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1学年广西钦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30分〕
1.如下图,是用某刻度尺测量木块A长度的情景,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木块A的长度的精确值为cm.
2.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规律也可以用图象表示:在图所示的图象中,线段AB表示物体做运动,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的时间内.
3.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大小为m/s;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马上开始计时,测得运发动百米跑的成果比真实值要〔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区分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依据声音的来断定的.
5.如下图,当敲响音叉乙时,视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小球会被弹开,这个试验探究的目的有两方面,它们分别是:〔1〕探究声音的;〔2〕探究声波能.
6.如下图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的原理图,当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与程度液面成50°角射向安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当液面下降入射光线不变时,标尺上的光斑会向挪动.〔选“左〞、“右〞〕.
7.平面镜所成的像有四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A〕
〔B〕.
8.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汲取热量,温度〔选填“上升〞、“不变〞或“降低〞〕;白炽灯用久了会变黑,是由于灯丝钨先〔填一种物态变更〕后凝华的结果.
9.体积为1m3的水全部结成冰块后,冰块的质量大小为kg,冰块的体积大小约为m3.
10.小辉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在调整天平平衡前,他发觉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使横梁上的螺母向侧挪动;天平平衡后,测物体质量时,右盘上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为kg.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30分〕
11.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假设说他是静止的,那么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车窗B.铁轨
C.路边的树D.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
12.在午休时小马邻居大声播放歌曲,小马把自家的门窗关好,以减弱噪声的影响,他所采纳的减弱噪声的方法是〔〕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三种方法都采纳
13.如下图的四幅图象中,可以正确描绘晶体凝固图象的是〔〕A.B.
C.D.
14.想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如下图的〔〕
A.a点B.b点C.c点D.d点
15.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间隔这个凸透镜25cm 处时,挪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楚的像,该像是〔〕
A.正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
16.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路如下图.以下有关小强眼睛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B.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C.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D.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17.关于对密度的理解,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密度总是一样的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18.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在调整天平平衡时,遗忘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上,那么测出物体的质量与其实际质量相比〔〕
A.偏大B.偏小C.一样D.无法判别
19.以下所列举的句子中都蕴含着深入的哲理:假设从物理学角度解
读,也别有生趣,其中不正确的解读是〔〕
A.“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是水的凝固,雪是水蒸气的凝华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的金石密度不变
D.“滚滚长江东逝水〞﹣﹣水流运过程中密度减小
20.以下所描绘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
C.河水结成冰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三、试验、探究题.
21.〔6分〕小华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试验中:
〔1〕如图甲所示,操作错误的选项是温度计的玻璃泡.
〔2〕他订正错误后接着试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选项是〔选填“A〞、“B〞或“C〞〕,示数是℃.
22.〔4分〕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为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整光屏
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亮度的光斑.图1是调整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的焦距f= cm;
〔2〕小明按图2组装好试验装置.在只挪动透镜的状况下,他发觉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楚的像.由此,你揣测造成上述现象的缘由是.
23.〔6分〕小华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某操作过程如下:〔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上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那么测得的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g.
〔2〕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该液体的体积为mL;
〔3〕尽管体积测量的方法正确,但对试验过程与结果的评估时,发觉液体的测量体积比它的真实体积要〔选“偏大〞“偏小〞或“一样〞〕.
四、简答、作图题.
24.〔4分〕体温计和试验室常用温度计都是测量温度的工具,如下图,它们在构造和运用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请指出其中的四个不同点.
〔1〕
〔2〕
〔3〕
〔4〕.
25.如下图的光路中,只画出光路的一部分,请你完成光路图.
26.如下图,MN是一平面镜,S是一发光点,请依据反射定律〔或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
五、计算题.
27.〔5分〕甲、乙两地相距90km,A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从甲地开往乙地,同时B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从乙地开往甲地,那么经过多少时间A、B两车相遇?
28.〔5分〕声音传播到障碍物后放射回到人耳﹣﹣称为回声.某放牧小孩,面对前面一坐大山大喊一声,经过2秒钟后听到回声,那么该小孩与大山的间隔是多少?
29.〔6分〕“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是众人皆知的歌词,
为测定滔滔黄河水的含沙量,某科学探讨所取了10dm3的黄河水,称得其质量是×103kg/m3,试计算黄河水的含沙量〔即含沙的质量百分比〕.
2021-2021学年广西钦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30分〕
1.如下图,是用某刻度尺测量木块A长度的情景,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木块A的长度的精确值为 1.15 cm.
【考点】64:长度的测量.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即为物体长度,留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
〔2〕木块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木块长度为﹣=.
故答案为:0.1;1.15.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根本的测量工具,运用前要视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运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规律也可以用图象表示:在图所示的图象中,
线段AB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考点】68: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由图象知物体在AB段的运动状况;由面积公式结合速度公式可知阴影部分表达的物理含义.
【解答】解:
由图象知,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
AB段与横坐标平行,表示物体在做匀速运动;
由图阴影部分是一个长方形,所以其面积=长×宽,所以其面积等于vt,由v=知,s=vt,即阴影部分表示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故答案为:匀速;通过的路程.
