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积性皮炎如何用中药治疗

合集下载

皮肤病中药配方大全

皮肤病中药配方大全

皮肤病中药配方大全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上的各种疾病,包括湿疹、疱疹、疖肿等。

中医认为,皮肤病的发生与体内的阴阳失衡、气血不畅、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药治疗皮肤病一直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配方,供大家参考。

1. 蔓荆子煎。

材料,蔓荆子30克,生地30克,地榆30克,黄柏15克,生地30克,地榆30克,黄柏15克,生地30克,地榆30克,黄柏1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适用于湿热病变所致的湿疹、疖肿等皮肤病。

2. 茯苓白术汤。

材料,茯苓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湿疹、疱疹等皮肤病。

3. 赤芍茯苓汤。

材料,赤芍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赤芍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赤芍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适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湿疹、疖肿等皮肤病。

4. 猪苓汤。

材料,猪苓3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猪苓3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猪苓3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适用于湿热病变所致的湿疹、疖肿等皮肤病。

5. 紫苏鳖甲汤。

材料,紫苏10克,鳖甲10克,茯苓15克,紫苏10克,鳖甲10克,茯苓15克,紫苏10克,鳖甲10克,茯苓1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适用于风热病变所致的湿疹、疖肿等皮肤病。

以上所介绍的中药配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配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希望大家能够早日康复,拥有健康的皮肤。

淤积性皮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淤积性皮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l 7 8 .
( 稿 日期 :0 0—0 收 21 5—1 ) 0
2 王磊 , 蒋晓莲. 例 < 0岁甲亢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循证健康 咨询 1 2

讲 座 与 综 述

淤积性 皮炎 治疗 的研 究 进展
李浩杰 , 张建 强 , 满香 , 惠君 胡 石
【 关键词】 淤积性皮炎 ; 中西医治疗 ; 进展 【 中图分类号】 R536 【 4.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39 (00 1 — 18 0 64— 262 1)3 03 — 2
E dcio( x)2 0 ,9 6 :4 9 0 n or lO f ,0 8 6 ( )9 3— 5 . n
6 陆克义 , 李险峰 , 段炼, ” 等. 治疗 甲状腺疾病后对周 围人群 的辐射
安 全 性 评 价 E 3 J , 华放 射 医 学 与 防 护 杂志 ,07,7 2) 14一 3 []中 20 2 ( :8
究, 并对 存 在 的 问题 和 未 来 展 望 进行 综 述 。
1 临床 研 究
程) 。中医外治方面 , 王慧娟 在应 用氯雷他 啶 、 生素 C 复 维 、 方丹参 片和外搽醋酸 曲安奈德尿素霜的基础上 , 治疗组加用外
搽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淤积性 皮炎, 总有效率 为 8 .%。另 57 外, 邹本宪等 应用 云南 白药和 消毒 花生油 调成 糊状外 敷治
5 Ac a y H, e e lA , h l e 1 Ra iid n h r p o a e h r a S Av n l P i p S, ta . d oo i e t e a y f r Gr v s i
护人员要加强宣教力度及对教育措施落实 的检查 , 加强 医务人 员的责任心 , 断规范临床核素” 不 治疗 工作 。

迈之灵口服联合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淤积性皮炎效果观察与护理

迈之灵口服联合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淤积性皮炎效果观察与护理

迈 之 灵 口服联 合 复方 黄 柏液 湿 敷 治疗 淤 积 性皮 炎 效 果 观察 与 护理
吕 俊
作者单位 : 湖北省 十堰 市郧县 人民医院 五官皮肤科
4 4 2 5 0 0
【 摘 要】 目的
观察迈 之灵联合 复方黄柏液治疗淤 积性皮 炎的疗 效。方 法
6 0例 淤积性 皮炎 患者随机分 成 治疗组和 对
4 .讨 论
淤积性皮炎好发 于下肢静 脉高压 患者 , 尤 其多 见于 已发
生静脉 曲张者 , 急性 发病多 由深静脉血栓静脉炎 引起 , 表 现为 下肢迅速肿胀 、 潮红、 发热, 浅静 脉 曲张 并 出现 湿疹 样 皮 损。 慢性者可表现为小 腿下 1 / 3轻度 水肿 , 胫 前及 两踝 附近 出现
3 .护 理 方 法
3 . 1 饮食 指导 辣食 物及海鲜 。
3 . 2 心理护理 疗, 保持情绪稳定 。 3 . 3 皮肤护理
饮食清淡 , 多食新鲜 蔬菜 , 水果 , 禁食辛
告知患 者及 家属 保持积 极心 态配 合治 穿 棉质 内衣 , 劝告 患者 不要搔 抓皮 肤 ,
度水肿 , 休 息后 可消退 , 站立或行走 时间长即又复 出现 。渐起
迈 之灵 口服联 合复 方黄柏
照组各 3 0 例 。治疗组 口服迈之灵片 , 同时外敷 复方黄柏 液; 对 照组 口 服迈 之灵, 外敷 生理盐水 , 疗程均为 4 周 。结果 治疗
组总有效率为 8 6 . 6 7 %, 对照组为 6 0 . 0 0 %, 两组 总有效 率差 异有 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结论
2 .结 果
成管周纤维 蛋 白鞘 , 阻 碍 了氧气 弥散 和 营养物 质 的输送 , 造

