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E30动力电动总成维修维护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金坛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总成维修手册
目录
1.EV电池系统
1.1 警告和注意事项 (3)
1.2 维修工具 (3)
1.3 规格和参数 (4)
1.4 部件位置图 (5)
1.5 系统概述 (5)
1.6 工作原理 (6)
1.7 一般检查 (8)
2.动力电池总成内部部件拆装分解图
2.1 H-BMU主板及支架的拆装 (12)
2.2 LECU从板及支架的拆装 (14)
2.3 HVU粘连板及支架的拆装 (15)
2.4 维修开关总成的拆装 (16)
2.5 单体电池模组及加热片的拆装 (17)
2.6 高压盒的拆装 (20)
3.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3.1 车辆无法充电 (21)
3.2 绝缘故障 (22)
3.3 仪表数据显示异常 (22)
3.4 车辆无法启动行驶 (23)
1、EV 电池系统
1.1 警告和注意事项
• 检修高压系统前,确保车辆充电接口已和外部高压电源连接断开。

• 在检修高压系统前,务必先断开12V 蓄电池负极电缆,再拔下维修开关以断开高压动力电池电源。

• 明确高压系统维修工作人员,维修时防止其他无关工作人员触摸车辆。

• 若高压系统维修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不维修时需在高压系统部件上粘贴“高压危险”标签。

• 如果车辆严重受损,如动力电池变形、破损或裂开,未穿戴绝缘防护装备不能触碰车辆。

• 检修高压系统前,必须穿戴由绝缘防护设备组成的手套、鞋、护目镜等。

• 高压电线束和插头的颜色都是“橙色”。

车辆维修工作时,不能随意触碰这些橙色部件。

• 断开高压部件后,立即用电工胶带或堵盖封堵线束连接器端口和高压部件端口。

• 保持动力电池箱的清洁和干燥。

• 处理蓄电池或蓄电池组时,保持不同电化学体系的电池单体、模块或系统相互隔离。

• 确认动力电池箱所有的高低压接插件连接状态无误后,才允许插上手动维修开关。

• 严禁在高压继电器闭合的情况下,检查维修动力电池箱,防止人员触电。

• 如果电池着火或者冒烟,立即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 务必按照正确的步骤拆卸动力电池箱,拆卸动力电池箱后须在专用区域妥善保管。

• 拆卸已损坏的动力电池箱( 破损、漏电、变形) 时,必须必须穿戴耐绝缘、酸碱腐蚀的手套、鞋、护目镜、工作服等。

• 保持动力电池箱存放区域通风、干燥,周围没有可燃物。

同时周边应存放灭火设备、干沙等。

1.2 维修工具
推荐工具
序号工具名称外形图说明
1
快速扳手及长短
接杆
拆装螺栓及螺母
2绝缘安全鞋拆卸和安装高压部件3绝缘手套拆卸和安装高压部件4皮革手套
拆卸和安装高压部件
保护绝缘手套
1.3 规格和参数
动力电池规格表
拧紧力矩表
1.5 系统概述
1.5.1EV 电池系统构成:
EV 电池系统主要由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动力电池等组成,芝麻E30 电动汽车将电池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统一安装在一起放置于动力电池总成中。

1.5.2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充电与放电时的电流、电压、放电深度、电池的自放电率、电池温度等进行控制。

因为个别的单体电池性能变化后,影响整个动力电池组的性能,用电池管理系统来对整个动力电池和动力电池中的每一单体电池进行监控,保持各个电池性能的一致性,还要建立动力电池的维护,来保证电动汽车的正常运行。

1.5.3维修开关:
检修汽车高压电路时,用以断开高压电,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

1.5.4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由单体电池、单体电池连接线等组成,每块电池有编号。

单体电池标称电压3.6V,标称总电压144V。

1.6 工作原理
1.6.1高压电路原理图
1.6.2低压电路原理图
1.6.3系统功能介绍
1.6.3.1高压系统充电控制。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充电包括预充电过程与充电过程两部分。

(a). 钥匙旋到“ON”挡,电动汽车先进入预充电过程,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到“ON”信号进行自检,自检完成无故障后电池管理系统控制预充电接触器,主负接触器闭合,导通高压供电电路给电机控制器供电。

若电机母线电压与高压电池端电压压差在3S 内小于8V,则预充电成功。

否则,预充电失败,预充电失败无法起动电动汽车,整车故障指示灯点亮。

(b). 电池管理系统通过CAN 接收到预充电成功信号后,控制主正极接触器与主负极接触器闭合,电机控制器、分线盒高压输入端得电。

高压系统充电过程完成。

1.6.3.2动力电池充电控制。

(a). 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检测CC 点电阻判断充电枪是否连接。

(b). 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检测充电唤醒电压决定是否导通充电回路。

(c). 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管理系统通过CAN 线与车载充电机通
信,监测充电过程(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及电池温度的检测调控)。

1.6.3.3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池检测。

(a). 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动力电池单体电压及总电压。

(b). 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分流器检测放电电流。

(c). 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池温度,当温度过高时,限制输出工作电流,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

