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废弃物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现场废弃物控制措施
钟山两安制梁场是XXX的施工现场,为了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该工程实施了以下措施:
废弃物来源包括废旧机具设备、废旧材料、废油料、施工垃圾、包装废弃物、电瓶和电池。

为了控制这些废弃物,该工程实施了以下控制措施:
废旧机具设备、钢材、钢制周转材料应尽量修旧或拆装利用。

不能利用的要及时收集,向废旧物品收购站作废品出售处理。

过期的水泥经试验后可降低标号使用于附属工程,过期的外加剂根据试验结果增加掺量,结块失效的水泥及外加剂掩埋处理。

筛余砂石料用作附属工程、临时工程或修筑临时道路。

一般废油料可待其沉淀、过滤后用作擦拭用油。

此外,废油及滤油残渣可用作锅炉等燃油。

施工垃圾应及时清扫,按指定地点弃置或掩埋。

废弃的砂、石、土必须运至规定的专门存放地堆放,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库和沟渠倾倒。

损坏的木制周转材料及木制包装材料,要修旧利用或作燃料处理。

水泥等干粉状物品的包装袋,收集备作沙石等其它材料包装使用,或作为
废品送至回收站点。

废旧电瓶及电池集中回收,不得乱丢乱放,可送到指定回收点。

有毒、有害的化学制剂要妥善管理,库内存放。

过期失效时,要送至当地指定地点处理。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进行回填处理,以免污染地下水。

废弃物在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的措施。

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散废弃物。

除了废弃物控制,钟山两安制梁场还实施了气体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用设备应选购合格产品,并安装消烟除尘设备,经当地环境保护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锅炉排放的烟尘浓度,应符合国家或当地规定的标准。

施工单位食堂的各类炉灶要用液化气或推广烧民用型煤,限制烧散煤,烟尘排放应符合国家或当地规定的标准。

锅炉燃料供应部门要加强燃料供应管理,宜使用低硫份、低挥发的燃料。

4.为了避免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刺激气味,禁止在人口集
中地区焚烧沥青、油毡纸、橡胶、塑料、皮革等物质。

在特殊情况下确需焚烧时,必须先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批准。

5.在施工过程中,若产生有毒有害和有刺激性气体(如熬
制沥青),应采取适当措施,使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或当地规定。

必要时,需向环保部门申请批准。

6.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当地政府的规定。

对于严重
污染大气的机动车辆,禁止在城市行驶。

7.运输散布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和异味的物质时,必须采
取有效措施,如使用密闭或遮盖等。

施工现场污水控制措施:
1.不得向水体中排放或倾倒废渣和生活垃圾。

在江河、湖泊、运河、涵渠、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不得存储固体废弃物。

2.应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对于临时食堂和机械车辆设
备冲洗所产生的污水,必须经过隔油池处理后再排放。

同时,需定期清除隔油池内的油和杂物。

3.洗漱间和淋浴产生的污水应排入渗水坑或渗水井。

4.对于砂石料冲洗、红砖砌体湿润和砼养生、拌合站及砼
输运设施冲洗、水磨石用水、临时厕所冲洗、基础及基坑积水、地基降水等产生的污水,应在沉淀池沉淀并经过进一步处理后,
可用于冲洗厕所,也可用于红砖砌体湿润和混凝土养生以及洒水降尘,或者进一步回收利用,或者排放。

5.钻孔护壁泥浆应按照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场所和方式弃置,或在工地设置沉淀池,经过沉淀处理后再处理。

6.碱性洗刷废水须中和后经沉淀处理,方可回收使用或排放。

7.工地临时厕所应设化粪池并采取防漏措施。

对于中心城
市施工现场的临时厕所,应采用水冲式,随用随时冲洗。

若条件不具备,可蹲坑上加盖,并应有防蝇、灭蛆措施。

8.及时清理、清扫施工现场,特别是洒落的扬尘,保持场
地清洁,避免不洁物质与大气降水接触,以免污染水体。

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措施:
1.在人口密集区进行施工时,对于砂石料、土石方、建筑
垃圾的铲、运、装卸以及建筑物拆除等,应采取淋水降尘措施。

施工现场的砂石料堆放应进行覆盖或表面适当淋水降尘,倾倒的生活垃圾或易飞扬的垃圾应及时覆盖。

2.在清理高层和多层建筑物施工垃圾时,禁止凌空随意抛洒。

应将垃圾装入编织袋中并扎紧口,再使用外用电梯运输下来。

也可采用搭设封闭式专用垃圾道的方法运送垃圾。

3.对于XXX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如袋装水泥、白灰、粉煤灰、外加剂等,应在库内存放。