【点评】此题考察学生对v﹣t图象的相识和理解,属于一道根底题.
3.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大小为340 m/s;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马上开始计时,测得运发动百米跑的成果比真实值要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考点】93:声速;A4: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分析】〔1〕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当发令枪一响,运发动会比计时员先听到枪声,运发动起跑以后,稍后一会,计时员才会听到枪声,所以计时员晚记了一些时间;光在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传播100m的时间可以忽视不计,据此分析答复
【解答】解: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百米赛跑时假设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跑的枪声后开始计时,他记录的成果不精确,
因为声音的传播须要时间t==≈0.29s,所以测得值偏小,精确的做法应是看到枪冒烟时就应当计时.
故答案为:340;偏小.
【点评】此题要留意竞赛的实际场景,运发动是在起点,而计时员在终点,声音的传播须要时间.
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振动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区分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断定的.
【考点】91:声音的产生;9H:音色.
【分析】要解答此题需驾驭: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依据音色可以推断不同的声音.
【解答】解: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因为钟振动发出的声音传到了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区分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推断出来的.
故此题答案为:振动,音色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声音的产生的条件的理解和驾驭,以与对音色的理解.
5.如下图,当敲响音叉乙时,视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小球会被弹开,这个试验探究的目的有两方面,它们分别是:〔1〕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2〕探究声波能传递能量.
【考点】91:声音的产生;9N:声与能量.
【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解答】解:〔1〕当敲响音叉乙时,音叉乙振动发声,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被弹开,表达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1〕产生条件;〔2〕传递能量.
【点评】综合运用声音的产生、传播学问和声音传递能量的学问;可解答此题.
6.如下图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的原理图,当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与程度液面成50°角射向安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当液面下降入射光线不变时,标尺上的光斑会向右挪动.〔选“左〞、“右〞〕.
【考点】A7: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1〕依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可确定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
〔2〕依据光的反射定律,当液面发生变更时,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作图可知光点S的挪动方向.【解答】解:〔1〕由“激光与程度液面成50°角射向安静的液面〞,可得入射角为90°﹣50°=40°.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40°,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
〔2〕当液面发生变更,下降时,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反射光斑将向右移到A的位置,如下图:
故答案为:80°;右.
【点评】此题考察利用镜面反射来说明分析液面微变监视器的原理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会依据驾驭的学问采纳多种方法作图.
7.平面镜所成的像有四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A〕像物等大、像物到镜面间隔相等
〔B〕虚像、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或像物对称〕.
【考点】A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与其试验方案.
【分析】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解答,平面镜成像试验探究出的像与物
的详细关系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与物体大小一样、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间隔相等、左右相反.
【解答】解:平面镜成像试验探究出的像与物的详细关系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与物体大小一样、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间隔相等、左右相反.
故答案为:〔A〕像物等大、像物到镜面间隔相等;〔B〕虚像、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或像物对称〕.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驾驭,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汲取热量,温度不变〔选填“上升〞、“不变〞或“降低〞〕;白炽灯用久了会变黑,是由于灯丝钨先升华〔填一种物态变更〕后凝华的结果.
【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1Q:生活中的升华现象;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分析】此题要区分两个学问点:
〔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
〔2〕升华和凝华现象.
【解答】解:〔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汲取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汲取热量温度在上升;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在下降.
故答案为:不变.
〔2〕白炽灯用久了会变黑是钨丝经过了两种物态变更:①钨丝受热由固态钨干脆变为气态钨,是升华现象;温度高的气态钨遇到温度低的灯泡壁再由气态钨干脆变为固态钨,是凝华现象.所以白炽灯用久了会变黑.
故答案为:升华.
【点评】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或凝固特点是难点,要留意让学生区分;灯泡壁变黑是固态钨经过了两种物态变更的结果,而不是固态钨经过一次物态变更的结果.有的学生易出错.
9.体积为1m3的水全部结成冰块后,冰块的质量大小为103kg,冰块的体积大小约为 1.1 m3.
【考点】2B: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水的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可知冰的质量,再利用V=求冰的体积.
【解答】解:
由ρ=可得水的质量:
m水=ρ水V=1×103kg/m3×1m3=103kg;
因为水结冰,状态变更,质量不变,
所以m冰=m水=103kg;
由ρ=,ρ冰×103kg∕m3得冰的体积:
V冰==≈3.
故答案为:1×103; 1.1.
【点评】此题考察了质量属性和密度公式与其变形公式的应用,质量与状态无关,是联络熔化、凝固前后两种状态的关键.
10.小辉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在调整天平平衡前,他发觉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使横梁上的螺母向左侧挪动;天平平衡后,测物体质量时,右盘上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为×10﹣2kg.
【考点】25: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分析】正确运用天平:〔1〕把天平放在程度台上,把游码拨到零刻度;〔2〕调整天平的横梁平衡;〔3〕左物右码称量物体质量,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
【解答】解:〔1〕放在程度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调整平衡时,发觉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说明天平右侧沉,应将横梁的平衡螺母向左移.
