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宜宾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6八上·宿州期中) 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填写古诗文句。
(1) ________,恨别鸟惊心。
(2)会当凌绝顶,________。
(3)天明登前途,________。
(4)少壮不努力,________ 。
(5)气蒸云梦泽,________。
(6)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
(7)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________
(8)苔痕上阶绿,________。
(9)予独爱莲之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2. (4分) (2019九上·衢州期中) 小文参加校文学社团举办的诗歌节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品读诗韵之美
①活动现场,小文默写下《泰戈尔诗选》中的句子,但对诗歌中的加点字读音和字词有疑惑,请帮助他完成。
我的生命在年轻时像一朵花——一朵从它的丰富中放出一片或两片花瓣而从不感到损失的花,当和煦________(A.xū B.xù)的春风来到它的门前恳求的时候。
如今当青春老去,我的生命像一个果实,它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予,只等待着把它自己和它充yíng(________)的甜蜜全部呈献。
——泰戈尔《采果集》
②小文准备诵读这首诗,与同是诗歌爱好者的小语交流。
小文:我觉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因为它表达了________。
小语:是的,比如诵读“它已经没有什么……,只等待着把……全部呈献”这句诗可以从重音、停连、语调等方面入手设计朗读方案:________。
(2)活动二千古文人家国梦
小文:诗意的文字,失意的人生。
“①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借用典故,怀念故友,感慨时光易逝;“汉文有道恩犹薄,②________”,刘长卿自比贾谊、屈原两位先哲道出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令人唏嘘。
小语:但伯乐难觅的失意又怎会压垮文人的傲骨,范仲淹虽遭贬谪却“③________,④________”一语道破庙堂江湖为官真谛,与朋友共勉;韩愈虽被降职,仍高呼“欲为圣明除弊事,⑤________”报国之心弥坚;
李白被赐金放还,仍不减出世之志,唱出充满期望之音“⑥________,⑦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12分)
3. (12分) (2017八下·岑溪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1)下列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以其境过清(凄清)
B . 不可久居(居住)
C . 隶而从者(跟着)
D . 卷石底以出(弯曲)
(2)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以其境过清”相同的一项是()
A . 不以物喜
B .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 全石以为底
D . 卷石以为底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①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介绍小石潭的全貌。
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
B . 第②段则采用直接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介绍水中的游鱼。
C . 第③段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小溪的形状和溪岸写得形象逼真。
D . 第④段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写出了潭周围的环境气氛和自己的感受。
突出了“凄”“清”“悄怆”之感,透露出作者贬居心境的孤凄悲凉。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4. (7分) (2019七下·洛南期末)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5. (20分) (2019七上·椒江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柿树,故乡的一颗美人痣
刘福田
①秋阳,拂去蒙在尘封往事的灰土,一树挂满红灯笼的柿子,让些许已经逝去的记忆,清晰而敏感起来……
②老家的秋,灿烂如火,在地头田畔三三两两生长的柿子树,欲黄还绿的叶子摇曳飞舞,枝叶间若隐若现,挂起一盏盏橘红色的灯笼,调皮地烘托着温暖与丰收。
光影流动间,那一颗颗红红的柿子,挑开了记忆中的层层帷幕,满脑子里闪现的全是老家后院那棵大柿子树……
③据父亲讲,那棵柿子树至少已60岁高龄了。
它高大的树干就有8米多高,巨大的墨绿色树冠,覆盖着地面方圆将近十平方米,棕褐色树皮已经斑斑驳驳,树心部分已空了。
攀在地面的庞大树根像神话中龙的利爪,扎根在我家院后。
④每年春天,柿子树抽梢了,长出茂密的嫩叶,叶片枝头缀出点点乳白色花蕊。
春风徐徐吹来,一阵阵浓烈馨香,沁人心脾,细小的花蕊招蜂引蝶,勤劳的蜂蝶呼朋结伴而来,为柿子树做媒传粉。
⑤入夏,雨后初霁,几声蝉鸣,那泛着浓绿光亮的树枝叶间,已点缀着时隐时现的小柿子,青青的小果粒像挂在碧空中的绿珍珠,让我们围着老柿子树屏息心醉。
⑥秋天,踏着细雨和凉风而来,那挂满枝头的柿子日渐成熟,棕褐色的小果皮已发出诱人的光泽,站在树底下,仰望着枝头沉甸甸的柿子,总禁不住童年口馋的诱惑。
放学时,围着柿子树,捡着砖头块猛砸树干,有时也扛个竹竿敲打,偶尔掉下来个柿子,伙伴们就遍地寻找争抢,只要柿子一到手,也不用水洗便咬上几口,涩涩的苦味顿时溢满口腔,数不清吐了多少次,但还手握着,那种苦涩,填充了我童年的好多时光。
⑦直到爷爷把柿子打下来,奶奶用温水把它洗净,储藏在保持温水的大锅里,两三天后,爷爷就让奶奶拿出来给我和弟弟还有我的小伙伴们吃。
显然,我的亲朋邻居也就都随着奶奶的方巾尝到了甘甜清爽的柿子。
⑧爷爷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想来,爷爷的心也像这棵柿树一般,慈祥而深沉。
⑨柿树和老屋一样,是故土的象征。
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美人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
(1)阅读全文,根据文意填空。
文章朴实无华,于娓娓叙述中蕴含着浓浓的人情、乡情。
先通过父亲的口说出大柿子树的年龄,接着对它进行
详细描写,继而按照________顺序,由春到夏,自夏至秋,讲述了“大柿子树”的动人故事,最后由树到人,写了________(填主要事件),自然地引出爷爷耐人寻味的一番话。