若在室外露天存放,必须下垫上盖,严密遮盖,以防止扬尘。

4.细颗粒粉状材料如散装水泥、白灰、粉煤灰等,需存放在固定内,若无固定,则应设封闭式专库存放,并采取可靠的防扬尘措施。

5.运输细颗粒粉状材料如水泥、白灰、粉煤灰等时,应采取遮盖措施,防止沿途遗撒和扬尘。

在装卸时,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措施,减少扬尘。

6.现场道路应尽量使用永久性道路,或者采用焦渣、级配碎石等材料修筑临时路面。

应尽量避免使用土质路面,同时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防止道路扬尘。

7.运输车辆不得超载。

装载砂石料或土方等时,最高点不得超过槽帮上缘50cm,两侧低于槽帮上缘10~20 cm。

易飞扬材料运输时,应采用淋水和覆盖篷布等措施控制扬尘。

车辆行驶时应避免猛拐、急刹车,防止抛撒物料,自卸车卸料后要注意关好车门。

8.为控制车轮产生扬尘及将施工土石带出现场,现场车辆出入口处应设置冲洗设备对车辆进行冲洗。

9.推广使用商品砼或采用集中搅拌站。

采用普通搅拌站时,应将其封闭,尽量不使粉尘外泄,并在搅拌机筒进出料口上方和地上料斗侧面安装喷淋设施,利用水雾除尘。

水泥及外加剂采用人工投料时,应尽量缓慢放置,防止扬尘。

10.工地搅拌站区域应进行地面硬化。

11.现场裸露的地表应尽量硬化或临时绿化,也可淋水降尘。

12.工程竣工后,取土场、开挖面和废弃的砂、石、土存
放地的裸露土地,宜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施工现场噪声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人为噪声。

进入施工现场时不得打仗骂人、高
声喊叫、无故敲打器物、乱吹哨,限制使用高音喇叭,最大限度减少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2.在人口稠密区域进行强噪声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作业
时间。

如果必须昼夜施工,应尽量采取降低噪音措施,并与建设单位、地方政府部门或居民协调,争取谅解。

对于有明显施工场界的工程,部分工序在夜间应停止施工。

施工场界的噪声限值如下:
6:00~20:00为75dB,22:00~6:00为55dB,打桩机噪声
限值为85dB。

对于无明显施工场界,周围有居民、工厂、学校等人口密集区的工程,如市政工程,项目部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地方规定或要求,制定合理的噪声限值和工序安排。

在非居民区或非人口密集区施工时,项目部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噪声控制措施。

3.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若条
件允许,尽量使用环保型机械设备或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来降低噪声。

臭、无蚊、无蝇、无害虫。

4.施工现场必须定期进行消杀工作,对工地内部进行清
洁卫生、消毒灭菌,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5.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制度,垃圾必须分类投放,定期清运,确保工地内部环境整洁卫生。

6.施工现场必须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
整改,确保施工现场环境卫生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4.在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对于产生噪声的设备,如打桩机、空压机、电锯、无齿锯、钢筋切割机等,应采取声学处理的方法,如吸声、隔音、隔振和阻尼等,来减少噪声。

必要时,应设立专用工作间来降低噪声。

5.现场施工过程应采取措施,以控制各种噪音的产生。


场使用的机械设备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施工过程中,严禁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

在夜间施工时,禁止使用噪声比较大的施工机械。

尽量避免夜间灌注混凝土,模板和脚手架拆除时严禁从高处往下扔,修理钢模板时不得使用大锤敲打,尽量降低人为产生的噪声。

6.加强现场噪声监测。

采取专人监测、管理的原则,填写
噪声测量记录,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应及时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整。

绿色环保工地管理制度
漠河北极制梁场将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水、噪声等专项治理工程的治理力度,全面提高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规
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彻底改变工地的整体面貌。

按照集团公司及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环保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1.施工现场必须达到“整洁、规范、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2.工程施工活动期间,必须做到施工利民、便民、不扰民。

3.工地管理要符合“场内标准化、场外景观化”标准。

4.工地环境保护要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5.各施工队必须建立健全绿色环保工地技术措施,落实专
项资金、材料、人员进行此项活动。

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
为了落实各项卫生防病措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建筑施工现场“除四害”及消杀工作,保持工地内部环境整洁,漠河北极制梁场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1.施工现场职工食堂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的规定,食堂卫生必须符合卫生标准,炊事员的《健康证》必须齐全有效。

2.施工现场临时住宅必须按照干燥通风、采光良好和整洁卫生的原则搭设,现场临时住房要建立责任制度,实行专人管理。

3.施工现场必须建有符合卫生标准的厕所和浴室,必须由专职人员管理,保持卫生清洁,并定期施放药物杀灭蚊、蝇,做到无臭、无蚊、无蝇、无害虫。

4.施工现场必须定期进行消杀工作,对工地内部进行清洁卫生、消毒灭菌,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5.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制度,垃圾必须分类投放,定期清运,确保工地内部环境整洁卫生。

6.施工现场必须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施工现场环境卫生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