1.7 一般检查
1.7.1故障检查排除基本流程
1.7.2故障码读取与清除
• 当电源状态为“ON”时,电池管理系统内的自诊断电路一直检测系统各部件电路的电压或电流。

它经过内部的处理器运算比较后,得出各电路
的运行情况。

• 当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到的数据和预先存储的数据不符时,会以故障
代码的形式把故障信息储存在电池管理系统内的存储模块。

• 故障可分成“可恢复故障”和“不可恢复故障”:不可恢复故障一经出现就判定为永久故障;可恢复故障出现后,当自诊断电路再次检测到故障电
路正常后,故障消失;可恢复故障大多是由于短暂的线束断路或者接插件
接触不良造成的。

• 故障出现后,电池管理系统会通过CAN 把故障信息传递到组合仪表或连接了车辆的诊断仪。

• 故障信息在组合仪表以故障指示灯常亮显示。

在诊断仪上会显示相
关部件故障信息。

1.7.3诊断接口检查
• 诊断接口位于仪表板左下方。

• 诊断接口为16 针接口。

端子检查
颜色功能检测条件数值万用表正极万用表负极
IP14(4)接地B接地电源状态
“LOCK”
电阻:0Ω
IP14(5)接地B接地电源状态
“LOCK”
电阻:0Ω
IP14(6)接地R CAN-H电源状态“ON”脉冲信号IP14(14)接地L CAN-L电源状态“ON”脉冲信号
IP14(16)接地R/Y蓄电池电源电源状态
“LOCK”
电压:蓄电池
电压
1.7.4检查保险丝
• 检查前舱动力电池保险丝EF14、EF15,它们的规格都为15A。

提示:若检查不符合,更换保险丝。

检查动力电池保险丝IF02、IF17,
IF02:15A IF17:5A
提示:若检查不符合,更换保险丝。

1.7.5检查EV 电池系统电气部件
• EV 电池系统相关部件的线束和接插件是否正确连接、是否被夹伤或割伤。

1.7.6检查故障指示灯
• 当电源状态由“LOCK”到“ON”时,检查组合仪表上的整车故障指示灯和动力电池故障指示灯是否自检3s 后熄灭。

• 若整车故障指示灯和动力电池故障指示灯不熄灭表明相关系统有故障。

故障系统整车故障报警灯动力电池故障报警灯电池管理系统√√
电机控制系统√×
车辆控制器√×提示:√表明指示灯亮,×表明指示灯熄灭。

端子列表
端子检查
颜色功能检测条件数值
万用表正极万用表负极
BM02(1)接地R 蓄电池电

电源状态“LOCK”电压:蓄电池电压
BM02(5)接地W/R CC 线充电枪已接但未连接
交流电源
电阻:680Ω
BM02(7)接地B接地电源状态“LOCK电阻:0Ω
2.动力电池总成内部部件拆装分解图 2.1H-BMU 主板及支架的拆装 拆卸
2.1.1断开电池箱盖上的维修开关,注意要先提起维修开关的锁扣。

2.1.2松开箱体上的螺栓,车底固定板处的6颗M6*30螺栓及箱盖周边的34颗M5*10螺栓。

BM02(9) 接地 R/W CP 线 - - BM02(14) 接地 R 蓄电池电源 电源状态“LOCK” 电压:12V BM02(15) 接地 R CAN-H 电源状态“ON” 脉冲信号 BM02(16) 接地 L CAN-L 电源状态“ON” 脉冲信号 BM02(19) 接地 B 接地 电源状态“LOCK”
电阻:0Ω
BM02(21) 接地 G/B 碰撞信号
- BM02(26) 接地 R 充电唤醒信号 充电时 电压:13.5V BM02(27) 接地 O “ON”信号 电源状态“ON” 电压:12V BM02(28) 接地 V “ACC”信号 电源状态“ACC” 电压:12V BM02(32)
接地
R
接地
电源状态“LOCK
电阻:0Ω
维修开关锁 扣
M6*30螺栓
M5*10螺栓
2.1.
3.断开H-BMU主板上的4个插接头线束。

