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
作者:邓红芬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23-01
迫于高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技术和职业教育正在全球范围受到广泛重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
1 高职高专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尽管高职高专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正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但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上看,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发展还不够平衡,究其原因,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1 生源质量下降
近几年,生源减少,而各大高校又不断扩大招生,因此高职院校的招生分数线逐年下降,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等较差。
1.2 重视程度不够
从家长方面,不太重视高职教育阶段,社会认同度也不高,大家都认为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才上高职,高职生都是学习不好的孩子等等,这严重打击了在校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学生这方面,被老师花大力气调动的积极性都用到了实训课中,也只对实际操作感兴趣。
不重视理论课程的系统学习。
1.3 老师的授课方法不够新颖,课堂形式千遍一律,容易造成厌学情绪
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造成了很多学生上理论课看手机,看小说,睡觉等等现象,等到实际操作时,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支持,往往空对着实际案例无从下手,出现了实训课理论化,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理论也不系统。
2 提高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问题,采用小班化教学
一位教师面对的学生减少,老师的精力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顾及尽可能多的学生,这种模式在小学、中学教育中体现出了其巨大的优势,高职教育课堂教学也同样适用。
尤其是适用于自制力不强的学生。
2.2 转变家长和学生对于高职教育的错误理解
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高技术专门人才的摇篮,高等技术人才对于国家的贡献与高学历人才同样重要。
但是这种观念的形成不仅仅是高职教育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整个国家、各个企业,尤其是用人单位需要努力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技术人才的质量和其对社会产生的价值。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校、企业、国家大力宣传高等技术人才的重要性,采用严格的高技能人才选拔制度,树立典型,大企业给与高职院校人才平等机会,以技术为准入,不以学历为门槛等等措施,在成功的案例中慢慢改变对高职教育的误解。
2.3 加大理论课程教学的投入
对于高职教育,大家重视的是实际操作能力;这也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但是为了较好的达到这一最终目标,必须使得学生有较系统较完整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同时为将来的技术水平提高和改革创新提供比较好的理论基础,加强技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性。
所以加大理论教学投入力度尤为重要,比如加强教师的教学水平,注重教师个人能力的成长,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教师选拔门槛等等。
2.4 采用恰当的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讲课风格,不同的课程也有其各自的特点,那么针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讲课技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富有激情的授课方式:根据调查,上课富有激情的老师,在学生中比较受欢迎。
试想若教师在课堂上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抑扬顿挫的讲课语调来传授知识,怎么会不感染学生的学习激情,带给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呢?根据研究得知,很多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态度不仅取决于对课程内容的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跟教师的个人魅力,尤其是上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染力有关;如果教师上课情绪不佳,或者是无精打采,这种信号也会传达给听讲的学生,直接的感觉就是听课犹如坐牢一般,毫无乐趣可言,也就会产生常见的一种现象,老师在讲台上摇头晃脑,语言苍白,毫无精气神,学生在下面表情呆滞,或者是昏昏欲睡,课堂教学质量无从谈起!
富有驾驭能力的授课过程:对课堂的驾驭也可以理解为对课堂的掌控,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但是拥有这种能力往往需要教师课下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首先要注意观察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反应等等,其次要对所授课内容不但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游刃有余,难易程度上能加深能减弱;最后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合理掌握讲课速度。
比如,教师开始上课前不要急于开讲,而是要环顾四周,这不仅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还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若一站在讲台上就进入讲课状态,对学习自控能力很差的学生很难快速进入状态,能在课堂渐渐安静下来认真听课之时,很多重要信息已经讲过去了,后面的听不懂,前面的没有听,就造成了学生课堂纪律较差,说话的、看小说的、发短信的、瞌睡的、赶抄作业等现象,所以教师开始理论教学前的节奏感控制就比较重要了。
教师把控课堂气氛也非常重要,要判断、捕捉、灵活处理各种临时突发信息,能敏感捕捉到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灵活举例,随时启发,随时与学生互动交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5 讲课方式、课堂内容和教学观念适应学生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客观教学情况
高职教育就是输送适合行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所授知识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将实践经验,工作经历,专业建设和社会发展动态适时的融入教学过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理论知识点融入实际案例中,讲方法,讲技巧,失败的案例和成功的案例都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潜移默化授人以渔。
比如专业课程的第一次授课,这堂课讲得好不好对整个课程后续进行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次授课基本是给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主要内容等等,而该课程接下来的应用前景往往是学生比较关心的,所以教师对课程的全面把握和透彻理解,既能反应出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能使学生对所讲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是第一堂课,也是跟老师的初次见面,如果在这节课中能够充分展现作为专业教师的个人魅力,给学生留下较好的印象,就为后期讲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课堂是老师的职场,把课上好也是教师生存的基本要求,当发现课堂教学有问题时,要及时总结和反省,在学生中多做调查,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作者简介:邓红芬,女,汉族,籍贯:山东泰安,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