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数上册学案11、15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编号11
设计教师:袁涛审核领导:使用班级:使用教师: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能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灵活应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2、经历综合运用有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有理数加减法统一为加法运算,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
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加法算式的运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回忆以前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
2.计算.
(1)(-8)+(-6)(2)(-8)-(-6);(3)8-(-6);
(4)(-8)-6;(5)5-14.三、自学提示(一):
自主学习教材P45--46页内容,并独立自学检测(一)内容,时间7分钟。

自学检测(一)
1、把下面的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形式,说出他们的两种读法并计算。

(-20)+(+3)-(-5)-(+7)(-20)+(+3)+(+5)+(-7)
三、自学指导(二):
自主学习教材P45页内容,并独立完成自学检测(二)内容,时间8分钟。

自学检测(二)
1、计算:
(1)-5-9+3;(2)10-17+8
(3)-3-4+19-11;(4)-8+12-16-23
(5)(+3.41)-(-0.59)(6)⎪




-
-





-
7
5
13
7
4
13
七数上册学案
1
七数 上册 学案
2 2.计算:
(1)-4.2+5.7-8.4+10; (2)6.1-3.7-4.9+1.8
13231)3(+- 2
1326541)4(-++- 【当堂训练】 1、( )-(-7)=-8 A.15 B.-15 C.1 D.-1
2、两数相减后的差比被减数还大,那么减数应该是( ) A.正数 B.负数 C.零
D.不确定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比正数小的数一定是负数 B.零是最小的有理数
C.有最大的负整数和最小的正整数
D.一个有理数所对应的点离开原点越远,则它越大 4、-2-(+1)的结果是( ) A.-3 B.-1 C.1 D.3
5、 用算式表示"10与比它的相反数小4的数的差"应为( ). A.10-[(-10)-4] B.10-[(-10)+4] C.10+[(-10)-4] D.10+[(-10)+4]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B.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C.两个相反数相减得0
D.和并不一定比加数大,差并不一定比被减数小 7、计算:
4.8-(+2.3) (-1.24)-(+4.76)
(-3.28)-1 ⎪⎭
⎫ ⎝
⎛--2132
8、要比较两个数a,b 的大小,有时可以通过比较a-b 与0的大小来解决. 请你探索解决:
(1)如果a-b >0,则a _____b ; (2)如果a-b =0,则a _______b ; (3)如果a-b <0,则a _______b .
9、计算:
[(-4)-(+7)]-(-5) 13、3-[(-3)-12]
总结与反思:
有理数的乘法——乘法分配率编号15
设计教师:袁涛审核领导:使用班级:使用教师: 【学习目标】
1.能确定多个因数相乘时,积的符号,•并能用法则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2.经历探索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问题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验证等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
能用法则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

【学习难点】
积的符号的确定。

【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
二、自学提示(一):
自主学习教材P55页内容,并独立完成检测(一)内容,时间7分钟。

自学检测(一)
1、计算下列各题:
(1) (-4) ×(-7)(2)6 ×(-8)
(3)
53
()(1)
245
-⨯-(4)(-25)×16
2、计算:
24
)
4
1
6
5
3
2
(⨯
-
+)
56
(
)
14
3
8
1
1
7
4
(-

+
-
二、自学检测(二):
自主学习教材P55——P56页内容,并独立完成自学检测(二)内容,时间10分钟。

自学检测(二)
一、计算:
1、6.868×(-5)+6.868×(-12)+6.868×18
2、)
102
(
)
14
3
8
1
1
7
4
(-

+
-
二、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
36
(
)
6
5
(-

-②
4
1
2
)
9
2
(⨯
-
七数上册学案
3
③(-78.6)×(-111)×0 ④125×(-36)×(-8)
⑤3.99×(-6)+3.99×(-20)+3.99×24
【当堂训练】
一、选择题:
(1)一个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的积( ).
(A) 是正数(B) 是负数
(C) 一定不大于0 (D) 一定不小于0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B)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
(C)两数相乘,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都为正数.
(D)两数相乘,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异号.
(3)两个有理数,它们的和为正数,积也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
(C)一正一负(D)符号不能确定
二、填空(用“>”,“<”或“=”号连接):(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 _____0;
(3)如果a>0时,那么a _____2a;
(4)如果a<0时,那么a _____2a.
(5)如果a=0时, 那么a_____2006a, -a_____100a.
三、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
(-125)(-2)(-8)(2)
⨯⨯
131
9642
(7)()(1)
---(3)
⨯⨯
3
5
()(-2)(-15)
-(4)⨯⨯⨯
(+22)(-33)(-4)0
(5)
1
3
3⨯⨯
1
5
(-1)()
25
-(6)11
35
⨯⨯⨯
1
7
35
(-)
(7)
⨯711
1052
-100-0.01
()()
-+
(8)
24
25
49⨯(-5)
七数上册学案
4
总结与反思:
5
七数上册学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