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讲评:一本好书,助我们成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讲评:一本好书,助我们成长
【原题】
一本《跑步指南》,有助于我们强身健体;一本《人类简史》,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一本《论语》,有助于我们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一本好书,有助于我们成长。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场作文】
书中三宝,助我成长
钱钟书说过:“倘若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高尔基也说:“读书是进步的阶梯。

”斯读书之效,由此可得。

而我则常把好书作三宝,在成长的星辰大海中,有了他们,便不会迷失般向。

好书可作戒尺,正精神。

“问渠哪得清如许,自有源头活水来”。

精神若想如清泉般澄清,不从好书中汲取活水是不行的,浊浊人世间,我们需要一本好书来助我们在淤泥中永保清纯。

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白茹玉获得了阵阵掌声,条件艰苦的她就好像被困在世俗的淤泥中无法动弹,庞大的家庭,沉重的农活,落后的教育水平,可当她拿到哪本《唐诗三百首》时,她便长成了一朵清翠欲滴的荷花,艰难的生活并不能染指人心的清纯,《唐诗三百首》早已在她的精神世界播种了一片美丽的花海,我相信,时至今日她也仍然保留那本已被翻破了的《唐诗三百首》,此刻,也正如一把戒尺,鞭策着她自己。

好书可作窗户,看世界。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好书就是眼睛的窗户,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以及他的思想。

小时候,我常读《鲁滨逊漂流记》,那时的我身虽在家中的书桌上,可心早已随着鲁滨逊一起漂流,荒岛上的生存艰辛,获救时的喜悦,我都从这扇窗中看得一清二楚。

随后,我还读了《地心游记》《海底三万里》,跟着杰克的叔叔尼克船长,我不仅领略了地心深处的风光和海底世界的绚丽多彩,更因此收获了许多知识,窗户是开着的,而我总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好书变亦可以作导师,明大义。

董卿曾在著名节目《朗读者》中说过:“书籍是启迪人心灵的导师。

她在《朗读者》了听了太多诸如此类的故事了,虽是老生常谈的话或书,但从名家口中读出给我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还记得柯法在里面读了一段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正是这本书给了柯洁力量,也作为他的导师,指导他在围棋的路上越走越远,人无师不立,一本好书则可在你犯错时,在你迷茫时,在你失意时指点迷津,助你跨过那一道道坎。

人生之路,我们行这匆匆,却也道道辙痕,但一本好书,可化三宝,在这条路上,护我成长。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紧扣材料立意,可谓切合题意。

文章按总分总的来结构全文,可谓结构严谨;文章主体部分从三个不同方面来阐述好书的作用,最后点明主旨,可谓中心突出。

但第一个分论点和第三个分论点,分析论证不足,所举事例不能有力地证明观点,且第一段中提出“我把书作三宝”,第一段与第三段最好紧扣“我”来行文。

谈谈文章的承接问题
写作议论文,在提出观点之后,应紧承前文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论证。

文章是从哪个角度来提出观点的,就要从哪个角度来展开分析论证,以保证文理的一致性。

且看下面几篇文章的开头与承接之间的关系。

例一
读书促进步,好书助成长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本《跑步指南》有助于我们强身健体,一本《人类简史》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一本《论语》,有助于我们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由此可见,一本好书,有助于我们的成长。

书籍是人类精神的粮食——论人类读书的重要性,如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然而不少人却在精神上缺了钙,在高新技术产业日新月异的今天沉溺于娱乐至死的游戏世界……
点评
文章开头引用高尔基的话,接着引述材料中的话,两者还是有一致性的,由此推出中心论点“一本好书,有助于我们成长”,开头可谓简明扼要地提出中心论点,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这种写法很好。

按照开头所提出的观点,第二段应紧承第一段对“有助于我们的成长”展开分析论证,即,为什么有助于我们成长,从哪些方面有助于我们成长等,可是,第二段却提出“书籍是人类精神粮食,再提到当今社会上出现的问题。

如果是从问题入手,归结到精神上的成长也可以,但却偏偏不是,这是典型的没有学会议论文的分析论证的基本写法。

阅读引领风尚,书籍伴我成长
当我们不知如何强身健体时,一本《跑步指南》可以提供我们方向,当我们对世界表现出无知充满好奇时,一本《人类简史》可以提高我们的认识;当我们静心地在教室读着《论语》时,在那朗朗读书声中,我们的人生境界得到了提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前进的路灯照亮前行,引领我们成长。

书籍就像一粒粒的珍珠,蕴藏着人们的智慧,在历史的海洋里熠熠生辉。

日本小说家东野曾曾有过心得……
点评
文章开头引述材料,提出观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前进的路灯照亮前行,引领我们成长”,这样开头是可以的。

但第二段与第一段提出的观点没有半点关系,好像是另起炉灶,且语句很不好理解。

书香浸润生活
书,是认识这个世界最最直接且方便的东西,但只有将书中的知识与自身相融合,方能品味出书的芳泽。

书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书对我们自身益处不一样,唯有找至一本能于自己相切合的书,才能真正对自己大有脾益。

……
第一段提出“只有将书中的知识与自身相融合,方能品味出书的芳泽”。

那么,紧承此内容就应该从怎样将知识与自身相融合,从而品味出书的芳泽“来发展自己的看法,可第二段却从书的种类多种多样中找到一本切合自己的书这个角度来谈,与开头又没有联系了。

好书伴我成长
高尔基曾指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多读书,读好书,无疑是一大乐事。

读书途中,要分辨什么才是好书。

点评
从开头来看,文章的中心应是多读书,读好书,无疑是一大乐事,接下来所写内容应紧扣“乐事“来谈为什么的问题,可第二段却转到了要”分辨什么是好书”,又把话题引开了。

论读书
有道是,世间不乏有才高八斗之士,唯好学好读书者立。

少而好学,如初生之阳,中而好学,如烈日骄阳,老而好学如满暮黄晕。

古人去“行万里路,读万遍书。

”不论何时何地,何时年龄,只要你热爱读书,开始阅读,亦“一苇以航”。

点评
第一段用简洁的语言提出论题“唯好学好读书者立”这一观点。

接下来的文字应紧承此话题,回答为什么“唯好学好读书者立”这一问题,可第二段却从少中老三个不同年龄阶段读书的情况作分析,且对老年阶段的分析让人费解,最后一句“一苇以航”表达也很晦涩。

鉴往事以助成长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从书中,人可获得知识,可助成长。

然,并不只有书可以助成长,人、事都可以,正所谓:鉴往事以助力成长。

点评
开头引用及自己的解说,还是能扣住材料的,但用“然“字一转折,把话题引到另外的事情上去了,由此展开论述,是谓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