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卒中最后稿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16
SIP危险因素—感染和炎症反应
• 感染和脑缺血本身引起的炎症反应在卒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机制重要为感染导致凝血功能亢进、血 管内皮功能紊乱、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增 加。
• 在年轻卒中患者中感染因素的作用尤为
重要
编辑版ppt
17
SIP主要机理
(1). 血栓形成后新鲜血栓继续扩大或波及侧 枝循环,导致血管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加重, 梗死范围扩大。坏死区和半暗带均外移;
国外一周内 早发进展性卒中(early progressive stroke,
EPS) 晚发进展性卒中(late progressive stroke,
LPS )
编辑版ppt
3
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评分量表
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 (NIHSS)
斯堪地那维亚脑卒中量表 (SSS)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1. 家庭经济情况 2. 文化程度 3. 治疗的态度 4. 心理及价值取向 5. 社会关系
编辑版ppt
28
SIP发生与入院后临床处置也有关联
降血压治疗不当 应用血管扩张剂 降血糖治疗不当 应用能量合剂、胞二磷胆碱等干扰代谢 血容量不足未及时纠正 甘露醇应用不当
2早期出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面积大于33%
编辑版ppt
24
编辑版ppt
25
SIP影像学预测
头颅MRI加权成像 DWI、PWI不匹配 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梗死灶增大的 比例明显增加。
CTA 、MRA检查 颅内外血管狭窄、变细
编辑版ppt
26
编辑版ppt
27
病人和家庭其他因素评估
(2). 脑水肿扩散导致脑组织受损范围增大, 神经功能缺损程紊乱干扰脑代 谢和神经信号的正常传导;
(4). 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严重失调。
编辑版ppt
19
SIP预测因素
• 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发病时神经 功能缺损越严重,发展为SIP的机会越大。 其机制主要与水肿、代谢及电解质紊乱 及全身状态有关。
• 年龄大小、以及有无占位效应有关。
编辑版ppt
20
SIP预测因素
✓ 高血纤维蛋白原 ( > 4 g /L )
✓ 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ility)
✓ 高同型半胱氨酸 ( > 15 umol/L )
✓ 高血小板聚集率(编>辑版p7pt 5 % )
21
SIP预测因素--超敏CRP
• 超敏CRP为炎症反应标志物,参与了血 栓形成和动 脉硬化的病理过程。对进展 性卒中预测价值超过传统的血管病危险 因素。
10
1.传统的危险因素(高血糖、糖尿病史、高血压、 发热、高凝血症等)
2.卒中机理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如感染炎症反应、 兴奋性氨基酸细胞毒作用等。
3.全身状态评估心肺肾等主要脏器功能评估。
4. 影像学方面评估,头颅CT、头颅MRI等。
5. 经济条件、心理、价值取向等评估。
编辑版ppt
11
SIP危险因素—高血糖
• 超敏CRP早期的显著增高是提示预后不 良的敏感指标。
编辑版ppt
22
SIP预测因素—IL-6、IL-10
• IL-6 血液和脑脊液中IL-6水平增高是 EPS独立危险因素.
• IL-10 血液和脑脊液中IL-10水平降低与 卒中发生、发展以及再发有关。
编辑版ppt
23
SIP影像学预测
头颅CT示1早期出现局灶低密度影
SIP危险因素—高血压病
长期高血压是进展性卒中另一重要危险因 素。 • 长期高血压和其所导致的动脉硬化使脑 血流自动调节所需血压上限明显提高。 卒中早期血压波动特别是血压下降可导 致狭窄血管远端血流灌注不足,导致梗 死加重。 • 血压急性期管理不当,特别是不适当降 压可使脑血流调节能力明显降低,使脑 血流减少,导致梗死加重。
进展性卒中相关因素评估及对策
编辑版ppt
1
进展性卒中的定义
进展性卒中(SIP): 指缺血性卒中患者虽经临床积极干预神经功 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或出现 同一血管供血区受损的新症状。时间一般在 发病后6H—7D内。
编辑版ppt
2
时间界限
不同文献对进展性卒中的定义在时间上有所 差异
国内48小时内
辅助检查 狭窄>50%
编辑版ppt
8
韩国改良-TOAST特点
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心源性
没有严格标准 直径<2.0
小动脉疾病
其他病因
病因不明
编辑版ppt
9
进展性卒中相关因素评估
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和发生发展的机理 较复杂,是多因素多机理在不同时间和空 间上相互作用的结果。常包括以下五方面: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6
好发血管
小动脉病变 直径小于2CM,特别是穿支动脉为终末 动脉,最常见为侧枝循环 少且很难建立
大动脉闭塞性卒中
编辑版ppt
7
经典TOAST
大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50%
心源性
小动脉闭塞
直径<1.5cm
其他病因
病因不明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是否有皮层损害以及腔梗综合症
梗死灶影像 强调是否有皮层损害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编2辑版ppt
4
EPS和LPS
大部分学者认为,24h内(SSS)卒中量表评分、意 识评分或运动评分降低2分或语言评分下降3分为 EPS; 24h~7d间出现以上评分之一下降者为LPS。
编辑版ppt
5
发生率
不同的研究中进展性卒中的发生频率各不相 同,国外的研究认为其发病率在9.8%~37%。 国内的资料则显示前循环进展性卒中约为28%, 后循环进展性卒中约为54%。
高血糖既是进展性中风的危险因子,也是 中风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 --造成血管壁破损。抑制血管内皮细 胞DNA合成,损害血管内皮屏障。
• --影响脑微循灌注。可使脑血管发生 弥散性病理改变,动脉弹性降低,血流灌 注减少,血粘度改变,纤维蛋白原增加, 红细胞变形能力减退。
• --可抑制纤溶系编辑统版ppt活性,促进卒中发12 生和恶化。
编辑版ppt
13
SIP危险因素—发热
发热机理
• 应激反应
•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 • 感染
编辑版ppt
14
SIP危险因素—发热
• 发热是进展性卒中独立的预测因素。
• 发病起初24小时内发热可使梗塞体面积 扩大,可明显加重脑水肿。
• 加速半暗带发展为脑梗死,缩短有效治 疗时间窗。
编辑版ppt
15
体 温 每 升 高 1℃ , 发 生 进 展 性 卒中的危险度增加8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