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国人自办报刊的兴起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岭南日报》
❖ 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
办报主体:身份比较复杂 办报性质:私营为主 报纸内容: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宣传者 政治立场:反侵略爱国思想 业务方面:参照外人汉报 报业环境:十分困难
第二节
维新变法运动与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 报刊在维新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四万万人中,其能识字的,殆不满五千万,此五千万人 中,其能解文法执笔成文者,殆不满五百万,此五百万 人中,其能读经史,略知古今之事故者,殆不满五千人 也,此五千人中,其能知政学之本源,考人群之条理, 而求所以富强吾国,进化吾种之道理者,殆不满百数十 人也 。——梁启超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 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
❖ 国人对早期近代报刊的认识及中 国早期新闻思想的发展
林则徐的译报活动与思想
❖与禁烟运动有关,对报纸功能的初步 认识
❖《澳门新闻纸》:最早的译报;还不 是报纸;选译《广州周报》、《广州 纪录报》等外报;翻译人员。
❖林则徐亲自编辑:《澳门月报》 ❖还没有意识到报刊传播新闻和引导舆
❖维新派报刊在新闻业务上的 特点
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 新闻报道中夹带评论 编辑工作有所改进 重视新闻的采访工作 运用新闻图片配合新闻报道
❖ 维新派报刊的历史作用
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
❖ 用新知新学武装头脑
爱国主义教育
❖ 传播新知的同时,激发爱国热情
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 体现了报刊的巨大宣传威力
新的报刊种类的出现
❖ 文摘报:《集成报》;针对妇女儿童的报纸:《女学报》 《蒙学报》;白话报:《演义白话报》;专业报:《农学 报》《算学报》;文艺小报。
主流是维新派报刊:影响较大的有《知新报》、 《国闻报》、《湘学新报》、《湘报》等
❖ 近代新闻立法的有益尝试
第三节 维新派报刊的业务特点 与历史作用
影响较大的有知新报维新派报刊的历史作用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用新知新学武装头脑爱国主义教育传播新知的同时激发爱国热情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体现了报刊的巨大宣传威力维新派办报活动对我国报业发展的贡献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维新报刊的大批出现从事实上冲破了言禁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地位开创了报章新文体半文半白平易畅达
“兴新闻官”,认为报纸有监察政治的作用, 实际上包含有对地方政权机关和官司吏进行 监督的责任,以利加强政府中央权力。
“只须实写”,提出了报纸的文风问题。他 提倡浅明文体,并把真实作为新闻的文风首 要标准和最高原则。
❖ 王韬:(1828-1897)原名利宾,1862年改
名韬,字紫诠,号仲韬,又号天南遁叟、蘅华馆 主等,江苏长洲(今吴县)人。1857年参加《六 合丛报》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 1864年兼任《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 1874年 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提倡维新 变法,影响很大。1884年回到上海。次年任上海 格致书院院长,直至去世。 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 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 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梁启超发 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 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 编为《弢园文录外编》。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 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 报刊理论的基石。
❖ 19世纪70年代,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的情况下,康有为以“救亡图存”为 己任,毅然地走上了变法图强之路。 1888年,他第一次上书光绪帝,建议 “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1895 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会试。《马关 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他悲愤交加, 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提出 “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 的建议。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从此,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此后,他又先后创办《中外纪闻》, 组织强学会,创立保国会,大张旗鼓 地鼓吹变法运动,终于促成了1898年 的“百日维新”。“百日维新”被以 慈禧为首的顽固派颠覆后,康有为逃 亡日本,以后,他的思想逐渐趋向保 守
❖ 维新派办报活动对我国报业发展的贡献
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
❖ 维新报刊的大批出现,从事实上冲破了言禁
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
❖ 提高了报人、报业地位
开创了报章新文体
❖ 半文半白,平易畅达
❖ 《湘报》1898年3月7日长沙创 办。湖南第一份日报。主要撰稿 人:唐才常、谭嗣同。比〈新报〉 更通俗激进一些。
❖ 谭嗣同:维新运动中著名政治活 动家和报刊政论家。主要著作 《仁学》。
❖ 维新派的其他主要报刊
严复与天津《国闻报》
❖ 《国闻报》:北方维新派最重 要的舆论阵地。它是维新派创 办的第一家日报。1897年严 复创办,以“通上下之 情”“通中外之故”为宗旨, 但它“尤以通外情为要务”。 在副刊《国闻汇编》上发表了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该文 提出“物竞天泽,适者生存” 的自然法则。严复不仅是报刊 活动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 启蒙思想家。