皮炎中医治疗方法

皮炎中医治疗方法

皮炎中医治疗方法皮炎是一种皮肤病,分为很多种类型,如湿疹、荨麻疹、脓疱疮等。

中医认为皮炎是由于体内的湿热毒素积聚引起的,治疗主要通过调节体内湿热、清热解毒,以及调节体内气血平衡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治疗皮炎的方法。

1.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皮炎首先要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包括皮肤瘙痒、红肿、出血、溃疡、分泌物等,确定湿热、风热、血热、阴虚等病证类型。

根据病证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2. 草药熏洗草药熏洗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皮炎的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止痒作用的中草药,如黄连、黄芩、苦参、茵陈等,煎煮后放入洗盆中,患者将患处浸泡在草药水中,可以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3. 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是将特定的中药制剂外敷在患处,达到清热解毒、杀菌消肿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金黄色葛等。

将中药研磨成细粉,配合蜂蜜或橄榄油等添加剂,敷于患处,可疏风清热、消肿止痛。

4. 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皮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合的中药配方。

常用的中药包括连翘、黄芩、野菊花、玄参、土茯苓等,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除湿热等功效。

内服中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剂量和服用时间。

5. 调理饮食中医认为饮食是调节体内湿热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治疗皮炎时需要调理饮食。

患者要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的摄入,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粥等。

此外,还要适量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液排泄,排出体内的湿热毒素。

6. 调节情绪情绪与皮炎的发作和恢复有很大关系,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

避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产生,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加速皮肤的康复。

7. 避免刺激患者要避免外界的刺激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如避免过度摩擦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和洗涤剂等。

同时,还要注意防晒,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总之,中医治疗皮炎主要通过辨证施治、草药熏洗、中药外敷、中药内服、调理饮食、调节情绪和避免刺激等综合治疗,以达到调理体内湿热、清热解毒的目的。

中药土方缓解过敏症状的中药配方

中药土方缓解过敏症状的中药配方

中药土方缓解过敏症状的中药配方过敏症状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许多人都深受其困扰。

中药土方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缓解过敏症状。

下面将介绍几种中药配方,这些配方经过历史的考验,被认为对缓解过敏症状特别有效。

1. 黄芩黄连汤黄芩黄连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配方,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的功效。

若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黄芩黄连汤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配方:黄芩15克、黄连10克、生地30克、玄参30克、泽泻15克、薏苡仁30克。

2. 荆芥羌活汤荆芥羌活汤是一种具有祛风解表、开窍散寒的中药配方。

它适用于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

配方:荆芥10克、羌活10克、防风15克、辛夷10克、苍术10克、柴胡10克、薄荷10克。

3. 逍遥散逍遥散是一种具有平肝熄风、清热解毒的中药配方,适用于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红、目痒、流泪等眼部症状。

配方:旋覆花10克、菊花10克、黄芩10克、蒲公英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白芷10克、甘草5克。

4. 左金丸左金丸是一种以黄连、黄芩为主要成分的中药配方,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的作用。

它常用于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燥、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配方:黄连10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桔梗10克、葛根10克、前胡10克、鱼腥草10克。

5. 苍耳子丸苍耳子丸是一种以苍耳子为主要成分的中药配方,具有祛风、散瘀、解毒的功效。

它适用于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疙瘩、红斑等症状。

配方:苍耳子15克、木通15克、地黄15克、赤芍15克、莪术10克、丹参10克、桃仁10克、赤芎10克。

以上是几种中药土方缓解过敏症状的中药配方,每种配方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药材组合。

