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道口平改立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道口平改立的重要性
摘要: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时间就是效益已成为共识。

铁路的多次提速,对铁路道口的安全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平改立工程的建设是适应铁路列车提速,保证铁路、公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措施和先决条件。

本文对火车提速对铁路道口的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平改立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提速;铁路道口;安全;平改立
1 背景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时间就是
效益已成为共识。

因此,提高铁路运输速度,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为此铁道
部已在沈阳至山海关、哈尔滨至大连以及全国其他铁路主干线进行了多次提速。

平改立工程的建设是适应铁路列车提速,保证铁路、公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措施和
先决条件。

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的建设,对确保铁路、公路运行速度和畅通无阻、保证交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从2002年起铁路部门对省内主要国铁铁路线形和
平交道口进行改造,修建公铁立交桥,以适应国铁铁路提速的需要。

火车提速最
重要的是保证铁路、公路的交通安全,尤其是交叉道口的安全,一般讲火车通过
平交道口,落杆阻碍了被交叉的公路车辆通行,阻止了行人往来,已经制约了正
常的交通运输,而列车提速,运行速度越快,列车间隔时间将缩短,落杆阻车时
间就越长。

铁道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的提速、机动车保有
量的迅速增长,加之国民安全意识较差,铁路设备的更新换代没有跟上经济发展
的步伐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我国铁路平交道口交通事故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如2002年发生道口交通事故728件,已经是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每年仅道口
交通事故就造成2000万的直接经济损失。

因此,铁路道口平交改立交工程的建
设,对确保铁路、公路运行速度和畅通无阻、保证交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是适应列车提速和道口安全的重要措施和先决条件。

在全国铁路再次提速的情况下,对铁路主要列车通道、危险、繁忙、提速区段内的公铁平交道口进行立交改造已经刻不容缓。

2 平改立的必要性
平改立工程的建设,除铁路部门和铁路直接使用者直接受益外,公路运输也将得到一定的效益,同时全社会也获得巨大的效益。

1 从铁路方面看:
(1)火车提速,缩短了运行时间,加快了客、货运周转和车辆利用率,使铁路系统增加了财政收入、提高了经济效益。

(2)对铁路直接使用者来讲节约了货流、人流的时间,缩短了通达时空距离,为货主和旅客带来节约客时、货时的效益。

(3)铁路是有轨运输,时间性强,影响大,涉及面广,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和损失难以预测,因此首先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无阻和安全。

平改立工程的建设能解决不安全隐患,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和物资安全。

2 从公路方面看,彻底解决阻车现象,确保各级干线公路运输畅通无阻。

铁路与公路平交道口历来是各等级公路运输线上的一大难点和安全隐患,特别是交通量巨大的主干线道路,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影响更大。

立交桥建成后对国省干线的交通运输是极为有利的,保证了交通运输畅通,彻底解决了由于道口阻车对国省干线交通阻滞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公路也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也给公路直接使用者带一定的经济效益。

3 方便了民众往来,保证人身安全。

公铁平交道口不仅对公路交通运输不利,阻车严重,同时对道口两侧居民往来和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而且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道口落杆时行人受阻,有时落杆不及时或行人自我安全意识不强,强行通过,极易发生危险。

铁路平交道口
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平改立工程的建设彻底解决了两侧居民和行人的往来,保证了正常的生产、生活,更有利于沿线短途运输,人们可以通过立交桥顺利跨越铁路,通达各自目的地。

3 实例分析
本论文以大郑铁路的三公里道口为例进行分析,此道口为省道307线(即鞍羊线)与大郑铁路相交道口。

其中省道307线位于辽宁省西部,起点位于鞍山火车站,连接黑山县和鞍山市的台安县,终点落在大四家子(朝青线),本路段里程桩号为K110+970,路面宽度23米,公路等级为一级。

大郑铁路位于辽宁省西北部,起点位于锦州市大虎山镇,终点位于郑家屯,本段铁路里程为K3+875,铁路路基高于地面0.5米,道口设有专人看守,看守形式为落杆。

平交道口全宽17米,长7米,道口为单线,道口列车流量较大,据调查目前道口每天上下行客车3对,货车21对,每日临时列车5列左右,平均每30分钟落杆一次。

公路车流量大,据省道307线观测站调查,2004年本道口年汽车平均日交通量折算成小型客车可达6452辆/日。

每次阻车达1—2分钟,公路交通量阻车长达100多米,每侧约有15—20辆车受阻。

公路车辆无法通行,群众往来受阻,不仅影响了正常车辆通行,也影响了物流、货流、人流的通达。

平改立工程的建设既能彻底解决平交道口的阻车现象,又保证了铁路和公路以及民众的安全。

对平交道口进行平改立工程,首先根据预测交通量,提出建设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的一级公路的上跨方案,设计路线全长1.080公里,其中引线长1.020公里,铁路桥长度60米。

