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复习资料(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复习资料(三)班级姓名座号
阅读《魏公子列传》完成下面各题:
1.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引:拉;赞:赞扬
B.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数:多次;故:故意
C.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勉:努力;从:随从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闻:听说;资:蓄积
2.下列各句中的“之”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皆谦而礼交之②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③然嬴欲就公子之名④于众人广坐之中⑤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⑥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⑦吾固知公子之还也⑧而公子亲数存之⑨如姬资之三年
A.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B.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
C.①②⑤/③④/⑥/⑦⑧/⑨D.①②⑧/③④/⑤⑥/⑦/⑨
3.下列各句中的“过”与例句中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A.行过夷门,见侯生B.愿枉车骑过之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D.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愿枉车骑
..过之
①朱亥袖四十斤
..而昧大义
...铁椎,椎杀晋鄙②魏救.不至③汝复轻身
④公子怪.之⑤则席.地倚墙而坐⑥北.救赵而西.却秦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D.③⑥
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

公子姊为赵惠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

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辞决而行。

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

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公子再拜,因问。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如姬
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6.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两端:两头,指两可之势。

B.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独生:单独生存。

C.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他端:别的办法。

D.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资之:出钱悬赏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羸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C.吾攻赵旦暮且.下/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
D.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
8.下列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称代赵平原君“赵胜”
B.公子患之,数请魏王称代前文的“邯郸旦暮降秦”
C.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称代下文的“虎符”
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称代前文侯生“无一言半辞送我”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①公子患之,数请魏王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③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④复引车还问侯生⑤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⑥公子从其计,请如姬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的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11.阅读材料中的两个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李商隐《李贺小传》完成下面的练习。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省:阅览。

B.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记:记录。

C.王、杨辈时复来探取
..写去探取:摸取。

D.王氏姊非能造作
..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造作:编造。

13.下列加点词不含词语活用的一项
A恒从.小奚奴骑距驴B太夫人急止.人哭
C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D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而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李贺“苦吟”和“才而奇”的一组是
①每旦日出与诸公游②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③未尝得题然后为诗④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
⑤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⑥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A.①②④B.②③⑥C.③⑤⑥D.①④⑤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最早了解李贺才华,杜牧曾为李贺集写序并详细描写他的奇异之处。

李商隐依李贺之姊所叙写下这篇本文,主要掇取轶事遗闻,有别于史传写法。

B.李贺的诗歌创作往往心有所感,援笔即书,从不先得题然后为诗,而是思量牵合、规定程限。

诗作完成后常常弃置不再过问,所以,他的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C.绯衣人召李贺白日升仙的记载,虽然虚妄怪诞,但是作者言之凿凿,既表现了李贺英年早逝的悲哀,也为这位旷世奇才的诗人的去世渲染了奇幻的色彩。

D.本文围绕“奇”字展开。

先写李贺形貌之奇,再写他作诗方式之奇,接着写他临终之奇,最后就“才而奇”却不容于世展开议论,表达了作者得的惋惜和同情。

16(1)翻译: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2)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3)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阅读《马伶传》完成下面的练习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迨半奏,引商刻羽迨:等到。

B.已易衣遁矣易:变换。

C.而华林部独著著:显著。

D.华林部过马伶曰过:责备。

1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马伶技艺大增的一组是()
①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

②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③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④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

⑤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A.①②④B.③⑤C.③④D.①②⑤
1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时金陵戏班技艺有名的大略有几十个,名气最大的是兴化班和华林班。

有一次新安商人会合这两个戏班举行大会演,而且都演《鸣凤记》。

B.演出一半时,两个戏班的演唱都受到称赞。

后来华林班的李伶由于演严嵩相国技艺高妙而吸引了大量观众,而兴化班的马伶为此感到羞愧,演出完毕变换服装逃走。

C.将近三年以后马伶归来,他请求新安商人再与华林班会演《鸣凤记》。

这次演出马伶演严嵩相国技高李伶,兴化班的演出也超过了华林班。

D.当华林班的艺人问及马伶从哪里学艺而超过技艺高妙的李伶时,马伶说出了自己远走京师,当昆山顾相国门卒三年,观听其举止语言,而终于提高演艺的经过。

19翻译
(1)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2)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3)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阅读《徐文长传》完成下面练习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屡试辄蹶蹶:失败
B.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傲:骄傲。

C.公以是益奇之益:更加。

D.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肆:店铺。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②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B.①遂乃.放浪曲蘖②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C.①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②沛公然.其计,从之
D.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②山峦为晴雪所.洗
22下列各项全都是表现徐文长为人狂傲不羁的一组是()
①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上无可当意者
②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③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④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⑤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
⑥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介绍了徐文长多方面的才能,并为徐的早逝感到惋惜。

B.徐文长为人狂傲不羁,看不起当时所谓的“骚坛主盟者”,因此他的作品也不能得以流传。

C.徐文长怀才不遇,生活穷困潦倒,晚年因愤世而佯狂,最后抱愤而卒。

D.胡宗宪公威振东南,徐文长在他那里做事小心翼翼,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

译文:
②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译文:
③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

译文:
高一语文复习资料(七)参考答案
1.A(引:延请赞:引见、介绍)
2.B(①②第三人称代词/③④结构助词/⑤⑧第一人称代词/⑥语助/⑦主谓
之间助词/⑨指示代词) 3.B(过:访问)4.D (例句为名词作状语(此题
答案的说法可能有异义))5.①街市上的人都认为我是个小人,而认为公子才是
有德行的人,能谦恭地对待士人啊。

②现在我率领十万人马,驻扎在国境上,这
是国家的重任。

现在你单车来代替我,怎么回事呢? 6D(资蓄积)7B 8C 9B 10B 11①公子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急难的品质表现
在哪呢?②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还要门客做什么呢?12.B(记,名词,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这里活用为动词,写记)13D 14
B(②④表现“苦吟”,③表现“才而奇”,⑥借绯衣人之口侧面表现“才而奇”;
①尚未涉及“苦吟”和“才而奇”,⑤是绯衣人所持版上所书,与李贺无关。

)15
B(“思量牵合、规定程限”是“他人”的作诗方法,李贺与之相反。

)16①李贺
嫁入王家的姐姐,描述李贺的事迹更加完备。

②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这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

③又难道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17D(探访、拜访) 18B 19B(“演出完毕变换服装逃走”与文意不合) 20(1)大概是马伶羞耻于演技不
如李伶,已经更换衣服逃走了。

(2)李伶演严嵩相国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您又从那儿得到传授而超(盖)过他呢? (3)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
须再问呢?21B(傲视,狂傲地对待。

)22A(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们”。

B.①就
②才;C.①然而②认为正确;D.①所字结构②表被动。

)23.C(②④⑥都是说他
的诗文特色的。

)24.D(膝语蛇行、不敢举头的是“介胄之士”。

)25.①文长每次
去见胡公,都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戴着隐士的黑头巾,放任地谈着天下之事。

②文
长仗着自己的才华,喜欢出奇特的计策,谈用兵之道大多被他说对。

③我有个在
绍兴做官的同年,我托他把这些诗抄下来,现在还没有拿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