然而,使用这些中药配方时应谨记以下几点:1. 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土方,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2. 对于过敏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人群,应尽早就诊,以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积性皮炎的39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积性皮炎的39例临床体会
病 程 较 长 , 往 反 复 发 作 , 以 速 愈 。 解 渗 湿 汤 源 于 《 科 心 得 往 难 萆 疡 集 》 是 针 对 淤 积 性 皮 炎 “ ” “ ” “ ” “ ” 证 候 特 点 , 清 , 虚 、瘀 、湿 、热 的 以 热除湿 为主 , 血化瘀 为辅 , 以扶助正 气, 到标本兼 治的 目 活 兼 达
表 静 脉 , 腿 有 轻 度 水 肿 , 轻 暮 重 , 腿 色 素 沉 着 伴 有 红 色 斑 小 朝 小
Hale Waihona Puke 疹 、 肤 发 痒 。 中伴 小 腿 溃 疡 者 l例 , 身性 湿 疹 1 。 皮 其 5 全 例
彩 色 多 普 勒超 声 检 查 示 : 乏 氏 试验 , 肢深 静 脉 或 大 隐静 脉 作 患 可 见 反 流 信 号 , 流 持续 时 间 超过 2 。 返 s
及返流 。
血脉 , 滞阻塞 ; 久站久立 , 重远行 , 脉拘弛 , 血蹇滞 , 郁 或 负 筋 气 循 行不畅 , 复受 风 湿 热 邪 侵 扰 , 结 血 脉 所 致 。 邪 致 病 易于 伤 及 人 搏 湿 体下部 , 多以 侵 袭 下 肢 为 主 。 湿 性 黏 滞 , 着 难 解 , 起 病 缓 慢 , 且 胶 故
【 要l 积性皮 炎是 由子下肢静 脉 血液 回流 障碍 , 血淤 积 , 液含 氧量及 营养 成分减 少 , 细血 管壁通透性 增加 所诱 发的 , 摘 淤 静脉 血 毛 以小腿 色素沉 着 皮肤硬化 , 湿疹样 皮损 为特 征的疾 病 ; 其特 点是反 复发作 、 缠绵难愈 。08 月_ 08 2 20年1  ̄20年l 月期 间采 用中西 医结合 方法 治疗本
减至 2 5 (4 为 1 疗 程 ,个 疗 程 后 观 察效 果) .mg 1d 个 2 。 3 结 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淤积性皮炎13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淤积性皮炎13例疗效观察
皮肤 科 就诊 , 皮 肤 科 门诊 检查 后 以“ 右 下肢 瘀 滞 性
肢静脉曲张有关 , 长期从事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工作
或 多 次妊 娠 , 盆 腔静 脉 曲张 除先 天 静 脉壁 薄 弱 和静 脉 瓣 缺 陷外 , 亦 可 继发 于 血栓 性 静 脉炎 后 的静 脉 闭 塞, 淤积 性皮 炎 常 发生 在 足踝 部 。最 初皮 肤 出 现红
作 者 简介 : 宋建成 , 男, 4 O岁 , 毕业 于成都 中医药大学针推 专业 , 中医主治 医师 , 擅 长专业 , 疼 痛专科 , 针灸, 针刀, 埋线 , 穴位
注射 , 各 种 顽 固性 皮 肤 病 。
心血 管病 防 治知 识
2 0 1 3年 第 9期
不佳。近几年 曾多处求医未果。近半月右下肢 出现 水肿 、 糜烂 、 渗出, 表面皮肤紧张且疼痛 。随到当地 卫生所给与头孢哌酮舒 巴坦钠注射液静脉输液 , 效 果 不佳 , 上述症 状加重 , 经 他 人 介 绍 特来 本 院 中医
用敏感抗生素药物 给予抗感染治疗 ; 第三步 , 中药 煎 服 自拟 逐瘀 活 血汤 , 治 以疏 肝 理气 、 活血 通络 , 方
用: 柴胡 、 川芎 、 五 灵脂 、 赤小 豆 、 蒲 黄各 1 5 g , 元胡 、
l 临床 资料
1 . 1 一 般资 料
红花、 鸡血藤各 6 g , 当归 2 0 g , 生地黄 2 0 g 等7 剂, 每
皮炎” 收住本院。入 院查体 : 右下肢水肿 , 温度较高, 皮肤呈紫红 色 , 糜烂 、 渗 出、 皮肤表面紧张 、 拒按 、 疼 痛。 舌质红 , 苔少 , 脉弦数 。 西 医诊断 : 右下肢淤积性 皮炎 。中医诊 断 : 臁疮 , 证属 湿 热凝结 , 经 络 阻滞 , 淤 血凝集 , 气血不通 , 肌肤失养 日久破溃成疮。治疗第

中药土方缓解过敏症状的中药草方

中药土方缓解过敏症状的中药草方

中药土方缓解过敏症状的中药草方过敏症状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系统反应,人们在面对特定物质(如花粉、宠物皮屑等)时会产生过敏反应。

过敏症状可能包括皮疹、呼吸困难、鼻塞等不适感。

虽然现代医学可以通过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但中药土方也被证明在缓解过敏症状方面有一定疗效。

本文将介绍几个可以帮助缓解过敏症状的中药草方。

一、薏米黄连汤薏米黄连汤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过敏症状的中药草方。

制作方法如下:1. 准备材料:薏米30克,黄连5克,水适量。

2. 将薏米和黄连加入适量水中,煮沸20分钟。

3. 煮沸后的药汤过滤掉渣滓,将药汤饮用。

薏米黄连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过敏症状,并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

