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本课程民间舞的课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校本课程民间舞的课例分析
一、课程背景
该校本课程民间舞蹈课程主要面向初中三年级学生。
教学目的旨在通过民间舞蹈活动,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提升文化素养,增强艺术审美。
二、教学过程
1. 热身阶段
在热身阶段,老师为学生做动态伸展和呼吸练习,锻炼身体,预热肢体,以便更好地
进行后续的舞蹈练习。
此外,老师还可以结合音乐设立舞蹈动作练习,让学生渐进式地适
应和掌握舞蹈的基本节奏和动作。
2. 基本芭蕾舞蹈训练
在学生对舞蹈的基础步伐和姿态有一定理解的情况下,老师开始介绍基本的芭蕾舞蹈
训练,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肢体的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采用分
组训练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练习并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创作舞蹈
参与学生的创作舞蹈,是民间舞蹈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阶段,老师通过观看
学生的舞蹈表现,引导学生创造自己的独特动作,鼓励学生通过肢体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
心想法。
同时,老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分析和辅导,确保每一位学
生都能有充分的发挥空间。
4. 表演舞蹈
在学生掌握民间舞蹈的基础技能和创作能力后,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表演舞蹈的实践,通过参加舞蹈比赛、艺术展示等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三、教学评价
民间舞蹈教育以自由、个性为前提,更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在教学评价方面,老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舞蹈表现、创造力、艺术素养、沟通能力等多个因素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在个人能力和文化素养方面不断突破自己。
四、总结
校本课程民间舞蹈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身心合一的
学习体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肢体律动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协助学生发掘自己的艺术天赋和个人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