渡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400毫米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羊 肚 子 手 巾(呦)
三 道 道 (那个)蓝
咱们见(啦)面(那)容易
(哎呀)拉话话难
一个在山上(呦)
(呦)三 道 道 蓝
咱们见面(那)容易
(哎呀)拉话话难
见 面 (那)容 易
(哎呀)拉话话难
消失的村落
3 破坏植被
小结:
位置

范围
概 况
土 高
地貌

水 土原 流因 失
危 害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的治理
【探究三】 水土流失的形成人为原因有哪些?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1).不合理的耕作方 式:轮荒
轮荒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耕作类型。没 有固定的耕地,农民采用毁林毁草,到处开荒,种地不施肥, 种三五年之后,表土流失了,肥力衰退便丢弃撂荒,另择土 开垦的一种原始的生产方式。这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使地 表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