二、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是一种常用于缓解过敏症状的中药草方。

制作方法如下:1. 准备材料:柴胡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枳壳10克,当归10克,生姜适量。

2. 将所有材料一起研磨成粉末。

3. 将粉末加入适量开水中,搅拌均匀后饮用。

柴胡疏肝散能够平肝疏通,舒缓体内的气血运行,改善过敏症状。

三、薄荷冰糖水薄荷冰糖水是一种常用于缓解皮肤过敏症状的中药草方。

制作方法如下:1. 准备材料:薄荷叶适量,冰糖适量,水适量。

2. 将薄荷叶洗净,放入沸水中焯水1分钟后捞出。

3. 将焯水后的薄荷叶与冰糖一同放入适量的水中,煮沸后熬制成浓缩汁液。

4. 等汁液冷却后,可以用来擦拭身体或加入温水中饮用。

薄荷冰糖水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的作用,可以缓解过敏引起的皮肤不适感。

四、菊花茶菊花茶是一种常用于缓解鼻塞、眼部疼痛等鼻过敏症状的中药草方。

制作方法如下:1. 准备材料:菊花适量,开水适量。

2. 将菊花放入茶杯中,注入开水,静置片刻后即可饮用。

菊花茶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能够缓解鼻过敏引起的不适感。

总结:中药土方在缓解过敏症状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薏米黄连汤、柴胡疏肝散、薄荷冰糖水和菊花茶都是常用的中药草方。

然而,由于中药草方对每个人的体质各异,建议在使用之前咨询中医师的建议,并注意遵守正确的用药剂量。

三黄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临床研究

三黄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临床研究

三黄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临床研究杨帆;秦涛;赵婵;孙晓辉;王华;王锁杏【摘要】目的探讨三黄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5年12月在本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194例下肢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7例,对照组均采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涂抹患处治疗,试验组采用自制三黄膏涂抹患处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症状、生存质量、临床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瘙瘁、色素沉着、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健康4个维度评分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瘙痒、色素沉着评分分别为(0.82±0.31)分、(0.87±0.39)分、(0.71±0.30)分、(0.69±0.3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0.42)分、(1.42±0.47)分、(1.02±0.28)分、(0.94±0.36)分(P<0.05),试验组的生理、心理维度评分分别为(14.33±1.77)分、(14.49±1.84)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13.14±1.59)分、(13.61±1.82)分(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9.38%(77/97)、95.88%(93/9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95%(63/97)、86.60%(84/97) (P<0.05).结论三黄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效果显著,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Objectiv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anhuang plaster in treating varicose veins of lower extremity with stasis dermatitis,and influence of the quality of life in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194 patients with varicose veins of lower extremity with stasis dermatitis,selected from May 2009 to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dermatology clinic,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97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97 cases).The control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metasone furoate ointment;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received Sanhuang plaster applied to the affected area.Clinical symptoms,quality of life and clinical effects were evaluated after treatment for four weeks.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 lesionarea,severity of skin lesions,itching,pigmentation,the four composite scores of physiology,psychology,social relations and health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After treatment,the scores of lesion area,the severity of skin lesions,itching and pigmentation in the test group were (0.82±0.31) points,(0.87±0.39) points,(0.71±0.30) points and (0.69±0.32) points,respectively.And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1.31±0.42) points,(1.42 ± 0.47)points,(1.02±0.28) points,(0.94±0.36) points (P<0.05),respectively.The scores of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in the test group were (14.33±1.77) points,(14.49±1.84) points.And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13.14±1.59) points,(13.61±1.82) points (P <0.05).After treatment,the effective rate and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tes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Sanhuang plaster in treating varicose veins of lower extremity with stasis dermatitis is remarkable,and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7(016)003【总页数】4页(P217-220)【关键词】三黄膏;下肢静脉曲张;淤积性皮炎;生存质量【作者】杨帆;秦涛;赵婵;孙晓辉;王华;王锁杏【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宝鸡721000;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宝鸡721000;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宝鸡721000;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宝鸡721000;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宝鸡721000;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宝鸡7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3下肢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是静脉曲张综合征的表现,多发于中老年男性,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肢肿胀,容易疲倦,脚踝和足背常伴有水肿,晚期常出现脱屑、瘙痒,最终形成难治性皮肤溃疡,溃疡反复感染,不易愈合,进一步引发复发性蜂窝织炎或血栓性静脉炎[1-2]。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主要特征是皮肤红肿、瘙痒、起疱、渗液和结痂。