对拟建方案进行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国民经济效益评价采用有无对比法,运用车速流量关系模型和经过汽车运输成本影子价格调整后的车速模型,计算出评价期内的道路使用者所获得的四项效益,既晋级效益、减少拥挤效益、货物节约在途时间效益和旅客节约在途时间效益,将上述效益累加得到道路使用者总效益,载货按6吨计算,载客按6人计算。

1.晋级效益
由于道路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得旅客、货物的运输成本降低所产生的效益,本项目经济评价中运输成本按动态计算。

运输成本采用下面模式计算。

C客=583.4528-12.3304V+0.10198V2 公式(1-1)
C货=605.7128-12.3304V+0.10198V2 公式(1-2)
V=76.10-N/541(一级公路)公式(1-3)
V=156.7/N0.1691(二级公路)公式(1-4)
式中:V——平均技术车速(公里/小时)
N——日交通量(辆/日)
C——公路运输成本(元/千吨公里)
Bj=(Cw-Cy)×Qy 公式(1-5)
式中:Bj——公路新建项目晋级效益(万元)
QY——新建项目公路周转量(千万吨公里)
Cw——无此项目公路运输成本(元/千吨公里)
Cy——有此项目公路运输成本(元/千吨公里)
2.减少拥挤所产生的效益
无此项目时,原有相关公路交通量不断增加,平均行车技术速度相应降低,单位运输成本也不断提高。

有此项目后,使原有相关公路部分交通量向拟建公路上转移,拥挤减少,运输成本下降,产生效益。

3.旅客节时效益
由于行车速度提高而节约旅行时间所产生的效益。

该效益按旅客旅行时间的缩短,可多创造国民收入计算。

以后每年按4%递增。

Bks=Ic×QkK×T/(8×365)/L 公式(1-6)
式中: Bks——旅客节约在途时间效益(万元)
Ic——旅客国民收入份额(元/人)
QkK——新建项目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
T——全程节约小时数
L——公路线路全长(公里)
4.货物节时效益
由于行车速度提高而节约货物的在途时间所产生的效益。

该效益节约在途货
物平均价格和资金的价值计算占用流动资金节约所产生的价值,以在途货物平均
价格和资金利息为基础来计算。

根据调查资料在途货物的平均价格为3500元/吨。

资金利息率采用社会贴现率8%。

Bhs=Pr×QhK×I×T/(16×365)/L 公式(1-7)
式中: Bhs——货物节约在途时间效益(万元)
Pr——在途货物平均价格(元/吨)
I——社会折现率
QhK——新建项目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
T——全程节约小时数
L——公路线路全长(公里)
本方案国民经济评价效益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国民经济效益构成表(单位:万元)
4结论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通过铁路道口的火车速度、频次将有大幅度提高,这
将给铁路道口交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为消除铁路道口安全隐患,确保道路交通
畅通,必须加快铁路道口平交改立交的速度。

平改立工程会让道路使用者获得晋
级效益、减少拥挤效益、货物节约在途时间效益和旅客节约在途时间效益,更重
要的,是给铁路使用者、道路使用者和民众带来安全保障。

5建议
在平改立工程的各阶段工作中,应做到公路、铁路及相关部门互相协调配合、相互支持,以利项目顺利实施。

工程所涉及拆迁部分应有当地相关部门协调做好补偿安抚工作,在保障社会
和谐稳定的情况下使工程得以顺利实行。

工程建成后应积极考虑公路绿化和环境保护问题,使本项目的建设对周边的
水土污染及环境影响降到最小。

行车组织工作要为平改立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安排施工时间,对平改立地
点集中的线路,影响旅客列车晚点比较严重的,应编制施工列车运行图。

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精心组织,精心安排,一旦开工要全力以赴
抓紧施工,尽量缩短工期,最大限度地少对运输的影响。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