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授课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授课计划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课程体系的设定依据,突出课程的应用性,以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的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分为观察的计划、收集观察资料、整理观察资料,行为分析与指导四个主要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下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划分为若干个工作项目。

三、课程定位与作用
掌握幼儿行为观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指导幼儿行为的基本策略。

愿意在教育实践中关注每一个幼儿的表现、分析幼儿需要,热爱幼儿、热爱学前教育工作,并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收集、整理分析观察资料的能力;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意义,指导幼儿的行为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素质和技能:
1.知识:掌握幼儿行为观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指导幼儿行为的基本策略。

2.素质:愿意在教育实践中关注每一个幼儿的表现、分析幼儿需要,热爱幼
儿、热爱学前教育工作。

3.技能:
(1)核心技能:
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收集、整理分析观察资料的能力;
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意义,指导幼儿的行为的能力。

(2)拓展技能:
团队合作的能力、倾听与发表的能力、教育反思的能力。

五、课程实践性教学要求、目标(实践课时超过50%的要详
细描述)
1、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并熟悉3到6岁幼儿的行为和指导策略。

2、组织见习并研讨。

日常教学以能力为导向,并安排相应的学生实训。

3、培养学生作为幼儿园教师的一些基本素养,如热爱幼儿、工作细致、善于
思考、灵活机智等。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为主要形式,结合教师讲述、观察实践、学生自学、情景模拟等其他形式。

教师精心选择叙述幼儿行为本身的文本、视频案例,以及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指导的文本或视频案例,供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引导讨论。

同时,教师也结合每次的工作任务,通过描述性讲解、要点抽象式讲解、实例分析式讲解和观点演绎式讲解,掌握该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掌握重点
充分利用学生每周半日的见习等实践机会,以一位幼儿为观察对象,实际练习如何观察、记录、分析。

七、考核方式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60%)+大作业成绩(40%)
平时成绩=平时课堂出勤及课堂参与度(60%)+随堂观察练习(40%)大作业成绩=期末递交书面观察报告(40%)。

八、教学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