传统中医学认为,湿邪郁滞于皮肤,导致湿疹的发生。

因此,中药土方治疗湿疹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偏方,供大家参考。

一、荷叶泡脚荷叶泡脚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方法。

首先,取适量的新鲜荷叶,洗净切碎。

然后,将荷叶放入足浴盆中,加入适量的温水,泡脚20-30分钟。

荷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和红肿症状。

二、黄连泡脚黄连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干燥湿气的作用。

将适量的黄连粉末加入足浴盆中的温水中,泡脚30分钟。

黄连泡脚可以改善湿疹患者的湿气症状,减轻瘙痒和红肿等不适感。

三、苍耳子熬膏苍耳子又称为地肤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痒生肌的作用。

将苍耳子煎煮,并将煎剂过滤取汁。

在患处涂抹苍耳子汁膏,每天2-3次。

苍耳子熬膏能够有效改善湿疹瘙痒和红肿症状,促进患处的皮肤修复。

四、雷丸洗浴雷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以黄芪、当归、苏木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止痒生肌的作用。

将适量的雷丸研磨成粉末,加入温水中,用雷丸水进行洗浴。

雷丸洗浴可以改善湿疹的瘙痒和红肿症状,促进患处皮肤的修复。

五、板蓝根煮水洗浴板蓝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痒的作用。

将适量的板蓝根切碎,放入锅中煎煮20分钟,将煎剂过滤取汁。

用板蓝根汁调和适量的温水,进行全身洗浴。

板蓝根煮水洗浴可以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和红肿症状,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

总结起来,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有荷叶泡脚、黄连泡脚、苍耳子熬膏、雷丸洗浴和板蓝根煮水洗浴等。

这些偏方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在缓解湿疹的瘙痒和红肿症状,促进患处皮肤的修复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对于湿疹患者来说,如果症状持续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正确选择中药治疗方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名医名方

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名医名方

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名医名方中医认为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与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或肺胃血热上冲,热毒不得疏通,而致局部新陈代谢与血液微循环发生障碍所致。

脂溢性皮炎的发生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比较认可的发病诱因主要是与遗传、皮脂代谢改变、微生物寄生、神经功能障碍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我国传统中医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用中药人参玉面膏局部涂抹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是最常用的一种,能改善油腻、瘙痒症状,可使局部汗孔开泄,促进邪气外排,改善微循环,消除隐患;同时又可配合中医的名方口服,以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组具体药方如下:凉血清肺饮【来源】顾伯华,《中医杂志》(8)1988年【组成】生地15克,元参、川石斛、寒水石、桑白皮各12克,生石膏、白花蛇舌草各30克,黄芩9克,虎杖、生山楂各15克,生甘草1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齐腹日服2次。

【功用】凉血清肺,清热解毒。

【方解】本症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和成年后的男子。

临床所见以阴虚湿热为多。

故方用生地、元参、石斛滋阴润燥;生石膏、寒水石泻胃火、清肺热;白花蛇舌草、虎杖清热解毒;桑白皮、黄芩泻肺清热;生甘草和中,以防苦寒伤胃。

诸药配伍,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故用治脂溢性皮炎等病,有良好的效果。

【主治】脂溢性皮炎、座疮、酒渣鼻。

【加减】皮疹糜烂及伴油腻性脱屑者,加茵陈、生苡仁各15克;皮损呈结节囊肿,加益母草15克,莪术12克;鼻翼潮红者,加制大黄9克,苦参片15克;大便干结者,加全瓜蒌12克,枳实9克。

【疗效】临床多年反复验证,效果颇佳。

凉血消风散【来源】朱仁康,《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生地30克,当归、荆芥、苦参、白蒺藜、知母各9克,蝉衣、生甘草各6克,生石膏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齐腹日服2次。

【功用】消风清热。

【方解】本方系以《医宗金鉴》消风散增减而成。

方中以生地、当归、甘草凉血润燥;知母、生石膏清肌热;荆芥、蝉衣消风;苦参、白蒺藜祛风止痒。

中药熏洗法治疗淤积性皮炎体会

中药熏洗法治疗淤积性皮炎体会

202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2月 第2卷第3期淤积性皮炎,通常也叫静脉曲张性湿疹、淤积性湿疹、重力性湿疹,也有叫低张力性皮炎。

该病在医学上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下肢慢性潮红、鳞屑、瘙痒和肿胀皮肤病,发病机理为“静脉曲张发生后静脉流动压力增高并且增加血管内充血,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也随之增加、纤维蛋白原漏出后导致管周纤维蛋白鞘,阻止了营养物质的传输和氧气的扩散,从而导致皮肤失去营养物质,进入组织中的白细胞也可以在释放蛋白水解酶后引起皮肤炎症”[1]。

也有认为,“系静脉流动压力增高,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间隙加宽使纤维蛋白渗入间质,纤维蛋白形成毛细血管周围屏障,造成局部皮肤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良有关”[2]。

