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税改革对经济的影响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经纵横
资源税改革对经济的影响探讨
殷 超 辽宁排山楼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我国在近年来全面推行了资源税的改革。

这是由于对国家经济而言,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而许多资源都有不可再生的特点,即使从世界范围内计算,资源依旧有限,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受资源影响的程度越来越高,而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也对环境质量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资源税改革进程明确体现了我国资源的重要性变化,由于旧资源税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为提高我国经济收入、
完善税制结构和优化财政管理体系,我国近年来进行了进一步的税制改革。

关键词:资源税;改革;经济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177-02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举世共睹,然而与此同时,资源和能源方面的消耗也同样巨大。

受开采和利用技术方面的限制,我国在开采时择优开采,投入生产过程中资源回收效率低下,导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也对环境造成了难以修复的破坏。

改变资源税制结构,推动我国资源利用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资源税改革进程
(一)旧资源税制建立
我国开始征收资源税是在1984年,由于需要调节国有资源的开采的有偿性和使用级差,开始针对资源的使用收税。

最开始的资源税的作用仅在于级差收入的调节,并且由于税收成本问题,由一开始确定的超额累进税制转变为定额的利润型征收。

旧有的资源税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对资源开发的控制和调整,起到了调节级差收入的作用,符合我国在上个世纪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水平。

但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旧有的资源税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要求更加符合社会状况的资源税制的建立[1]。

(二)资源税改革探索
1994年起,伴随着我国分税制的建立,资源税的模式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在1994年起到2009年这一段时期,资源税的变化主要包括三项重要的变革:资源税被归类为地方税种,征收管理的方式得到简化,以及征税范围得到了扩大。

这次改革改变了税收制度的整体框架,税收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定,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

然而在我国经济进一步得到了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峻,资源税需要配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更深一步的改革。

(三)资源税改革实施
2010年起,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从价计征改革试点开始,进而推广到各种金属、非金属矿藏的从价计征改革。

到2015年为止,我国针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全面从价计征改革,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果,并且开始了矿产资源补偿费用的清理。

资源税价格的改革机制得以正式启动,从试点区向全国范围内逐渐推广的从价计征改革,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正在面临的资源浪费严重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进而为我国全方位进行资源税制改革提供了社会基础。

2016年起,我国进行了全面的从价计征资源税制改革,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税制改革进程[2]。

二、我国资源税改革原因
(一)征税范围小
资源税针对的是自然资源,但这一范围具有非常广的下级条目,这其中包含了所有能够影响生产效率,并且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要素。

然而,在我国资源税的征收方式中,改革前被纳入征税范围的只有其中矿产品,有许多应当缴纳资源税款项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木材、水资源、草场等,都没有被纳入征税范围之内。

这不仅会导致我国税收收入的减少,也会导致税收无法达到调节生产的目的。

企业会在进行生产时刻意选择不被纳入税收范围内的资源作为替代品,最终令得不到税收保护的自然资源受到破坏。

(二)价格弹性匮乏
原本的资源税采用从量定额计征的方式征收资源税,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简便易行,利于管理,税源稳定,但缺陷在于会很难起到资源税应起到的作用,也就是对税收调节价格的作用和促进经济稳定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价格设置和征收缺乏弹性。

另一方面,价格上弹性的匮乏也会导致国家难以真正认识到市场中资源的供求关系,也难以从资源价格上的波动取得相关的资料,而企业为避免使用被纳入国家税收范围内的资源而选择替代品的行为,也会令企业资源利用技术得不到提升,降低我国技术发展的速度。

(三)税费混乱
在我国实践过程中,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之间的冲突十分明显。

由此造成的税费关系混乱导致以费挤税这一情况时常发生,二者之间征收方式、对象和环节上功能的重合导致地方财政非常容易因此陷入混乱。

理论上二者之间的作用、功能和定位方面应当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甚至趋于等同,导致地方财政容易借此巧立名目设置众多的收费项目,导致地方企业税费负担受到极大的加重,严重影响税收制度应当起到的作用。

三、资源税改革对经济的影响
(一)对国家的影响
进行资源税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影响首先在于提高了经济收入。

由于资源税成为了地方税种,因此有利于提高地方的财政收入。

而资源税改革为从价定率征收方式,会对资源密集地区造成格外巨大的影响。

而我国资源集中的地区往往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在另一方面而言也有助于平衡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

有利于完善税制结构,营业税正逐渐退出我国税制范围,为此资源税改革令资源税逐渐承担起地方主要税种的责任,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税制结构,提高地方直接税所占的比例,最终推动我国税制结构的优化升级[3]。

