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与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与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相关性分析赵红涛
【摘要】目的:研究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PA)肝损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SPA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免疫微生物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细胞因子、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内毒素、IL-6、TNF-α水平及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毒素、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ALT、AST、GGT水平等肝功能指标均降低,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ALT、AST、GG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SPA患者给予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可利于补充肠道益生菌,减少细菌易位,降低体内毒素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减轻肝功能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卷),期】2017(017)006
【总页数】2页(P55-56)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肝损害;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重症;相关性
【作者】赵红涛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普内科郑州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6
SPA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重症,致死率高达20%~40%,肝损害是该病的主要并
发症,可使SPA病情进一步恶化[1]。
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减轻SPA患者肝脏
功能损害程度是进一步治疗SPA的关键。
相关研究表明[2],给予SPA患者肠内
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可有效补充肠道益生菌群,维持肠道通透性,从而减少体内毒素及细菌易位,达到保护肝脏的效果。
本研究给予SPA患者肠内免疫微生物营
养支持,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46例SP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23例。
观察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
2.122.28)岁。
对照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52.982.69)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禁食等综合
治疗。
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第1~2天,给予30~60 g/d百普素,第3天开始增量至250 g/d,并给予患者充足的氮量。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肠
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L-Arg(L-精氨酸),0.25 g/d;三联活菌制剂,100
ml/d;L-Gln(L-谷氨酰胺),0.4 g/d,3种药物经空肠营养管分3次注入(8:00-12:00-20:00)。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IL-6、TNF-α、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及GGT(谷胺酰转肽酶)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IL-6及TNF-α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IL-6及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
浆内毒素、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后ALT、AST、GGT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ALT、AST、GGT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SPA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导致患者死亡[3]。
肝损
害是SPA最主要的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为SPA所致肝损害的主要治疗方法。
研究表明[4~5],肠源性内毒素是加重SPA肝损害的主要因素。
SPA患者肠道组织
严重缺血,加上静脉营养治疗,患者肠道内食物刺激减少,肠黏膜严重受损,肠道屏障功能减弱,引起肠道内毒素和细菌易位,引发内毒素血症,从而导致肝脏损害。
三联活菌剂中含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及谷氨酰胺等微生态成分,可维持肠道菌落正常,减轻细菌、毒素易位,防止内毒素血症形成,达到保护肝脏的效果[6]。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IL-6、TNF-α水平及肝功能各项
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内毒素、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ALT、AST、GGT水平等肝功能指标均降低,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4 d后,观察
组ALT、AST、GG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可有效减轻肠道内毒素易位,防止肝功能损害,对SPA肝损害患者具有积
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献】
[1] 谢凤梅,张海蓉.益生菌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现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22):3232-3238
[2] 陈勇,曾艳凌,林志辉.早期肝功能损害对急性胰腺炎病因判定的临床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
志,2012,20(34):3390-3393
[3] 董文舒,范旻,姚俊英,等.益生菌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
生,2014,30(5):664-665+667
[4] 盘毅辉,邓孙林,吕艳春.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内毒素、炎症因子及肝损害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 10(19):4-6
[5] 陈磊,王璐,朱振,等.早期不同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屏障功能及肝损害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05):1986-1990
[6] 康利民,潘明新,高毅,等.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8):3014-3016。