临床表现为多发于足踝部。

起初皮肤出现瘙痒、红斑,兼有轻度鳞屑,数周或数月后皮肤呈深褐色,可导致水肿加重继而引发感染,最终引起严重溃疡。

通常情况下,该病起病缓慢,首先在小腿下出现轻度水肿,稍事休息即可消退,行走时间稍长又可重复发作,逐渐有圆形红斑或褐红斑片,也有紫癜样斑片,瘙痒明显,抓破糜烂后结痂,导致皮肤粗糙、增厚、脱屑、皲裂,冬季最为严重,发病后患者痛苦不堪。

为此,本研究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尝试在服用脉血康和地奥司明片后增加中药熏洗治疗,现将尝试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88例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5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具有淤积性皮炎症状及体征且伴有静脉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

研究组44例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14~56岁,平均年龄35岁,双下肢不适36例,单侧下肢不适8例,共有80条患肢,病程6个月~18年。

对照组44例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12~60岁,平均年龄36岁,双下肢不适34例,单侧下肢不适10例,共有74条患肢,病程8个月~20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临床分型方面有可比性但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茵陈生茜草络石藤药组治疗湿热夹瘀型 湿疹临证经验

茵陈生茜草络石藤药组治疗湿热夹瘀型 湿疹临证经验

茵陈生茜草络石藤药组治疗湿热夹瘀型湿疹临证经验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具有慢性持续、反复发作等特点,临床上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湿热夹瘀型湿疹病情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传统中药药组茵陈生茜草络石藤组方在其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和临证经验。

茵陈生茜草络石藤药组方由茵陈、生地黄、龙胆草、鸡血藤、石菖蒲、前胡、白芷、石藤、荆芥、紫草、枳壳、赤芍、鸡内金以及生地、黄柏、丹参、麦冬、粉蝶等药物组成。

该药方以清热解毒、疏风利湿、活血化瘀、滋阴润燥为治疗原则,对治疗湿热夹瘀型湿疹具有独特的疗效。

茵陈具有清热解毒、和胃降逆、清湿热的功效,可清除湿热内蕴,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从而减轻湿热夹杂瘀血引起的症状。

茜草可清热解毒、疏风清湿,具有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等作用。

络石藤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具有祛湿清热、破血化淤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湿热夹瘀型湿疹患者的肌肤炎症反应。

该药组方中还配备了鸡血藤、石菖蒲、枳壳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疏通气血、活血化瘀,缓解湿热夹瘀型湿疹患者出现的瘙痒、红肿等症状。

同时,在药物选择上,生地黄、白芷、麦冬等中草药能够滋阴润燥、清热解毒,可以起到保护皮肤、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临床数据显示,茵陈生茜草络石藤药组方治疗湿热夹瘀型湿疹的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在临床治疗湿热夹瘀型湿疹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和配伍原则进行合理的运用,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配比,避免出现过度使用、用药不当等情况。

总之,茵陈生茜草络石藤药组方在治疗湿热夹瘀型湿疹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和临证经验,同时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参考。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科学合理的运用中药药物、严格掌控药量和用药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四妙丸加味治疗淤积性皮炎62例

四妙丸加味治疗淤积性皮炎62例

四妙丸加味治疗淤积性皮炎62例发表时间:2014-12-11T15:28:20.7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8月第22期供稿作者:李光杰李威威刘卫兵[导读] 淤积性皮炎是由于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小腿湿疹样表现,故又称静脉曲张性湿疹,是静脉曲张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皮肤表现之一[1]。

李光杰李威威刘卫兵(解放军第404医院皮肤科 2642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四妙丸加味方治疗淤积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2例淤积性皮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

治疗组:口服四妙丸加味方;对照组:口服地奥司明胶囊,两组均36例,疗程均3周。

在治疗3周末,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四妙丸加味方治疗淤积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淤积性皮炎四妙丸加味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347-02 淤积性皮炎是由于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小腿湿疹样表现,故又称静脉曲张性湿疹,是静脉曲张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皮肤表现之一[1]。

笔者在临床应用四妙丸加味治疗下肢淤积性皮炎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62例,均符合吴志华主编的《皮肤科治疗学》2006年4月第1版,淤积性皮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2]。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设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5~73岁,病程3个月~10年。

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7~69岁,病程5个月~9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四妙散加味。