变法必须做三件事:办报纸,进行宣传;办学会,组织 活动;办学校,培养人才。
❖ 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报刊的创办
在北京,从《万国公报》到《中外纪闻》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第一份报刊,1895年8月在北 京创办
❖强学会成立,转为该会机关报,1895年12月, 改名为《中外纪闻》,1896年1月被迫停刊
在上海,强学会与《强学报》
论的功能 ❖没有自创办报刊
魏源积极弘扬林则徐的译报思想
太平天国的办报构想
❖1859年,《资政新篇》 中的内容
❖从国家政权角度出发 统治工具、民主政治 手段、教育民众、监 督政府
❖ 洪仁gan的新闻观点
“设新闻馆”,认为报纸是实现民主政治的 手段 。
“准卖新闻篇”,认为报纸有教育民众、移 风易俗的作用,可以改变社会风气 。
❖ 上海的第一家中文日报
《新报》:上海道台的报纸
❖ 1876年创办,保守的报纸,不涉及政治,1882年停刊
❖ 广州的国人报刊
《述报》:广州的第一 份国人报纸
❖ 1884年创办,报道中法战 争;业务上重视图片; 1885年停刊
从《广报》到《中西日 报》再到《越峤纪闻》
❖ 1886年创刊,1891年改名 《中西日报》,1900被查 封
❖ 《中外纪闻》特点:1:刊登外文报纸,外文电讯的译文。 2: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和自然科学知识,也 评论中西方社会的得失,宣传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
❖ 维新派的其他主要报刊
澳门的《知新报》
《知新报》:维新派在 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 1897年2月22日澳 门创办,由康有为胞 弟康广仁任总经理。 维新言论最直接全面, 直到1901年1月20 日停刊,是维新派在 国内出版时间最久的 报纸。
❖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 广东新会人,著名维新派政 治思想家、政论家;先后创 办10多种报刊,如:《中外 纪闻》、《时务报》、《清
议报》、《新民丛报》等, 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创 造了“时务文体” ;人们称
之为“舆论界的骄子”,有 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为资
产阶级办报提供了经验,一
生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 集》。
王韬的新闻思想
❖最早以办报闻名的人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
闻思想
办报目的:立言 报纸功能:上传下达,
沟通国内外信息 提出新闻自由 文风改革:简单明白 办报人员:通才,正

郑观应的新闻思想
❖办报是民主政治手段、变法自强的手段;提 出办报自由、建议新闻立法
❖ 国人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19世纪70年代开始,国人自办报刊 《昭文新报》
❖ 《国闻报》在维新派报刊中独 树一帜,很有特色:首先,它 以“通外情为要务”;其次, 讲究办报的策略;再次,消息 迅速,稿源茂盛。
❖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时间段:1895-1898,特别是1897、1898两年。 特点:数量大、地区广、品种多
数量:120种
地点:浙江、湖南、广东、江苏、北京、四川、天 津、澳门、广西、陕西、安徽、江西、香港等地。 上海最多、40多种
香港的其他国人报刊
❖《维新日报》
1879年创办,1912年停刊 先以宣扬君主立宪赢得读者;后落后
时代,失去读者
❖《粤报》,1885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889年 ❖《日报特选》,文摘性期刊 ❖1883年,《近事编录》转给国人,
不久停刊
❖ 上海的国人报刊
从《汇报》到《彚报》、《益报》
❖ 1874年容闳创办;受到官府和外报的破坏,1875年底停刊
❖ 维新派的其他主要报刊
唐才常、谭嗣同与长沙的《湘学新报》、《湘报》
❖ 《湘学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 第一份报刊,1897年4月22日在 长沙创办、旬刊。唐才常、陈为 镒先后主编。
❖ 唐才常:戊戌时期著名的政治活 动家、杰出的报人。在武汉组织 自立军武装勤王起义,事前暴露, 被张之洞逮捕并立即杀害。
❖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 ❖ 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 ❖ 偶然性很大
1889年,在汉口创办《公论报》
❖ 香港的《循环日报》 与其他国人报刊
国人在香港办报成功 的原因
《循环日报》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 办。
❖宣传改良,鼓吹变法 ❖最大贡献:开创报刊
政论文体
❖ 《循环日报》:1874年创 刊于香港、王韬创办并任 主笔,出版时间最长、影 响最大的的报纸。是我国 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 的报纸;以“强中以攘外, 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 为宗旨,要为振兴中华、 抵御外敌而学习西方先进 的科学文化;是一张以政 论为灵魂的报纸。
❖ 《万国公报》是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刊,受到具有维新思想 的士大夫的欢迎。京师强学会成立后,因与上海〈万国公报〉 重名,在1895年将〈万国公报〉改名〈中外纪闻〉并作为 强学会的机关报,梁启超、汪大燮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 党报刊的萌芽。是维新派北方的代表。
❖ 《中外纪闻》: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重要舆论机 关,其前身是《万国公报》,由梁启超,任大燮任主编,是 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报刊的萌芽。该报的出版使广大官员和 知识分子“渐知新法之益”,为改良派政治团体的建立和改 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力条件。1896年元月20日停 刊。
❖1895年11月上海强学会成立,1896年初,机关 报《强学报》创刊,仅存在了14天
在上海,梁启超与《时务报》
❖1896年夏,维新派办报活动重新兴起;8月《时 务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主持笔政一年三个 月,后被排挤离去
❖ 康有为生于1858年,卒于1927年, 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领 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