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检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临床
检验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检验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感染性疾病患者共50例,作为感染组,并选
择50例的健康人群,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和阳性率检验和比较。
结果:感染组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健康组,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高于健康组, P
<0.05。
结论:超敏 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
可以通过检验超敏 C反应蛋白的含量来预测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从而可以有效地
调节用药和控制疾病。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感染性疾病;临床检验价值
临床感染性疾病发生率高,且进展快,需要临床提供及时的确诊手段。
但常
规的血培养方法检验时间较长,不适宜于临床,尤其是在基层医院。
临床上,临
床检查是临床治疗的先决条件,但是,各种疾病都会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而正
确的检查结果可以为临床的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超敏C
反应蛋白的测定正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
超敏 C反应蛋白是
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它是一种快速的时间反应蛋白,它可以帮助细菌、病毒等
病毒感染的诊断[1]。
本研究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感染性疾病患者
共50例,作为感染组,并选择50例的健康人群,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验
和比较。
分析了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检验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感染性疾病患者共5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25例。
其中,健康组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5.45±10.62)岁,
男女各有28例和22例。
感染组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5.75±10.53)岁,男女各有29例和21例。
两组P大于0.05。
1.2方法
抽取静脉血3ml,并分离血清。
应用广州万福做免疫层析法检验超敏C反应
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10 mg/L为阳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
1.5统计学方法
在SPSS15.0软件中,计量t检验,计数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感染组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健康组,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
健康组,P<0.05。
表1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
组别
超敏C反应蛋白
(mg/L)
超敏C反应蛋白阳
性率
感染组(50)40.56±2.9248(96.00)健康组(50) 6.21±1.223(6.00)t 6.82114.524
P0.0000.000
3讨论
感染是一种由微生物进入人体,在体内定植、生长、繁殖,导致局部的炎症
反应和发炎病变的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对患者感染和败血症的临床实验已有大量
的实验, C反应蛋白是患者对感染性疾病进行评估的一种重要的检验手段。
C反
应蛋白作为一项可靠的炎症指标物质,在感染性疾病的监测中有重要价值,机体
在炎症等应激状态的情况下,20%左右的肝脏合成蛋白质能力将可直接转向C反
应蛋白的合成,从而导致C反应蛋白升高。
目前 C反应蛋白的测定方法虽然速度
很快,但其参照值在100~300 mg/L之间,且缺少特异性和灵敏度,从而丧失了
临床上的快速检验作用,随着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超敏 C反应蛋白的测定,可精确到0.15mg/L。
在临床检查中,可将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作为一项
灵敏的检验和鉴别感染性疾病。
临床常规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白细胞的变化,为临床医生提供依据是否应该应用抗生素,以避免出现不合理的临床用药。
但是单纯血常规检查的证据有限。
例如小儿发热、肺炎等感染性疾病有多种原因,再加上患者体内各个器官的机能还没有完全成熟,身体的免疫力也比较差,容易
导致病情快速发展,从而导致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2]。
超敏 C反应蛋白是一种反
应机体感染的急性敏感性信号,它是由肝脏的合成引起的,正常人群中超敏C
反应蛋白含量不会超过1-10 mg/d,当病毒或感染侵入身体时,超敏C反应蛋白
的含量会迅速增加,5-9小时后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会明显增高,24小时后
可达高峰。
过去,我们主要是根据白淋巴,白细胞是否增高来判定是否有感染,
但是有些原因,比如受到的严重的控制,以及身体素质的低下等,并不能立即反
映出来。
因此,在现代医疗中,人们往往会依据超敏C反应蛋白的高低来判定病
人的病情。
此外,已有数据表明,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也可用于区分不同的
感染种类[3]。
例如,败血症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一般高于100 mg/L。
超敏 C-反应蛋白在医疗检查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机体 C-反应蛋白进行高
灵敏度监控,从而准确地发现体内低含量C-反应蛋白的水平,从而判定机体是
否存在较弱的炎症。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冠心病、重症创伤等方面均有
一定的应用价值。
出现感染的情况下,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会迅速上升,在36
小时-48小时内到达高峰,随着感染得到有效的治疗,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会降低,1个星期后就会回到原来的数值[4-5]。
本研究显示,感染组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健康组,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高于健康组, P<0.05。
在医学上,由于各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病原学症状也不尽相同,所以其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所以,要想改善疗效,必须选用正确的检查方法,以保证正确的诊断结果。
当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检查方法为血液血常规检查,检验结果均为临床上确诊的主要依据。
但是,血液检验很容易受外界影响,饮食、情绪、运动等方面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超敏 C反应蛋白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的急性阶段的不特定标记,它的含量与患者的身体状况有关,通过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分析,可以更好的识别出人体中的细胞受损程度。
另外,这种检验方法还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利用超敏 C-反应蛋白检验与血液常规检验相配合,可以减少检验差错,从而有效地促进临床的快速检验[6]。
综上所述,超敏 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检验超敏 C反应蛋白的含量来预测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从而可以有效地调节用药和控制疾病。
参考文献:
[1]余沙,肖曙芳,杨美芬.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22):3891-3894.
[2]童巍,倪唯益,夏卫.感染性疾病诊断中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9):2828-2829.
[3]邓文力,袁锦权.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智慧健康,2021,7(29):20-22.
[4]曹鎏.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在儿童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7):108-111.
[5]靳艳琴.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05):608-610.
[6]张小玲,姜彥,梁艳莉.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医疗装备,2021,34(0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