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成都市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成都市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结合下列曲线,分析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①可表示人一生中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B. 曲线①可以表示冬季来临过程中,植物体内结合水含量的变化
C. 曲线②可表示细胞由休眠状态转入旺盛代谢状态过程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的变化
D. 曲线③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小麦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其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
2.田间种植的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来源通常不可能来自(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酮酸、核苷酸、氨基酸、脂肪酸都含N元素
B. 大肠杆菌的细胞膜、线粒体内外膜、高尔基体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 脂质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不能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D. 酵母菌、念珠藻、绿藻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4.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乌龟和松树具有完全相同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B.病毒在活细胞中能够生存,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一个生物可以同时属于两个不同的结构层次
D.研究一个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关系属于种群层次上研究的问题
5.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染色体
B.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
C.乳酸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等都不具有核膜
D.真核细胞中存在核糖体,原核细胞中不存在核糖体
6.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膜的外面有糖蛋白
7.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药品是()
A.HCl
B.H2O
C.50%的酒精溶液
D.无水酒精
8.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

如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细胞分裂素相比,蔗糖对插花延缓衰败的作用更强
B. 第5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
C. 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两者相互拮抗,更利于插花保鲜
D. 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
9.神经系统的疾病与突触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中起Na+过度内流,最终导致患者的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内因失去神经支配而逐渐萎缩,四肢像被冻住一样如图是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a2+进入突触小体受阻可能会使谷氨酸释放减少
B.谷氨酸的释放消耗ATP且使突触后膜面积增大
C.突触后膜上NMDA的作用是识别谷氨酸,运输Na+
D.运动神经细胞受损可能因为细胞内液渗透压过度升高而受损
10.在高等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直接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有()
A. 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B. 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C. 核糖体和叶绿体
D. 中心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11.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
①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对上述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
B.促胰液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支配
C.①与③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
D.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
12.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一些病原菌
B. 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 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 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13.下列关于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三者都有双层膜结构
B. 三者都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
C. 三者都含有DNA和RNA
D. 三者都能进行DNA复制
14.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

下列示意图最能表明其原因的是()
A. B.
C. D.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B. 细菌不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 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关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即坚决禁止生物武器
B.对转基因植物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
C.中国对于克隆人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以有限制地进行克隆人的实验
D.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
17.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c,则背光侧为d
B. 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茎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d,则远地侧为c
C. 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b,则远地侧为a
D. 若曲线I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II表示对根的作用
18.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精细胞
B.若该细胞取自某动物的卵巢,则其名称为第二极体
C.该细胞产生了变异,其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
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正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9.茉莉酸(JA)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中,含量极少但作用具有多效性,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促进叶片脱落、促进不定根的形成,有关JA的说法错误的是()
A.JA能提高扦插繁殖的成功率
B.JA可抑制与乙烯生成有关基因的表达
C.JA与其他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D.JA属于植物激素,需要高浓度才能产生明显的生理效应
20.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B.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的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
C.与染色体变异相比,基因突变带来的碱基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不可见
D.DNA中有1个碱基C被T替换,复制3次后,突变的DNA数一般是4个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如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是_____,此过程既需要_____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启动子结合的_____酶进行催化。

(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

(4)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_____。

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_____。

(5)人体细胞的基因主要在细胞核中,细胞核的功能是_____。

22.果蝇的灰身基因A与黄身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黄身基因能破坏其黑色素的形成使身体更黄;灰体基因E与黑檀体基因e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黑檀体基因可使黑色素积累而全身发黑。

黑檀体时黄身纯合个体表现为灰身。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现有四种纯合的果蝇:灰身雄果蝇、黄身雄果蝇、黄身雌果蝇和灰身雌果蝇,请以上述果蝇为亲本设计实验,不用正反交实验来探索黄身基因的遗传方式__________(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2)现有纯种灰体雌果蝇与纯种黑檀体雄果蝇杂交,F1个体相互交配,F2个体的表现型及分离比为___________,正反交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现已确认灰身与黄身仅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灰身黑檀体雌果蝇与纯种黄身灰体雄果蝇杂交,F1中的雄蝇与EeX a X a(黄身灰体雌蝇)个体相互交配,F2中雄蝇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

23.研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见图甲)。

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神经元的胞体可引起兴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是神经元产生和维持-68mV膜电位的主要原因,此时膜内的Na+浓度比膜外的_____(填“高”或“低”)。

(2)胞体受刺激后,电位变化出现的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
膜外侧。

此时产生的兴奋以__________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导致突触小泡释放___________最终导致第二个峰值的产生。

(3)谷氨酸也是一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受体结合后,能使带正电的离子进入神经元,导致其兴奋。

利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结合上述实验),证明大鼠自突触神经元神经递质是谷氨酸。

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炎炎夏日,医务工作者还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为人们采集咽拭子,以检测新冠病毒,让人感动。

在穿防护服的这几个小时里,医务工作者的身体为适应闷热的环境,要进行不断的调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闷热的环境中,机体是如何调节体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大量出汗,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激素会增加,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尿量。

(3)因水分的大量丢失,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_____________分泌的醛固酮增加,可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极端环境的工作对医务工作者的体力也是极大的考验。

当体内血糖浓度降低的时候,请写出3种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黑腹果蝇因其易于培育,生活史短,所以被广泛用作遗传和演化的室内外研究材料,其在室温下不到两周,就可培育完成。

黑腹果蝇作为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已经大量使用在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研究上。

果蝇的黑身、灰身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以下为两个相关实验,请分析并回答:
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1)果蝇体色杂交实验中,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__。

(2)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_。

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的结果。

实验二: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3)该实验中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F2中灰身雄蝇共________种基因型。

(4)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Ⅲ、Ⅲ号染色体发生如下图所示变异。

变异细胞
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

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D
4.C
5.B
6.D
7.C
8.D
9.B
10.B
11.B
12.D
13.B
14.D
15.D
16.ABD
17.ABC
18.AD
19.BD
20.CD
21. (1).转录(2).核糖核苷酸(3).RNA聚合(4).—AGACTT— (5).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6).等位基因(7).一个mRNA分子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8).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
22. (1).用纯合的灰身雄果蝇、黄身雌果蝇杂交,若后代黄身都是雄蝇,灰身都表现为雌蝇,说明黄身基因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若后代无论雌雄全部为灰身,说明黄身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2).灰体Ⅲ黑檀体=3Ⅲ1 (3).相同(4).黄身灰体Ⅲ灰身黑檀体=3Ⅲ1
23. (1). K+外流(2). 低(3). Na+内流(4). 电信号(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5). 神经递质(6). 将单独培养的大鼠自突触神经元随机分为A组和B组,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A组神经元,B组神经元不做处理,用电极刺激两组自突触神经元胞体,测量其电位变化(7). A组神经元的第二次电位变化明显小于B组的(A组神经不出现第二次电位变化)
24. (1).首先是皮肤的热觉感受器兴奋,兴奋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进而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和肾上腺等腺体的分泌,最终使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增多,从而增加散热(2).下丘脑(3).抗利尿(4).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5).肾上腺皮质(6).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7).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25. (1).性状分离(2).2/3 (3).18% (4).下降(5).自然选择(6).BBXrY (7).4 (8).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