有利于优化财政管理体系,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清理在黄金、煤炭等矿产资源密集型的企业中,政府针对企业设立的大量收
现代经济信息
合并”,即上述比例区间为[10%与60%]、[25%与60%],其他因子不变,即为8种=1(核算方法)*2(方向)* 2(比例区间)* 2(总量)。

从排列组合来看,长期股权投资后续变动,总体为56种变化=2*2*6*2种+8种;
三、现有的会计准则内容规定与业务实践矛盾、解决建议
按照“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原则,从数量来看,长期股权投资变动类型有56种,相应地,会计准则内容应对上述变化类别和核算方法分别予以规定阐述,但如上描述,修订后的CAS2 长期股权投资仅规定了4种不同类别的确认方法,且也未规定在同一核算方法内比例区间变化的会计核算,如从10%与15%,25%与40%,60%与80%同一变化区间的核算,此外,修订后的CAS33 合并财务报表也仅规定了4种不同类别的合并报表层面处理,因此,从数量和内容上来看,现有会计准则规定存在计量和确认方法上的缺失和遗漏。

中国证监会会计部于2011年1月发布的《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11年1期,总第5期)第一问中的处理方法,即“视同处理”,与“CAS2(2014)第十一条规定“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相同,该种假设在“变量”因素(如股本增加被动稀释)情况下,无股权处置过程,视作为权益性交易计入“资本公积”而非计入“当期损益”,从而使得业务实质与会计准则的内涵要求基本相符一致。

但IFRS下并没有明确规定,2012年11月,IASB发布了征求意见稿《权益法:在其他净资产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对IAS28的建议修订)》,其征求意见稿已于2013年3月结束。

该征求意见稿所建议的处理方法与CAS2 第十一条的规定类似,根据IASB的会议记录,2014年5月,IASB决定停止该项目,因此,关于此问题的会计处理仍然不明确,实务中存在多种可接受的处理方法,存在较大争议。

站在国际趋同背景下,起点上由于个别报表上CAS与IFRS上对长期股权投资采取了两种不同核算方法,尤其又加入了“同一控制”这一中国国情因素的考虑,从而使得长期股权投资计量(包括后续计量)核算存在差异,其中一部分差异,在IFRS未规范和明确的下,成为部分企业盈余管理的路径和方法。

因此,准则制定者可以参考借鉴上述排列组合的方法,识别上述和弥合准则差异,合理确定判断选择空间,同时着手建立具体的判断标准和会计处理,规划考虑如何理解、运用和执行修订后的会计准则,优化准则客观判断标准和环境,此外企业应借会计准则实施这一重要契机,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财务和业务的融合,推动业务财务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技术与标准部.计学撮要(2015).2015,12.
作者简介:陈学胜,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风险管理部业务经理。

费名目,从而彻底分清企业和政府之间收入分配的关系。

企业能够减轻税费负担,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政府得以扩大财政权利,更好地提供社会服务。

(二)对企业的影响
有利于减轻部分企业的负担。

资源税改革后,由于采用了从量定额计征的征收方式,包括石灰石、金矿、海盐等矿产开采企业资源税负整体明显下降。

在用于原料生产环节的成本得以明显下降的同时,政府针对资源密集型企业征收的各种费用也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因此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企业税费方面的负担。

其直接结果在于,能够令企业能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升级和产业优化方面,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从而推动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而对于资源消耗量巨大的产业,进行资源税改革后,从量定额计征的税收征收方式,令粗放型产业如果不迅速改变生产方式,会由于其生产中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不得不承担更多的资源税收。

此时企业的成本不断上升,而产品的质量得不到提高,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取得优势,进而被严苛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推动资源税改革,对企业而言有助于推动技术方面的革新,进而推动行业整体中科学技术的变革。

资源税改革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从量定额计征的资源税征收方式对企业而言,意味着可以通过降低企业消耗的资源来降低企业成本,因此企业为获取更高的利润,会增加在对科技和管理方式方面的投入,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倒逼企业从资源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企业转型,并且为迎合资源税改革造成的其他方面的影响,对内部产业结构和企业构成进行调整,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在结果上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4]。

四、结语
对国家经济而言,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而许多资源都有不可再生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举世共睹,然而与此同时,资源和能源方面的消耗也同样巨大,受开采和利用技术的限制,导致我国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也对环境造成了难以修复的破坏。

我国资源税改革进程明确体现了我国资源的重要性变化,由于旧资源税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为提高我国经济收入、完善税制结构和优化财政管理体系,我国近年来进行了进一步的税制改革。

改变资源税制结构,推动我国资源利用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青.全面资源税改革对煤炭行业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4(6):117-118.
[2]张倩.资源税改革对煤炭企业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2(1):30-31.
[3]周源龙.资源税改革的效率分析[D].山东大学,2016.
[4]陈华.我国资源税改革的经济、环境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6.
上接(第17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