〔2〕标尺一个大格1g,每一个小格,并且以游码的左侧对准的刻度为准,物体的质量=20g+10g+=×10﹣2kg.
×10﹣2.
【点评】本体主要考察天平的运用,正确调整天平,正确称量物体,正确
读出质量是多少;调整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方向挪动.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30分〕
11.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假设说他是静止的,那么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车窗B.铁轨
C.路边的树D.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
【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推断参照物是探讨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逆过程,是物体的运动状况,推断以“谁〞为参照物.当然对于此类选择题,我们可以逐项分析,找到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以车窗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车窗的位置没有发生变更,所以小明相对于车窗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
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相对于铁轨、路旁的树与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的位置都发生了变更,所以以铁轨、路旁的树与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故B、C、D不符合题意;
应选A.
【点评】推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关键在于参照物的选择,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12.在午休时小马邻居大声播放歌曲,小马把自家的门窗关好,以减弱噪声的影响,他所采纳的减弱噪声的方法是〔〕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三种方法都采纳
【考点】9L: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解:邻在午休时小马邻居大声播放歌曲,小马把自家的门窗关好,以减弱噪声的影响,他所采纳的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CD错误,B正确.
应选B.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噪声的特点和防治噪声的途径进展分析解答.
13.如下图的四幅图象中,可以正确描绘晶体凝固图象的是〔〕A.B.
C.D.
【考点】1G: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1D: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
【分析】依据原图的曲线走向,可以首先推断出图象是物体的凝固还是熔化过程,而只有晶体才有熔点或凝固点,可依据上述分析推断出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晶体凝固前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A、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放热,温度不变,说明有肯定的凝固点,因此为晶体的凝固图象;
B、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非晶体熔化图象;
C、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一段时间内,吸热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图象;
D、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该物质没有肯定的凝固点,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应选:A.
【点评】此题不但要依据图象推断出是熔化还是凝固现象,还要理解晶体有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在凝固过程中,要留意,当物体的温度到达凝固点时,虽然此过程仍旧是放热过程,但是温度不会发生变更
14.想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如下图的〔〕
A.a点B.b点C.c点D.d点
【考点】B6:透镜的光路图.
【分析】依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之后会聚于焦点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来解答此
题.
【解答】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交在凸透镜的焦点上.依据光路是可逆的,将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在另一侧也可以得到一束平行光.由图可知,d点为此透镜的焦点,故应把小灯泡放在d点.
应选D.
【点评】此题是对凸透镜光学特点的考察,属于根底性的学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5.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间隔这个凸透镜25cm 处时,挪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楚的像,该像是〔〕
A.正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
【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间隔凸透镜25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应选B.
【点评】驾驭凸透镜成像的三种状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6.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路如下图.以下有关小强眼睛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B.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C.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D.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考点】BA: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分析】由图可知,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前方,说明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形成的是近视眼,应当佩戴凹透镜.
【解答】解:〔1〕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实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2〕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延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配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应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眼睛与其视物原理的理解和驾驭,以与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驾驭.
17.关于对密度的理解,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密度总是一样的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考点】28:密度与其特性.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体积和质量而变更,依据密度公式
ρ=可知,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小.
【解答】解:
〔1〕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保持不变的,并不会随质量、体积的变更而变更,选项AC错误,D正确;
〔2〕质量时物体的属性,不随温度变更,而不同温度下物体的体积不同,依据密度公式ρ=可知,物质的密度随温度变更,故B错误.
应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密度公式的含义,物理公式和数学公式是不一样的,并不能完全像数学公式一样来分析成正比反比,因为物理公式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分析物理公式时要结合详细物理量来进展.
18.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在调整天平平衡时,遗忘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上,那么测出物体的质量与其实际质量相比〔〕
A.偏大B.偏小C.一样D.无法判别
【考点】25: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分析】调整天平的横梁时,首先把天平放在程度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假如在调整天平平衡时,遗忘了将游码归零,事实上标尺的零刻度右移,但是读数时依据原来的零刻度进展读数.
【解答】解:调整天平的横梁时,游码回零,物体的真本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调整天平的横梁时,游码没有回零,物体的测量值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物体的真本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再减称量物体质量前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所以用这架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结果会偏大,故A正确,BCD错误.
应选A.
【点评】天平是重要的测量工具,肯定驾驭天平的正确运用,包括如何放置天平,天平的调整,称量物体,如何计算物体的质量等等.
19.以下所列举的句子中都蕴含着深入的哲理:假设从物理学角度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不正确的解读是〔〕
A.“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是水的凝固,雪是水蒸气的凝华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的金石密度不变
D.“滚滚长江东逝水〞﹣﹣水流运过程中密度减小
【考点】22:质量与其特性;1A: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28:密度与其特性.
【分析】〔1〕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铁棒磨成针,质量变小了.〔2〕六种物态变更: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干脆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干脆变成固态叫凝华.
〔3〕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它不随质量和体积而变更.“锲而不舍,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