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程改革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焦点
[]
2012.【热点透视

2K

要: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改革
在摸索中不断地前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新的时期,中职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职;语文阅读;对策一、新课程改革下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与宗旨《普通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提出了诸多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等。

但是在目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把阅读教学的重心放在阅读技巧训练上,脱离了学生情感体验,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宗旨相违背。

二、新课程改革下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在长时间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发现语文教师一般只局限于课本教材,并且习惯于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阅读讲解,特别要到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都会对学生进行固定的专项训练,利用习题来训练学生阅读答题能力。

这种共性化的理念和思维虽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是如果从长远角度来看,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特长
的培养以及主体意识的形成是不利的。

据调查发现,大约80%的中职学生喜欢阅读,但是他们却不喜欢上阅读课,学生将阅读的精力都用在了看小说报刊上,而导致这种原因据我分析如下:第一,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过于单纯,教师多将目标集中在知识技能的获得,却严重忽视德育目标、美育目标以及知识技能的培养方面;第二,在中职语文阅读课讲解课文的时候,没有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总是一言堂,老师的权威似乎神圣不可侵犯,缺乏民主气氛;第三,常忽视学生主体的需求和特点,没有从学生的兴趣来挖掘阅读内容反而迎合考试的需要并且采用统一的评判标准来评价,忽视学生的差异性,也抑制了大多数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理解与表达。

三、新课程改革下进一步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时效性的建议1.注重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地位,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语文阅读教学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艺术教学,需要学生思维发散才能获取灵感。

所以,注重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地位,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是上好一堂课程的前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表达,切记不可一言堂,用固定的模式来讲,而是要作为一名引导者,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既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激发其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又不放任自流。

2.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受高考机制的影响,如果单单按照课本教学,容易抹杀学生个体独立思想。

解析文章的时候,教师如果依然习惯于满堂灌,缺乏民主气氛,很难改变这种现状。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知识
的补充,必然会对课内阅读起到促进作用。

将课内与课外阅读二者结合,纳入教学计划,既可以防止学生盲目阅读,又要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留出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从领略其文章内涵出发,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
在语文高考中,诗词赏析是必定要考的内
容,并且已经沿袭成一种固定的模式。

学生在诗词赏析中由于有些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文化涵养、思考背景以及所处的时代与我们相差甚远,中间的距离是难以逾越的,因而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作者,让学生感受到那个时代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内容,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例如,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其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彩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诗一开始就将学生引入到传说中的海外仙境─
─瀛洲,用以虚衬实的写法,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

教师随着诗意继续将学生引导下去,在结尾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用老师明确指点,从其内涵就能深深感受到作者这句是苦闷到极点后胸中的感慨,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也间接表明了李白对封建权贵永不妥协的反抗精神,也曲折地反映出他对当时上流社会中污秽丑恶现象的鄙视和厌弃,学生在阅读此诗时,充满了热烈奔放的激情,进而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受。

4.创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原则中指出:“要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提高评价的效率。

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要通过形成性评价客观反映学生在平时取得的进步,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学习信心,获得成就感。

”作者认为现阶段需要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本着促进学生语文应用
能力提高的目的,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例如,可以采用陈述性的语言、激励性的评语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

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语文素养的形成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创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就是要打破以分数定性的单一评价标准。

考试是对学生知识储备的考察,不能完全衡量一个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高低,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弱化终结性评价,可以给学生创造出更多的阅读空间。

参考文献:
[1]李秋香.中职语文差异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9.[2]周卫鸽.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反思[D].上海师范大学,2010.
(邳州市中等专业学校)

讨新课程改革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

苏邳州●何强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