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简史」天花覆灭准噶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物简史」天花覆灭准噶尔
城市
「万物简史」天花覆灭准噶尔
苏琦昨天
⼈类最后的边疆的消失,就是以这样⼀种⽣态战争的⽅式得以完成。

清朝和准噶尔汗国之间的战争可谓旷⽇持久,从康熙征战葛尔丹到乾隆最后彻底收服准噶尔汗国,总共持续了上百年,⽽且这不仅仅是⼀场军事战争,某种意义上还是⼀场⽣态战争。

在某种意义上,后者的杀伤⼒更⼤。

美国学者濮德培(Peter C. Perdue)在其《中国向西》⼀书中认为,是天花疫情的爆发,给屡遭清廷打击⽇趋衰弱的准噶尔汗国予最后的致命⼀击。

天花准噶尔汗国造成的损失,要远远⼤于在战场上的损失。

濮德培援引魏源的数据指出,死于天花疫情的准噶尔汗国的⾂民占其⼈⼝总数的 40%,这其中还包括其⾸领阿睦尔撒纳,这为乾隆皇帝最终平定准噶尔叛乱铺平了道路。

这已经不是天花第⼀次在满清与蒙古⼈的战⽃中发挥关键作⽤了,此前与皇太极对阵的蒙古察哈尔林丹汉据说也是死于天花。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满⼈⽐蒙古⼈对天花更有抵抗⼒,⽽帮助满⼈打败准噶尔汗国的东蒙⼈⼜⽐西蒙⼈更有免疫⼒呢?
答案在于谁更早与汉⼈接触,并更早学会接种⽜痘。

在⼊关之前,相较于蒙古⼈,满⼈就更频繁地与在辽东务农的汉⼈接触。

满⼈不是纯粹的游牧部落,其经济是建⽴在森林、草原和农业三种形态之上的,这使他们更早接触到定居⼈群的“病菌库”,也因此更早拥有了⼀定程度的免疫⼒。

当然这⼀切都不是⼀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中满⼈也付出了巨⼤的代价。

顺治皇帝据传死于天花,⽽康熙成为继承⼈的⼀个重要原因是他幼时得过天花并活了下来。

后来康熙在皇族中强制推⾏从汉⼈那⾥学会的⽜痘接种,后来⼜在满族⼈中加以推⼴。

为了避免给已成为盟友的东蒙⼈带去毁灭性的天花疫情,康熙下令只有那些经受过天花“考验”的满洲⼈才能奉命出使蒙古部落。

后来那些和满汉族群居住地较为接近的蒙古部落渐渐也拥有了对天花的免疫⼒,⽽更遥远的与定居族群接触较少的西蒙各部则缺乏这样的机缘,因此⼀旦⾯临这样的⽣态遭遇战,便遭受到猝不及防的毁灭性打击。

据历史学家考证,给准噶尔汗国带去天花病毒的并不仅仅是清朝的西征⼤军,来⾃俄罗斯的商⼈和外交⼈员也是致命的病毒携带者。

⼈们曾经认定俄罗斯和⼤清这两个“⽕药帝国”凭借着先进的枪炮以及更为雄厚的财政实⼒绞杀了草原汗国们的⽣存空间,从⽽彻底粉碎了成吉思汗式帝国再度崛起的可能,从此游牧民族对定居⽂明的威胁成了明⽇黄花。

但⼈们很少意识到,除了军事和经济层⾯的武器,来⾃欧亚⼤陆定居⼈群的“病毒库”也发挥了⾄为关键的作⽤。

这不由让⼈想起当年发端于蒙古帝国并给欧亚⼤陆东西两端的定居社会带来惨痛后果的“⿊死病”,历史似乎通过⼀种诡异恐怖的⽅式实现了⾃⼰的报复。

⽽如果放宽历史的视界,⼈们会发现在⼤致相同的时段,⼀场类似的征服在北美⼤陆也在上演,来⾃欧洲的殖民者所携带的细菌和病毒也给缺乏免疫⼒的印第安⼈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论是在欧亚⼤陆,还是在北美⼤陆,⼈类最后的边疆的消失,就是使以这样⼀种⽣态战争的⽅式得以完成,这也使⼈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所谓⽂明和进步有时有着如此复杂沉重的⾯向。

推荐阅读:《中国向西》(China Marches West)
⼀个物品如何成为⼀个全球化商品,⼀个物品如何促进全球化,⼀个物品⼜是如何实现全球化制造?「万物简史」这个栏⽬将从“物品”出发,去看这些“物品”如何渗透进我们的⽣活,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