苍术15g,黄柏15g,牛膝10g,薏苡仁30g,党参15g,防风10g,牡丹皮12g。

1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

外用曲咪新软膏外涂2~3次/d。

自拟方治淤积性皮炎

自拟方治淤积性皮炎

自拟方治淤积性皮炎
*导读:金某,男,66岁,2009年11月16日初诊。

患者自述双下肢静脉曲张已30余年,近年来,双下肢反复轻度水肿,晨起较轻,午后加……
金某,男,66岁, 2009年11月16日初诊。

患者自述双下肢静脉曲张已30余年,近年来,双下肢反复轻度水肿,晨起较轻,午后加重,双下肢坠胀、疼痛、瘙痒,抓痕破溃不易收口,外周红肿;最近几个月,胫内侧皮肤颜色紫暗、破溃、渗出、结痂,周边出现色素沉着,尤以左下肢为重。

舌质黯,舌苔白腻,脉细涩。

笔者辨证其为气虚血瘀,经络阻遏,毒热下注所致。

治宜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清热解毒,除湿化痰。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 45克,蒲公英、白茅根各30克,车前草、白鲜皮、赤芍各15克,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牛膝、地龙各10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1 剂。

服药同时外搽紫黄膏(由紫草、黄柏、黄连等配制而成)。

二诊:服药14剂后,双下肢肿消,坠胀疼痛减轻。

上方加薏苡仁 30克,丹参30克,继续服用。

三诊:服用完35 剂后,疮面愈合,皮肤颜色逐渐变淡。

嘱其晚上将双下肢垫高,早晨起床后用高弹力绷带缠裹双F肢,并加强运动锻炼,以促进下肢血液同流。

随访3年,未见复发。

(朱时祥)。

张怀亮治疗淤积性皮炎中药协定处方应用经验

张怀亮治疗淤积性皮炎中药协定处方应用经验

张怀亮治疗淤积性皮炎中药协定处方应用经验姚润娟;张怀亮;杨雪源【摘要】淤积性皮炎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西医临床治疗效果欠佳.作为综合性专科医院,张怀亮教授根据我院中医少西医多的特点,制定中药协定处方与中成药联合治疗淤积性皮炎.本文从病机探讨、辨证论治、异病同治、方证相对及案例分享方面介绍张怀亮教授独特见解及临证经验,探索中药协定处方在西医院的临床应用模式,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方案.【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8(017)001【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淤积性皮炎;中药协定处方;专家经验;张怀亮【作者】姚润娟;张怀亮;杨雪源【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3淤积性皮炎(Stasis dermatitis,SD)是由于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小腿湿疹样表现,又称静脉曲张性湿疹,是静脉曲张综合征中常见的临床表现[1],以皮肤色素沉着、瘙痒、渗出、脱屑、皲裂、下肢肿胀等为主要表现,进一步发展可形成溃疡。

西医治疗以抗炎、抗感染、抗过敏及外用激素、物理治疗为主。

祖国医学对本病虽无明确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归属为“臁疮”“湿疮”“老烂腿”“筋瘤”等范畴,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张怀亮教授系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从事皮肤科工作数十载,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痤疮、银屑病、荨麻疹等皮肤病,对淤积性皮炎诊疗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特别是在本院开展中药协定处方和中成药的推广应用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余有幸侍诊,受益颇多,现将恩师之诊疗经验介绍如下。

1 病机探讨,师古出新现代医学认为淤积性皮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湿疹,为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皮肤表现之一,静脉曲张后下肢血液回流减慢或是出现血液倒流时而诱发静脉淤血,致使血液含氧量和营养成分减少,血管壁受损,毛细血管压力上升,通透性增加,红细胞以及蛋白质等代谢产物渗入组织引起水肿,造成皮疹瘙痒、皮肤硬化和色素沉着等一系列皮肤方面的病理改变。

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治疗策略

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治疗策略

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治疗策略胡好学【摘要】目的探析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治疗方法.方法抽选2014年11月-2017年5月宜兴市武警医院、无锡锡西新城医院及宜兴市善卷骨科医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130例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予以炉甘石洗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炉甘石洗剂治疗治疗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具有显著效果,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面积推广.【期刊名称】《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7(006)002【总页数】1页(P115)【关键词】静脉曲张;淤积性皮炎;炉甘石洗剂【作者】胡好学【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善卷骨科医院,江苏宜兴 214233【正文语种】中文下肢静脉曲张所引发的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被称为淤积性皮炎[1]。

其常发于中老年男性患者,主要由湿热、风热、血热交感引起。

人体下肢因其特殊性血液循环条件不佳,使得其局部创面缺血,造成淤积性皮炎。

且该疾病病程较长,治疗相对困难、复发率较高,对患者生活影响较为严重。

本研究主要探讨炉甘石洗剂对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选2014年11月-2017年5月宜兴市武警医院、无锡锡西新城医院及宜兴市善卷骨科医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130例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

实验组男44例,女21例,年龄52岁-70岁,平均年龄(64.7±2.3)岁;对照组男47例,女18例,年龄55岁-75岁,平均年龄(68.2±2.6)岁;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式,主要使用派瑞松软膏以每日两次涂于患处,并观察其效果,如有糜烂、溃疡等情况则在患处使用百多邦软膏防止感染。

