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九年级历史考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①南方古猿:(识记)
现代人类从非洲的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自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②三大主要人种:(识记)
世界上的三大人种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划分依据:人的体貌特征)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①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大河文明、农业文明)
②四大文明古国(最早进入奴隶社会,建立了早期的奴隶制国家、产生了早期的奴隶制文明)
③古代埃及金字塔:(识记)
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
④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识记)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典石柱伊拉克)⑤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识记)
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种姓制度。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①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识记)(海洋文明、商业文明)
②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高峰:(识记)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它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③罗马共和国的兴衰(识记)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最高行政长官都由贵族担任。
共和国初期,平民和贵族斗争不断
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进行三次战争,最终胜利。
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实际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灭掉。
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终结。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①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识记)
A.背景:7世纪中期(时间),孝德天皇(实施者)颁布改新诏书,仿照隋唐制度改革。
B.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C.意义(标志):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标志。
②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识记)
时间:7世纪初创立;建立者:穆罕默德;创立地:麦加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伊斯兰教历元年)
▲主要活动: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穆罕默德罕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的元年。
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632年,默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①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构成和特点:(识记)
西欧封建社会的状况:封建等级森严
在封建贵族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西欧等级制度特点的写照:“▲“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②罗马教廷的统治:(识记)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③西欧城市的兴起:(识记、理解)
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
在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
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
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①希波战争:(识记)
大致时间:公元前5世纪作战双方:希腊与波斯帝国结果:希腊取得胜利
▲马拉松比赛来自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以少胜多),奥运会最后一个比赛项目
②亚历山大东征:(识记、理解)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影响: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古代战争的一个重要功能)③罗马帝国的扩张:(识记)
罗马帝国2世纪时,达到最大,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条条大路通罗马)
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地跨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阿拉伯帝国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①阿拉伯数字:(识记)
阿拉伯数字的最初创造者是印度人,后来被阿拉伯人进行了改造并传播,传入欧洲,人称“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人被称为“东西方交流的使者”
②《马可·波罗行记》:(识记)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口述、他的狱友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
内容概要:记录马可•波罗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
作用: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刺激作用
★古代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暴力冲突(第6课事例);友好往来(第7课事例)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①象形文字:(识记)
古代埃及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
(画成其物)
②楔形文字:(识记)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类似由若干三角形组成)
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①《荷马史诗》:(识记)
作者:盲人诗人荷马国别:古希腊代表的科目:古代西方史诗
是古希腊盲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
(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导来世。
——《伊利亚特》)
②《俄底浦斯王》:(识记)
作者:索福克勒斯国别:古代希腊代表的科目:古代西方戏剧
③《天方夜谭》:(识记)
作者:阿拉伯民间流传地区: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帝国)代表的科目:民间故事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代表篇章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
③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识记)
古代希腊(国别)的科学家,(主要成就)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
★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
⑤麦加大清真寺(识记)
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在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
⑥法国巴黎圣母院:(识记)
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哥特式建筑、“石头的交响乐”(雨果))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①《神曲》:(识记)
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创作长诗《神曲》,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
”
②达•芬奇:(识记)
意大利画家,代表作品:《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最后的晚餐》(基督教题材)。
③莎士比亚:(识记)
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品:《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
④哥伦布到达美洲(识记)
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来到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不是印度),发现美洲新大陆。
⑤文艺复兴的影响意义(识记、理解、应用)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意义(识记、理解、应用)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亚美非之间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
B.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
★文艺复兴:14-16世纪,首先兴起于意大利性质(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新航路开辟: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是西班牙、葡萄牙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①《权利法案》(识记)
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
革命结束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权利法案》:1689年,由英国议会颁布,目的:用法律的形式来限制王权
内容: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作用(意义):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识记、理解)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第12课美国的诞生(美国独立战争)
①《独立宣言》(识记)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建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美国独立日、国庆日)
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内容:宣言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意义:它是美国诞生的标志,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人权宣言。
②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识记、理解)
A.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B.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C.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
③评价华盛顿(识记、理解、应用)
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带领殖民地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主持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确立了比较民主的政体;当选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①《人权宣言》(识记)
大革命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标志革命的开始。
(法国国庆日)★《人权宣言》大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他们颁布《人权宣言》
内容: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意义:对否定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
②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识记、理解)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③评价拿破仑:(识记、理解、应用)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开始统治法国;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大法国疆域。
他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人民利益,激起当地人民反抗。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①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和“旅行者号”机车(识记、理解)
