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上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3
4-1=4
4-1=5
下列算式成立吗?
1、1+1=24 (1年+1年=24个月)
2、3+3=2(3个月+3个月=2个季度)
3、9+3=1 (9个月+3个月=1年) 4、30+30=1(30分钟+30分钟=1小时)
这些算式,在一般情况下,是
不成立的,可是我们换一个方式来 计算,它就成立了。
以上这些答案都是正确的
作者, 罗迦·费。·因19格48年生, 实业家。美曾发国表过《踢醒沉
睡的心》、《当头棒喝》等。
他的名言: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
的那一部分人。
学 习
1、理清文章的结构关系, 学习文章论证方法。

标 2、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
的人。
看一看:图中是什么?
问题: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 有几个角?
3、议论文的分类
立论文:以立论为主的议论文 驳论文: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
4、议论文知识之三:常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
明论点。 道理论证:使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
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观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来对比,
在对比中证明观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观点。
*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受器作为试验对象, 发明了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联系生活体验,你能再补充一两个事例吗?
拥有创造力的人:
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没有拥有创造力的人:
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



区分二者的根据之一是
论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做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关键 在哪里?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 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 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 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 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 展下去。
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 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 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 《父亲》
联系实际,延伸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怎样培养自己 的创新意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请同 学选择下列两个内容之一进行创造性思 维。
1、“0”的断想。由这个图形,你想 到了什么?
2、水有那些用途。
想一想,写一写。
总结回顾,再明中心
提出问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创造性思维必须的要素 (举例论证)
分析问题 (对比论证)
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A、有渊博的知识; B、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 度和意识; C、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不断地进行 尝试)。
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来论证这一观点的?
举例论证:
*约翰•古登贝尔克将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 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创造了印刷机和排 版术。
(四)本文论述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五)选做题: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收集整理关于从不同方面看问题有不同收获的小故事或者诗词古句,
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
布置作业,趣味探索
1、材料:3个回形针,一张卡通信纸。在实践中探索回形针 的用途。 2、有句话说:少年读诗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诗如台上观月, 老年读诗如庭中赏月。想一想,同样是读诗,感受何以不同 呢? 3、考考你的眼力,下面图形像什么? 4、在游戏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进行发散思维。24点扑克 牌游戏,用5、6、3、3四张牌通过加减乘除的运算得出24的 结果,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5、改歌词。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
预习自测
1、给加点字注音
汲取( J) í创意( c)h锲uà而n不g 舍( ) 根深蒂q固iè( )

渊博(yuā)n 模式( ) 持m之ó 以恒( ) 孜h孜én不g 倦( )

2、选出字形有错误的一项( A)
A、素材 毫不相观 止步不前 根深蒂固
B、渊博 自言自语 光辉灿烂 持之以恒
C、压制 一事无成 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
D、推敲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不知不觉
3、口头解释下列词语意思(斜红体字同桌交流)
模式 汲取 创意 素材 不言而喻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恭喜 推
敲 持之以恒 一事无成 轻而易举 锲而不舍
4、了解出处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
郭长义、胡晓丁据日本小说家城山三郎的日文译文译为中文。
“我”朝气蓬勃 “我”魅力四射 “我”的名字叫热情 “我”的名字叫投入
复习
1、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作者对某种问题或现象的所持的具体看法。 论据:用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
2、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论点与论据之间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论证是论 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纽带。
以上问题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 一个。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也 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的。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美]罗迦 ·费 ·因格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2、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3、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4、做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5、你打算如何做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人?
2、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根深蒂固 )
3、已经实行过的方法、措施有效果。( 行之有效 )
4、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轻而易举 )
5、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持之以恒 )
6、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孜孜不倦 )
7、长久的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 )
8、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不言而喻 )
(三)本文的作者是 罗迦·费·因格 , 美 国实业家。
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 解决问题: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当堂检测,巩固所学
(一)给加点字注音
根深蒂固( dì ) 孜孜不倦( zī ) 汲取( jí )
契约( qì ) 锲而不舍( qiè ) 模式( mó)
(二)根据意思填写相应词语。
1、比喻字斟句酌,反复琢磨。( 推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