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的教学设计实施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构成的教学设计实施初探
【内容摘要】平面构成是设计基础课程的基础构成部分,本课程涵盖
了设计初学者应掌握的设计入门知识。

其中如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
渐进地进入专业化学习是本课程教学设计的首要要求。

同时,本课程的教
学设计还应符合社会的就业形式需求、围绕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心理特
点和就业取向的要求突出教学中的设计应用部分。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使
学生能够了解设计法则、研究设计思维逻辑、学到设计规律,同时培养良
好的艺术感觉是设计本课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研究内容。

本文将结合笔者在
职中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探索和课堂实践对本课程的具体教学设计实施办法
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平面构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实施
一、平面构成教学概述
平面构成是专门研究平面造型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探讨平面设计中
基本要素的构成、形式规律以及设计应用等问题。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设计
法则并学习设计规律。

本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更多的
是要求学生从设计的角度理解设计的思维语言并将之进行实际运用。

因此,本课程的专业性与综合性对于中职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度相当高的
课程。

其中这种同步进行理解抽象思维并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要求对于这个
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这也正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
处理的问题之一。

这一课程的另一个特点是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培养正
确的设计逻辑思维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及训练过程中形成良好
的设计感觉和审美反映,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力和判断力、并
为今后的设计创作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平面构成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的内容是学习与研究形态的基本构成法则与形式的审美标准。

通过学习设计的基本元素,对不同的抽象元素进行组合与创造以解决其在面积、空间、肌理、节奏与韵律等不同方面的关系问题,训练学生对于形式规律的掌握与运用,使学生掌握创造图形的规律。

教学的过程采取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智能训练,包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中重点帮助学生建立设计的思维方式和造型观念,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把握设计基本元素的综合组织关系和形式法则。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设计法则、学到设计规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活用设计方法,对不同的抽象元素进行组合与创造;(3)情感与价值目标:培养良好的审美感受力和判断力、为今后的根據专业方向发展的设计创作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课程的教学设计实施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