4个插接
头线束
2.1.4松开支架固定于箱体上的2颗螺栓,取出H-BMU主板及支架。

固定于箱体的
螺栓M6*16,两
边各1颗
2.1.5松开H-BMU固定于支架上的4颗M5*10组合螺钉,取出H-BMU主板。

安装
按照拆卸步骤的相反顺序进行安装。

2.2LECU从板及支架的拆装
拆卸
2.2.1同2.1.1。

2.2.2同2.1.2。

2.2.3断开LECU从板上的5个插接头线束。

H-BMU
主板及支架
控制接口及A、B、C、D接口
2.1.4松开支架固定于箱体上的2颗螺栓,取出LECU从板及支架。

2.1.5松开LECU固定于支架上的4颗M5*10组合螺钉。

安装
按照拆卸步骤的相反顺序进行安装。

2.3HVU粘连板及支架的拆装
拆卸
2.3.1同2.1.1。

2.3.2同2.1.2。

2.3.3断开HVU粘连板上的1个插接头线束。

固定于箱体的
螺栓M6*16,两
边各1颗
LECU
从板及支架
HVU
插接头
2.3.4松开支架固定于箱体上的2颗内六角螺栓,取出HVU粘连板及支架。

固定于箱体的内
六角螺栓M6*16,
两边各1颗
2.3.5松开HVU固定于支架上的4颗M5*10组合螺钉。

HVU粘连
板及支架
安装
按照拆卸步骤的相反顺序进行安装。

2.4维修开关总成的拆装
拆卸
2.4.1同2.1.1。

2.4.2同2.1.2。

2.4.3断开维修开关上低压线束的插接头。

维修开关
低压线束
插接头
2.4.4取下维修开关高压线束连接模组处的防护罩。

模组
防护罩
2.4.5松开维修开关高压线束连接模组处的4颗螺栓。

M5*8
螺栓
2.4.6松开支架固定于箱体上的4颗螺栓,取出维修开关及支架。

固定于箱体的内
六角螺栓M6*16,
两边各2颗
安装
按照拆卸步骤的相反顺序进行安装。

2.5单体电池模组及加热片的拆装
2.5.1同2.1.1。

2.5.2同2.1.2。

2.5.3松开成串模组连接处的防护罩及模组连接铜排。

2.5.4松开单体电池模组连接处的连接片、信号采集线束及温度采集线。

2.5.5松开线槽安装支架处的螺丝,取下线槽总成。

模组连接片
温度采集线
信号采集线
模组连接铜排模组防护罩
安装支架螺
丝,共4颗
线槽及安装
支架总成2.5.6断开加热片的接插件线束。

加热片接
插件线束
2.5.7松开成串模组固定于箱体的4颗螺栓,取出成串模组。

M8*20螺栓,
两边各2颗
2.5.8松开成串模组侧面的8颗螺栓,取下成串模组侧面的加热片,共2片。

2.5.9松开成串模组两边的紧固螺母及螺杆,取下两边的模组安装支架、侧支撑板及单体电池模组。

安装
按照拆卸步骤的相反顺序进行安装。

2.6高压盒的拆装 2.6.1同2.1.1。

2.6.2同2.1.2。

2.6.3断开高压盒上的2个插接头线束。

M4*10螺栓,两边各4颗
M10螺母 侧支撑板
模组铜排 单体电池模组
模组安装支架
螺杆
高压盒插
接头线束
2.6.4松开连接在高压盒上的总成动力线束、总负铜排及连接电机控制器接
口的主正、主负铜排等。

与高压盒连接处
螺栓全部松开
M6*35十字
组合螺栓
2.6.5松开固定于箱体上的4颗固定螺栓,取出高压盒总成。

高压盒总成
安装
按照拆卸步骤的相反顺序进行安装。

3.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3.1车辆无法充电(仪表无电流显示或充电指示灯不亮)
充电指示灯亮,
无电流显示
3.1.1排除外在因素,检查220V电源、充电枪及车载充电机是否均正常。

3.1.2经检查外在因素均无问题后,取出电脑及CAN卡,一端接到诊断接口,
另一端连接到电脑。

CAN卡的CAN高接
6号脚,CAN低接
14号脚
3.1.3确认连接无误后,打开上位机程序,上面如显示通讯成功,则可查看
具体信息。

如显示ZLG通讯失败,则需重新检查连接之处是否正确或CAN
卡是否正常。

如图显示,
则连接正确
如图显示,则连接错
误或其他原因导致3.1.4通讯正常后,选择BMU配置,选中故障信息栏,然后单击下载。

3.2绝缘故障
3.2.1取出电脑及CAN卡,一端接到诊断接口,另一端连接到电脑。

3.2.2同3.1.3。

3.2.3同3.1.4。

3.2.4查看下载内容,例如系统显示绝缘电阻故障。

3.2.5排除外在因素,检查电机控制器等外部高压器件是否报绝缘。

3.2.6经检查外部高压器件均无绝缘问题后,用兆欧表检查电池总成内部器
件,例如H-BMU绝缘,则拆卸H-BMU主板,更换后故障排除,拆装步骤
见2.1。

3.3仪表数据显示异常
总电压显示
166.2V,SOC
却只有39%
3.3.1取出电脑及CAN卡,一端接到诊断接口,另一端连接到电脑。

3.3.2同3.1.3。

3.3.3同3.1.4。

3.3.4查看下载内容,例如系统显示BMS系统故障,则拆卸H-BMU主板,
更换后故障排除,拆装步骤见2.1。

3.4车辆无法启动
3.4.1取出电脑及CAN卡,一端接到诊断接口,另一端连接到电脑。

3.4.2同3.1.3。

3.4.3同3.1.4。

3.4.4查看下载内容,例如系统显示单体电池模组压差过大,按照系统显示数据,对电压过低电池模组进行检测,确认电压过低后,对单体电池模组进行拆卸,更换后故障排除,拆装步骤见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