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李将军列传》(共36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天下无双 (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
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 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 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阵,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 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 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 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 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1、请概括本段李广之“德”的具体体现 2、你如何评价作为将领的李广这些“品德”?
( )“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 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 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 为军阵,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 竟死……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 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 为所伤云。”
才气天下无双
二、临危不惧,智勇双全之才
(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 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 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 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 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 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 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 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 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 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 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 之,故弗从。
1、解释文中标红字词
2、断句
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 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
3、翻译划线句
(1)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 且尽。
(2)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 赏。
4、概括此段中李广的形象特点
1、解释文中标红字词
中(符合);将(率领);异道(走不同的路);可(大约);贯(贯穿);
易与(容易对付);乃(才);裨(副);解(通“懈”,松懈);没(覆 没)
2、断句
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 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
3、翻译划线句
(一半多, 箭也快用光了。
(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 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 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 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 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 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 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 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 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
虎口
为庶人
武 射虎入石
善射勇猛
武 与士兵同甘共苦,宽缓不苛 廉洁轻财,仁爱士卒
武 右北平之战,四千对四万匈奴 勇猛
军功自如,无赏
,神色自若,力战突围

武 六十余得为前将军从卫青击匈 正直刚强,为尊严气节放 自刭而死
奴,被青徙为东道,迷失道路 弃生命
寻找文字的温度——李广之死
( )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 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
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 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 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 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 “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10)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 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而 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1、通读本段,给标红字释义 2、根据文本说说李广为何会选择“引刀自刭”?
才气天下无双 二、临危不惧,智勇双全之才 ( )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 领属护军将军。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其后四岁, 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 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 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 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 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 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通读本段,给标红字释义。 本段是如何体现李广的临危不惧智勇双全的?
“国士无双”
不止是为自己而活,甚至不止是为了公家的利益而活,他们是一种 人格的典范。 德才兼备、抗击匈奴的“飞将军”李广
身先士卒处于抗击疫情前线的84岁院士钟南山、73岁院士李兰娟 敢于冲锋、以身作则,关键时刻党员上的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张文宏 以及那些“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的“白衣战士”、 “无名英雄” 担得起生死之重,也配得上最高的敬意
《李将军列传》
温度总是能将人拢在一处 / 对面屋顶上,雪,纹丝不动 /
“面对历史,我们常常如同面 对一具尸体,只是解剖它,判
窗玻璃也依旧笼罩着一层雾 /
定其死因,写出尸检报告,而
在春天到来之前,还有很长时间 / 不必对死者表示尊敬与哀婉。
烤糍粑喝老酒的热气里/
但司马迁则异乎寻常地为我们
火,总是轻易就俘获人的记忆 /
展现了另一种对历史对象的处 理方式:他抚尸痛哭,为历史
香气开始升腾 /
招魂,让历史复活。”
嗓音变得软和 / 瑟缩的身体渐渐打开……
——鲍鹏山《司马迁:生存还 是毁灭》
——舒丹丹《火塘边》
寻找文字的温度——《李将军列传》
快速浏览全文 你觉得哪一段最能体现文字的温度,体现 司马迁对李广的情感?
(11)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 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 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 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 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 可以谕大也。”
1、翻译标红字词与两处划线句 2、这一段“太史公曰”体现了司马迁对李广的什么 温度什么情感?
寓论断于序事,藏温度于笔端
文题:《李将军列传》
《史记》卷109
《匈奴列传》
《史记》卷110
《卫将军骠骑列传》 《史记》卷111
《李广苏建列传》班固 《汉书》卷54
通过文题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寻找文字的温度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 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 匈奴大入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 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 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 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通读本段,给标红字释义,给划线句断句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 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 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本段是如何体现李广的临危不惧智勇双全的? 中贵人数十骑 VS 匈奴射雕者三人 匈奴射雕者三人 VS 李广 李广百骑 VS 匈奴数千计
文字的温度
王夫之《日知录》:“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 序事之中即见其指(旨)者,唯太史公能之。”
司马迁用浓墨重彩的细节描写了李广的才与德,没有一句 议论抒情,但我们能感受到千载之后李将军的英姿如在眼 前,能感受到司马迁对李广才德的爱与赞,这样的文字是 有温度的。
作业:
居顷之,石建卒,于是上召广代建为郎中令。元朔六年,广复 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 侯者,而广军无功。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 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 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 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 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 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 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 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 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 赏。
“才气天下无双”——“惜乎,不遇时”
才气天下无双
一、善射勇猛之才 (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 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 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射虎入石”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唐·卢纶《塞下曲》
寻找文字的温度——李广之死
(1)性格:自尊倔强,刚正不阿,戎马一生不愿受到刀笔吏的侮 辱; (2)对此次战役的看重,李广此时已经60多岁,这几乎是此生唯 一可以实现封侯报国的机会; (3)对不公命运的愤恨抗争,以死表达对卫青出于私心安排的不 满。
李广之死充满了英雄末路的悲壮,他的才能越无双,品德越 高尚,他的结局就越让人心痛悲愤!(藏温度于笔端)
惜乎,不遇时
景 击吴楚军,取旗
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 私受梁王将军印, 不得封赏
时 事迹
形象特点
遭遇
文 杀匈奴首虏多,为汉中郎
善射勇猛
惜乎,不遇时
景 击吴楚军,取旗
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 私受梁王将军印
,不得封赏
景 上郡以百骑遇匈奴千骑,解鞍 临危不惧、智勇双全
惑胡骑成功逃脱。
武 出雁门击匈奴被生擒,佯死脱 临危不惧,智勇双全 下吏,当斩,赎
(2)按汉朝法律,博望侯行军迟缓,延误限期,判处死刑,用钱赎罪,降 为平民。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封赏。
4、概括此段中李广的形象特点——身先士卒、智勇双全
李广难封
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 老,李广难封”
其才其德天下无双——惜乎,不 遇时
根据文本,梳理一张李广事迹简表
时 事迹
形象特点
遭遇
文 杀匈奴首虏多,为汉中郎 善射勇猛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 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 将军印,还,赏不行。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 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 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 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李广难封
探讨:
汉武帝对李广的评价是“数奇”, 王维《老将行》也有这样的诗句: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 数奇”。
你赞同“李广无功缘数奇”的说 法吗?以文本为依据说说你的看 法。
藏温度于笔端——“李广难封”的原因:
汉文帝汉景帝时天下承平,“不遇时” 汉武帝的偏见迷信,任人唯亲(“不遇主); 卫青的私心,官场的倾轧; 军功的计算,李广遭遇的大多是数倍于自己的敌人; 李广的性格:不善言辞刚正不阿,自负其才,冒险; ……
李广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英雄将领: 廉洁轻财,身先士卒,仁爱士兵,战功不是唯一,对他来说,真 诚地对待部将,比这些部将最后可以帮他杀多少敌人、建立什么 样的战功更加重要。【德】 善射勇猛,忠诚为国,终其一生在抗击匈奴的前线;智勇双全, 临危不惧,遭遇十倍于他的敌人却化险为夷。【才】
唐·高适《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所以连他的敌人匈奴都怕他敬他,称他为“飞将军” (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 不敢入右北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