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8
二、杜绝不良行为
1.严重不良行为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青少年要坚决抵制黄色淫秽制品,拒绝传播淫秽制品,不参与赌博,拒绝
毒品,避免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中职学生马某,从2002年3月初开始, 利用某网站提供的免费个人空间建立起一 个色情主页,并把该主页与他在其他网站 的主页相链接。至2004年5月该色情网页被 查封时,一共有108798人次浏览。2004年9 月,马某因利用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 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2万元。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扰妨侵侵妨 乱害犯犯害 公公人财社 共共身产会 秩安权权管 序全利利理
罚款
行政 拘留
吊销公 安机关 发放的 许可证
警告
对违反治安管 理的外国人, 可以附加适用 期限出境或驱 逐出境。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 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 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 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 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 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 的人格尊严。
中职学生苏某到公用电话亭打电 话时,发现自己的磁卡丢了,电话没 打成。他一时气恼,竟然扯断电话线, 又用脚踹碎了电话亭的一块大玻璃, 保安把苏某带到派出所,最终以妨害 社会管理罪受到警告和罚款处罚。
中职学生吕某在网吧上网,因盗 用他人账号上网而被管理员发现后赶 出网吧。吕某很生气,便叫上两名同 学到网吧去出气。到网吧后三人将网 吧管理员李某打成轻伤,将另一名管 理员胡某的手划伤,公安机关接到报 案后将三人抓获。
刑法的宗旨和目的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 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 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 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 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 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 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 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4章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14
一、珍惜青春,远离犯罪
1.犯罪行为及其特征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 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 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不认为是犯罪。
PAGE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陈某和罗某是某中职学校学生,均16岁。一天晚上,二人接 到同学顾某的电话,顾某在电话中说白天被人殴打,请他们帮 忙去教训对方。于是二人各自携带一把刀子,又邀约十几名同 学与顾某会合后,在街上寻找白天与顾某打架的肖某某等人。 当晚八点,在一游戏厅找到肖某某和王某,陈某和罗某为首把 对方砍伤后逃离现场。
第4章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7
二、杜绝不良行为
1.严重不良行为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该法 列出了常见的“严重不良行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1.加强预防犯罪的意识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 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 法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 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 侵害;
二是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 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
2013年1月28日,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欢乐 气氛中时,孙某家中却遭遇了沉重的打击,放在家 中的94000元现金不翼而飞了。报警后,公安人员 侦查发现,同村的小军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对其审 查后,小军交代了盗窃的犯罪事实。他说当天自己 在玩“诈子”(一种赌博游戏)时输了钱,就准备 回家拿压岁钱,途经孙某家时发现他们家中无人, 一时糊涂,遂起了盗窃歹念。他用煤炉垫脚卸掉门 上玻璃,然而伸手进去打开门插销进入室内,在二 楼房间的包内找到了94000元现金。
第4章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15
一、珍惜青春,远离犯罪
2.刑法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
我国刑法的根本任 务是打击犯罪,保护国 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的顺利进行。对触犯刑 法所规定的任何犯罪行 为,都要依照法律规定 予以追究,对犯罪分子 判处一定的刑罚,使其 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11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二节 增强法律意识,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一、珍惜青春,远离犯罪
二、见义智为,同违法犯罪 行为作斗争 三、廉洁自律,预防职业腐败
——
好好 的的由 举举于 止止有 才,法 能所律 马维以才 基护也能 雅法要保 弗律有障 利。良良
一、珍惜青春,远离犯罪
1.犯罪行为及其特征 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情节严重,
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秦乐今年17岁,是新洲某校学生。去年6月21日,秦乐答应请朋 友们喝酒,但手头又没有钱,怕丢面子的他决定去抢劫。
当晚,秦乐叫来几名朋友,在附近商店买来匕首、胶手套等作案 工具,去抢劫的士。导致司机颈部、胸部等部位失血过多休克而死亡。 没抢到财物的秦乐等人随即逃窜。
第4章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9
二、杜绝不良行为
2.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被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 年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共青团 组织、妇女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学 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请求 保护。上述部门和组织接到请求后都应当接 受,根据情况需要采取救助措施的,应当先 采取救助措施。未成年人发现任何人对自己 或其他未成年人实施违法或犯罪行为,都可 以通过所在学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公 安机关或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也可以自己向 上述机关报告。
• 都从不同方面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
刑事违法性
• 指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违法行为。 •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其刑事违法性的基础,刑事违法
性是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的表现,是犯罪的法律特征。
应受刑罚处罚 性
• 指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 刑罚又叫刑事处分或刑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依照刑
法对犯罪分子实行的强制处罚。
结合上述案例谈谈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目录页
第4章 CONTENTS
PAGE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第一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杜绝不良行为,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第二节 增强法律意识,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节 自觉依法律己,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一、一般违法行为 二、杜绝不良行为