(2)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①欲黄还绿的叶子摇曳飞舞,枝叶间若隐若现,挂起一盏盏橘红色的灯笼,调皮地烘托着温暖与丰收。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这句话。
)
②有时也扛个竹竿敲打,偶尔掉下来个柿子,伙伴们就遍地寻找争抢……(划线词“偶尔”“遍地”有何表达效果?)
(3)请以爷爷的口吻,写出从柿子的成长历程中获得的人生感悟,将第⑧段空缺处补写完整。
(4)文章结尾说:“柿树和老屋一样,是故土的象征。
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美人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
”请品析结尾的妙处。
6. (15分)阅读“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完成后面的题目。
(1)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2)选文第一、二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3)“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能不能改为“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为什么?
(4)“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7. (5分)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
(1)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作品围绕着祥子拉黄包车自食其力的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B . 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C . 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
D . 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2)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了解“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南京求学时,这段经历在《朝花夕拾》的《》(写出篇名)一文中提及。
从《朝花夕拾》中我们知道,后来他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
叫。
(写出人名)
七、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8. (11分) (2019七下·沙坪坝期中) 语文实践活动。
在班级开展的“语文就在我身边”的综合实践中,要求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1)(积累成语)大量积累成语并在语文实践中正确使用成语,这不仅可以让语简洁明了,而且还能使语意
准确得体。
请你依据下列分类,按要求在横线上各写一个不同类型的成语。
数字成语:________
生肖成语:________
季节成语:________
(2)(了解文化)为加深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感情,班级将举办“传统节日知多少”主题班会。
下面是班会的活动内容,请你参与。
①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出一条活动标语。
②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一个传统节日、与之相关的一副对联或一句诗、你家乡过这个节日时的两项活动。
(3)(鉴赏文学)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
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
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锲而不舍的精神;A________。
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话。
八、作文 (共2题;共10分)
9. (5分) (2019八上·孝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非洲尼日尔草原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河沟,非洲鲫鱼便生活在这里。
天气干旱,有的河沟一夜之间水量就会减半。
鲫鱼必须侧卧着一点一点向前努力游动,游向大一些的湖泊以求生存,这个过程艰辛而漫长。
大概每年10月至11月之间,大草原上会有一次降雨。
河沟水量大增,大部分鲫鱼停止向前游动,尽情享受雨水带来的丰富食物。
不久,它们因河沟干涸被晒成鱼干,另外一些鲫鱼则抓住了水量充足的机会,快速向前游动,最终游入了大湖实现了自保。
请根据读后的联想和感悟,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10. (5分) (2019九下·嘉兴模拟) 手机的广泛使用一方面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交往。
请你就这种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②字数在150—200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一、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1-3、
答案:1-4、
答案:1-5、
答案:1-6、
答案:1-7、
答案:1-8、
答案:1-9、
考点:
解析: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答案:2-1、
答案:2-2、
考点:
解析:
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12分)答案:3-1、
答案:3-2、
答案:3-3、
答案:3-4、
考点:
解析: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答案:4-1、
答案:4-2、
考点:
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答案:5-4、
考点:
解析:
答案:6-1、
答案:6-2、答案:6-3、
答案:6-4、
考点:
解析: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答案:7-1、
答案:7-2、
考点:
解析:
七、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考点:
解析:
八、作文 (共2题;共10分)答案:9-1、
考点:解析:
答案:10-1、
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