A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识记、理解)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
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最早开始的国家:英国
B工业革命的标志:(识记、理解)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被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C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识记、理解)
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的“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
②工业革命的影响:(识记、理解、应用)
开始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完成的时间: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约是在1840年前后)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公开对立的阶级——阶级关系的变化)
C.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①“三角贸易”: (识记)
▲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国家是葡萄牙。
英国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三角贸易(黑奴贸易、奴隶贸易、贩奴活动)线路: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以物换人以人换物
(出程)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带上各种廉价商品)
(中程)在非洲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将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
(归程)从美洲运金银和工业原料到欧洲
▲三角贸易的影响:使非洲丧失了近亿劳力,造成了非洲的贫穷和落后;奴隶贩子大发横财,积累了巨额财富,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识记、理解)
英国到18世纪后半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在世界各大洲都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①章西女王:(识记)
抗击英国的殖民统治。
章西女王是1857年—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出现的民族英雄。
②玻利瓦尔:(识记)
抗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南美独立运动的领导人,
玻利瓦尔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后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自己的国家为“玻利维亚”
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英国宪章运动(识记)
时间:1836—1848年
内容:这次运动因政治纲领《人民宪章》而得名,运动中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性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②《共产党宣言》:(识记、理解、)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
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③《国际歌》:(识记、理解)
词作者:欧仁•鲍狄埃曲作者:狄盖特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①林肯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识记)
▲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之间矛盾(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奴隶制度的存废)
▲南北战争导火线:1861年3月,主张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战争的直接原因)
▲林肯政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分裂-最主要);废除奴隶制度
▲战争的转折:1862年9月,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意义:宣言的发表,鼓舞了广大黑人为自身解放而踊跃报名参军,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从而扭转了战局。
②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和历史意义:(识记、理解)
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经过这次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①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的内容及作用:(识记、理解)
简称1861年改革。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者)于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允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赎买份地(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性质和作用: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但这次改革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②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识记、理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1868年开始)明治天皇(领导者)实行改革。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主要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作用(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但是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两场改革的相同点:
方式:自上而下性质:资产阶级改革作用: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意义:都是两国近代历史上的转折点局限性: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注意与“中国近代戊戌变法”进行比较:性质相同
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①电力的广泛使用、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爱迪生的主要发明:(识记、理解)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识记)
标志(特点):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了生产领域;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电车、电话、电报、电灯等的发明。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被誉为“发明大王”,1879年他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爱迪生:“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
“汽车之父”
▲1903年的美国的莱特兄弟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生产生活的面貌。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①“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识记、理解)
性质: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三国同盟的组成——德国(核心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的组成:英国(核心国)、法国、俄国
▲一战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③萨拉热窝事件:(识记)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视察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刺死,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民族矛盾引发)
作用: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④凡尔登战役:(识记)
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死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这充分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
▲一战的性质: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①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识记、理解)
法国伏尔泰: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法国卢梭主要观点:否定封建王权
法国孟德斯鸠主要观点: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倡导天赋人权学说。
★启蒙思想意义和影响:伏尔泰等人的思想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也促进了传播这些思想的国家如中国, 日本等的思想解放。
②牛顿:(识记)
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主要成就:天文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创建了微积分;力学——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
③达尔文:(识记)
英国科学家
主要成就: 1859年达尔文的科学巨作《物种起源》出版,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意义:《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整的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④爱因斯坦:(识记)
美籍德国科学家
主要成就: 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
意义: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能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相对论还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①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识记)
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②梵高的《向日葵》:(识记)
荷兰著名画家,代表作《向日葵》。
③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识记)
德国作曲家代表作: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①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识记)
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时间:1917年11月7日
领导人:列宁地点:彼得格勒结果:取得了胜利
②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识记、理解)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注意区别: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①新经济政策:(识记)
实施时间:1921年实施者:列宁
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斯大林模式”:(识记、理解)
形成标志时间:1936年新宪法制定。
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形成背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评价: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这一模式也具有严重的弊端。
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第三,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注意苏联名称的变化及时间、事件
沙俄(沙皇俄国、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苏俄(苏维埃俄国)———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年苏联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独联体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①《凡尔赛和约》:(识记)
时间:1919年1月会议:巴黎和会
内容:(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关于中国的内容:《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引发反帝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