——
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而进行的管理活
动。
《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方面
规范、引导公民的行为,使人人 懂法、守法,既实现自身的合法 权益和自由,又不对他人的合法 权益和自由造成侵害;另一方面 规范、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 的执法行为,确保在有效惩治违 法行为的同时充分保障人权。
请结合案例,说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有哪些危害。
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的相关规定。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未成年人的各项合法权益,家 庭、学校、社会所承担的保护责任;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种类,以 及对未成年人的相关保护。
写出学习心得,并评选出优秀作品。
第4章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第4章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16
一、珍惜青春,远离犯罪
2.刑法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
第4章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17
二、见义智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加强预防犯罪的意识
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除了受家庭、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大致有
学校、社会等客观因素影响外,主要是青少 年法律意识淡薄,自控力差,认知能力低,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与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戒者劳劢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待应当受刈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丌大的丌认为是犯罪
目录页
第4章 CONTENTS
案发后,警方将秦乐抓捕归案。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 秦乐以劫取财物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构成抢劫罪,并造成1人死 亡的严重后果,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第4章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13
一、珍惜青春,远离犯罪
1.犯罪行为及其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 害性
• 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对国家、集体和个 人造成和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件 。秩
序 是 自 由 的 黑第 格一 尔条
一、一般违法行为
1.违法行为
违法,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公民和社会团体,做出 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违宪行为
• 是指有关国家 机关制定的某 种法规及国家 机关、社会组 织或公民的某 种活动、行为 与宪法的规定 相抵触。
刑事违法行为
而是为了动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给予更多、更全面的关心和呵护,使未成年
被坏人教唆而犯罪;从小偷小 摸发展到盗窃抢劫;模仿影视 剧里的暴力和色情镜头,从好
人更有条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奇到偷尝禁果而违法犯罪等。
第4章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18
二、见义智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 是指违反刑法 应受刑罚处罚 的行为,也就 是犯罪,是一 种严重的违法 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 是违反民事法 律法规的行为, 要承担民事责 任。
行政违法行为
• 是违反行政管 理法律法规的 行为,要受到 行政制裁。
第4章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4
一、一般违法行为
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到处罚
治安管理是国家机关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
第4章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6
一、一般违法行为
3.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中职学生要健康快乐地成 长、成才,就要学会自觉依法 规范自己的行为;要认识到遵 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树 立起牢固的法律观念,做到知 法、懂法、守法;要知道法律 对我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 相关规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增强法律 意识和法制观念。
描绘性行为或露骨宣扬色 情的淫秽性书刊、影片、 录像带、录音带及其他淫 秽物品。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以获取非法收入为目的, 聚众进行以财物作抵押,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就偶然的输赢来决定财
(八)吸食、注射毒品;
物所有权的行为。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吸毒不仅严重危害人的身心 健康,摧毁人的意志,传播 疾病,还为走私、贩卖、运 输、制造毒品提供了市场, 诱发暴力、凶手、黑社会以 及其他刑事犯罪。
以下几种情形:从不良行为、 恶作剧发展到违法犯罪;由厌 学、逃学,发展成违法犯罪行
价值观念扭曲,缺乏正确交友观等。
为;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预防犯罪的一 个关键部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法并不意
侵犯他人权益到违法犯罪;从 娇生惯养到称王称霸乃至行凶 打人;从被歧视、虐待到行凶
味着将未成年人作为消极的社会力量对待, 报警,或被遗弃而流落街头,
10
1.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搜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例,分析说明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关系,并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交流。
2.中职学生刘某丢失一部手机,他怀疑是与自己同宿舍的于某偷 了,于是纠集好友张某、杨某,把于某拘禁在宿舍,并以殴打相威胁, 逼迫其承认偷手机。此事给于某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后公安机关接到 报警对刘某等三人依法进行了处罚。
居民杨某某因其诉求得不到满足 而爬上某管理部门办公楼的窗台,并 以跳楼相威胁。杨某某的行为严重扰 乱了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市公安局 公交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 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对其 作出了行政拘留七天的决定。
第4章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5
一、一般违法行为
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到处罚
第4章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中 职 学 生 王 某 今 年 17 岁 , 因迷恋网络游戏,经常旷课去 网吧。某日上网时与另一名上 网者孙某因抢机器发生口角。 后王某邀约社会青年持刀到该 网吧外拦截并殴打孙某,将其 胸腹部刺伤。公安机关已依法 对王某实施了刑事拘留。
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
自我防范,避免违法犯罪?
案发后二人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便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陈某、 罗某和顾某等参与打架斗殴的学生分别被判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并附 带民事赔偿受害人肖某某和王某医疗费、营养费等费用共计10.6万多元。
未成年人身心尚不成熟,开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独立性,喜欢追求刺 激,但一定要拒绝不良诱惑和侵害他人的行为。要维护自尊,培养自信、 自立、自强,并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