人参养荣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淤积性皮炎验案一则

人参养荣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淤积性皮炎验案一则

人参养荣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淤积性皮炎验案一则
毛铃泠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22(29)22
【摘要】淤积性皮炎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一种血管性皮肤病,又称为静脉曲张性湿疹,常见于小腿下1/3处和内、外踝处,以斑疹、瘙痒、下肢肿胀、糜烂渗出、色素沉着、脱屑等为主要表现,患者因瘙痒挠抓可导致皮肤屏障受损,继发感染,使得本病呈现出迁延难愈、容易复发的特点,进一步可发展为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毛铃泠
【作者单位】宁波市北仑区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
【相关文献】
1.升陷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艾森门格综合征验案一例及文献回顾
2.自拟健脾止泻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验案
3.中药内服联合中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验案举隅
4.运动针法联合白术附子汤加减治疗寒湿型坐骨神经痛验案1则
5.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复发型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验案1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淤积性皮炎的偏方

淤积性皮炎的偏方

淤积性皮炎的偏方
淤积性皮炎这种疾病是一种湿疹,它的主要表现是患病部分出现瘙痒和红肿的情况的,它的现象跟皮炎是比较像的,可能有一些朋友会将它认为是皮炎,所以就乱用药物去治疗它。

对于淤积性皮炎这种疾病,患者应该要知道如何去区分它跟皮炎和湿疹,才能够在生活中采用淤积性皮炎的偏方去治疗它。

★偏方一
材料:生黄芪30g、白术10g、赤白芍各15g、当归15g、红花10g、鸡血藤15g、苏木10g、木瓜10g、牛膝10g。

用法:也可内服活血消炎丸、连翘败毒丸、大黄虫丸、除湿丸。

★偏方二
组成:黑面神叶60g ,百部60g ,明矾适量。

用法:黑面神叶、百部加水煎,冲明矾,洗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也可用于湿疹。

★偏方三
荆芥、防风、生地、当归、蝉蜕、苍术、茯神、石膏、苦参、知母、
牛蒡子各10克,木通、甘草各5 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心烦失眠、夜间痒甚者,加煅龙骨或牡蛎30克;奇痒难忍者,加僵蚕或乌梢蛇10
适应症:淤积性皮炎。

★偏方四
材料:斑蝥克,硫黄、雄黄、樟脑各10 克,乌梅肉5克,地塞米松片1.5毫克,扑尔敏片40毫克,二甲基亚砜10毫升,凡士林适量。

制用法:先将斑蝥、乌梅肉、雄黄、硫黄、地塞米松、扑尔敏分别研末过100 目筛,共置乳体中充分研磨混合备用。

适应症:淤积性皮炎。

相信患者看完这篇文章截介绍的几种淤积性皮炎的治疗偏方,应该知道在生活中如何去治疗它了吧。

淤积性皮炎这种疾病
的发病时间是比较慢的,如果患者能够在它没有发病之前对于它进行治疗,可以更好的减轻这种疾病对皮肤的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郁积性皮炎如何用中药治疗
导语:郁积性皮炎,是作为一种皮肤病问题,而我们都知道皮肤问题,会直接呈现在外面,所以说产生这种问题,除了是身体上的疼痛之外,对自己形象的
郁积性皮炎,是作为一种皮肤病问题,而我们都知道皮肤问题,会直接呈现在外面,所以说产生这种问题,除了是身体上的疼痛之外,对自己形象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因此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郁积性皮炎的治疗方法,这样在生活当中,就可以更好的帮助自己解决这种问题发生。

郁积性皮炎就是淤积性湿疹。

正常情况下发疹通常限于踝部,该处可见肿胀,红斑,轻度鳞屑和褐色色素沉着.水肿和静脉曲张经常存在.因症状不明显而常被忽视,通常的结果是水肿加重,继发性细菌感染,最后形成溃疡.血管周围纤维蛋白的沉积和小血管的血管调节反射异常可能是真正的原因,而不是静脉郁积本身.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淤积性湿疹,中医认为淤积性湿疹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湿热内蕴,外感风邪,体内脏器运行不畅导致的湿气郁结导致的症状。

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大多采用散风祛湿的药物进行治疗,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各种各药物的增减,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中医治疗淤积性湿疹
中医治疗淤积性湿疹的时候不能单独使用口服药物或者是外洗药物,应该是两者相结合,这样才能既治疗皮损又同时进行体内病因的治疗。

很多的患者之所以无法坚持中医的治疗就是由于中医的治疗效果见效慢,而身上的皮损越来越大让患者觉得治疗是无效的,往往难以坚定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